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党报思想的生成与三次转向

2022-07-09 09:11刘怡君冯慧
新闻爱好者 2022年6期
关键词:转向列宁

刘怡君 冯慧

【摘要】列宁在领导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经历了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以及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的三个时期。与此相对应,列宁党报思想的工作重心依次历经了组织建党、巩固政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三次转向。在列宁政治生涯的不同阶段,其党报思想的生成与发展始终同本国的现实境况紧密相连,发挥着思想阵地的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和廓清列宁党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路向,对指导我国报刊事业发展,提高我国党政报刊的质量以及增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列宁;新闻宣传思想;转向

列宁党报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与苏俄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苏俄语境中的创新性发展。纵观这一思想的生成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列宁党报思想始终同国情、党情相连,这也决定了其必然随着党情国情的变化而表现出阶段性差异。这种阶段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其出现了三次转向,即从革命初期主要聚焦建党问题,到战时阶段用以巩固政权,再到和平建设时期贯穿渗透于各项工作,这一思想始终伴随并指导着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当前,结合苏俄当时的历史境况,探究列宁党报思想生成背景及工作重心的三次转向,对新时代推进我党党报建设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列宁党报思想的生成缘由

(一)俄国封建专制的政治氛围激发了列宁的办报意识

1870年列宁出生于商港辛比尔斯克,父亲因出色的工作能力成为当地的国民教育总监,母亲也因自学多门才艺而颇具学识素养。在这种相对富裕和民主的家庭环境中,列宁不仅自小接受了良好教育,而且思想较为活跃与开放。在父亲的要求下,列宁及兄弟姐妹自编自写《礼拜六》的家庭杂志,每周各自讲解所编写的内容并相互点评阅读。这种家庭活动使列宁初步意识到新闻媒介的作用与意义。中学时代,他察觉到文字背后蕴藏着巨大能量,在作文中围绕印刷术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进一步为他形成自己的新闻思想奠定了基础。与列宁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围相反,此时的俄国仍处于封建色彩浓厚的沙皇统治体系下。沙皇当局设立严苛的书报检查,任何不利于政权稳固的言论都被禁止。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民众思想僵化,不懂得如何争取和捍卫自身的政治权利。一些致力于改变俄国现状的革命团体、组织也在长期的镇压打击下士气低落,甚至不得不转为地下活动。列宁进入大学后,由于受到哥哥的影响,他无法参加学校的任何团体活动,便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法律学习中以期找到俄国的真正出路。但随着沙皇专制力度的加大,大学也成為重点监察对象,具有自由思想的教务人员全部被解聘,学生组织也丧失了活动空间,同时政府不断加大对学生背景的政治审查。这些行为使得内心向往自由平等的列宁十分不满,推翻沙皇政权的决心也愈加强烈。1888年,列宁一家搬到喀山居住,在这里他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小组,也顺利考取了律师执照。在代表贫苦人民同国内富商以及统治阶级作斗争的过程中,他进一步意识到俄国法律只是沙皇政府维系统治的工具,下层人民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法律上都处于弱势地位,要改变俄国现状必须发动革命。1893年列宁前往彼得堡,接触了民粹派以及大量的工人阶级,提出革命必须坚持鼓动策略,即鼓动工人阶级和其余受压迫阶级进行全面革命。随着统治当局近似疯狂的监视和打压,列宁意识到报刊这一工具不仅能够有效传递和延续革命火种,而且能够最大限度联络革命力量。随后他隐秘创刊《工人事业报》,希望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组织的联络中介。由于当局的破坏,报纸未能顺利付印。但这一时期,列宁借助报刊从事和宣传革命思想的意识已经在国内的政治环境中逐步生成。

(二)国外报刊的办报原则奠定了列宁党报思想的特质

1900年流放生涯结束后,列宁深感沙皇政府的监视与打击十分不利于本国革命力量的发展,于是前往国外一些相对自由的国家秘密从事和策划本国的革命事业。此后,列宁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德国、瑞士、波兰等国家度过。虽然在这些国家列宁属于外来人员,也时常会遭遇一些问题。但相较于俄国境内的专制高压环境,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通过对这些国家新闻出版状况的考察,列宁意识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报必须具备以下特质。首先,党报必须以本国国情为创刊、办刊的根本遵循。列宁对比了德国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斗争环境,就德国而言,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公开性”是这个党的特质,党内民主具有很好的政治根基。而在俄国,如果不首先推翻沙皇的黑暗统治,谈论民主问题“只是一种毫无意义而且有害的儿戏”[1]。因此,作为宣传武器的党报必须契合本国发展实际,在专制的俄国谈民主很重要,但更为根本的是要借助党报凝聚全党和受压迫阶级的力量彻底击碎沙皇政府。其次,党报必须制定稳定严格的党报体制。列宁党报思想充分借鉴吸收了国外报刊的内容与思路,虽然历经波折,但最终逐步确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报体制。

(三)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的分歧与斗争加速了列宁党报思想的形成

在列宁党报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俄国社会民主党自身内部的分歧和斗争也是重要的推动因素。建党之初,由于沙皇政府的严密监视和极力打压,党内成员被迫以小组形式秘密活动于国内外。这种方式有助于保存革命力量,但也直接导致各小组之间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甚至出现派别之分。

1903年在党的二大上,列宁依据俄国当时的特殊状况,指出应该设立“双领导制”,中央机关报负责党的思想工作,中央委员会负责党的实践工作,这一设想在当时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员的肯定。但在具体的工作协调中,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之间的冲突仍难以调和,最终以列宁不满孟什维克的小组习气而先后退出编辑部和中央委员会结束。1905年布尔什维克三大会议上,多数代表又否定了前期的“双领导制”,转而主张建立单一领导体制。列宁认为这一转变至少反映了两点。第一,这表明《火星报》在党内的地位并不稳固。在二大前夕,这个编辑部的优势被过高评估,在实际工作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一些党员对机关报的工作成效产生了质疑。第二,党在二大之后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不同于建党前期和一大缺乏斗争和领导经验,二大之后,党员对党各项工作的思虑更加深入,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与此相对,孟什维克在三大会议中对党报和党进行了划分,认为党的机关报与党自身关联不大。这种观点直接导致部分党员发表的文章,时常违背党规党章,严重破坏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声誉。对此,列宁表示孟什维克根本不懂党报的作用和重要性。1906年在四大会议上,由于孟什维克在党内占据上风,他们主张编辑部成员与中央委员等同,实际上使编辑部重新成为领导机构。列宁认为这一主张充分反映了党内右翼群体中著作家和实际政治领导者之间的不正常关系。为此,列宁在这一时期创办《浪潮报》《无产者报》用以宣传布尔什维克派的主张,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孟什维克党报主张的不满。直到1917年3月《真理报》成为中央机关报,中央委员会领导编辑部的原则才得以真正确立,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对党报的认识也逐渐发展成熟。

二、列宁党报思想工作重心的三次转向

(一)十月革命时期:组织建党的有力武器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由于统治当局的破坏,建党任务并未完成。在党内经济派的干预下,伯恩斯坦修正主义日益成为革命活动的指导原则。该理论主张进行经济斗争,忽视政治斗争;主张分散活动,忽视集体组织力量;主张自发活动,否认党的领导地位。列宁此时虽然仍处于流放阶段,但始终密切关注党的困境。

流放结束后,列宁在德国创办《火星报》,标志着列宁党报思想的初步践行。在《火星报》上,列宁着重强调了以下两点:一是报纸将成为不同党派的论战基地。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大发展,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既能保证党的生机活力,也能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二是报纸将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创刊时期,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前期的混乱状态和小组习气依然存在,党的团结统一名存实亡,同时完全专注于经济斗争的倾向也未能根本扭转。因此,将修正主义剔除出党成为列宁办报的一大目标。他认为必须结合俄国现实状况,充分发挥《火星报》的基准作用,进一步加深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促进全党的思想统一,凝聚革命合力。在列宁等人的努力下,“《火星报》成了团结党的力量、聚集和培养党的干部的中心”[2],但这种稳定并未得以持续。政府机关的迫害促使列宁不得不随时准备撤离,但利用报刊组织党的工作已经成为列宁进行革命的重要策略。1906年他在逃亡过程中编辑了《无产者报》。1907年他又参与出版了《视觉报》《新光线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等系列报刊,用以组织和指导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工作。1912年沙皇政府对西伯利亚矿工进行的残酷镇压,激起了以列宁为首的党内人士的强烈不满。列宁在分析这一事件时表示,出版属于布尔什维克的报纸应当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它能使更多的工人和被压迫者团结在党的周围,能够进一步壮大党的力量。此后,列宁借助《真理报》发表了系列文章,使报刊成为党内沟通、维系党与工人关系的重要桥梁,直至1917年成功发动革命。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列宁认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3]在革命胜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

在一战影响下,革命胜利后的俄国仍然面临着巨大危机。列宁认为苏俄国力孱弱,必须退出一战休养生息,为此展开了同各交战国的停战谈判。但在这一过程中,党内一直围绕合约问题争论不休。1918年2月列宁在报刊发表《论革命空谈》一文,首次将党内在和谈问题上的诸多争议和分歧公之于众,同时严厉批评了党内阻止和谈人员的错误观念。自此之后,报刊一度成为列宁清算党内“左派共产主义”错误和统一全党和谈战线的重要阵地,为和谈的顺利进行以及最后合约的签订发挥了重大作用。1918年3月《布列斯特合约》签订,俄国暂时赢得了喘息机会。但“左派共产主义”对列宁的这一决议十分不满,特别是布哈林在《共产主义者》报刊上指责列宁懦弱无能,以他为代表的部分党员甚至在这一报刊上发表辞职声明,试图向列宁施压。面对这种情况,列宁组织召开了七大并就合约问题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说明,党内最终以压倒性的票数优势宣告了列宁的胜利。

退出一战后,苏维埃俄国也未能依照列宁的计划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由于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列宁以及苏维埃政党被迫采取反击措施将工作重心置于军事和稳固政权两方面,整个国家进入“战时共产主义”阶段。同这一阶段相适应,党报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前期的组织建党、鼓动革命转向巩固新生政权、捍卫革命成果方面。具体而言,这一转向主要源于以下因素。首先,回击普列汉诺夫等人对苏维埃政权诘难的需要。他们利用报刊指责列宁不懂何为社会主义,攻击苏维埃政党专制以及俄国革命不合时宜。1918年9月列宁以考茨基为批驳对象对这些错误观点予以了坚决回击。他在报刊上发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文着重批评了考茨基等人的革命不成熟理论以及为何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两个问题。就革命时机而言,列宁明确表示时代环境的改变必然要求革命向前迈进,俄国虽然经济落后,小农占据人口多数,但社会主义革命從来都不是只有一种实现路径。俄国有俄国的特点,自然也有俄国的特殊道路,完全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理论是教条主义的表现,是不理解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表现。至于无产阶级专政,考茨基的言论则表明他从未真正理解过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这一术语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随意提出的,而是深刻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过渡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政治走向应当如何。通过这一回应,列宁借助报刊有力捍卫了新生政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的基础。其次,军事斗争需要报刊鼓舞斗志。战时阶段叛徒和间谍的活动十分猖狂,为此,列宁同党内主要领导高层在《真理报》上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联合宣言,号召国内工农群众、党内成员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政治定力。1919年列宁写作发表《伟大的创举》一文,肯定了国内工农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出的种种努力,鼓励他们继续发挥首创精神。因此,这一时期党报党刊的工作重心更多体现在捍卫政权以及巩固苏维埃革命胜利成果方面。

(三)和平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载体

随着国内战乱平息,列宁以及苏维埃政党原本计划直接由战时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由于战时阶段系列举措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引起了国内人民的不满。在此背景下,1921年新经济政策出台,标志着苏俄进入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这一时期,苏维埃党报也开始全面渗透到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领域,成为参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媒介。

三、结语

列宁党报思想的生成与发展路向有其特定的背景与内容,其工作重心的三次调整始终与国情、党情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其重要构成部分的列宁党报思想必然对推进我国报刊事业的发展具有一般性指导意义。首先,报刊工作的发展必须以世情、国情及党情的变化为依据。列宁党报思想对本国革命及建设事业发挥的巨大作用,原因之一就在于报刊能够时刻关注国内外局势变化,为党制定发展策略以及本国人民了解信息提供便利。大变局下,我国报刊只有及时了解和播送国外各类新闻与社会信息,使党和人民能够知晓变局之变,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其次,报刊工作归根结底要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在列宁党报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党性原则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对我国报刊工作而言,契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党中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要求应当成为根本的办刊底色。再次,报刊内容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这是列宁在办报过程中反复强调的内容之一,也是新时代我国报刊获取公信力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报刊形式不断演变,民众获取新闻的方式和渠道得以扩展和加速,在此背景下,新闻求知、求真、求实的品质更加重要。因此,对于我们当前的新闻工作者来说,获取有效信息以及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时刻谨记这一准则。这既是良好职业操守的体现,也是保证和提升新闻工作公信力的应然选择。

[本文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商业政策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1921-2021)”(编号:20&ZD02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2.

[2]季正矩.列宁传[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85.

[3]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

[刘怡君为墨尔本大学硕士生;冯慧(通讯作者)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转向列宁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思路探究
二战时期日本文坛的转向文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微”转向的必然性与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