宁波市未来社区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SWOT分析

2022-07-05 04:37张竞尹齐爱花
南北桥 2022年7期
关键词:宁波市教育资源社区

张竞尹 齐爱花

[ 作者简介 ]

张竞尹,女,浙江宁波人,浙江万里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法学。

齐爱花,女,河北廊坊人,宁波开放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社区教育。

[ 项目名称 ]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终身教育)项目编号:2020YGHCZ-ZD13。

[ 摘要 ]

2019年浙江省全面启动未来社区试点工作,宁波市共获批14个试点项目,未来社区九大场景之一的“教育场景”致力于提供托儿服务、学前教育、青少年社区交流学习平台、成年人知识技能共享交流平台四大类产品。“教育场景”建设覆盖全年龄需求,所需资源深度和广度对现有教育市场发出了挑战。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教育资源整合进行分析,为未来“教育场景”建设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未来社区;教育资源;优化重组;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7.032

2019年3月20日,浙江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了“139”的顶层设计,标志着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1 未来社区的教育场景

教育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终身学习是我国一项国家战略,高品质的未来教育是未来社区建设的九大场景之一,未来社区教育场景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微观体现”。未来教育场景涵盖四项主要内容,一是构建高质量的托儿服务,二是扩大学前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三是打造优质的青少年社区交流学习平台,四是面对成年人建立全民互动的社区知识技能共享交流平台。这四项内容其实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社区群体而提出的教育服务资源供给。

未来社区终身学习基础设施地图应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构筑基础,为社区导入优质教育资源,统筹整合、优化设计教育场所及设施,以“幼托一体”幼儿园、全龄覆盖的“一站式”幸福学堂为两大必配“锚机构”,以多样化儿童友好空间为重要节点,联动学校、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周边设施和机构,依托社区智慧平台赋能,营造全龄覆盖“保教融合”幼托服务、“名师名校”青少年教育、“人人为师”共享终身学习场景。

2 宁波市未来社区建设现状

《宁波统计年鉴2020》统计数据表明宁波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为608.47万人,净迁移率近五年保持正数,2019年达7.02 ‰,呈现典型的人口流入地的特征。虽然我国出生率在降低,宁波市常住人口数量却逐年递增,持续保持上升势头。发挥未来社区的学习场景功能,能更有效地满足常住人口的学习需求。

截止2021年5月25日,宁波市获批三批次共14个未来社区项目。2021年,全省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北仑通山未来社区开工仪式举行,成为宁波市第一个正式开工的未来社区项目,该项目预计工期3年,其他项目规划建设正逐步推进中。

宁波市未来社区的建设应以“和合文化”的人文价值为指引,把TOD集约土地开发为规划工具,把推进数字化作为变革引擎,营造社区价值生态。TOD模式以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为核心,在公交枢纽周边铺开居住、商务、商业等城市功能,从而实现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便捷的交通体系与优质的慢行环境。宁波市规划将依托轨道交通打造“TOD综合体”。

3 教育资源优化整合SWOT分析

3.1 优势

3.1.1 文教资源层次和类型多样

截至2019年,宁波市现有各类全日制院校1974所、成人学校71所、艺术表演团体300个、艺术表演场所98所、公共图书馆12个、群艺馆文化馆11个、文化站150个。除此之外,还有未计入统计年鉴的散布于宁波各地的各类兴趣培训机构及训练场馆。这些学校和文化场馆的层次、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教育资源的分布来看,“正规”学历教育资源占绝对多数比例,“非正规”其他教育资源作为补充。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及城市的核心城区,资源分布不均。為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建设提供了广泛的组织基础,也赋予在未来建设中补足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短板的任务。

3.1.2 学习需求存在共性

未来社区教育将实现全年龄教育,目前的教育资源主要依据年龄结构进行划分,但事实上各代人的教育需求存在共性和交叉。

首先,学习动机交汇。未成年人群的学习动机主要围绕升学和提升个人素养。成年人群的学习动机主要是提高个人竞争力、提高生活质量、探知新事物等。

其次,教育内容交汇。社区教育主推四类课程:教育和生活技能类、表演艺术类、艺术和生活方式类、体育运动。四类课程基本可涵盖全年龄段社区成员的需求,银青联动不仅达成了学习目的,更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部分资源过度饱和及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最后,社交需求交汇。三代人群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收获,更能满足社交需求,拉近邻里距离,形成良性邻里文化。

3.1.3 “5、10、30分钟出行圈”

未来社区有天然的距离优势,TOD模式旨在构建“5、10、30分钟出行圈”,当前各类教育资源多数集中在学校、青少年宫、商业中心。以青少年宫为例,每到上课时间,附近满布等待的家长,从个人时间、经济、和公共资源角度来看都是极大的浪费。而社区内提供的教育服务因“一碗汤”的距离,必会受到居民欢迎。

3.2 劣势

3.2.1 配套监管存在盲区

TOD模式的应用在中国尚处于适应和摸索阶段,资金支持力度、税费优惠政策、开发研究资金投入、区划法规控制等层次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与保障措施的进度很难与未来社区的发展趋势相匹配。

“数字化”是未来社区的三维价值坐标之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技术融入未来社区建设,将极大提高社区管理效率,也将面临大数据安全及个人隐私方面的担忧,如何对现代手段进行适度监管,不约束技术的应用,又保障信息安全也是一大难题。

3.2.2 教育资源统筹难度大

教育资源以教育部门系统内的教育资源为主,开放市场的教培资源作为补充,社区治理则隶属于行政管理体系。三者分属教育、市场、行政三套体系,三个独立体系天然成为壁垒,形成各自的“信息茧房”“业务茧房”“管辖茧房”。且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之间也存在这样的壁垒。未来社区教育资源统筹配置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既要加强教育部门、开放市场和社区的协调,也要引导各个社区在规划时因地制宜,突出优势资源和本社区特色。

3.3 机遇

3.3.1 终身教育进程的推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由于信息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也急剧缩短,个别学科的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到3年,人们已掌握的知识将很快被更新甚至淘汰。进行终审学习将成为社会成员保持竞争力的必备生存方式。推行终身教育,尤其是职后教育已然成为未来教育重要的发展方向。

社会成员天然与家庭绑定,与居住社区关系紧密,教育功能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社区可以提供场地融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为终身学习、提升全民素养的重要阵地,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将为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3.3.2 宁波市数字化改革

数字化管理是解决城市基层治理顽疾的“灵丹妙药”。“139”顶层设计将数字化列为三个价值坐标之一。2021年4月,宁波市发改革委印发宁波市《数字化改革“1+6”方案》。“1”指《宁波市数字化改革总体行动方案》。宁波市要持续迭代提升宁波城市大脑,打造智能超算中心等重大平台,推动城市精细化智慧管理,打造“未来社区”综合应用以及智慧医疗等重要应用,“6”包括宁波市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系统建设、数字政府系统建设、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数字社会系统建设、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和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等六个具体实施方案。

宁波市数字化改革建设周期与未来社区建设产生共振,助力未来社区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紧密相连,推动生活方式变革、生产方式重组、生产关系再造。用科技服务人民,真正实现未来社区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例如,利用“5G+VR”在线学习技术,各个社区可以整合本地资源,创建智慧体验室、社区数字图书馆、社区史馆等。

3.3.3 “双减”政策推进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实施。《意见》减轻了学生作业和培训负担,也减少了家庭教育开支。明确了教育这块蛋糕中教育部门和市场的边界,剔除了畸形的暴利因素,要求市场对教育内容重新定位,重新洗牌规划。

《意见》对于未来社区教育资源优化重组的意义在于:其一,未来社区围绕托儿服务、学前优质教育资源、青少年社区交流学习平台、成年人全民互动的社区知识技能共享交流平台进行打造,着力点完全符合“双减”政策的宗旨,未来社区教育功能的打造顺风而上。其二,释放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多地投入到素质拓展和兴趣学习中,教育需求将产生结构性的变化。其三,“双减”政策推行后,大量培训机构面临人员、机构、市场大幅调整。这一过程释放大量成熟师资,机构也将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教育内容。优化重组教育资源將以合理的价格向市场和未来社区流动,向素质拓展、兴趣活动等多种类型教育服务流动;为打造高品质的未来社区教育功能提供“源头活水”。

3.4 挑战

3.4.1 平衡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

未来社区的教育产品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强的私人物品的性质,有更强的市场属性。供需调节是未来社区教育服务的发展趋势,也是赋予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市场活力的基本手段。以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定位教育产品的供给是保证未来社区教育高质量供给的前提,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供给是有效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的关键。

教育产品供给数量、内容、质量由社区的教育需求决定,影响未来社区教育需求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社区容量、教育资源质量、居民经济能力、教育费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力。未来社区的建设具有过程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宁波市已获批的14个未来社区项目涵盖辖区内各县市,在区位、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发展程度及获取半径内的教育资源都各有不同,叠加近期“三胎”以及可能的人口落户、人才引进政策等影响未来教育需求的因素,在对未来社区教育场景进行规划时,必须对本社区的教育需求进行全方位的科学预测,合理配置资源,完善供给方案并做好应对预案,提前布局实现供需平衡,避免出现教育资源供需失衡问题。

3.4.2 平衡政府扶持和市场自主调节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四大类产品包括托儿服务、学前教育、青少年社区交流学习平台、成年人知识技能共享交流平台。教育场景构建所需的资源覆盖面广,未来社区教育场景打造要形成长效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需要市场发挥出决定性作用,政策发挥出合理的引导和补偿作用。

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运行机制和可复制的模式。在建设初期,市场尚不具备依靠内在机制稳定运行的能力,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必不可少。政府方面,浙江省教育厅和发改委于2021年6月印发的《关于高质量营造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实施意见》中将教育场景定性为:民生、普惠、微利。市场运营主体由社区和有能力的私人部门构成,通过社区自营、连锁运营、智力引进和公益推广实现教育供给。政府角色将是支持者和监管者,一方面,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税费减免、用地优惠、免息贴息贷款等方式为未来社区的教育场景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将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尤其强化对矛盾较深的资金监管、收退费行为的监督。市场方面,在政府定调的前提下,企业发挥专业技能优势、人才优势,社区发挥平台优势、资源优势,社会团体发挥资金优势,多方友好协作,将各方优势进行整合,进而紧贴居民的实际需求推出特色教育产品。利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实现市场自主调节,构建生机勃勃的社区教育市场。

参考文献

[1]张伟君. 理念与创新:未来社区视域下社区教育实践方向的研究[J]. 当代继续教育,2021,39(2):69-74.

[2]浙江“未来社区”为邻里关系“加热”[J]. 领导决策信息,2019(17):16-17.

[3]王中岳. 未来社区建设模式初探[J]. 中国市政工程,2020(3):1-3,125.

[4]宁波市统计局. 宁波统计年鉴2020[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5]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宁波出台数字化改革“1+6”方案[EB/OL]. [2021-04-27]. http: //fgw.ningbo.gov.cn/art/2021/4/27/art_1229020098_58941471.html

猜你喜欢
宁波市教育资源社区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