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不在 骇客无踪

2022-07-07 03:07
中国银幕 2022年7期
关键词:黑客帝国华纳药丸

《黑客帝国》

建造时间(《黑客帝国》到《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1999至2003年

重启时间(《黑客帝国4》):2021年

开张盛况

跨时代的科幻经典

第一部《黑客帝国》诞生于 23 年前,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呈现了最古老的本体论哲学问题及其衍生——世界是真的吗?选择是幻觉吗?人类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影片将哲学讨论经由炫酷的画面风格和超前的技术概念传递,以高雅又深思的姿态嵌入流行文化。其经典不仅在于运镜、特效、场景等屡屡被后来者模仿致敬,更在于其提前很多年讲述了人类与机器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科技隐喻。《黑客帝国》三部曲,不同于以往倾向宏大叙事的太空歌剧,影片在更加个性化的同时,也愈发复杂浑厚,既融入了华丽的视觉刺激,又夹杂着多元文化的线索,充满争议却延展深远,因此《黑客帝国》本身具有“革命性”影史成就,这点毋庸置疑。

《黑客帝国》系列共有三部真人电影以及九部动画短片,共同讲述一个相当宏大的世界观,堪称一部人类文明与机器文明的进化史。如今,回望世纪之交诞生的《黑客帝国》,影片中所展现的种种预言在今天一一应验:我们正是身处一个被大数据和算法控制的世界,选择也变成一种幻觉,自己所以为的“自由意志”,不过是另一种被设计过的“命中注定”。尤其近年疫情肆虐,物理隔离令人类更依赖线上交互,关于虚拟世界的想象出现在各式各样的影视作品中,而在科技巨头提出“元宇宙”的概念时,《黑客帝国》的世界观是一个很好的向大众普及其定义的通俗方式——它通过影像,呈现了一个无限拟真的虚拟世界,并对科技发展和未来世界表现出隐忧。

重启困局

迫于无奈的狗尾续貂

如此经典的科幻巨制,对于现在原创IP匮乏的好莱坞,自然是逃不开被“吃老本”的命运——“摆在眼前有两颗药丸,红色药丸代表真实但残酷的现实,蓝色药丸代表虚拟但美好的梦境,你到底选择哪一个?”时隔18年,《黑客帝国》系列再推续集,前作主创悉数回归,由原导演之一拉娜·沃卓斯基操刀剧本并执掌导筒。不过,对于此番“重启”,各位主创明显“出于无奈”——它们对此片的心情已经在影片的台词和对话中悉数言表:从《黑客帝国4》的第14分钟到第30分钟,整整15分钟,都是主创组在吐槽华纳,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都展示了出来,比如“不是我们想拍,是华纳逼我们拍的,不然就取消合同”,“三部曲已经很完美了,第四部要讲啥?”,“华纳说了,有没有我们这些原始团队,都要拍”……角色亲口表达了对于华纳兄弟希望重启《黑客帝国》系列决策的困惑与无奈。连同电影末尾的彩蛋,也都充满了主创的“碎碎念”——几名角色讨论该如何制作《黑客帝国4》时,干脆表示:“现在宠物短视频这么火,还不如拍个《猫猫帝国》”……这些影片中的吐槽,纷纷被外界解读为导演拉娜·沃卓斯基对该项目的排斥。据外媒报道,妹妹莉莉·沃卓斯基本来也在《黑客帝国4》的策划团队中,但后来中途退出了,只留下了姐姐一人执导。其实她们打从一开始便拒绝了进行续集的计划——作为《黑客帝国》三部曲最初期的编剧和一直以来的导演,沃卓斯基姐妹在三部曲中描绘了一个环环相扣、相当完整的故事,本就没有给续集留下任何空间。

重启之观察

褪下“神作”光环

过时的设定

诞生于世纪之交的《黑客帝国》三部曲,立足的是人类刚刚踏入網络世界大门,对虚拟空间既向往又恐惧的社会心理。其描绘的“缸中之脑”世界、“红药丸”与“蓝药丸”的选择、“子弹时间”对特效的运用与想象,在当时看来都颇具冲击力。但随着时光飞逝,23年过去了,互联网从一个新鲜的发明成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就连片名“黑客”,都已经成为落伍的词汇。而由于太过经典,《黑客帝国》中许多当时“先锋”的科幻设定已经在太多同类型的影片中被反复采用和讨论,特效技术也大有提升;并且,对于第一次进入矩阵世界的观众来说,第四部里所展现的哲学讨论,对真实与虚拟的怀疑,那些曾经前瞻而深刻的思辨,在今天已经不再令人兴奋,甚至对于这批新观众来说,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动作场面,那些曾经令人震惊的,极具原创精神的设计,在今天看来过于陈词滥调。因此,在2021年再见《黑客帝国4》,如果只是将经典元素如走马灯一般呈现,哲学探讨也没有任何递进或结合新时代现实的流变,那么其“神作”的光环,自当褪下。

套路的剧情

在主创们本身并不热情的创作氛围下,《黑客帝国4》就连强行重启亦缺乏必要逻辑,剧情也只能是充满“套路”地让主角尼奥重新从虚拟世界中再度苏醒一次。只不过,无论是武戏中该有的华丽特效和精彩打斗,还是文戏中该有的哲学探讨,第四部相较于第一部而言,不是机械复用,就是全面降级。前作拉高的期待值,与这一部的成色形成了鲜明对比,不符合观众的预期导致了差评情绪强烈。而《黑客帝国》系列本身也是粉丝属性较为浓厚的电影,如果不清楚前三部的世界观,将产生不小的观影门槛,所以吸纳新观众的能力也有限。因此,《黑客帝国4》全球票房仅为1.2亿美金,对于这部制作成本高达1.9亿美元的影片而言,可谓资不抵债的“大扑街”。而IMDb评分5.7分、豆瓣评分5.7,对于具有划时代意义“神作”的续集而言,这样的成绩显然难称满意。票房口碑双双滑坡,不仅是制作公司华纳兄弟的决策失误,从更大的范围而言,也在给整个好莱坞近几年的决策敲响警钟。一方面说明了经典IP重启不是“财富密码”,好莱坞需要找到“超级英雄”之外的商业片新思路;另一方面是发行方式的变革,作为华纳兄弟院网同步一周年实验的最后一部,《黑客帝国4》给它画上一个失败的句号。

《黑客帝国》从当年的流行文化制造者,沦为了强行IP改编的跟风者。这几年靠旧时大IP割“韭菜”,如《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等,已让不少制作方尝到甜头。不过有别于观众捧场的热情,这些所谓的大IP在重启后的创新层面毫无长进,从故事、到角色甚至引以为傲的精神内核,几乎全面崩塌。其实就如《黑客帝国》曾经成功的三部曲一样,它们往往规划有序,时间相隔不长,团队保持固定,风格一致,世界观统一完整,且有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观感,可谓一鼓作气。而很多所谓的“重启”续集,就是在制片厂的求要下“强行变现”,炒旧IP吃老本,由于时间相距太长,很难再是那个风味,而且观众口味也变了。好故事越来越少,好莱坞IP续集的套路化问题越来越明显,好莱坞的创新乏力让IP作品的质量大幅下降,招致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反感。

猜你喜欢
黑客帝国华纳药丸
华纳影业高层大调整
药丸病毒大作战
《黑客帝国》的隐喻:秩序、法律与自由
华纳影业公布多部新片档期
创建“黑客帝国”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华纳兄弟把其官网列成盗版网站
后现代电影中的技术之思与空间转向
In a Pharmacy(在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