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效果评价

2022-07-10 14:06叶佩秀
甘肃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瓣叶瓣膜病风湿性

叶佩秀

(甘肃省靖远县人民医院超声科,甘肃 靖远 730600)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指患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遗留的一种心脏病,约占成人心血管疾病的40%,任何年龄的人群均可患该病,但青年女性人群更为高发[1]。该疾病一般合并非化脓性炎症及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后期表现为胸闷、心慌、气短、乏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动脉栓塞和脑梗死,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瓣膜病一般是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瓣膜病变而诱发的一种疾病,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病变较为常见,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后期可并发心衰,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早期诊断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并采取合理及时的治疗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3]。目前,针对该疾病的诊断方式有X 线和超声等,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效果和价值各不相同。有研究表明,超声诊断该疾病的准确度较高,超声可对患者心脏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可清晰显示瓣膜具体病变情况[4]。因此,本研究对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讨论。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甘肃省靖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X 线检查),30 例,男性8 例,女性22 例,年龄20~41 岁,平均年龄30.56±7.48 岁;研究组(采用超声检查),30 例,男性9 例,女性21 例,年龄20~42 岁,平均年龄30.89±7.56 岁。纳入标准[5]:①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者;②无其他心脏疾病者;③无其他系统严重脏器疾病者;④自愿选择X 线或超声检查者。排除标准[6]: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②合并精神障碍者;③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者;④检查依从性较差者。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无差异(P>0.05),可进行相互对比研究。本研究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X 线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行X 线检查,扫描患者心脏部位,由专业影像诊断医师进行阅片。研究组患者行超声检查,采用Vivid 9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为2.5~4.0 MHz探头,患者取左侧卧位,探头顶部涂抹耦合剂,置于患者胸部第3—4 肋间隙和心尖位置,观察横、斜切面,对心尖四腔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和五腔心切面等进行仔细观察,同时观察各瓣膜的回声、形态、活动状况、狭窄程度和血流变化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诊断符合率和瓣膜病变情况,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 软件对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的对比采用x2检验,P<0.05 表示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符合率对比

患者二尖瓣病变类型为粘连型、钙化型和混合型。研究组诊断出13 例二尖瓣钙化,7 例二尖瓣粘连,9 例混合型,对照组诊断出10 例二尖瓣钙化,5例二尖瓣粘连,7 例混合型,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6.67%,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3.33%,研究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符合率对比[n(%)]

2.2 瓣膜病变检查结果

30 例患者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存在一定狭窄或关闭不全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瓣膜病变结果

3 讨论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指风湿性心脏炎所遗留的一种心脏损害,其基本病因为链球菌导致的风湿热,患者可出现乏力、心慌气短、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该病通常表现为瓣膜病变,约半数的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存在急性风湿热史,且瓣膜病变程度各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各瓣膜承受的压力负荷存在一定差异[7]。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病因有先天性心脏畸形、炎症、创伤、黏液样变性、缺血性坏死和退行性改变等,以上病因均可引起心脏腱索、瓣叶、瓣环和乳头肌等瓣膜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诱发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8]。据数据统计,在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二尖瓣受累者约占70%,单纯主动脉瓣病变者约为2%~5%,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者约占20%~30%,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病变者较为少见[9]。

二尖瓣狭窄主要是由于慢性持续性风湿性损害导致瓣叶交界处出现粘连和融合,瓣膜钙化且厚度增加,腱索变短且相互之间粘连而引起,二尖瓣狭窄可使左心房扩大,压力升高,肺静脉出现血流障碍,从而导致肺淤血,进而诱发右心衰竭或肺动脉高压;二尖瓣关闭不全也是二尖瓣的一种病变,常见诱因为风湿热后遗症,风湿热后瓣叶变小、僵硬、畸形,形成瘢痕,二尖瓣后叶附着二尖瓣环,且连接于左心房,左心房扩大或受到牵拉导致后叶发生移位,进而诱发二尖瓣关闭不全[10];主动脉瓣狭窄常见病因有风湿、老年退行性病变和先天性畸形等,炎症导致瓣叶在结合处融合,瓣叶回缩僵硬,出现钙化性结节,瓣口表现为圆形或三角形;主动脉瓣叶或根部病变均可导致主动脉关闭不全;肺动脉狭窄多数为先天性,少数为风湿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多继发于其他功能性改变类疾病,自身器质病变较少;三尖瓣狭窄多为风湿热后遗症;三尖瓣关闭不全以瓣膜缩短、增厚,交界处粘连且合并狭窄为主要表现,多数为功能性关闭不全[11]。这些瓣膜病变长期发展可导致患者发生心衰,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因此,对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上诊断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的常见方法有X 线、超声等,X 线虽具有一定作用,但诊断该病时仅能检查患者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病变情况,故选择一种更为有效的检查方式尤为重要[12]。超声检查对人体无损伤,具有无创、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超声可从多个切面对患者心脏情况进行整体检查评估,可动态显示心脏搏动、心脏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可通过观察以上情况,对患者心脏功能做出适当评估,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同时超声检查下二尖瓣具体病变情况显示清晰,并可检出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情况[13]。且超声检查对患者无损伤,安全性较高。超声表现:二尖瓣病变中粘连型主要表现为瓣叶的厚度增加,且连接处存在较为明显的粘连,瓣叶活动受限较为严重;钙化型主要表现为瓣叶局部增厚,瓣膜活动较为良好;混合型表现为瓣叶厚度明显增加,瓣叶启闭受限[14]。

本研究根据检查方法选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了X 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对比了两种检查方式对于疾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存在一定狭窄或关闭不全情况,二尖瓣病变类型为粘连型、钙化型和混合型。对照组诊断出10 例二尖瓣钙化,5 例二尖瓣粘连,7 例混合型,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3.33%;研究组诊断出13 例二尖瓣钙化,7 例二尖瓣粘连,9 例混合型,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6.67%,研究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超声诊断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效果显著,诊断符合率相比X 线检查高。这主要与超声检查可从多个切面检查患者心脏病变情况以及超声检查下患者的病变显示更为清晰有关,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可将超声检查在该病的诊断中广泛推广。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应用超声诊断可对患者心脏病变进行全面评估,可对患者心脏进行全面整体评估,了解有无狭窄或关闭不全病变,便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改进,进而有效改善预后,超声检查在该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瓣叶瓣膜病风湿性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后叶缺如1例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脱垂瓣器结构与反流程度的定量研究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治风湿性头痛
Circulation:TAVI术后晚期瓣叶血栓常见,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无缘无故出现咳嗽警惕心脏瓣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