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22.01~2022.02)

2022-07-06 23:16塔娜牛平
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学报共同体

塔娜 牛平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巴列维王朝的民族政策对伊朗阿塞拜疆人影响探析/赵建明//世界民族,-2021,(6).43~57

边界跨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魏霞,郝亚明//广西民族研究,-2021,(5).59~67

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论析——以西北陆路边境口岸地区为例/杨亚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24~29

边境牧区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高永久,杨龙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4~23

变与不变: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百年演进与规律探赜/高向东,高鹏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6).40~50

从国家民族及其认同建构看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建构/邹诗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25~34

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两个视域/刘晓霜,纳日碧力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35~40

公共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麻国庆//西北民族研究,-2022,(1).5~14

国际关系视域下的民族主义实践:以波兰的乌克兰人为例/刘泓//世界民族,-2021,(6).72~83

家国同构:儒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与话语体系/马慧,梁向明//广西民族研究,-2021,(5).77~86

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民族干部队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洪雷//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57~64

渐进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然进程/赵野春,张立辉,滕承秀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15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精英中华民族认同的表述与实践/伊利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70~77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的传播——以《康藏前锋》所载文艺作品为例/朱茂青,格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6~22

跨主体性视域下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提升/杨四代//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16~24

论共同价值体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作用/徐黎丽,刘琰//广西民族研究,-2021,(5).49~58

论中国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起点、阶段性与保障条件——从边疆治理“元问题”说起/杨明洪,孙勇//云南社会科学,-2021,(6).39~49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与时代旨向/杨洪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45~51

美国种族主義现象的结构性剖析/王伟//世界民族,-2021,(6).1~15

清前期中央王朝云南治理变革及其对边疆社会发展的影响/杨亚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7~13

桑给巴尔分离主义运动与坦桑尼亚联合政府的有效治理/王涛,朱子毅//世界民族,-2021,(6).28~42

社会工程思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实践/李维军,杨丽//广西民族研究,-2021,(5).87~95

神话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盘瓠神话的畲族叙述为例/邱开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39~46

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实践路径/王瑜,马小婷//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7~34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纲”论析/雷振扬,韦贵方//西北民族研究,-2022,(1).15~24

英殖民时期缅甸国内的英缅族群关系研究——以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为中心/刘权//思想战线,-2021,(6).43~49

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维度/刘永刚,徐飞//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8

中国共产党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百年历程/张少春//民族研究,-2021,(4).1~14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民族干部成长——以佤山地区民族干部人生历程为研究视角/马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48~5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追问及其实践抉择/王海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35~4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揭析/李曼莉//广西民族研究,-2021,(5).68~7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和方向——从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谈起/叶江//民族研究,-2021,(4).15~2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与启示/沈向兴,尤功胜,周月等//民族研究,-2021,(4).26~38

二、理论研究

从动员型管理到“内发-协作型”治理:非遗保护的范式转换/张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75~83

从方法到视野:博物馆民族志与博物馆人类学的探寻/潘守永//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8

从工具到目的:反思仪式研究的范式转换/陈明丽//青海民族研究,-2021,(4).141~147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志研究/汪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58~65

郝经民族关系思想探析/崔明德,罗成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6

集市:民俗学理解日常生活的新视野/谭萌//民俗研究,-2022,(1).33~41

民族志叙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书写的交汇——吕翼中篇小说创作论/吴道毅//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41~47

民间文学的学“术”问题/施爱东//西北民族研究,-2022,(1).87~108

民俗、社区与文化:燕京大学社会学的本土化探索/岳永逸//民俗研究,-2022,(1).5~20

民俗的表演性:表演理论、活态传承与公共文化实践/李牧//民俗研究,-2022,(1).21~32

试论葛兰言中国研究的比较方法/黄子逸,张亚辉//西北民族研究,-2022,(1).109~119

“同步小康论”:现实基础、哲学思维与时代价值/张瑞敏,李浩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46~54

图像民族志与历史的活化/高小康//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66~72

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李俊斌,刘星利//广西民族研究,-2021,(5).12~18

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角下晋商群体的形成与发展——与费正清的对话/黄孝东,张继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6).87~95

新中国边疆治理体系的建构逻辑及实践/罗静//云南社会科学,-2021,(6).50~55

在“同种”与他邦之间:杨成志对越南民俗的考察及其方法论启示/覃延佳//民俗研究,-2022,(1).51~60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出场·概念真意·伦理底蕴/朱碧波//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13~123

宗族研究范式的轉型:从弗里德曼的古典范式到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刘仕刚//青海民族研究,-2021,(4).128~133

三、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差序格局与中国人的关系研究/周大鸣//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7~24

从民间技艺到文化自觉: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民间体育发展历程/黑生林//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6).79~86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民族人口空间互嵌格局研究/段成荣,毕忠鹏,黄凡//广西民族研究,-2021,(5).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青海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例/唐仲山//青海民族研究,-2021,(4).70~7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及特点/张燕,何星亮//贵州民族研究,-2021,(6).113~120

甘南夏河藏族的丧葬习俗及其当代变迁——以拉卜楞寺周边村庄为中心/宗喀·漾正冈布,杨才让塔//民族研究,-2021,(4).96~109

关于梅里雪山的藏文文献考略及价值分析/阿错//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61~69

国际移民企业的性别模式:以纽约市华裔美甲行店为例/游天龙//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22~27

海南牌坊:一种区隔性的资本/张继焦,吴玥//百色学院学报,-2021,(5).8~15

汉、藏共享的文化符号:文成公主传说在拉萨、打箭炉地区的族际流动/刘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52~60

集市村庄:基层市场与村庄的互嵌逻辑与发生机制/石伟,董国礼//青海民族研究,-2021,(4).134~140

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清水江流域民族文化共享研究/颜夏含,徐晓光,夏杨//贵州民族研究,-2021,(6).121~127

结构化理论视角下非遗表演的地方性建构——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天天泼水节”为例/李毓,孙九霞//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55~64

“粮仓”与“饭堂”的交易——广西左江沿岸一个基层市场共同体的变迁/吕俊彪,罗玉洁//广西民族研究,-2021,(5).96~103

两岸文化交流中的谒祖进香仪式分析/陈纬华//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8~27

论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的发展进程、形式、意义/刘吉昌,朱书敏,金炳镐//青海民族研究,-2021,(4).53~60

迈向共生治理: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困境的破解之道/周济南//广西民族研究,-2021,(5).40~48

民国康区教育改良及其促进民族交融之意义——以《康导月刊》为中心/坚斌,尹伟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39~45

民间“做保福”习俗的现代转型与当下功能——基于广西博白县的调查/于语和,何丽琼//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6).96~102

民族传统建筑空间叙事的当代建构——以五指山民族传统建筑为例/熊红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74~80

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同步特征及协同发展研究/邓丽,薛娇//民族学刊,-2021,(6).38~45

民族复兴视域下中国铁路的百年象征符号探究/邱铁鑫//广西民族研究,-2021,(5).130~139

欧洲国家个人族群身份自我认同的原则和实践/杨友孙//民族研究,-2021,(4).39~54

欧洲难民数量与恐怖活动相关性分析及治理对策/闫兴//世界民族,-2021,(6).107~120

排瑶宗族的“非典型性”与南岭民族走廊的族群互动/孙荣垆,艾少伟//广西民族研究,-2021,(5).113~121

嵌入与共生:民族传统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内生逻辑——基于广西DX县陇峒节的考察/徐玉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65~73

青藏高原生态文化研究——以当代青海多民族文学个案为例/雷庆锐//青海民族研究,-2021,(4).123~127

清水江契约缀合及辨伪三则——兼论契约文书研究的物质性进路/瞿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46~58

全球化视角下美国移民“庇护城市”研究——兼论美国非法移民的治理困境/金晓文//世界民族,-2021,(6).58~71

日常生活视域下的耕牛养殖与村落文化——基于云南C村的调查/罗秋洪,杨筑慧//广西民族研究,-2021,(5).122~129

“润治互洽”逻辑的建构:文化润疆助力新疆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之维/魏莉,李少霞//广西民族研究,-2021,(5).32~39

萨满文化中的动物助手研究/刘晓霜,纳日碧力戈//贵州民族研究,-2021,(6).128~134

“三交”视域下民族村镇的振兴及其联动规划——以武陵山地区为例/陈彧//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32~38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对地方环境刑事立法的启示/张继钢//广西民族研究,-2021,(5).104~112

社交媒体使用与跨国流动女工的文化适应——基于中越边境云南河口镇的考察/叶春丽,徐开彬//青海民族研究,-2021,(4).97~103

深度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障碍与机制构建/刘丽娜,李波//北方民族大学學报,-2021,(6).65~71

生长家庭对跨国贸易移民适应策略的影响——对义乌国际商人家庭作用的调查/马艳//世界民族,-2021,(6).84~93

书院:中式教育遗产——以朱熹与武夷山书院为例/彭兆荣//百色学院学报,-2021,(5).1~7

通婚圈的扩大与民族交融的深化——以黔东南X镇侗寨为例/陈永亮,李思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25~31

文化交融理论视野下的认同叙事: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巴胜超//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73~83

文化戍边视角下云南边疆地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探析/谢晓霞//思想战线,-2021,(6).67~75

文旅融合视阈下节日类非遗传承与非遗资源的开掘利用/萧放,周茜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52~57

文学意象、景观叙事与文化重塑——沈从文《边城》与湘西边城互构的考察/刘安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24~131

乡村干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逻辑——基于宁夏移民乡村扶贫治理的调查/聂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6).51~57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返乡创业企业扩就业效应研究/王轶,赵元星//民族研究,-2021,(4).55~70

仪式象征与民族交融——对云南彝族宗枝节的田野考察/徐天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6).72~78

意蕴·赋意·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詹小美,张梦媛//云南社会科学,-2021,(6).25~31

隐喻的开关:20世纪以来斯里兰卡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机制研究/余媛媛//世界民族,-2021,(6).121~132

在美华人与印度人职场成就比较研究/周博//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28~33

政策变迁与贵州人口迁移:2000-2015年/郑姝霞//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21~132

中国边境贸易与边境旅游耦合发展水平评价及空间效应研究/孟庆雷//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6).31~39

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理论政策在广西的实践与发展/黄仲盈//广西民族研究,-2021,(5).19~31

中国海外移民与中华民族认同/曾少聪//民族研究,-2021,(4).71~84

中国节日影像志跨文化传播:现状及前景/陈艳艳,刘广宇//民族学刊,-2021,(6).61~67

中国西南民族文化遗产走向世界的表述和意义/李晋,燕海鸣//民族研究,-2021,(4).85~95

中国新移民对子女教育的期望、挑战与应对策略——来自新加坡的个案研究/王君,周敏//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6~21

作为调适策略的离散群体之节俗重构——对美国Hmong人传统新年的田野考察/蓝咏石,贾仲益//世界民族,-2021,(6).94~106

宗族纽带、祖先崇拜与台湾的祖籍意识/赵树冈//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9

四、研究动态、综述与书评

党的建设的研究脉络及趋势展望——基于知识图谱下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郭昭,郝保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226~234

对重大舆情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的分析与对策/程新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235~240

“多维视野下的盐业史融合创新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李晓彤,胡鹏飞//思想战线,-2021,(6).2+173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传统节庆与体育研究成果综述/郑首艳,杨振彬//贵州民族研究,-2021,(6).191~196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法学研究成果综述与展望/卢丽娟,刘世红//贵州民族研究,-2021,(6).174~178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教育研究成果综述/任艳//贵州民族研究,-2021,(6).185~190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文学研究成果综述/潘光繁//贵州民族研究,-2021,(6).179~184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艺术研究成果综述/张洁//贵州民族研究,-2021,(6).197~202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概况、热点及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知识图谱分析/肖利斌,郑向敏,黄文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36~45

国内外人类学的铁路研究:综述与展望/孙红林,唐曼//世界民族,-2021,(6).16~27

近30年全球人文社会科学书评的计量与启示——基于1990—2019年SSCI和A&HCI来源数据/姜春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16~227

近二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回顾与展望/韩美群,周小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65~74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研究的知识图景与发展前瞻——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马鸿霞,朱德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28~240

人类学如何研究道路?——道路研究的回顧与反思/罗士泂//民俗研究,-2022,(1).42~50

史禄国民族(этнос)理论在俄罗斯民族学发展中的境遇/丁宏,陈曦//西北民族研究,-2022,(1).75~86

中国民族研究社团2021年第二届联合学术大会综述/王锋,宁亚芳//民族研究,-2021,(4).133~135

中国民族政治学八十年/周星//西北民族研究,-2022,(1).49~74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民族关系史的新开拓——《西南古代民族关系史稿》读后/建红英//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8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周月//民族研究,-2021,(4).136~138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学报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社会科学总论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
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