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2022-07-11 07:44张莉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3期
关键词:动脉血血氧血气

张莉丽

(应城市人民医院,湖北 应城 4324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科疾病。此病的发病原因包括肺内因素和肺外因素,肺内因素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炎、误吸、肺挫伤、吸入有害物质等,肺外因素有严重多发伤、休克、高危手术、胰腺炎、药物中毒等。NRDS 是一种以急性发作为主要特点的疾病,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4 ~48 h 之内发生,部分患儿会在出生后的5 ~7 d 内发病。研究指出,胎龄越小的新生儿其NRDS 的发病率越高[1]。此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呼吸急促、口唇及指(趾)端紫绀、呼吸窘迫为主,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咳嗽、咳血痰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意识障碍甚至死亡。肺泡萎缩是NRDS 患儿主要的病理变化,这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本文主要是探讨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 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80 例NRDS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NRDS 的诊断标准,且经血气分析、血电解质检查、肺成熟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得到确诊;无肺实质疾病或先天性疾病;各项临床诊疗资料完整、真实、有效;其监护人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对本研究中的治疗方法存在禁忌证;合并有肺炎、肺挫伤等肺部疾病;治疗中断或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模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患儿40 例。在常模组患儿中,有男28 例,女12 例;其出生至发病的时间为6 ~18 h,平均时间为(8.52±3.12)h;其胎龄为32 ~38 周,平均胎龄为(35.36±2.07)周;其出生体重为1121 ~2412 g,平均出生体重为(1824.34±20.51)g;其中,经顺产出生的患儿有18 例,经剖宫产手术出生的患儿有22 例;出生时无窒息、存在轻度窒息、存在重度窒息的患儿分别有11 例、27 例、2 例。在干预组患儿中,有男29 例,女11 例;其出生至发病的时间为6 ~17 h,平均时间为(8.32±3.25)h;其胎龄为32 ~38 周,平均胎龄为(35.51±2.14)周;其出生体重为1123 ~2419 g,平均出生体重为(1869.31±22.09)g ;其中,经顺产出生的患儿有19 例,经剖宫产手术出生的患儿有21 例;出生时无窒息、存在轻度窒息、存在重度窒息的患儿分别有10 例、27 例、3 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照研究。本研究在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监督下开展。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保暖、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治疗,方法是:将患儿的体位摆放至仰卧位,清除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其呼吸畅通。将37 ℃的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商品名:珂立苏;生产厂家:华润双鹤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128)作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品[2]。将70 mg/kg 的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溶于适量的生理盐水中并摇匀,配置成合适浓度的药液。经气管导管的给药孔将药液注入患儿的气道内,注入的时间为10 ~15 s,之后立即用复苏球囊对患儿进行2 ~4 min 加压通气,以促进药液的弥散。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还可给予其1 ~2 次的重复治疗,用药量及给药方法不变,但2 次给药的间隔时间必须超过12 h。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血氧饱和度、血液酸碱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其疗效。显效:治疗后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有效:治疗后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后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未得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FiO2、血氧饱和度、血液酸碱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i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治疗前,其血氧饱和度、血液酸碱度和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干预组患儿的Fi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常模组患儿,其血氧饱和度、血液酸碱度和动脉血氧分压均高于常模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与常模组治疗后相比,P <0.05。

组别 时间 FiO2(%) 血氧饱和度(%) 血液酸碱度 动脉血氧分压(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mHg)干预组(n=40)治疗前 46.12±6.91 80.15±0.21 7.11±0.21 46.24±6.91 51.21±3.28治疗后 30.56±3.21*& 95.36±0.40*& 7.37±0.40*& 71.21±7.21*& 40.21±2.36*&常模组(n=40)治疗前 46.24±6.92 80.21±0.25 7.11±0.21 46.16±6.52 51.20±3.18治疗后 42.72±4.77* 92.06±0.32* 7.23±0.21* 65.12±7.21* 45.21±2.56*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干预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0%,常模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干预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模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缺乏活性物质,可造成肺毛细血管和肺泡的通透性、渗出性增高,进而可导致NRDS 的发生。而NRDS 的发生可引起大范围的肺泡萎缩和肺顺应性下降,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临床上对NRDS 的认识逐步提高,此病患儿的预后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其死亡率仍较高。临床上一旦确诊NRDS,应及早对此病患儿进行治疗,以降低其病死率。现阶段,临床上治疗NRDS 的方法主要包括:1)对患儿的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NRDS 患儿的病情一旦确诊,要及时消除或控制诱发此病的病因,避免其出现全身不受控制的炎症。2)呼吸支持。在对NRDS 患儿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控制的同时,应及时对其进行机械通气。研究指出,对此病患儿进行肺保护通气(LPVS)能减少其肺部损伤。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应合理设定通气参数。在呼气末正压(PEEP)合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潮气量,并合理控制氧气的浓度,避免因潮气量过高而导致患儿的肺组织发生容积损害或压力性损害。通常情况下,潮气量应小于6 mL/kg,吸氧峰压应小于30 mmHg。需要注意的是,对NRDS患儿进行潮气量机械通气虽然能减轻其肺组织损害,但也有缺陷,如供氧量不足、改善肺泡萎缩的效果有限等。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了肺复张(RM)通气,即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间歇给予高于正常气道压的气压,并维持一段时间,以帮助萎缩的肺泡复张,从而提高肺组织的氧合功能。此外,也可对NRDS 患儿进行无创机械通气(NIV),以避免气管插管所导致的副作用。3)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调节肺泡表面的张力,保护肺泡上皮细胞,减轻或消除NRDS 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其并发症,降低其死亡率[3]。肺表面活性物质是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脂蛋白,主要由10% 的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和60% 的二棕榈酰卵磷脂组成,多分布于肺泡表面。为NRDS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能防止其肺泡萎缩,降低肺毛细血管的张力,增加肺泡内的氧分压,扩张肺小动脉,改善肺的通气功能。研究指出,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呼吸支持疗法治疗NRDS能增强患儿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保护肺泡上皮细胞,减轻肺表面张力,提高肺的顺应性,减少细支气管张力,避免细支气管阻塞和痉挛,加快肺液的清除[4-5]。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可直接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避免呼气后肺泡塌陷,促进萎缩的肺泡复张,帮助NRDS 患儿度过危险期。文献报道,为NRDS 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显著,可缩短其辅助通气的时间,减少其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因缺氧而出现的并发症,有效降低其死亡率[6-7]。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半衰期为12 ~20 h,多数NRDS 患儿可重复用药。研究指出,对于病情较重且胸片显示 NRDS Ⅲ级或更高的患儿,重复为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往往更为有效[8-9]。早产儿由于脑血流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全身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快,当脑血流突然改变时,会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因此在为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时要严格控制给药的速度,避免导致其血流动力学发生较大改变[10-12]。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NRDS 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显著提高其疗效,改善其FiO2、血氧饱和度、血液酸碱度等血气分析指标。

猜你喜欢
动脉血血氧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细节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