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为中职思政课赋能

2022-07-06 05:51徐燕平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6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优秀传统文化中职生

徐燕平

摘要:思政课教育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 本文就优秀传统文化的对中职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中职思政课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职生;思政课堂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中职学生的内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例如爱国、诚信、敬业,挖掘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于中职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中職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理念,涵盖的见义勇为、爱国爱家、诚实守信等精神,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确保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可以全面的抵御负面信息及理念,能够影响和熏陶学生,使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内心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有助于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自古以来,华夏儿女始终心怀对国家、对民族深深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岳飞的“精忠报国”都表现了华夏儿女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加强中职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爱国主义精神在中职生中生根发芽。

3、有助于中职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因此需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孔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告诉我们要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告诫我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包容和尊重差异。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表示做人要有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来包容万物。中职生阅历浅薄,容易冲动,易激化矛盾。因此,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职生豁达的心态,有助于中职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有助于增强中职生文化自信,提升职业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可以帮助中职生树立一定的文化自信,加强学生的内在涵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坚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的价值取向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三、思政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的方法

1、让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地绽放在中职思政课堂。

中职学校的思政课程内容涵盖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这些内容大多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思政理论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问题,为思政课程注入人文活力。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节“塑造自己的形象”的教学中,可以用《弟子规》中“步从容,立端正。衣贵洁,不贵华”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林则徐《十无益》中的“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告诫我们:一个人走路和站立的姿势不端正,读书就没有用处。

2、引导中职生诵读经典。

习近平曾说:“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的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的精神境界。诵读的经典可选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孝经》《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等。通过诵读 ,学生可以系统地、实质性地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弄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通过诵读经典,首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提升中职生的智慧。其次,能够陶冶孩子的品德和情操,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开朗学生的性情,培养他们的自信。第三,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使得学生的道德、文化、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3、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之中。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爱国主义、生命教育、和谐理念等。活动是教育最有效的载体。为了强化活动的教育效果,思政实践课堂扎实开展包括传统烹饪技艺、茶艺、包粽子、剪纸、版画雕刻、传统武术及传统节日等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与学生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出彩的机会,增强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

为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科学性,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红色题材文艺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着革命先辈和当代爱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浓厚的爱国情。教师要深挖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的契合点。例如,讲授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时,教师可以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歌唱比赛、诗词朗诵比赛等,让学生观看红色影视剧作品,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之情,使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艰苦朴素、不畏艰险、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怀着感恩之心投入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总之,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树立、自律意识的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

5、精心挑选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文化经典。

中职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应该选择贴近实际生活,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让中职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道德倡导和文化精华,提高他们基本的人文素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推荐《论语》《朱子家训》等传世经典读物,推荐阅读人物传记和故事,如:屈原、司马迁、苏轼、岳飞等历史人物坚强不屈的人生毅力和意志,培养中职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再如:诚信,挖掘与宣传诚信故事,如商鞅立木为信,曾子杀猪取信等。用传统文化故事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实现传统 诚信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

6、利用互联网+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思政教师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各类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新闻图片。建议成立传统文化学习交流群,老师通过班级空间、朋友圈、腾讯会议等网络社交平台推送传统德育故事、哲人哲理,分享师生参加传统文化活动的图片及心得体会等内容,传播正能量;学生也将自己的平时 “力行”作业,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发布在班级空间或微信朋友圈上,被转载和点赞的次数作为课程学习平时成绩考核依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7、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双休日、寒暑假组织中职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体会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在社会实践之中践行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使得学生更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在学习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美德,引导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到达更好的效果。

8、言传身教结合,树立良好榜样。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如我国传统文化讲究“以身及身”,德育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品行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中职德育应将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励他们模仿学习。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应当始终尊重、关心学生,对于品德方面屡犯错误的学生,应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慢慢改变 。学生在理解和包容下也将感到惭愧,从而主动地纠正错误,将德育理论知识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职思政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应不断探索,不忘初心,一如既往,为中职学校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职思政课实效,提高中职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虹.立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思政课,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现代职业教育,2020(20):62-63.

[2]胡继东.试分析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J].青年与社会,2019(29):132-133.

[3]王秀花.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政教育资源[J].人民论坛,2018(12):132-133.7062277E-1061-43A9-84D2-A73687D59077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优秀传统文化中职生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现代慈善公益理念引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