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2-07-13 21:34闫登云
学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学科素养中学语文

闫登云

摘 要:与传统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意识、实践意识,主要是借助适当的阅读项目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阅读情景,促使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深层次阅读并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学语文项目式阅读教学开展效果不甚理想,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此作为出发点,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中学语文项目式阅读教学开展现状,并随机提出了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项目式学习;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22-008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2.028

受到傳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教师在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按照阅读内容、相关材料等,借助填鸭灌输的模式,一股脑将其传递给学生。这种千篇一律的阅读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阻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而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彻底转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项目作为导向,使得学生在项目的引导下,以小组为载体,在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如此一来,有效解决了传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中学语文项目式阅读教学开展现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项目式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开始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但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安排适当,缺失项目计划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项目式学习模式具有显著的价值。但就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受到中考、高考的影响,学生依然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以及较大的学习压力。然而中学语文课堂时间有限,且语文课时安排也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在这种分散的语文课堂中,很难完成项目式阅读学习计划。另外当前语文课堂时间有限,而在项目式阅读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阅读探究项目,同时还应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项目探究。因此,为了保障项目式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要提前设计好详细的阅读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混淆了项目式阅读和传统阅读模式,忽视了项目式阅读教学计划,难以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指导。例如,在《狼》的项目式阅读中,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三个阅读任务,即熟读课文、学习字词;疏通文章大意、理解文章内容;写作《狼》微电影分镜头脚本,理解其中人物形象。但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只有一个课时,也没有给学生设计出详细的项目计划表,致使学生在实践的时候,无法合理安排时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致使阅读学习始终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发挥项目式阅读的价值。

(二)教师专业素养有限,支持不足

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阅读彻底打破了学科分离的现象,促进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基于项目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依然无法满足项目式阅读教学的需求。一方面,项目式学习模式尚未大范围开展,可供参考的资料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原本不足的教师在开展项目式阅读教学时,无法精准捕捉项目式阅读的内涵,难以将其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制约了项目式阅读的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虽然掌握了项目式阅读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也尝试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但由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低下,缺乏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难以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项目式阅读教学中。

(三)学情复杂,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基于项目式阅读的内涵,教师必须要摒除“讲解灌输”的阅读方式,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一方面,小组成员搭配不科学。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教师在开展项目探究时常常忽视这一点,随意分组致使分组出现了严重的不科学性。另一方面,小组分工不当。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从整体的角度上对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忽视了小组内部每一个学生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出现小组内一人承担整个学习任务,其他人则成为项目式学习的旁观者[1]。

二、中学语文阅读中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路径

(一)设计阅读项目

基于项目式阅读教学的内涵,科学设计阅读项目是开展项目式阅读教学的基础,直接决定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基于项目式阅读教学的内涵,教师在设计阅读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行性。在设计阅读项目之前,教师应对语文核心素养、阅读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指向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思维认知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等,设计出与学生认知发展区相契合的阅读项目,确保其难易程度适中。第二,实用性、可操作性。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在设计阅读项目时,还应关注项目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确保设计出来的项目契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项目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第三,跨学科性。为了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设置阅读项目时,不能局限于语文学科中,还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在语文学科的基础上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例如,在《雷雨》的项目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就按照上述的原则,给学生设计了五个阅读项目,即:(1)对《雷雨》进行自主阅读,了解剧情,画出人物关系,明确其主题。(2)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人物形象。(3)研究人物台词,揣摩人物情感,了解人物形象。(4)谈一谈最喜欢的人物?如何将其演绎出来?(5)利用角色扮演将其演绎出来。这一系列的阅读任务不仅契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凸显出剧本的文体特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落实。

另外,为了保证项目式阅读学习的顺利开展,在确定完阅读项目之后,还应对其进行拆分,使其成为多个细小的阅读项目。之后,教师则结合项目式阅读的内涵和语文阅读教学课时,科学设计项目式阅读方案,为学生做好详细的安排,引导学生按照计划完成既定的阅读任务。此外,还应结合不同的阅读项目设置主题不同的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写作、阅读等不同的活动中完成中学语文的深度阅读[2]。

(二)构建项目阅读情景

中学生由于长期束缚在应试教学模式下,在阅读学习中呈现出极强的被动性、依赖性,致使阅读教学效果不佳。而项目式阅读教学模式则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文本的深度阅读中。面对这一现状,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项目式阅读教学之前,应紧紧围绕阅读项目,基于中学生的情感经验、生活经验等,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阅读情景,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创设挑战式阅读情景时,还应关注学生的特点、认知经验等,确保设计的问题情景中能够唤醒学生的内在欲望,阅读项目难度越大,越应关注情景的趣味性,否则就无法唤醒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另外,在设计阅读情景时,教师还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阅读项目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灵活解决问题。例如,在“知人论世学习杜甫诗歌”的项目式阅读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项目式阅读学习中,结合教师设置的阅读任务,搜集了有关杜甫的相关资料,将杜甫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等制作成为一个专题动画片,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景中获得别样的体验。如此一来,极大地唤醒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其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深层次感悟到杜甫诗歌中的意境、情感,真正提升了杜甫诗歌项目式阅读的效果[3]。

(三)小组合作实施项目

基于项目式阅读的内涵,基本上都是以学习小组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既定的阅读项目,并制作相关的阅读项目作品。首先,科学分组。为了切实保障小组合作探究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科学、合理分组。同时,结合小组内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掌握情况、认知思维发展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明确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切实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其次,合作探究。在中学语文项目式阅读中,还应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阅读项目,从教材、课外书、网络、学生实践中获得相关的资料,确保资料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还应指导学生对资料分门别类,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借助合作讨论的方式,对其展开讨论、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在合作的过程中思考、解决问题,最终确保阅读任务的顺利开展。最后,在合作阅读中制作作品。基于项目式阅读的内涵,学生可在小组探究阅读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将其制作成为多种作品类型,包括研究报告、事物模型、论文、情景剧本等,使得学生在制作阅读作品中深刻把握文章的内涵。例如,在《雷雨》的项目式阅读中,学生就按照上述的原则,通过搜集资料、合作讨论等,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改编,科学完成了角色安排、台词设计、动词设计、旁白衔接等,使其成为一幕完整的情景剧本。

(四)明确教师角色定位

项目式阅读教学的内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并在阅读思考中完成知识的构建,促进思维能力的全面發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在项目式阅读中常常面临着诸多困难。此时,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角色,以项目阅读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启发者的角色,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切实保障学生顺利度过在项目式阅读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否则,一旦缺失了教师的引导或者对学生面临的困难视而不见,学生在困难之下就会主动放弃,致使项目式阅读学习半路流产。例如,在《师说》的项目式阅读学习中,针对学生在探究中面临的困惑,就借助了一定的问题引导:为什么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专门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文章?在文章中的“师”主要是指哪些人?如此一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探究实录,使其在思考中对课文内容形成了深刻的理解,有利于真正落实语文学科素养下的阅读教学目标[4]。

(五)展示并评价项目

项目式阅读模式下,结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展示成果是项目式阅读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学生项目阅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引导学生对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广泛的展示,不再局限于班级内,还可以对学习成果展示范围进行扩大,在校园内、社区内进行展示。另一方面,丰富成果展示的形式。在引导学生对项目式阅读成果进行展示时,可指导其借助多样化的途径展示出来。如学习小组可以选出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以演讲的方式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最后,学生在展示项目学习成果时,还应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项目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等。

待到项目式学习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要对项目成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以便于学生从评价中获得反馈信息,促使其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学习。一方面,在实施评价时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不仅要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还应将学生的项目阅读过程纳入具体的评价中,使得评价标准更加全面、客观。在多样化原则下,还应确保评价主体多样化,在教师评价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使学生在参与评价中,明确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实施评价时,还应坚持激励性的原则,借助肯定、鼓励的语言,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进步情况,持续强化学生的项目式阅读学习自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阅读教学模式契合了新课程理念,有效解决了传统阅读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是开展深度阅读、促进思维发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项目式阅读教学,还应立足于项目式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结合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科学设计阅读项目、构建项目阅读情景、合作实施项目、教师引导、展示并评价项目等,切实保障项目式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姚心忆.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语文项目式教学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21.

[2] 杨孟毅.项目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3] 刘红.高中语文PBL项目式阅读教学方式探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8):134.

[4] 李朗平.PBL项目式阅读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0(1):6.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学科素养中学语文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