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服务型管理模式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2022-07-11 01:09杨喜欠
公关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高校管理服务型师生关系

摘要:虽然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高价学费,但新型师生关系绝不应该是简单的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老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传道者。

关键词:服务型,高校管理,师生关系

近年来在高校管理中出现了许多说法,例如:教育产业化、学生消费者[1]、服务型管理等,都是围绕高价学费而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高校管理者和学生中出现了很大的争议,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一部分学校师生大力提倡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新型的高校服务型管理模式,如有人认为,学校的一切工作理所当然要为学生服务,“一切为学生服务”应该成为一种价值取向[2];而另有部分人对在高校内推行服务型管理,强调学生是消费者的说法深感忧虑。那么,目前高校该如何选择,教师与学生的身份该如何定位已成为当今高校管理一个热点而敏感的话题。

一、服务型管理的组织结构

首先,服务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为他人做事,以满足他人的要求。最初提出服务型管理的应该是在公共管理中,强调政府职能的转变。 如:“服务型管理是公共组织为了实现给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这一目标, 而对涉及其中的人或事的一种协调过程[3]”,这里定义“服务型管理”是一种协调行为。但这种说法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发生了一定变化,很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部分机构都乐于介绍自己的组织是一种倒三角的服务型结构,以突出其“服务”的特点。我们且不说其服务性真实与否,先来分析一下所谓倒三角的结构。

1.从力学角度分析

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倒立的三角形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要保持其稳定,就必然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三角形所围成的面积均质;二是三角形两边相等,这样三角形的重心必然通过下顶点,从而三角形达到稳定。将其引申到组织管理中,则以上两个条件可以被理解为: “均质”代表组织中所有成员综合素质相当;两条边代表什么呢,姑且将三角形的三边看作三对关系,即:成本与效益,奖励与惩罚以及服务与约束,而这三对关系都受到很多其它因素的影响,很难保持两两平衡。因此,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即倒三角形很难保持稳定。另外,倒三角的所有重量都压在下顶点上,随着组织成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下顶点所承受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极易产生破碎,造成该结构的解体。

2.从概率学角度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要同时实现以上两个条件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甚至于说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从概率学上讲这两个条件即使能同时成立也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即以上三对关系能够达到两两平衡,使倒三角结构达到稳定是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意味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一种意外或偶然情况。既然保持倒三角的组织结构稳定是一种意外或偶然,那么如何保证其持续、有效的运行呢? 因此所谓倒三角的服务型组织结构实际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3.从光学角度分析

还有人认为,可以将这种倒三角结构理解為从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则此结构可以保持稳定。但是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日趋复杂,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强度,随着距离的延长会逐渐减弱。那么,这就说明在实际管理中,随着组织结构层次的增加,这种模式的管理力度会逐级减弱。

二、高校中服务型管理的对象

在高校管理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管理,第一种管理与其它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区别不大,其服务是针对组织内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管理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里不做重点论述。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于第二种服务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管理关系。持“服务型管理”观点者强调“服务”的意识,主张学校和老师是服务提供者。

1.谁是消费者

服务既然是满足他人需求,狭义地理解应该是满足顾客或消费者的要求。而在高等教育中,谁是顾客,或谁是消费者呢。有人认为消费者是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的学费是由家长支付的,严格意义上说,真正的消费者应该是学生家长,而不是学生。学生从某种意义上只能被看作是教育的对象,因此对高校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的测量,似乎应该反映的是家长的满意度。

2.消费者的理性

如果将学生家长看作消费者,则其理性表现在应该根据学生的爱好与潜质选择学校和专业,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家长替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更为注重的是学校的名气、就业前景、地理位置和学费,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入学时就表示不喜欢入学的学校和所学专业。因此家长作为消费者实际上并不完全理性。

而如果学生作为消费者,其消费的不理性则表现地更加明显。有某独立高校老师为学生算了一笔帐,假设其学费每年13000元,一学年共有课程为:9个月/学年 4周/月 5天/周6节课/天=1080节课/学年,则每节课的学费是12元。这样一来,学生每旷一节课就白白损失12元,但现在高校旷课的学生人数以及旷课的数量都明显呈上升趋势。还有学生在明确表示某老师讲的课很不错的情况下依然有旷课现象,这样的消费者很难说是理性的。因此,用经济理论来解释教与学的关系很难令人信服。

三、管理结构中师生关系的演变

1.师生间的社会学关系

从传统文化看教师的地位虽然不是很高,却一向讲求师道尊严。古人们往往在家中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还有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这时在王权、父权、夫权社会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着明显的隶属关系[4]。20世纪,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关于师生关系提出“从游”论,即“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5]。这不仅明确了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作用,也对大学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无论在学术还是在思想上都必须具一定的影响能力。后来一段时期,教师被称为教书匠,则明显将教师等同为一种普通的行业,与木匠、铁匠等相提并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一种对等的等价交换关系,即教师通过教书这一职业换取收入。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同游”式师生关系,其“指师生双方全身心参与,在相互启发、诱导、促进下,生命活力充分涌动与释放,人性魅力得到充分的激发与洋溢 [6] 。“同游”则强调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充分肯定了信息时代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2.师生间的经济学关系

那么发展到今天,师生之间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有很多师生都觉得困惑。一方面有人担心目前大专和本科教育中存在“教师奴隶化,学生上帝化”[7]的趋势,另一方面还有人担心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变老板,学生变雇员”的蔓延。前一种情况,一旦学生是消费者的身份被确定,那么教师作为服务提供者的身份也就可以确认了,师生关系转变为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根据消费者至上的观点,学生应该占据主导地位,由学生决定教师教什么,怎样教,由谁教。而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中,也被认为应该充分给予学生个性解放与自由。而这通常会导致学校放松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和纪律的约束,更有甚者,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消费需求,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膨胀为“以自我为中心”强烈的个人主义。后一种情况则正好相反。而这两种情况似乎都背弃了教育的初衷,不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3.建立新型教与学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必定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但绝对的主、客体关系应当被摒弃,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学生、老师和高校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三位一体的新型教与学的关系。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家长和学生,都不应该将师生关系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师生关系还应该从社会学、伦理学以及心理学多个角度来诠释。而要建立这样的新型关系,就要求学生家长与学生、老师和学校转变观念,达到共识,共同努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21世纪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客观的眼光看待年轻的一代,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掌握相当的资讯与信息,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識,也懂得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他们毕竟年轻,对于一些事物的理解和看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而高校也不应该仅仅是提供高等教育的服务机构。在新型师生关系中,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终身学习??[8]”,同时高等教育机构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适度的服务与管理、引导与约束,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PR

参考文献:

[1] 陈敏.高校“学生消费者”管理初探[J] .复旦教育,2002,(4):48-52

[2] 王平. 构建内地西藏班学生服务型管理模式[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10:43-44

[3] 尤建新 陈迅. 世博会“服务型管理”模式浅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4,3:6-8

[4] 郝玉柱.对当前师生关系的再认识[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3

[5] 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1-12

[6]田芬从“从游”到“同游”: 面向未来的理想型师生关系构建,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1,9:28-32

[7]http://www.yqjy.net/Article/Class5/computerA/200603/595.html[OL]

[8] 王海鸥. 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的现代化构建策略[J]. 科技管理研究, 2021,19: 237

(作者简介:杨喜欠 ,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学)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高校管理服务型师生关系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在杭州举行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的回溯与镜鉴
“人性化”服务型机器人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履行社会责任建设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