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在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7-11 07:44孙婷婷周厚俊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3期
关键词:败血症红细胞病情

孙婷婷,周厚俊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 儿科 2. 神经外二科,云南 昆明 650000)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因此易罹患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B 族链球菌(GBS)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菌种。GBS多寄生于孕妇的生殖道和胃肠道内,新生儿GBS感染的传播途径多为母婴传播[1]。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妊娠期女性GBS 的携带率为10.1% ~32.4%,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发病率为1.6% ~2.1%,GBS 具有高定植率和低发病率的特点[2]。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发生可导致患儿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包括休克、肝脾肿大、黄疸、出血等,严重时可致其死亡。因此,对新生儿GBS 败血症患儿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至关重要。血培养是临床上诊断新生儿GBS败血症的“金标准”,但进行血培养通常需要2 ~3d的时间,不利于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研究表明,新生儿GBS 败血症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其红细胞免疫指标的水平存在相关性[3]。现阶段,关于用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 例新生儿GBS 败血症患儿及孕母定植GBS 但未发生GBS 感染的60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在新生儿GBS 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新生儿GBS 败血症患儿及孕母定植GBS 但未发生GBS 感染的60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60 例新生儿GBS 败血症患儿设为观察组,将其中60 例孕母定植GBS 但未发生GBS 感染的新生儿设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表1 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的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是:1)观察组患儿的病情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4]中关于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对其进行释放抗体试验的结果呈阳性,其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220.6 μmol/L。2)对照组新生儿的母体定植有GBS,但其出生后未发生GBS 感染。3)观察组患儿的心率不低于180 次/min,呼吸频率不低于50次/min。4)各项临床诊疗资料完整、真实、有效。5)其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有抗感染治疗史。2)存在先天畸形或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3)其母体存在其他生殖道感染。4)存在严重的先天性器官功能障碍。

1.3 方法

采集所有新生儿的足跟血(均由同一名护理人员取血,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1 μL,用2mL 的生理盐水对血液标本进行洗涤,洗涤次数为2 次。完成红细胞计数后,将标本稀释至1.25×107/mL。取50 μL 补体致敏Ys酵母菌悬液,将其加入到50 μL 的红细胞悬液中,经30 min、37℃的水浴后,应用质量分数为0.25% 的戊二醛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10min。之后采用瑞氏染色法进行镜检。阳性细胞评估标准为:红细胞与2 ~3 个以上酵母菌结合,并计200 红细胞。观察红细胞C3b 补体受体花环(RBC-C3bR)的水平。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花环(RBC-ICR)的检测方法同上,但检测时需取50 μL 的补体未致敏Ys酵母菌悬液,将其加入到50 μL 的红细胞悬液中进行检测。应用郭峰等[5]报道的免疫粘附法测定患儿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的水平。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红细胞免疫指标(包括RBC-ICR、RBC-C3bR、FEER) 的 水 平。 采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分析RBC-ICR、FEER、RBC-C3bR 检 测 在 诊 断 新 生 儿GBS 败 血症中的应用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采用ROC 曲线分析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在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中的价值,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红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的比较

对两组新生儿进行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RBC-ICR 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新 生 儿, 其RBC-C3bR、FEER 的 水 平 均 低 于 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红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的比较(%,± s)

表2 两组新生儿红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的比较(%,± s)

组别 RBC-C3bR RBC-ICR FEER观察组(n=60) 14.41±1.39 5.08±1.67 23.13±4.91对照组(n=60) 15.58±1.50 3.78±1.60 26.44±3.30 t 值 4.432 4.354 4.334 P 值 <0.001 <0.001 <0.001

2.2 用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ROC 曲线

对上述红细胞免疫指标(RBC-ICR、RBCC3bR、FEER)进行ROC 曲线分析的结果显示,用RBC-ICR 单独检测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AUC 为0.726(95%CI:0.635 ~0.817,P <0.05),用FEER 单独检测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AUC为0.775(95%CI :0.690 ~0.860,P <0.05),用RBC-C3bR 单独检测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AUC 为0.711(95%CI:0.621 ~0.802,P <0.05)。用RBC-ICR、RBC-C3bR、FEER 联 合 检 测 诊 断新 生 儿GBS 败 血 症 的AUC 为0.891(95%CI :0.834 ~0.947,P <0.05)。详见图1、表3。

图1 用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ROC 曲线

表3 以ROC 曲线分析采用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价值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GBS 感染是诱发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因素之一。此病患儿的早发症状主要是呼吸困难,一些患儿可逐渐发展成化 脓性脑膜炎,其迟发症状主要为高热,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肺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对此病患儿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血培养是临床上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金标准”。但该方法的检测周期较长,不利于及早对此病患儿展开治疗。研究表明,新生儿GBS 败血症患儿体内RBC-ICR、RBC-C3bR 等红细胞免疫指标的水平与无GBS 感染的新生儿存在明显差异,红细胞免疫指标的水平与新生儿GBS 败血症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RBC-ICR 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新生 儿, 其RBC-C3bR、FEER 的 水 平 均 低 于 对 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新生儿GBS 败血症患儿体内的RBC-ICR、RBCC3bR、FEER 等红细胞免疫指标的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上述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此病患儿病情的进展情况。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用RBCICR、RBC-C3bR、FEER 单 独 检 测 诊 断 新 生 儿GBS 败血症的AUC 分别为0.726、0.711、0.775,用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AUC 为0.891。提示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在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既往的研究表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较低,但其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却显著高于成年人,因此新生儿体内红细胞免疫指标的水平可反映其感染性疾病的进展情况[7]。崔喜红等[8]研究显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体内RBC-C3bR、FEER 的水平下降明显,而RBC-ICR 与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RFIR)的水平则会显著升高。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仿。究其原因可能是,新生儿在发生GBS 感染后,GBS 表面有大量的抗原- 补体成分,红细胞表面的C3b 受体可将抗原- 补体成分识别并捕获,并被巨噬细胞清除,进而可使患儿体内RBC-C3bR 的水平迅速下降;随着患儿病情的进展,大量的GBS 将红细胞表面覆盖,使机体RBC-ICR 的水平下降,同时GBS 作为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将CR1 位点占据,使C3b 受体的空位数目减少,进而降低了红细胞对CIC 的黏附作用,导致RBC-C3bR 的水平进一步降低[9]。

综上所述,红细胞免疫指标检测在新生儿GBS 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RBC-ICR、FEER、RBC-C3bR 等红细胞免疫指标可作为临床上诊断新生儿GBS 败血症的重要标志物。

猜你喜欢
败血症红细胞病情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THE FAREWELL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治疗中降钙素原检测的应用分析
听诊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痈疽合脓毒败血症验案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