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中非虚构写作的情感化传播及其价值向度

2022-07-13 21:34盛芳
教育传媒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共性审美价值

盛芳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作为一个宽泛的概念,非虚构写作自被引入新闻界后,激发了新闻文本创新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体裁界限,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报道旨趣与叙事风格,并在情感叙事、文化意义生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新媒体时代,相比一般的新闻报道,非虚构写作广泛报道转型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在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的社会语境中,正视矛盾冲突,努力搭建对话和沟通的平台,追求审美价值与公共价值的统一,由此实现良好的价值引导。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情感化传播;审美价值;公共性

有学者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故事化新闻”写作模式嬗变归纳为四种叙事模式:宣传模式中的典型示范“英模故事”、改革大潮中的价值引导“人性故事”、市场转型中的人文关怀“民生故事”和民族复兴中的多维叙述“中国故事”。①这种划分显然难以概括近年来新闻文本的创新表达,或者说并未真正进入文体内部,而只是对外部政治宣传与舆论环境的变化进行总结,且归类有不妥之处,当前具有价值引导及人文关怀的“人性故事”与“民生故事”远远胜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典型示范的“英模故事”也从未远去或弱化。至于多维叙述的“中国故事”则表现为多重面相,这一点在非虚构新媒体平台兴起后引发的全民写作现象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一、新媒体语境中的非虚构写作文本创新

非虚构写作回归个体最真实的感受,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题材选择、情节构架、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主观、感性化风格,并形成鲜明的个性。除了常见的口述体、日记体等文体之外,还有以下三种报道较有代表性。

(一)笔记体式

笔记体式非虚构文本与笔记体小说风格趋近,以简洁的表达方式,形成自由灵活的语体风格,内含黑色幽默意味,人物、故事相对比较简单,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不像特稿那样丰富、复杂。闲谈结构、个人笔调、杂糅语言是其主要特点。“每日人物”公众号有不少代表性作品,如《法院门口,离婚成了王宝强今年最叫座的戏》《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跟你离婚买房》《流浪大师爆紅后的72小时》等。

比如《Costco来中国的第一个周末,我去逛了逛》(每日人物,2019年8月31日):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3楼停车场,人群被分成一支一支长约100米的队伍,拍视频的,打电话的,招呼朋友的声音,像蜂群一样“嗡嗡”的。排在前面的女孩渐渐站不住了,靠在男友身上:“我要吐血了,我去的不是大卖场,是迪士尼吧。”

终于,临近开门,保安拿起了扩音喇叭不停重复:没有茅台,没有茅台,没有茅台,大家不要跑,慢慢走,不要跑,慢慢走。

三个小时过去,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又累又饿,结账柜台外面的饮食区挤满了人,人们围着垃圾桶吃披萨。我目击了两个小型摩擦现场,有人的可颂面包被人偷走了,起了争执,被工作人员拉开,还有另一位年轻女士因为购物车推搡起了肢体冲突,被打出了鼻血,一边捂着鼻子,一边喊,“别让他跑了,调监控,我要报警。”

笔记体式非虚构叙事往往集中在一个单一的场景,展示社会生活的切片,与传统的故事不同,没有主人公,没有常见的困境、高潮、结局等叙事弧线,全篇往往有大量对话直录,现场各色人等活灵活现,在游刃有余的笔调中对社会进行再现、批判、反思,报道主体以旁观的态度,超然、客观的视角审视社会的横断面,冷眼看人生,以高超的电影剪辑技巧展现新闻现场的混乱,黑色幽默的运用让人读来忍俊不禁。而记者在现场旁观记录爆红后的某明星的日常生活过程中,也发出如下感慨:“在这里,你不会觉得手机是人的附属品,只会觉得眼前举着手机的,是几百个没有灵魂的人形手机支架。这是一个普通旁观者不断被震撼的72个小时,这也是一场为了获得关注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丑态百出的72小时,荒诞无比,却又真实至极。”

作者往往行使“启蒙者”权利,但与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启蒙不一样,此类报道重在借人物言行解剖社会现象,以喜剧的面貌致力于提升与引领受众,指向现代公民意识的建构。而同情、温婉的批判,则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教化功能凸显。比如人物公众号《拉面哥家门口,“全中国流量最高的地方”》(2021-03-09),在众生相描摹中,记者记录了北漂后回乡的孙新赫、还贷款的林青、不被儿子理解的李梦……他们为生计奔波,一切荒诞的行为背后好像都有合理性,流量世界中真实而又深刻的现象触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这类严肃的报道绝不消费情绪,而是鼓励社会自省。

与之接近的是小品文,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哈林顿曾称小品文为“新闻报道中的日本三行诗”,具有源于真实生活的内容、有限的篇幅、激发人们了解更多真相的能力等特征。②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黑色意味浓厚,后者隽永,致力于提供一个拥有深刻主题的生命片段并尝试解释一些普遍的东西。

(二)群像报道

非虚构写作中既有“我”视角的主观性文本,也有散点透视全景扫描的群像报道,从报道主旨来看,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报道类型:

一是借群像展示城市气质,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惊奇。从早期的《深圳停电两小时的民间细节》到《北京零点后》《霾困北京时》,再到疫情期间的武汉书写,这些描写城市风貌与精神的非虚构作品有着共同的特点。记者以细节目击者的姿态写作,以准确而又富有美感的方式呈现现实,将自然风貌、场景、对话、人物形象、日常生活中的人性故事等进行巧妙组装,与城市对话并进行整体观照与透视,精准描摹城市精神与气质。既有丰富的细节又有恢宏的视野,可谓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冰点周刊《非常时期的武汉日常》(2020-02-12)以朴素、克制描绘各行各业普通人群的日常,细碎场景与广阔的空间交相辉映,环卫工、医疗废物运输员工、理发师、外卖骑手、超市中层管理人员、急救站担架工、警务站站长、自来水厂工人等代表的小人物们保证了城市的日常运转,读来让人深感生命的庄严与美丽。记者张国的笔力独树一帜:

此时此刻,武汉是全球大都市中引人瞩目同时异常安静的一个。天色刚暗,走在马路上就能听到自己脚步的回声。

……

这个季节,穿城而过的长江清晨会笼起薄雾,轮船的汽笛声比以往更加清晰。入夜,江边的景观灯光准时亮起,不同的是,许多摩天大楼墙体广告都换成了闪光的“武汉加油”。

武汉无疑正在经历建城以来一段艰辛的日子,但它在竭力维持运转。

……

武汉这座城市见惯了长江昼夜不息的奔流。

这正是细节的意义所在,小事往往会被我们的眼睛忽略掉,但却能在众人眼里闪耀出光芒。一个恰到好处的细节可以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物、对他的处境、对事件,最后对时代产生一种直觉的、正确的概念。③

与之类似的还有《武汉启封》(2020-04-08),这是一篇定格历史时刻的长文,共8050字。与《非常时期的武汉日常》形成呼应,同样关切的是环卫工、志愿者、普通居民、地铁站站长、外卖员、服装店主、早餐店老板、粮油副食店老板、菜贩、医生、教师、学生、社区防控工作人员、痊愈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烟火气息弥漫全篇:

(开头)武汉是一点点开的,不是4月8日零时“轰然”打开。

很难说清开封的第一丝裂缝是什么时候,一名志愿者觉得是时隔2个月再次被查酒驾的时候;一名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说,是他重新接到因打架斗殴来看病的患者的时候;一名住在商业街边的居民发现,放了两个月“武汉加油”的大屏幕又开始放广告了。

武汉正在“一寸寸”地打开。歇业多日的早餐店门口重新排起长队,一提面下锅,蒸腾起雾气,人们摘下口罩,端着热干面边走边吃。街头重新有了“汉骂声”。住宅临街的居民早上被车喇叭吵醒。

……

(结尾)清明节那天,一个市民外出散步后,捡回一根树枝插在阳台上。“我已经错过了大半个春天,现在要抓住春天的尾巴。”

这是记者践行“四力”完成的有温度的城市特写,情景交融,日常生活的陌生化的写作带给我们新的感受与意义,多年之后这些超强画面感足以成为武汉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南方周末《疫情时期的怕與爱:“封城”20天的江城面孔》(2020-02-12)一文也是群像报道佳作。武汉面孔随着镜头的推移、组接被定格并放大,文本各部分以一组组代表性的物象符号区分,比如白玫瑰、哨声等传递的是市民的怀念与尊重;N95、黄衣服等揭示的是留守人群的担忧与害怕;留守猫、新生儿、热干面展现的是彼此的守护与关爱;红菜薹、买菜群、麻将声则意味着人间烟火气息……恰恰是平凡的市井构成一座城市的坚实骨架。主题词“怕”与“爱”提炼精准,在底部丰富性叙事基础上抽绎出普遍意义,具有超越性的价值。

二是对特定时空中的群体生存状态予以关照,重在呈现群体命运,并借此切入社会公共议题。如冰点《活在癌症一条街》(2014-05-28)、《开往春天的大巴》(2019-04-24)将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置于特定空间——长沙的嘉桐街与上海的就医直通车。

很难说,在这条短短500米的街上,绝望和希望谁能打得过谁。

距繁华的五一广场6公里,距宁静的岳麓书院7公里,距优美的橘子洲头9公里——嘉桐街蜗居于长沙市的西北一角,不繁华,不宁静,也不优美。

它与湖南省肿瘤医院仅有一墙之隔,这使得它离“死亡”很近。为了治病,数百名患者和家属常年在街上租住、流动,有人叫它“癌症一条街”。

……

有的人最终没有走出医院,街道一头一尾,哀悼的鞭炮有时会在白天燃放。但更重要的则是嘉桐街的炊烟,它在一日三餐之时升腾,从不间断。

——《活在癌症一条街》

好的故事就是帮人打开眼界,看到别人是什么状态,看到自己是什么状态,有的人看到人生的反差,有的人看到的是人生的反照。当写作者深入去了解他人,才有可能去理解他人,在这样的真实面前,记者根本不需要刻意去感动读者、引起廉价共鸣。

上海有1500条公交线路,这一条可能装了最多的口罩、CT片、光头、焦虑与悲情。这条线路只停靠5个站点:肿瘤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喉鼻科医院(五官科医院)和华山医院。

当上海人尚在睡梦中,来自舟山、张家港、绍兴、慈溪、江阴等长三角地区的病人从家乡出发,乘坐几个小时的客车,抵达上海交运巴士长途南站,再转乘这辆“就医直通车”。

——《开往春天的大巴》

看起来是某个人或某个家庭的孤立故事,但人与人的连接却构成群体记忆,绝大部分的人不希望逃避生活,而是希望去发现生活,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增加生活的深度。非虚构故事带领受众体验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世界,从众生中照见自己,看见他人,也借此照亮我们的日常现实。

(三)随笔或个人散文式

狭义上的散文是与诗歌、小说等并列的文体,是一切文学样式中最自由、最活泼、最不拘一格的写作形式,题材广泛、寓意深刻、形象生动、讲究文采。散文追求意境美,新闻追求立意新,都强调主题的开拓,散文将人、事、情、景、趣、议融会贯通,交错发挥,新闻也可写人、叙事、抒情、状景、言趣、说理。散文式新闻是在2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新新闻体,非虚构写作实践再次让这一写法大放异彩。在新媒体时代,“个人空间”的自由式新闻写作模式不时涌向“公共领域”。就这种自由体来看,它是散文,或者说一种“比散文还散”的文体,它不再遵循什么新闻报道模式,但却同样担负着新闻传播的任务。④

以“每日人物”《香港为什么有那么多“疯女人”?》(2018-08-19)为例,记者安小庆从蓝洁瑛等几位常被媒体嘲讽为“疯人”的女艺人的坎坷经历说起,批判香港媒体以至香港社会对贫困、精神异常人士以及女性的穷追猛打,矛头直指香港崇尚父权的封建性别观念、吹捧资本主义的拜金思维、对弱势者的打压等等。文章借用娱乐圈的八卦剖析社会阶层关系,内容深刻,层层递进,把多年狗仔的窥视镜系统化成了几个社会人类学的案例。从文中来看,香港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封建与前卫,迷信与科学,霓虹与脏污,围观“疯女人”,正是高度拥挤的城市及市民异化的表现。刊登两三天后阅读量达到10万+,不少人将之奉为警世佳作。

安小庆的写法接近美国杂志界的随笔,将报道与个人经验及述评灵活交织,从新闻评论转向到“评论的新闻”,可以看出,新闻与杂文边界日益模糊,信息与观点杂陈,主观性较强,能充分展现作者个人风格。但国外很重视实地采访与访谈,比如获得2012年美国最佳杂志写作奖之随笔和评论奖的《纸老虎》,该文由“虎妈”蔡美儿引爆的大讨论说起,作者并没有简单停留在这一现象,而是认真探讨“亚裔美国人是否真的在主导这个国家”的问题,作者为了写文章对几十个亚裔美国人做了扎实而广泛的调研访谈,并结合自身的亲身体验展开叙述,文字惊艳,纵横捭阖。相较之下,安小庆的文章不足之处正在于缺乏调查采访。香港作家阿离就曾撰写《是谁需要“香港的‘疯女人’”?——回应<每日人物>》一文予以回应,质疑其论据不充分,文中所依赖的几乎全为二手材料。此外,安小庆以20世纪90年代中至2000年香港娱乐版风气和运作概括香港媒体,不分时代地总结整个香港社会的普罗心态,目光高远之余也因此模糊了香港这个“他者”的面容。

除上述“评论的新闻”外,越来越多的故事主人公作为叙事者直接出现,个人散文式的文本从情感表达和阅读体验上带给读者更真切、更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近年流行的返乡笔记、春节见闻、游记式报道等都可看作是散文式新闻,这类作品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传达充满感情的思想或是思想深刻的感情,有鲜明的作者烙印,个人风格明显。

除此之外,优秀的游记散文在记录旅程的同时也提供了观察世界的窗口,反映出生活本身的意义,近年颇受追捧。记者出身的旅行作家刘子超因《乌兹别克斯坦:寻找中亚的失落之心》获第一届全球真实故事奖特别关注奖。在刘子超看来,旅行写作是对经验的第一道提取,直接、鲜活、直指当下,能把历史情怀、文化语境、政治情景都写进去。刘子超曾以《穿越印度的火车之旅》中的片段为例,指出旅行非虚构作品的常规模式:首先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概述,这是必须要有的干货,交待旅行的地方过去和现在的样子。接着是对旅程经历的描述:看到、听到了什么,和他人的对话等等,当然,写下来的应该是与你想表达的主题相关的。最后是拔高的过程,所谓“共鸣”的部分,引发一种情感性的东西。⑤

新媒体的发达为海外写作者提供了更多发表渠道,如长期旅居英国的王梆为在《单读》开设的长篇专栏“英国观察”,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出发点,在大量采访与阅读基础上对英国民生、政治和文化进行观察与记录,题材包括贫困、养老、乡村问题、女性及家庭等。《英国乡村纪实:当田园遇上全球化垄断资本主义》《贫穷的质感》备受好评,热心的读者称赞其“文字有质感、景象有共情、描述有立场”。

二、非虚构写作的情感化传播

意大利汉学家史华罗认为,情感是产生于某一社会的文化现象,也就是说,情感总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情感表现模式。文学作品和其他书面文本题材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经验,同时也会体现社会集体的情感经历,而情感的书面传播也会影响社会的演变和发展。他企图证明情感意义和社会价值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这样的视角也可用于对某一社会价值观的分析。⑥

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文体拥有着各自清晰的边界,而近年随着“情感转向”的异军突起,新媒体语境中新闻话语主观性地位提升,情感性因素凸显,情感、观点及立场等主观性内容比客观事实更易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扩散和影响力。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有情感的叙事,比一些冷漠、乏味的新闻内容更有吸引力和冲击力。在非虚构作品中,既能看到真实的生存经验、人性的复杂,还能看到社会群体的影像与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其情感化传播实践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重塑了社会关系。

非虚构作品多关注个体的命运,能够在表达现实观照的同时引起人的共鸣和同理心,在此类作品中,受众的关注点并非获取信息,而主要在于寻求一种情感上、精神上的更深层次的体验。相比一般的新闻报道,非虚构写作追求“有情”与“事功”的统一,在情感表达与社会价值两个层面寻求双赢。《华盛顿邮报》记者布朗在《第一人称,有时就是写你自己》一文中曾指出:“描写人,描写他们的生活,描写他们的人性——不管他们是谁,住在哪里,有多少钱,属于什么社会阶层。这意味着给予人和故事尊严,意味着在叙述和写作中要以以下的主题来触及人类的主题:失败、悲伤、爱、孤独、快樂、痛苦、悔恨、信仰、平静以及绝望。”“作为记者,我们的工作是重塑一组群体对另一组群体的看法。我们必须比模式化的观念挖得更深。”⑦

在笔者看来,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突破文体界限后,得以摆脱固化思路,不再执着于明晰的答案,更能还原人的真实生活进程,并为读者提供深层阅读的情感体验,使故事与读者的个人经验发生张力。

三、非虚构写作的价值向度

(一)文化价值

数字时代的新文化症候批判分析是当前学界关切的社会议题。近几年,“内卷化”“996”“过劳死”“社会性死亡”“躺平”“社畜”等热词的流行意味着公众对社会大潮与个体命运的关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表达对未来的困惑和向往,这与十年前“神马都是浮云”“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纯娱乐性的网络流行语完全不同。社会转型引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貌等的改变在青年群体身上表现尤为突出,由此,青年如何体验社会以及他们如何表达这种体验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非虚构写作通过对这些现象或变化的观察反映并标示亚文化的张力。

聚集于深圳市三和人才市场旁边打日结零工的“三和大神”,是一群年龄较小又熟悉互联网文化的青年,作为“游民无产者”,他们通过网络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整套亚文化符号系统。以《废物俱乐部》为代表的非虚构文本塑造了“大神”们的各种“象征性细节”,表现出强烈的存在感。正如英裔加拿大作家、记者格拉德威尔在《人物特写的局限》一文中所言,“人物特写应该多些社会学的东西,少些心理学的东西。很多描写个人的人物特写应该描写亚文化,个人是检验一个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将自己局限于对个人的认知,我们也就失去了对社会和亚文化提出更具有价值问题的机会”。⑧

关于青年亚文化的书写,写作者追求的是平等交流与相互尊重的对话空间。谷雨推出的非虚构作品《卷入女儿耽美举报案的武大教授》就体现了这种努力。报道讲述两位耽美圈的作者相互指责抄袭在二次元世界产生了争吵,身份也随之暴露,一个是武大唐教授的女儿,另一个是唐教授的学生。这场从二次元蔓延到现实世界的冲突让唐教授深陷其中。该文整体的报道意图指向不同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群体之间的彼此包容、理解、尊重,虽然是小众话题,但刊发后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网友“也良”的评价反映了多数用户的阅读感受:不论是对于边界的探讨还是是非的论断,想过很多,比如为什么这就是违法的,为什么大家对这些标签会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但是事情发展到现在,或许真的无关乎“耽美”这类话题的刻板印象标签,而在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以“人”为基础去尊重彼此。此留言获得1万多人的点赞认可。

(二)审美价值

非虚构写作审美价值的核心在于人文关怀,以温和有力的书写为公众带来启迪与教益,具有超越性的审美向度。过去传统媒体对小人物的报道,往往会强调其命运处境、道德因素等,新媒体时代则注重人的主体性呈现,写作者以悲悯之心书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哀而不伤,体现出一种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沉思之美。

一般的新闻报道在叙事上呈现出琐碎、零散乃至杂乱的特征,那些被反映的事件通常是孤立的现场瞬间,而注重故事的非虚构写作强调结构、内容的完整自足性,展现丰富、微妙的命运,也正是这种丰富性保证了故事的魅力,以“事件”为契机抵达“人”的显现,并得以借人物与事件呈现观念,获得普遍性意义。比如《冰点》周刊对青年话题、观念等相关议题的长期关注,其报道内容涉及转型背景中的青年教育、就业、价值观、青年与网络文化、青年与社会稳定等问题,如第984期《跳出盒子的人》就借助人物故事传递出青年对上代陈规生活的反叛、对新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内心理想的执念。不确定性、未完成性是非虚构写作意趣之一,记者卫毅认为,非虚构精神与小说的精神类似,“是一种呈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人们产生触动和思索,留住流逝时光中应该被重温的感受”。与调查性报道相比,呈现人、事件及世界的复杂状态,更应该是非虚构要去做的事情。⑨

非虚构写作广泛报道转型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反映了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的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和企图寻找文化沟通、重建公共性的努力。此外,基于人的异化、科技异化、人与自身的矛盾冲突延伸出对普遍意义与价值的追寻,非虚构写作因此而具有浓烈而丰富的生命意味,即使所叙述的内容富含悲剧色彩,但骨子里浸透的仍是对信仰与爱的追寻,这种终极关怀对大众的启蒙意义值得肯定。

四、结语

非虚构写作者擅长打破人与人的隔膜,这种由己及人的同理心,足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情绪裂缝。作为“日常经验美学”的事物,非虚构写作洞察人类生活状况的内幕,从文化角度认识并理解急剧变化的世界,有的隐藏着超越文本的潜在意义,成为社会或文化寓言。非虚构展现时代的社会状况,追寻原生态的生活意义,作品因此而具有深度意义和伦理内涵,文本力量因此而生成。

在后情感社会语境中,主观性新闻文体的盛行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内生局限。比如“文学化”的越界或是滥用,另外非虚构平台的商业化运营也会诱导卖点话题的重复生产及对煽情写作的追捧,关于文体创新表达与寫作伦理的话题也将继续引起业界与学界的关注。

注释:

①陈伟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故事化新闻”写作模式嬗变》,《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10期。

②﹝美﹞杰克·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叶青、曾轶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4页。

③﹝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玫瑰》,李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第137页。

④周大勇:《“超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新闻文学化问题:新10年新闻“历史回归”现象研究》,吉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⑤周逵:《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10页。

⑥方维规:《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欧洲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36页。

⑦⑧﹝美﹞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王宇光等译,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117页、第119页、第108页。

⑨卫毅:《我眼中的非虚构精神》,《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2期。

(作者系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特约编辑:刘徐州;责任编辑:陈小希】

猜你喜欢
公共性审美价值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