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抗疫德育资源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2022-07-07 01:13夏艳红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2年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抗疫道德

夏艳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为面向全市小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京山市开发了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实践为主要教学素材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课程。我作为教研员,不仅组织全市七位优秀思政课教师开展网络教学,而且上了其中的收官之课——《用爱守护京山》。本文试图以此课为例,探讨如何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确立主题、选择素材、组织活动。

明确教育主题

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教师在确定教育主题时可以将“知国家之事、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作为教学主线设计的依据。

知国家之事,增强自豪感。回顾过去两年,我国在抗疫这场大考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维持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党的领导是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知道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基于此,《用爱守护京山》一课在确定教育主题时,将整节课分为“爱满京山”和“情溢心间”两个版块。其中“爱满京山”版块的第一部分先重点讲述京山市仁和医院普通医护人员鲍迎春的抗疫故事,再为全市数以万计不同行业的抗疫工作者刻画群像,然后通过一个个事迹、一组组数据帮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不计代价,知道党和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是京山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后盾,进而产生“此生无悔入华夏”的民族自豪感。

立报国之志,增强责任感。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家国情怀,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成为有信念、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此,“爱满京山”版块第二部分先是引导学生感受抗疫英雄们创造出的京山速度、京山规模、京山力量和京山精神,让学生懂得这些伟大事迹的谱写者正是我们可爱的家乡人民,然后通过生活对比和深刻反思意识到自己的安逸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他们立下回馈家乡、报效祖国的志向。

学报国之才,增强使命感。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努力。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认真学习不仅是自己的权利更是自己的义务,因为自己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故而,“情溢心间”版块第一部分先让学生对照六个问题检视自己的网络学习情况,接着让学生了解鲍迎春的女儿在父母抗疫期间自觉学习各门功课的表现,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怎么学?”希望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报国的使命感。

践报国之行,增强参与感。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实践的,需要用热血挥就、用奋斗书写。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行动中,体现在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深深融入国家的追求和理想,用自己的劳动和付出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我在设计“情溢心间”版块第二部分时先引导学生了解抗疫英雄对自己的期待,接着启发学生理性思考自己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然后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抗疫方式,最后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力求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精选教学素材

教学素材是教育主题的载体。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素材的选择与应用。

素材要有典型性。不论何地,医护人员都是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主力军。他们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英雄、时代的楷模,值得被铭记、被讴歌、被传扬。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可以优先选择发生在本地医务人员身上的抗疫故事,因为这些事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便于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通过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在2020年疫情期间,京山市的1080名医务工作者全部奋战在抗疫一线,其中的306名在集中开展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经过深入研究,我最终选择讲述鲍迎春的故事,因为她作为医生为京山抗疫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依然坚持在病房录制防疫知识宣教视频,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指导、鼓励病房外的人们勇敢抗击疫情,素材具有典型价值。

素材要有延展性。一个人思想政治品德的内在形成,一般要经历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发展。儿童的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知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同时道德情感又可以促使他们提高道德认知、坚定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是一个相辅相成、不断延展的过程。

《用爱守护京山》一课按照此规律,在总体设计上先是引导学生感受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再引导其在感动中感悟,将道德情感转化为自身道德意志,最终引导其将道德行为落实到感恩社会、回馈社会之上。素材的延展性还可以体现在素材内容的逻辑层面。在“爱满京山”版块设计上,我先是以鲍迎春的故事为切入点将故事主体延展至全市医务工作者群体,进而延展至全市各行各业的抗疫工作者,最后延展至市委市政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家门之外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知道有数以万计的抗疫勇士在用爱守护家乡,知道我国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知道党和国家是人民的依靠和保障。

素材要有感染力。蘇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必然要以情感的生发作为动力,而且道德情感必定有其内在价值指向。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善于挖掘与处理教学素材的内在情感价值。

在海量的教学素材中,我选择了鲍迎春在住院期间教病房外面的人们科学防护新冠肺炎的视频素材,选择了她发布在朋友圈里的鼓励人们勇敢抗击疫情的图文素材,选择了京山市教育局工作群里发布的教师在卡口深夜值守的视频素材,选择了京山市政府官网发布的新闻素材……这些素材都能切实提高课堂的时效性、亲切感和感染力。并且,恰当的素材呈现方式能够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如,我对正处于治疗期间的鲍迎春进行了网络采访,并请她根据教学需求对全市小学生录制了一段寄语视频。我认真研究这些照片、音频、视频资料,精心剪辑、适时呈现,配以极具情感冲击力的教学语言,让整节课情景交融,催人泪下。

素材要有说服力。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期,思维活跃,虽已开始理性思考,但常常以点概面。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宜讲抽象概念,而是要充分考虑各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辅以具体的对象或事例,选择具有说服力的教学素材。

对于小学生来说,榜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人生理想、道德标准、社会追求,往往与自己选择的榜样紧密相连。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儿童的榜样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如何让榜样发挥积极作用是实施有效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之一。在第二版块的教学中,有一个重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认真学习是小学生的一种爱国行为,我选择了鲍迎春介绍女儿网络学习情况的音频素材,因为同龄人的事迹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强化实践活动

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活动为教学载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议题引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活动体验。

活动要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只有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进而奉献社会。为此,《用爱守护京山》一课充分挖掘逆行者们众志成城、同心战疫这一重大社会事件中的德育元素,借助大量时政新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信息,如“决策的关键”“科技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人性的多样”。这四类社会信息兼顾宏观与微观、科技与生活、正面与负面,利于教师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能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要能引导学生坚定信念。道德信念是指个体坚信某些道德准则的正确性,乐于接受它,且能自觉地付诸实际行动的、稳定化的心理倾向,对道德行为起着支配作用。为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他们坚定情感信念,我在《用爱守护京山》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與环境的关系,鼓励他们做一个心怀阳光的人,给自己以光明、给他人以温暖;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自然,树立珍视和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与国家的关系,帮助他们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和强大力量。

活动要能引导学生检视自我。小学生最本质的爱国行为是认真学习各科知识,掌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力争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网络学习让很多自律性较差的学生产生了懈怠心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视:首先让学生根据涵盖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提示来对照自己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行为问题;接着请学生听鲍迎春介绍女儿进行网络学习的经历;然后出示各行各业的抗疫者们在风雪中坚守岗位的视频;最后让学生制定网络学习改进方案,力求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

活动要能引导学生规范行为。道德价值观的深层本质是一种“实践精神”。实践道德价值观必须知行合一:“知”是前提,“行”是关键,“知”是为了“行”,只有“行”才能真正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在聆听京山抗疫故事之后,学生心潮澎湃,激发出对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产生“我也要为抗疫做贡献”的念头。在此情感基础之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守护疫情中的家乡?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知道小学生在疫情期间认真学习和关心社会是比较理性的行为方式。除此之外,我还向学生介绍了一些京山小朋友的抗疫行为,如捐款、制作手抄报、录制加油小视频等。这一系列的行为指导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总之,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高度重视教学素材的选择与应用,力求发挥素材的最大教育价值;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活动体验。

中国人民在抗疫过程中激发出的民族志、凝聚起的民族魂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全体教师挖掘,值得全体学生传承!

责任编辑/王秉乾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抗疫道德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