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川至今思常煜

2022-07-13 20:51靳波
文史月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晴川常德家族

靳波

前些年,一部清代巨著《潞安诗钞》的再版,在上党地区引起不小的轰动。本书囊括了明清两代潞安府8县众多优秀诗人的诗作2400余首,这些诗从侧面反映了明清时期上党地区的人物风貌和地域风情。此书既是“潞之诗”,也是“潞之史”。历史留下这样一部洋洋大作,编者功不可没。

《潞安诗钞》由清代程之玿、常煜编撰。本书分前后两编,前编明代部分由程之玿辑录,后编清代部分由常煜辑录,总纂是常煜。清道光七年(1827年),常煜“引疾归里”,偶得程之玿的《潞安明诗》四卷,这些书“断简残编之碎,着手欲飞”。怀揣一颗对家乡地域文化的虔诚之心,常煜开始着手整理挽救这部古籍善本。他发现此书实乃“艺林之鸿宝,潞郡之吉光”,于是受到启发,在明诗的基础上又着手编纂了清诗,并将两者合二为一刊印出版,这就是《潞安诗钞》的由来。

因为《潞安诗钞》,我们永远记住了程之玿和常煜。但程之玿和常煜需要我们永远铭记的,并不仅仅是《潞安诗钞》。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常煜的家乡——长治市上党区韩川村,发现两块保存完好的“逝思碑”,帮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常煜及常氏家族的那些感人故事……

韩川村自古就是个大村,村中人口众多,分张、常、郝、胡、秦等几大家族。原先村里庙宇很多,至今还保存有祖师庙、关公庙、二仙庙、古佛堂等古迹。据说,韩川村还出土过一尊国宝级石佛像,保存在今天的山西博物院。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韩川村南头发现两通清代的“逝思碑”,至今保存完好。碑高2米有余,宽约70厘米。远远望去,很是扎眼。两通碑刻,一块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面刻有“崇祀乡贤晴川常公逝思碑”11个字;一块立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面刻着“例授奉直大夫州同加二级谨堂常公逝思碑”18个字。两碑背面均刻有小字,略述故者生平,阐明立碑原因,落款是合村仝立。

据“崇祀乡贤晴川常公逝思碑”记载:“吾乡常晴川先生,作令粤西,一以济物为怀,历任数邑,惠泽流溢,虽古循良不是过。太常唐镜海先生称,爱民之吏如常君者,恒不数数觏,信非诬也。及其致仕归里,见乡之老幼无依及贫疾不能自给者,乃愀然曰:‘邻里周恤,吾分内事也。’爰于每岁冬,出钱谷相赈,计费数千缗,无吝容,无德色,十余年始终一辙。其卒之日,里党罢社,老幼联名数十人,以尚义赈恤,被德难忘,据事呈有司,为旌其闾。非爱人之心,有以感之深且久,焉能致此哉!往者之不能忘,则来者益当奋也。吾愿后之学道君子,见斯碑而毅然爱人济物为志,有以接晴川先生之流风,庶斯举之不朽也。”

据清光绪版《长治县志》记载:“常煜,字经元(据《潞安诗钞》记为经垣),嘉庆庚申举人,以大挑需次广西,历署平乐诸县大吏,檄委决狱,多所平反,深倚赖之。未几,归。集同人以诗唱和,风气翕然。尤汲汲于奖拔后进,周恤寒素。道光中祀乡贤。”

常煜逝世之后,乡民们痛哭流涕,纷纷停止社祭活动赶来参加他的葬礼。老少几十号人联名向官府请愿,说常煜“尚义赈恤”,我们“被德难忘”,一致要求朝廷表彰这样的好人。朝廷被乡民们这份深情厚谊所打动,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祀常煜为乡贤。村人自发为常煜树碑立传,并把“逝思碑”立在村口,让大家进来出去都能看到此碑,铭记恩人。

另一块“例授奉直大夫州同加二级谨堂常公逝思碑”,是村民给常煜的二叔常德芳立的。常煜的二叔常德芳,字子美,號谨堂,嘉庆初任直隶州州判。晚年,在家致力于教育子孙后代及村里的其他孩子们。他德高望重、与人为善,深受乡民们的尊敬和爱戴。据碑文记述,他“遇村中孤寡老弱辈、有困乏不能举火者、有婚葬不能自完者”等等,总“借以他事,委曲周之”,至于“其他建庙宇、修桥梁一切事之有益于人世者”,往往一个人就包揽下来,不劳驾他人。他逝世以后,村民们也在村口为他立了一块“逝思碑”,让大家深深地铭记恩人之恩。据韩川村民讲,原先村北口也立有和南边一模一样的两通“逝思碑”,过去村民进出村口,都会对石碑深深地行礼,致敬。

出身书香世家

《潞安诗钞》最大的亮点,就是诗“前稿例缀以小传”“以人存诗,亦以诗存人也”。也就是说,诗前都有作者三言两语的简介,让后人加深对作者的了解,既记住了诗,更记住了作诗的人。

翻阅《潞安诗钞》,笔者发现常煜实乃出身书香世家。从他的祖父开始,他的叔祖、二叔、三叔、父亲甚至弟弟,几乎人人能作诗。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诗人群体。难怪常煜有《诗》三卷问世,在这个书香之家,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不会吟诗也会诌”了。

常煜的祖父常寅,字敬之,身份是“诸生”。由于孙子常煜出息,他被赠文林郎,晋赠奉直大夫。常寅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去世,是他的叔叔把他抚养长大。常寅跟堂兄弟四人,一起奋发有为、励志成才,并且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年长的在外经商赚钱,年幼的在家刻苦读书。大家就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和睦相处。常寅应该算是兄弟四人中的老二或是老三,一来他没去经商,二来也没去读书。不过他虽很喜欢读书,却只能“家政之暇辄为文自娱”了。《潞安诗钞》里收集有他的一首《寄郡尊德政》,是送给潞安府一位清明廉洁的官员的。

常煜的叔祖常山,字子静,身份也是“诸生”,诰赠奉直大夫。常山应该是几个兄弟当中的老三或是老小。因为他毕业于山东聊城的启文书院,与他一起在启文书院读书的还有同乡邓授书、郝景希。常山在学校读书很刻苦,成绩优异。常煜小的时候,在读书方面多受他的指点,叔祖的音容笑貌时刻浮现眼前,录其遗诗的时候,常煜不禁潸然泪下。

常煜的父亲叫常德明,字峻唐,又字复初,号虚斋,乾隆癸卯科举人,敕授文林郎,诰赠奉直大夫。对于父亲的性格,常煜认为他“性恂谨动,守礼法”。要换成现代的白话,就是老实本分,遵纪守法。常德明为人厚道,为文“力主清真,不雕饰”。乡试的时候,他的座师朱攸先生评价他的考卷“理法兼到,渊然湛然,是以秦汉魄力写程朱之理者”。这几句话相当有分量。《潞安诗钞》辑录了常德明的诗作十八首。在此,笔者摘录《读书四首》其中一首,以飨读者:

不登太行山,不见群峰峭。

不探黄河源,不识众流窍。

耳目所未经,笔力焉能到。

所贵阅历多,江山穷奇奥。

理乱与民风,皆作歌咏料。

与酣落笔时,人天各臻妙。

这首诗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却告诉我们一个写作的深刻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常德明为文力主的“清真,不雕饰”,大有唐诗之遗风。

本来,常德明应该在仕途上大有作为的。但遗憾的是,他会试归来以后得了“脾泄疾”,没过几年就去世了。更揪心的是,在常德明去世前一年,他的夫人已经先他而去。父母双亡,这一年,常煜刚刚20岁,他底下还有几个年幼的弟弟。对于父母的离去,常煜异常悲痛,多年以后,他在编纂《潞安诗钞》录父亲遗诗的时候,还发出“罔极深恩,又涓滴未报,尚何以为人,何以为子哉”的感叹。至今读来,仍令人不禁潸然。

常煜二叔常德芳,字子美,号谨堂,乾隆年间廪贡(秀才中的佼佼者,入国子监读书)。起初就任训导一职,嘉庆初年任直隶州州判。晚年,在常家学堂致力于教育子孙后代。《潞安诗钞》录其诗一首。

常煜的三叔常德乾,字子健,号惺斋,也是乾隆年间廪贡。起初任长芦监运司,后又升知州,但没有上任便不幸去世。常德乾天性豪爽,喜欢结交朋友。在京城府邸,他和京城名流多有交往。死后,侍御王蓬山为其撰墓志。《潞安诗钞》录其诗四首。

《潞安诗钞》里还收录有一个叫常瑞的诗人,也是韩川常氏家族中的一员。他原名叫常九龄,字梦锡,嘉庆年间廪贡。著有《读易一得五经》《说略芸片》《吟草集》等。常瑞读书刻苦,学识渊博,但“屡赴秋闱,未博一举”。后来他倍感失落,在家闭门著书立说,教授弟子。数年之后,他的学生们大都考取功名,但他还是一介书生。常煜“引疾归里”后,经常陪他坐坐、聊聊,让他开心。《潞安诗钞》辑录常瑞的诗六首。

常煜有一个弟弟叫常煊,字温如,号灵溪,帮助常煜一起完成了《潞安诗钞》的编纂、审阅、校对等工作。《潞安诗钞》里没有辑录常煊的诗,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常煊也是一个诗家。《潞安诗钞》里有一首郭昂(字仲容,号云峰,长治人,乾隆壬子科武举,著有《寄园诗草》,攻文善书,尤喜作画)写给常煊的诗——《和常温如见赠原韵》。从题目上看,是常煊先给人家写了一首诗,人家合他的韵又作了一首,这就说明常煊也会作诗。郭昂写给常煊的那首诗如下:

风急霜高雁影翩,园林春去又秋天。

一片翠竹摇清影,三径寒花静俗缘。

娱老常思追洛社,怜才时复忆韩川。

栖霞若得同君住,诗酒相随我亦仙。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韩川村常家花园秋天的美景,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和常煊深厚的友谊。难得的是,这首诗清楚地提到了常煊的家乡——韩川。当然,这也是常煜的故乡。

最后说说常煜。常煜编纂了《潞安诗钞》,但其中并没有收录他的诗。不能说常煜不是诗家,他所著《寡过未能斋文集》有厚厚的三卷。清光绪版《长治县志》收录有唐鉴先生为此书作序,序曰:“余读其文与诗,想见其人若犹昭潭之言论风采也。回忆二十余年以前,吾年方逾强仕,晴川亦一往无前慷慨任事,互相期许,何其壮欤!今吾老矣,而晴川之音容已邈不可追,徒赖有此诗文以与云霞风露流光炫采于天地之间!”

常煜还有一个儿子叫常联元,《潞安诗钞》全部由他校刻。但同样没有收录他的诗,也不能說常联元就不会作诗,据县志记载也著有《卧松山房转丸集》厚厚的三卷。《潞安诗钞》没有收录常煜父子的诗,这是常煜一贯谦虚低调的做事风格所致。庆幸的是,笔者偶得常煜游五龙山黄梅寺小松窊作《游小松窊》诗一首:

古寺黄梅五月秋,登山却喜故人留。

延徐早下陈蕃榻,望榭频依庾亮楼。

愧我风尘增俗梦,羡君高洁迈时流。

倾心已快多青目,握手还惊共白头。

帐设森林开画本,纱笼古壁数诗筹。

松涛风卷书声细,竹径云封客思幽。

交重同舟推李郭,文传异代仰柳欧。

此来真觉成三益,问字探奇话旧游。

这首诗是常煜和友人连国珠,以及好友郭昂一同游五龙山时所作。诗中,常煜把自己和两位好友的关系比作陈蕃和徐孺、郭太与李膺,他们倾心相交,共约白头。那天,他们在五龙山苍翠的松林中支起纱帐,一同吟诗作画,共叙友谊。在《潞安诗钞》中,郭昂还有一首《酬常晴川大令谢画之作》:

年少初相识,契结两心知。

壮岁各有志,分途随所之。

我入鹰扬选,请缨冀可追。

老大竟无成,徒怀投笔悲。

羡君赋鹿鸣,云程事可期。

一官驰桂岭,悠悠远别离。

不作云泥感,使我长相思。

十载膺民社,循良载口碑。

急流忽勇退,知者能如斯。

归来乍相见,犹疑是梦时。

升沉未暇问,相怜鬓如丝。

枉驾寄园游,和我十咏诗。

字字出金口,情同去来词。

百韵换百松,高谊讵容辞。

挥毫拂绢素,写出苍虬枝。

何须技工拙,浓淡或相宜。

名成百寿图,与君共期颐。

这首诗从侧面证实了常煜的“引疾归里”,并不是清光绪版《长治县志》记载的“致仕归”。但另一方面又向我们透露了一个事实,常煜身体很好,并没有什么非辞官不可的疾病。也许就像郭昂所言的,常煜是“急流勇退”,不喜欢在官场蹉跎岁月。其中缘由,只有常煜自己知道。连他的好朋友郭昂都“升沉未暇问”,我们就更无从得知了。

《潞安诗钞》中没有常煜的诗,别人赠给他的诗却不少。其中,有王庭槐(字兆三,长治人,嘉庆戊午科举人,署太谷交城)所作的《太原府训导补马邑县教谕送常晴川之官粤西次留别原韵》,有王绮(字畴之,黎城人,学生)所作的《和晴川先生丁亥年生日述怀原韵八首》,有张视学(字念典,号西园,长治人,乾隆丁酉拔贡,凤台县教谕)所作《送常晴川之官粤西次留别原韵》,等等。

常煜平生所编著有《桂林记游》《寡过未能斋文集》《潞安诗钞》若干卷。不过,仅一部《潞安诗钞》,就足以让我们深深地铭记常煜,以及常氏家族书香门第。

常煜是韩川的骄傲,也是上党区乃至整个长治地区的骄傲。万幸的是,今天的韩川村还保存有一大批常煜及常氏家族故居遗迹,让我们依稀还能感受到常氏先贤们的古人之风。

韩川村村口原先立有四块“逝思碑”,今天只保存有两块。一块是常煜的二叔常德芳的,一块是常煜的。常煜这块“逝思碑”略述了常煜的一些生平事迹,记载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号召我们后人爱人济物,“以接晴川先生之流风”……这两块古碑是目前上党区发现仅有的两块“逝思碑”,其价值不言而喻。听老人们讲述,过去从南到北,一路上很多村口都立有这种“逝思碑”。人们来来往往看见此碑,不由得就对先贤们的善举大义肃然起敬。

韩川村一位文物收藏爱好者手中,保存有一块朝廷敕封常煜祖父母奉直大夫和宜人的碑刻,碑曰:“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考绩报循良之最,用奖臣劳;推恩溯积累之遗,载扬祖泽。尔常寅,乃原任广西南宁府永淳县知县加三级常煜之祖父,锡光有庆,树德务滋。嗣清白之芳声,泽留再世;衍弓裘之令绪,祜笃一堂。兹以尔孙克襄王事,赠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

落款为“原任广西南宁府永淳县知县加三级臣常煜谨录。道光拾叁年拾月拾肆日”。《潞安诗钞》中,收录有一首常寅写的《寄郡尊德政》。在常寅的小传中,提到常寅先赠文林郎,又晋赠奉直大夫。这块碑刻,就是抄录了当时常寅“晋赠奉直大夫”的诏书。按理,常家还有一块常寅被赠文林郎的碑刻,只是今天已经无法寻觅。

《潞安诗钞》中,还提到常氏家族被“范尔勗先生赠额曰怡怡”“孙景希先生为文记之”一事。时过近200年后的今天,这块“怡怡堂记”碑刻有幸辗转流落到壶关壶林书院,碑刻及碑文保存完好。碑曰:“怡怡堂,表常氏兄弟之雍睦也。常氏世为韩川素封族。其先学儒公,以明经启书香。生四子,曰寅、曰辰、曰山、曰申。承教义方,恂恂雅饬……尝考邑乘,自大小冯君彪炳宇内,后至宋有邢浚八世同居,明有仇氏义门家范,以媲美矣。甲之人同声贤之,因匾其堂曰:怡怡。取鲁论之义,即为和气致祥之大征验也。”

从上述碑文中,能够感受到书香常家“承教义方,恂恂雅饬”的家风、祖训。文中还提到,常氏家族可以跟本地汉代的“大小冯君”(指汉代冯奉世的两个儿子冯野王和冯立,二人居官清廉公正,治绩优良,受到吏民赞美)、宋代八世同堂的邢浚家族、明代“三晋第一家”的义门仇氏相媲美,对常氏家族赞誉极高。

韩川村关帝庙,至今还保存有一块“重修古佛堂记”。碑刻字迹工整,功底深厚。这块古碑立于清嘉庆元年,由庚子科亚魁(乡试第六名)吏部谏选知县鹤轩赵怀琴(常煜恩师)撰写,常煜的三叔常德乾手书,落款是“岁进士吏部候选儒学司训惺斋常德乾沐手书”。《潞安诗钞》中,收录了常德乾四首诗。重修韩川村古佛堂的时候,常德乾当时的身份还只是岁进士,在吏部候职。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就任长芦监运司之前,赋闲在家。难得的是,常煜三叔常德乾的一手好字,让我们今天依然能够有幸欣赏到。

在韩川村还发现有两块常家的墓志铭。一块是《皇清岁进士待授文林郎常公吉庵府君墓志铭》,一块是《皇清待赠孺人常母李氏君墓志铭》。这两块墓志铭的意义,充实了常氏家族的资料。“岁进士常公吉庵”,应该也是常氏家族中的一员,他为人才济济的常氏家族又增添了一抹亮丽。

据韩川村一些老人们回忆,当年常家大院有二十多个院落,分为斗杆院、牌坊院、书房院、厅房院、工上院(为常家打工的人居住的院落)等不同的院落。大院中有花园、学堂、古井、池塘、戏台等,俨然自成一体。老百姓开玩笑说人家有吃有喝的,一年半载也不用出门。据村里人讲,如今韩川村村委会大院就是当年常家的后花园,舞台就是当年常家的戏台。今天的村委会大院占地大约有2000平方米,可想而知,当年常家花园的规模有多大。黎城人王绮所作《和晴川先生丁亥生日述怀原韵八首》中,就有“官清惟带包公砚,家富还披晏子裘”的描述,从侧面证明常家当年不仅是一代清官,而且还是一方豪门。

韩川常氏家族虽为书香门第,但他们家族最初的发家致富还是靠经商。大约从常煜的祖父常寅开始,常氏家族长者经商、幼者读书,读书不能考取功名者就在家默默教书,靠着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常氏家族才会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一代更比一代优秀。直到常煜的出现,常氏家族种下的种子终于生根发芽,结出了最为丰硕的果实。

今天的韩川村,常氏族人已经很少,他们也大都不知道自己祖上的一些故事。据村里一位常氏后人讲,在北京前门大街有一条胡同,住的都是从韩川出去的常家人。资料上记载,常煜的三叔常德乾就在京城有自己的府邸。村里人还说,偶尔还有一些外地常氏后人来常家大院看看、转转,他们似乎在韩川村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棵“洪洞大槐树”。

常氏后人没有忘记自己的故土,历史也永远不会忘记“积德行善”的常氏家族。无疑,常煜是这个家族中最优秀的一分子,他为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潞安诗钞》,还有他及族人们的嘉言懿行、高风亮节。

猜你喜欢
晴川常德家族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怀念一场雪
银色的常德
房子就是拿来住的
Talking about the Methods andSkill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Ca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ranslation be Improved by Online Search Engines?
皿字家族
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