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2课时)

2022-07-13 20:43韦肖扬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13期
关键词:雨果圆明园自然段

韦肖扬

〖教学理念〗:

以课文为引子,以“圆明园”为切入点,开展一篇带多篇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初步区分文学作品与报道资料,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歷史的思维理性看待历史,用文学的笔墨、文学的思维感性对待文学。以文学为基,以历史为鉴,以哲学为根,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 领悟课文运用对比、过渡句等谋篇布局的写法。

3. 学生分享旧中国曾经蒙受耻辱和今日祖国强大的资料,老师引入相关文章,通过比较阅读和课堂自由辩论,深度了解文本,学习用历史的思维学习历史类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有关拍卖的新闻,希望大家认真观看,想一想:拍卖会是在什么地方举行的?拍卖了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来自哪里?

(课件出示2009年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的新闻视频,生观看视频,师指名生回答)

师:同学们,为什么我们的兽首会出现在法国?为什么这些文物会被拍卖?想要解答这些疑问,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教师边手写课题边释题)

师:“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圆”寓意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寓意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个园名寄托了康熙皇帝对子孙后代的殷切希望。

二、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一)复习词语

师:本课的课题是:——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课文哪里写了毁灭?

生:第5自然段。

师:第2、3、4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师:那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如何描写圆明园的辉煌。请看大屏幕,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教师出示词语,生齐读。)

(二)品读辉煌

1.1.圆明园的布局

师:这些词语中,哪个词概括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

生:众星拱月。

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众星拱月”。

(此处教师稍微解释一下圆明园的组成并出示课件演示“众星拱月”)

师:为什么圆明园是这样的布局?(教师补充史实)

师:再来看看圆明园布局模型图,这样的布局真是别具一格呀。

(出示圆明园布局模型图)

2.2.圆明园的建筑

师:同学们,我们继续走进圆明园,欣赏园内的建筑和景观吧!请大家读一读第3自然段中描写建筑和景观的句子。

生读: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圆明园真是美不胜收啊!作者用了“有……也有”“不仅有……还有”等关联词把圆明园景物的繁多和壮美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师生一起配合朗读这一段,进一步感受圆明园的美。

(师生配合朗读)

师: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得真不错,下面,我们也仿照课文,结合课外阅读资料里的圆明园四十园景资料,用“有……也有”继续介绍圆明园吧。

(指名生用“有……也有”结合圆明园的景观造句。)

师:听同学们介绍了园内这么多的美景,老师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了。让我们通过画面再次走进昔日的圆明园。请同学们跟随画面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播放图片制作的视频,《广陵散》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课文向我们描写了金碧辉煌的圆明园,让我们走出课本,来看看同一时代的法国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描写。请大家快速自由朗读,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比较阅读1,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雨果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描绘了一个恍若月宫的圆明园,让我们对圆明园的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2:在雨果的笔下,圆明园是“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是神庙、是宫殿”。

……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刚才通过学习课文和阅读雨果的文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圆明园确实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3.3.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这座皇家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谁来读一读描写文物的句子。

生读:上自……下至……

师:从“上自”和“下至”这两个表示时间起止的词语你看出了什么?

(师圈出“上自”“下至”两个词语)

生:文物的历史悠久,文物的数量多。

师:那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珍贵的文物吧。

(出示文物课件)

师:这是先秦的青铜礼器……

师:它们连同圆明园别具一格的布局、宏伟的建筑造就了圆明园的辉煌。

(板书:辉煌)

师:此时,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感到无比的——

生:骄傲、自豪。

师: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而骄傲、自豪。(板书:骄傲、自豪)

师:可是,这些珍宝现在都在哪里呢?我们继续通过大屏幕了解一下。

(出示在英、法、美博物馆内展示的中国文物课件)

师: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我国文物4千多件,法国枫丹白露宫收藏我国文物3万多件,大英博物馆收藏我国文物8万多件。

(三)感受毁灭

1.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这些数目令人触目惊心!为什么我们自己的珍宝,却被陈列在他们的博物馆里?甚至被他们当成商品进行拍卖?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课文读完了,文中哪些动词描述了侵略者的行为?请一个同学上来圈一圈,其他同学在课本里圈出来。

(指名生上台用红笔划动词。)

生:侵入、闯进、拿走……

师:找得真仔细,这些动词描绘了什么情景?

生: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情景。

(板书:毁灭)

师:你真会概括,圆明园就这样被毁灭了,此刻我们为失去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感到无比的——

生:沉痛、惋惜……

(板书:沉痛、惋惜)

师:同学们,老师发现这些动词前面还有一些修饰的词语,比如:“凡是”“统统”“实在”“任意”,我们试着把它们去掉,再来读一读,看看表达效果有没有变化。

(出示课件,指名学生读)

师:你觉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生:表达的感情变弱了。

师:是的,动词前面的这些词语,增强了表达效果,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侵略者的——?

生:贪婪、野蛮、无耻……

2.比较阅读雨果的文章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出课本,来看看雨果当年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描述圆明园毁灭的片段。我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默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对比阅读2。指名生读,其他默读。)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 雨果的文段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英法联军比喻成两个强盗,更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野蛮、贪婪的嘴脸。

师: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他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评价自己国家的军队是强盗。可见圆明园这个园林艺术瑰宝、建筑艺术精华的毁灭,不但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无比沉痛,也让每一个拥有良知的外国人为失去人类的璀璨文明而痛心。让我们通过视频一起回到圆明园毁灭的那一刻。

(播放火烧圆明园视频)

師: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看到中外作家笔下的“圆明园”,看到了影视作品中“圆明园毁灭”的画面。作为中华少年,此时我们内心无比沉痛情感,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朗读)

3.总结全文的对比写法

师:同学们,文章已经学完了,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整篇文章,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毁灭前的辉煌,这是为什么?

生: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

师:课文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圆明园的辉煌,突出了它的宏伟壮观、美不胜收。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竟然在短短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三、深化主题,课堂辩论,引发思考

1.辩论:

师:圆明园毁灭了,圆明园的废墟像鲜血一样滴在我们的心头。很多人提出要重建圆明园,让这座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重现昔日的辉煌;也有人提出不能重建。我想进行一个课堂小辩论,论题就是: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正方观点:应该重建;反方观点:不应该重建。

(学生正反双方进行课堂辩论)

2.结尾:

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辩论,圆明园该不该重建?应该在北京西北郊再建一座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还是应该让这座废墟像一道伤疤永远提醒昨日的伤痛?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师:此时此刻,我想起习近平主席的那句话,请大家齐声朗读

(出示课件)

生齐读: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

师:此时此刻,我想到我们国家继打开国门、改革开放、走向富强之后,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出的“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我们一起共同维护和建设人类的文明。面对圆明园的毁灭,我们也许该和习主席一样,“以史为鉴”,和全世界人民一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爱护和建设人类共同的文明。

(板书“以史为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课后作业

1. 阅读“阅读链接”资料和课外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如:《雨果和圆明园》、《圆明园三百年祭》。

2. 读一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写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猜你喜欢
雨果圆明园自然段
印象·圆明园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photos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秋天
游圆明园有感
雨果剃发
圆明园里过大年
美丽的秋天
雨果的“谎言”
雨果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