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带式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在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病人中的应用

2022-07-06 08:14刘亚平孙文聪林素芳孔垂芳杨苗俊
护理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固定装置肩带卡扣

张 晗,刘亚平,张 恒,孙文聪,林素芳,孔垂芳,杨苗俊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450003

甲状腺癌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郑荣寿等[1]研究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4位,且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而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是治疗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或肿瘤侵犯其他器官的主要手段,术后常放置多根颈部引流管保证有效引流。传统颈部引流管借助3M 胶带联合别针固定引流装置于病员服上。陆金飞等[2]研制的抗折叠装置是将空心塑料管螺旋形剪开,外展后逐步环绕引流管,能有效防止负压引流管的折叠。阮红娟等[3]自制引流管固定装置,以扁带为载体,将扁带打结悬挂于颈部,弹簧活扣牢固引流管以降低引流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以上固定方法均存在以下共性问题:一方面,多个引流装置交叉于病人胸前,不便于区分管道及引流液颜色、量、性状的观察;另一方面,负压引流球及引流袋均固定于病员服上,随着病人活动量增加、引流液增多,引流液的重力作用会导致颈部牵拉痛。所以,亟须一种既能减轻病人颈部承重力、便于管道区分、引流液观察,又能有效固定引流管的装置。鉴于此,我科研制了一种背带式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专利号:ZL 2019 2 2431365.0),固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背带式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的构造

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腰腹带、肩带、魔术贴、置管日期标识牌、管道标识签、卡扣、固定条、固定夹。按照功能分为承重装置(腰腹带)、连接装置(肩带)、固定装置(卡扣、固定条、固定夹)。腰腹带由弹性材料制成,上端设置4~6 个固定条,下端对应设置4~6 个固定夹,每组对应的固定条与固定夹的间距、规格按引流装置特点设计,两端设置魔术贴;腰腹带的顶端连接两条肩带,肩带上端设置两排弹性变形的塑件卡扣结构(每排2~3 列卡扣),卡扣上方是管道标识签(左1、左2、右1、右2 或左1、左2、左3、右1、右2、右3),管道标识签数目与卡扣列数一致;肩带上方的标识牌用于记录置管日期;两条肩带交叉于背后,通过下端的魔术贴固定于腰腹带上。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示意图(A 为平面图,B 为立体图)

2 应用研究

2.1 研究对象 便利抽取2020 年5 月—2021 年5 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的152 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 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意识清楚,交流无障碍;③首次接受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探查+颈部择区淋巴结清扫术);④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团队完成;⑤病人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颈椎病病史或存在肢体活动障碍;②术后出现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③伴有严重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④术后转入其他科室。两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单位:例

2.2 研究方法

2.2.1 对照组 病人术毕返回病房平卧时,责任护士手戴无菌手套,将引流管用3M 胶带固定在肩颈部,负压引流球及引流袋平放床旁;全身麻醉清醒后,病人半卧位或离床活动时使用双排3M 胶带高举平台法将引流管缠绕于病人病员服上,将负压引流球自带的塑料夹固定在病员服上,用别针把引流袋固定于病员服口袋外侧。告知病人及家属预防管道滑脱的注意事项。2.2.2 观察组 ①组织培训和考核:由年资较高的医师进行甲状腺解剖、引流管留置位置及功能、不同时期负压引流球负压等理论知识培训;由本产品发明者对临床护士进行背带式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操作方法培训,培训后进行统一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参与本研究。②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使用方法:根据病人引流管数目和腰围选择合适型号的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将腰腹带缠绕于病人的腰部,并利用两端的魔术贴进行连接固定,松紧度以病人舒适为准;两条肩带分别向后绕过病人的肩部,在背后依次交叉,借助魔术贴连接在腰腹带上;依照引流管留置位置选择管道标识签,借助肩带上双排弹性变形的塑件卡扣依次对引流管进行固定,防止引流管被拽脱;负压引流球有序固定于腰腹带上端的固定条上,下方的引流袋依托固定夹固定于腰腹带下端;其中一个肩带上设置标识牌,标记引流管置管日期。告知病人及家属穿戴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带管活动注意事项。

2.3 评价指标 ①颈部引流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责任护士依据病人护理级别定时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术后颈部引流管相关不良事件(引流管折叠、不完全脱管、完全脱管)发生例数。②观察手术区域耗时:采用同一厂家电子秒表,从护士到病房观察手术区域开始计时,观察完毕并记录即计时结束,定义为1 次观察病人手术区域耗时。术后24 h 内护士2 h 进行1 次手术区域观察、评估,共计12 次。计算12 次平均值。观察内容:颈部是否有肿胀、渗血发生,颈部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效固定,负压引流球负压是否足够。③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从病人术后全身麻醉清醒安返病房到离床开始站立活动的时间间隔。下床活动建立在拔除尿管、生命体征平稳基础上[心率波动在60~100/min,窦性心律,律齐,血压波动在(90~140)/(60~90)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波动在90%以上][4]。④颈部引流管产生的中度以上牵拉痛例次数: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5]评估牵拉痛的程度,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由固定护士每日15:00 记录两组病人因颈部引流管引起的NRS 评分≥4 分的牵拉痛例次数,直至病人拔管。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病人颈部引流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颈部引流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单位:例(%)

3.2 两组术后24 h 内护士观察手术区域耗时及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牵拉痛例次数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24 h 内护士观察手术区域耗时、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牵拉痛情况比较

4 讨论

4.1 背带式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可降低术后引流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打折、脱落,是保证甲状腺癌术后病人顺利恢复的关键[6]。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引流管固定方法,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可有效降低引流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P<0.05)。采用传统引流管固定方法,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引流液的增多,负压引流球及引流液的重力牵拉可能会引起3M胶带松脱、引流管移位,导致引流管不完全脱管,甚至完全脱管;护理人员倒引流液时须频繁松开塑料夹、别针,拿取负压引流球、引流袋,容易增加引流管移位风险。此外,颈部引流管管腔细,柔软,病人翻身活动时,引流管易发生折叠,导致无效引流。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设计了三级预防引流管防脱装置,即双排弹性变形的塑件卡扣、固定条、固定夹。一级预防:双排弹性变形的塑件卡扣可牢固固定引流管,不易松脱,可使引流管有效展开,不易发生折叠;二级预防:固定夹设计增大了护理人员操作空间,无须松解塑料夹即可挤压负压引流球进行引流液倾倒,减少引流管移位风险;三级预防:固定条设计使引流液的承重部位在腰腹部,减少了引流液重力对管道的牵拉,保证了引流管有效固定。

4.2 背带式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可缩短术后护士观察手术区域耗时 颈部解剖结构复杂、血管丰富[7],出血是甲状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24 h 内[8]。因此,护士对术后病人伤口及引流管进行多次观察非常重要。传统颈部引流管固定方法由于病人胸前多个引流装置,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区域观察要花费一定时间对引流装置位置进行区分,然后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性状并记录;3M 胶带的长时间固定易出现卷边、松脱,需重新固定。对引流装置位置的区分及引流管的重复固定,会延长护理人员观察、评估手术区域时间,影响工作效率。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设计了管道标识签,引流装置在病人胸前有序展开,护理人员观察手术区域时一目了然;双排弹性变形的塑件卡扣可牢固固定引流管,无须护理人员反复、多次固定,省时、省力。此外,置管日期标识牌方便医生查房时观察引流管留置时间,无须查阅电子医嘱,可为拔管时机的选择提供判断依据。

4.3 背带式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可缩短术后病人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甲状腺癌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9-10]。担心脱管、颈部疼痛是术后病人延迟下床的重要因素。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设计了三级防脱装置,病人无论半卧位、坐位或下床活动时引流装置均牢固固定;负压引流球及引流液的重力由腰腹部承担,病人不必担心重力所致管道牵拉、缝线松脱,引起不良事件发生;腰腹部承重设计减少或避免颈部牵拉痛发生,为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4 背带式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可降低术后病人中度以上颈部牵拉痛次数 术后短期内出现疼痛是不可避免的[11],常用药物、物理、理疗等联合镇痛方式。如何避免伤口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疼痛,是疼痛护理工作重要内容。当伤口受到重力牵拉刺激时,组织细胞破裂释放炎性介质,使分布在皮肤、肌肉、骨骼及内脏中的疼痛感受器发放神经冲动,并经神经纤维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疼痛感[12-13]。传统引流装置固定于病员服上,因负压引流球、引流液的持续重力作用使病员服下坠,易导致颈部受到牵拉、产生疼痛感;病人活动时担心颈部皮肤受到牵拉刺激,需借助双手托扶引流装置。紧张、担忧等不良情绪可放大疼痛感受。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负压引流球及引流液承重在腰腹部,引流液的增多、活动量的增加均不会给颈部造成重力负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引流管牵拉次数。该装置背带、腰腹带均由弹性材质制作而成,穿戴方便、舒适,三级防脱装置设计提高固定的有效性,减轻病人担心脱管、颈部牵拉痛心理负担,进而降低病人疼痛感受。

5 小结

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成本低、容易穿戴、舒适感强,严格按照“一人一用一消毒”原则使用。目前,科室器械小组负责引流管固定装置污品回收、下送、消毒等管理工作,耗费一定人力,在保证该装置功能基础上,生产避免医源性感染的一次性颈部引流管固定装置是今后产品改良的方向。

猜你喜欢
固定装置肩带卡扣
基于仿真分析的墙壁插座侧边缺口面板非对称卡扣同时脱扣研究
一种新型连接器卡扣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车用塑料卡扣巧拆装
基于力学分析的汽车车灯卡扣结构优化设计
汽车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的设计
专用肩带搬东西的好帮手
皮革热潮
都市丽人肩带更不易滑落,但透气性较差
大型客车座椅固定装置强度的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