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实践困境及策略研究

2022-07-06 13:26蔡嘉桐
客联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市场营销

蔡嘉桐

摘 要:非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我国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非遗文化不仅影响着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精神文明,也对地区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文章分析非遗扶贫实践困境影响,并从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教育改革三个维度来探究非遗扶贫路径,以期实现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遗扶贫;市场营销;经济发展;文化建设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向往。非遗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属性,不同地区的非遗文化独具特色,彰显着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明需求,也可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建设。

一、非遗扶贫的实践困境分析

(一)非遗扶贫制度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地区在实施非遗扶贫中并没有的制度体系,这样导致非遗扶贫过程中容易出现动力不足、后勤保障不足,从而导致非遗扶贫沦为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扶贫效果。首先是制度供给不足,政府部门作为非遗扶贫项目的主要领导力量,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供给,会导致非遗扶贫项目开展缺乏依据,不利于配套产业链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以非遗文化文创产品设计中,缺乏明确的政策制度,容易出现一定的侵权问题。其次是制度体系不完善,非遗扶贫并不是单一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而是旨在通过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及发展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通过非遗文化市场经济反哺非遗文化。从而实现螺旋式发展格局,社会市场准入、人才流动、产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借助完善的制度体系。

(二)非遗扶贫创新人才不足及受限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非遗扶贫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和产业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依靠传统非遗文化的从业者难以满足非遗扶贫实践需求,唯有不断的引入各方面专业人才,才能充分激发非遗文化的市场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达到非遗扶贫预期目标,但现阶段,本身大部分非遗扶贫从业者较少,都集中在文化领域,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建设方面缺乏专业人才。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为家族式传承,如青海加牙藏毯技艺,早期其祖上不允许女子涉及该制作工艺,因藏毯制造人数骤减,才打破其传男不传女的禁忌,创新人才不足及受限性导致非遗扶贫缺乏创新驱动力。

二、非遗扶贫实践策略研究

(一)健全非遗扶贫制度,注重顶层制度设计

首先是明确非遗扶贫发展方向,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当前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和非遗特色,制定明确的非遗扶贫发展方向,再根据发展方向来制定对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借助制度的力量推动非遗扶贫工作进度。其次是科学规划,优化制度内容,非遗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既包含非遗文化发展,也涵盖了当地经济发展,因此相关部分需要对非遗扶贫实践工作内容做到科学规划,根据发展目标优化制度内容,从而实现文化、经济的协同发展,避免出现非遗文化过度商业化现象。通过制度的约束让非遗文化既能发挥出经济价值,也能保留中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

(二)拓宽人才引入渠道

非遗扶贫实践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作为非遗扶贫实践项目的核心驱动力。政府部門一方面需要增强人才引入力度,可以依托当地非遗文化,针对性举办非遗文化活动,增强非遗扶贫实践项目的传播影响力。同时通过人才优惠政策来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依托高等院校力量,将非遗文化融入到高校教育中,一方面可以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发展平台,从而增强非遗扶贫实践人才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将非遗文化的手艺人送入高校教育体系中,从而提升自身的非遗文化认知能力,增强其非遗文化传播及传承能力,实现非遗人才的内部升级。通过与高校深度合作,可以让非遗手艺人走出来,学者走进去,从而实现良性的人才流通。

(三)创新传播方式,增强非遗文化经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如湖北恩施:土家女儿城—巴楚文化聚集地、江苏姜堰:借势溱潼会船彰显非遗魅力、山东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让城市更美好、山东枣庄:“非遗+”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四川崇州:竹艺村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四川成都:“锦绣成都”研学游展示非遗魅力。都充分实现了非遗文化和社会经济价值的双重发展,因此,需要创新非遗文化传播方式,从而增强非遗文化经济价值,从而实现非遗扶贫。一是可以依托非遗文化元素,引入新材料、新工艺设计创意产品,如开发文创产品实现非遗文化资源的重构,借助非遗文化元素来提高文创产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让文创产品获得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非遗文化与市场需求有机连接,二是依托互联网,创新营销方式,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效率更高,可借助自媒体平台来加强非遗文化品牌营销。借助优质的非遗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而形成特定的文化品牌,文化品牌化建设有利于推动非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蒙涓,黄翅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遗+旅游”精准扶贫的逻辑和实践——关于广西三江程阳八寨侗乡的研究[J].农业经济,2021(02):92-94.

[2]林继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实践路径研究——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视角[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9(01):149-159.DOI:10.13501/j.cnki.42-1328/c.2021.01.013.

[3]龙陵英,陈玲,秦海宁.基于职业教育扶贫的“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广西教育,2019(26):48-49.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市场营销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