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结核分枝杆菌IgG 抗体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2022-07-10 14:06殷红玉
甘肃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结核试剂抗原

殷红玉

(高台县人民医院,甘肃 高台 734300)

结核病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由于其发病较为隐匿,临床诊断困难。调查显示,结核病已成为全球各类感染性疾病中导致成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1],我国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将近13 万例[2]。目前细菌学检查为结核病诊断金标准,但临床研究发现[3],传统抗酸染色涂片敏感性仅为19.5%~35%,且分枝杆菌培养条件高,所需培养时间较长,通常超过6 周才能出报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为临床应用广泛的检测方法,但其所有的抗原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出现假阳性的概率较高,且对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患者敏感度较低。PCR 基因诊断技术因实验条件限制,无法在很多基层单位开展。因此,应寻找灵敏度、特异度高且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血清结核抗体是国内常用的肺结核筛查的主要方法,但其诊断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多将其作为辅助诊断方式[4]。本研究中肺结核诊断应用血清结核分枝杆菌IgG 抗体,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 年3 月—2019 年10 月甘肃省高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37 例作为肺结核组,另选取103 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肺结核组男、女分别为75 例、62 例,年龄18~78 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56 例、47 例,年龄18~81 岁。纳入标准:(1)肺结核组均符合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相关标准,对照组均确诊为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与慢阻肺疾病,且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2)近3 个月未服用免疫抑制剂;(3)2 组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对照组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无肺结核高风险感染;(2)合并免疫功能缺陷;(3)合并严重脏器疾病。2 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促凝血负压管抽取患者肘静脉血,以3 000 r/min 速率离心,取血清置于冰箱内待检。将冷藏的芯片与试剂取出后静置至室温,将铝箔中芯片取出,并进行编号。使用滴管或加样器向蛋白芯片窗口中加入Tris 缓冲液与2%吐温试剂配比而成的试剂A 200 μL,浸润后采用滴管或加样器注入100 μ 血清标本,完全渗入后及时加入Tris 缓冲液与2%吐温试剂配比而成的试剂B 300 μL,观察其完全渗入后加样器注入试剂C 500 μL (金标抗人IgG),渗入后加入Tris 缓冲液与2%吐温试剂配比而成的试剂D 300 μL,采用生物芯片识别仪识别相应芯片。操作方法严格遵循说明书,认真记录检测结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胶体金法检测IgG、免疫球蛋白M(IgM),在出现质控线C 的前提下若仅出现T1 反应线,则提示IgM 抗体阳性,若仅出现T2 反应线,则提示IgG 阳性,若同时出现T1、T2 反应线,则提示IgG/IgM 阳性。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相对分子质量3.8×104(38kD)蛋白抗体、相对分子质量1.6×104 以下(16kD)蛋白抗体、血清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蛋白抗体。记录以上指标单独与联合检测结果,联合检测各指标均为阳性则判断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2 组结核杆菌抗原阳性率结果分析

肺结核组结核杆菌抗原检测阳性率74.45%高于对照组3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结核杆菌抗原阳性率结果分析

2.2 2 组不同血清结核抗体单一及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肺结核组中IgG+38kD+LAM 联合检测阳性率最高为62.75%,高于对照组的21.21%(χ2=17.250,P=0.000)。对照组中单一抗体IgG 检测阳性率最高为69.70%,其次为IgG+38kD+LAM 联合检测,见表2。

表2 2 组不同血清结核抗体单一及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2.3 血清结核抗体IgG+38kD+LAM 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诊断灵敏度为73.56%(64/87),特异度为73.33%(11/15),阳性预测值为94.11%(64/68),阴性预测值为32.35%(11/34),见表3。

表3 血清结核抗体IgG+38kD+LAM 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细菌学以往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痰液性状或标本留取不当等,导致其诊断准确性不高,报道指出[6],细菌学诊断肺结核阳性率在20%~40%之间。肺结核为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结核分枝杆菌生存于细胞内,在机体内能够诱导产生抗感染的细胞免疫,可使机体处于持续感染状态,降低免疫功能。此外,还可对临床诊断肺结核产生阻碍,威胁患者健康。研究显示[6],结核分枝杆菌刺激机体时分泌的B 淋巴细胞,可对免疫球蛋白IgG、IgM 产生刺激。血清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是目前常用的肺结核辅助诊断方法之一。结合抗体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胶体层析法与免疫色谱法(DIG-FA),结核抗体IgG 检测时主要选择纯化的结核菌细胞壁多糖,LAM 为最常用的结核菌。LAM 为特异性非蛋白结核杆菌抗原,主要存在于结核杆菌表面糖脂结构中,对结核杆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本研究中肺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抗原阳性率高于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不同血清结核抗体单一及联合检测结果显示,IgG+38kD+LAM 联合检测阳性率最高为62.75%,对照组中单一抗体IgG 检测阳性率最高为69.70%。提示,IgG+38kD+LAM 联合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肺结核诊断阳性率,与赵建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7]。IgG 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中占比在70%以上,巨噬细胞可杀伤结核杆菌,而LAM 蛋白抗原能够对其产生抑制作用,结核杆菌被吞噬后留存于巨噬细胞内,刺激机体产生IgG 抗LAM 结核杆菌抗体。有研究指出[8],LAM 可作为结核杆菌检测的特异性分子。38 kD 蛋白抗体为磷酸盐特异转运体,是诊断体内是否存在结合杆菌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之一。因此IgG+38kD+LAM 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阳性率。本研究结果显示IgG+38kD+LAM 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3.56%、特异度为73.33%、阳性预测值为94.11%、阴性预测值为32.35%。提示肺结核患者采用IgG+38kD+LAM 联合检测阳性率较高。可能与结合杆菌蛋白质抗体的研究使血清学诊断的技术水平提高,因此提高了诊断准确性。但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仍存在不少假阳性与假阴性问题,出现假阴性可能与抗原的敏感性不同、不同个体抗体谱存在差异有关。同时,患者的病程、病灶及试剂的质量、操作时的人为失误等,也会对体内血清结核抗体的检出产生一定影响[9]。

综上所述,血清结核分枝杆菌IgG 抗体检测可为肺结核的诊断提供一定辅助作用,IgG+38kD+LAM 联合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效果。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而影响血清结核抗体检出阳性率的因素复杂,因此,可能使结果存在一定偏倚。后续可进行多中心研究,扩充样本,做更深入的分析探讨。

猜你喜欢
结核试剂抗原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5 种大肠杆菌O 抗原定型血清的制备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超声内镜在食管结核诊断中的9 例应用并文献复习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