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要矛盾与策略选择

2022-07-13 21:42王文龙王森崔佳琦
冰雪运动 2022年2期
关键词:花样滑冰表现力运动员

王文龙 王森 崔佳琦

摘 要:2022年北京冬奧会背景下,花样滑冰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承担着夺冠的时代使命,如何破除制约项目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升运动表现成为现实的紧迫需求。研究发现:我国花样滑冰项目面临着较高艺术表现力需求与运动员年龄较小、阅历不足,对基础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的倚重,优势项目与暂时落后项目等制约备战工作的矛盾。提出更新训练理念,提升中青年选手的艺术表现力;以科学监控为抓手,处理好控制体重与保持体能的关系;以体教融合为引领,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思想建设;重视基础体能,形成基础体能作保障、专项体能促提高的科学训练模式等策略选择。辩证协调处理好上述矛盾,借以提升花样滑冰运动员在2022年冬奥会上的表现,为“参赛精彩”做出贡献。

关键词:花样滑冰;双人滑;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要矛盾;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G811.212/G8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22)02-0032-06

The Main Contradiction and Strategy Choice of Chinese Figure Skating Preparing for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

WANG Wen-long1, WANG Sen2, CUI Jia-qi1

(1.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2. Competitive Sports Schoo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2022 Winter Olympics,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figure skating, as a traditional advantageous event in my country, undertakes the mission of the times to win the championship, break the realistic and urgent needs of restricting contradictions and improving sports performance, and explore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figure skating projects. Figure skating in my country is faced with contradictions such as higher artistic expression requirements, young athletes and insufficient experience, reliance on basic physical fitness and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advantageous events and temporarily backward events, etc., which restrict the preparation work. It proposes to update the training concept to improve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athletes; take scientific monitor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ight control and physical fitness; take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as the guide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learning and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athletes; pay attention to basic physical fitness , to form strategic choices such as a scientific training model that guarantees basic physical fitness and promotes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 improvement, and dialectically and coordinately handles the above contradic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figure skaters in the 2022 Winter Olympics and contribute to the "wonderful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figure skating; pairs skating; 2022 Winter Olympics; main contradiction; strategy choice

1 引言

花样滑冰以难美的技术动作、自然别致的服装风格、和谐统一的音乐旋律被称为运动的诗、冰面上流动的艺术品,其具有技术技巧和艺术表演双重属性,竞技是其主线、技术表演是其核心,竞技与表演相互作用、不断交融。花样滑冰已有百年历史,经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花样滑冰金牌数从无到有,竞争力从弱到强[1]。截至目前,我国花样滑冰在历届冬奥会中共斩获1金、3银、4铜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冬季传统优势项目。近几年我国花样滑冰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在国内外大赛中频获佳绩,中国花样滑冰集训队也被北京冬奥组委评为“冰上尖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冬季传统优势项目花样滑冰被国家和人民寄予厚望,承担夺金重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目前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中也暴露出几对突出的矛盾,使得其在2022年冬奥会以及未来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基于此,剖析制约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备战2022年冬奥会的几对矛盾关系,并针对性提出应然路径和破解之道,以期提升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在2022年冬奥会上的表现,为“参赛精彩”做出贡献。

2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备战2022年冬奥会的主要矛盾

2.1 花样滑冰较高艺术表现力需求与运动员年龄较小、阅历不足的矛盾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花样滑冰竞赛规则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花样滑冰中艺术评分分值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运动员良好的艺术表现力逐渐成为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2]。当前我国与花样滑冰世界强国技术水平不分伯仲,但由于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发展时间较短,对项目理解不够透彻,加之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常难度动作,把重心过多的放在高难技术提升上,忽视了情感的表达,导致在国际大赛上由于艺术表现力欠缺,节目内容分数比同水平欧美选手低,从而影响了运动员综合排名[3-4]。当下,我国花样滑冰运动艺术表现力的需求与运动员年龄较小、阅历不足之间的固有矛盾十分突出,极大地制约了花样滑冰运动的战略规划。这一矛盾受制于花样滑冰项目自身特点与运动员运动年限短带来的阅历不足以及艺术感知力缺失,因此可以说是花样滑冰运动的固有矛盾。现实中,无论教练员还是运动员本身往往都急切地希望早出成绩,这时运动员虽具有体能优势,也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但受制于年龄和阅历,往往艺术表现力沉淀不足,心理不够成熟[5];年龄较大的运动员,通常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但又会因为体能等原因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

2.2 女运动员较轻的体重需要与较高体能需求的矛盾

有研究表明,花样滑冰运动员达到专业训练阶段的年龄为15~18岁[6],这一阶段为运动员的黄金时期,是整个运动生涯最为关键的时期,然而此时身高、体重的突增,新陈代谢旺盛等生理发育规律又是客观存在、不为意识所转移的,“发育关”是每一个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必经之路。这一阶段,为了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部分运动员通过减少能量摄入以控制体重,但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使体能受到严重影响。然而,如果摄入能量过多,又会因体重偏大影响自身跳跃、抛跳以及舞伴托举等动作的完成质量以及成功率。此外,女性运动员在面临强烈的减重负担时,还极其容易造成饮食失调甚至厌食症等疾病的发生,从而造成运动员竞技能力急剧下滑,严重的甚至会终结其运动生涯。如俄罗斯著名运动员扎基托娃在平昌冬奥会夺得冠军,向世界展示了无与伦比的美。但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她却差点因控制体重而患上厌食症;另一位俄罗斯“天才少女”利普尼茨卡婭也曾以优异表现震惊世界,然而平昌冬奥会上其因为厌食症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而宣布退役[7]。可见,完成整套动作所需要的较高体能需求与项目所需的适宜体重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就极易发生倾斜,从而影响运动表现。

2.3 花样滑冰运动员技术攻关与理论学习的矛盾

“难、新、美、稳”既是花样滑冰项目的制胜因素,也是项目运动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8]。优秀运动员想要实现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以上四点缺一不可。其中,运动技术是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难”点所在。技术之“难”需要运动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日复一日地“复制”练习,以掌握高难度技术动作从而达到自动化阶段。对于花样滑冰项目而言,技术创新是运动员夺取优异运动成绩的法宝[9],高难度技术动作的掌握又推动教练员、运动员不断求“新”。而想要达到技术“美”,需要教练员在动作整体编排、音乐背景、服装样式等全方位的把控,这些要素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目前,科技理性的崛起和竞技体育符号价值的显现遮蔽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获得,科技理性把器械和科技的功能推到极致,运动员逐渐沦落为技术的附庸[10],运动员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反复的技术动作练习上,却忽视了对其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知识学习。从目前来看,由于运动员为了达到理想训练水平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技术训练,对于规则的理解、文化的感悟以及情感的体悟不够重视,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很多隐性问题源源不断地暴露,如运动员大赛心理脆弱、舞伴关系解决不畅等等,这与其文化知识不足有重要的关联。

2.4 体能训练中基础体能与专项体能倚重的矛盾

超强的体能在任何时候都是各个竞技项目完胜对手的先决条件和必然功力[11]。“难、新、美、稳”四要素构成了现代花样滑冰竞技制胜的基本要素,而超强的体能是其强有力的支撑和依托。花样滑冰项目训练内容较为多元,一套节目由12个动作组成,在4 min的自由滑当中,运动员需要极强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准确度,才能与舞伴之间配合一致地去完成高质量的动作。多年来的训练模式和惯性思维,使教练员在训练中过于重视专项训练,忽视了基础体能训练,在训练中对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的倚重偏颇。为了尽快提升陆地专项能力,教练和体能师对专项体能比较重视,训练中专项训练(如专项的抛、举等爆发力训练)占据了较大比例,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础体能训练。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身体各项能力均衡发展也是防止伤病的一种手段,过多专项训练会造成运动员身体力量失衡,当疲劳时力量薄弱的部位就容易拉伤。目前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较高的伤病率与基础体能薄弱不无关系。实地调研发现,花样滑冰双人滑训练中,教练员过分重视专项体能,耐力、速度等基础体能的训练比例不高。2020年,我国各运动项目陆续进行了基础体能测试,花样滑冰集训队也组织了“体能大比武”。从测试结果来看,我国花样滑冰队员存在明显的基础体能短板,除上肢和下肢最大力量有明显优势外,背部肌群力量的引体向上测试以及心肺耐力测试等均不尽人意。

2.5 优势项目与暂时落后项目的发展矛盾

目前,花样滑冰是我国二级优势项目[12],如何发挥长板项目优势,缩小短板项目差距,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面提升夺金、夺牌数量的一大挑战。从冬奥会成绩来看,花样滑冰项目在历届冬奥会中共获得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而其中1金3银2铜都是由双人滑项目创造,女子单人滑早年获得过2枚铜牌,其他两个项目目前还无奖牌入账(表1)。

从平昌冬奥会来看,我国花样滑冰的4个单项——双人滑、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以及冰上舞蹈的发展也存在极大不平衡[3]。双人滑整体竞争能力较强,后备人才数量及质量相比其他项目较高,现有多对选手达到世界顶级水平,有一定集团优势。以韩聪/隋文静为代表的双人滑组合,无论在技术难度还是节目内容呈现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们在平昌冬奥会中获得银牌并多次问鼎国际双人滑大赛冠军。单人滑项目上,男单项目虽然竞争激烈,但金博洋、闫涵等选手在国际大赛中都有不俗表现。然而在女单项目上,我国选手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成绩相差巨大,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只有李香凝1名女单选手参加[3]。与其他项目相比,冰舞,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花样滑冰弱项,我国冰舞头号组合王诗玥/柳鑫两位选手都是1994年出生,无论是比赛经验、表现力还是难度系数方面都难以与国际级选手相提并论。女单、冰舞上的巨大人才缺口使得我国花样滑冰整体竞争力不足,集团优势尚未形成,夺牌点十分单一。

3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备战2022年冬奥会的策略选择

3.1 更新训练理念,提升中青年选手的艺术表现力

为辩证处理好花样滑冰较高艺术表现力需求与运动员年龄较小、阅历不足的矛盾,关键在于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13-14],特别是要找准运动员成长中的一个“度”,即让运动员在最佳的年龄段获得项目所需竞技能力以及艺术表现力。如我国优秀双人滑运动员申雪/赵宏博在早期的比赛中,技术板块难寻对手,但艺术表现力却是短板。随着经验的累积、其表演意识的提升以及对节目内容的认知和把握,最终凭借精湛的技术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在温哥华冬奥会中夺得中国首枚双人滑奥运金牌,但令人遗憾是他们夺冠时年龄较大,在夺冠后便直接宣布退役。首先,年轻运动员不能急于求成,而应重视节目内容分的提高,强化内容和情感表达,滑行技术、舞蹈意识、表演风格的系统培训要贯穿始终。发挥年龄小所带来的体能优势,在精心雕琢高难技术的同时多参加比赛,以累积比赛经验弥补阅历不足带来的艺术表现力缺失。其次,老运动员也要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充分运用自身经验和阅历所带来的艺术表现力去弥补体能不足的劣势。最后,教练员应该针对运动员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根据运动员情况确定冲击冠军的最佳年龄,取两者之优势。针对我国选手年轻但体能充沛的特点,应加强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合理选择音乐,促进思想上的共鸣。在舞蹈的艺术形态上,则可以充分利用民族舞或中国风的现代舞,通过芭蕾、现代民族舞种的表现形式,完整地讲好中国故事。

3.2 以科学监控为抓手,处理好控制体重与保持体能的关系

充足的体能是运动员完成高难技术动作和表达节目内容情感的重要基础,也是运动员预防损伤的关键。因此,运动员通过减少能量摄入去控制体重的做法可能会影响运动员训练的精神状态和训练质量,增加受伤的几率。实际上,控制体重与提升体能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如何找寻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应抓住主要矛盾,不能顾此失彼,因过度追求体重“数字”而影响体能和训练效果。一方面,营养师和体能师应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沟通确保训练质量,建立健康体质档案,观察运动员训练状态,科学助力精准对接摄入与输出;另一方面,需要从理念上予以更新,明确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体重控制与一般分级别的竞技项目有一定差异,其并非以单纯降低体重为目的,而是要以科学的方法、合理的规划去减少体脂,保证肌肉质量[15],不能过分看重体数字而本末倒置地影响了训练质量,要寻求专项所需体能与体型的最佳平衡点;最后,应针对每个运动员(尤其是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体重范围,允许一定的体重起伏,不能实行“一刀切”的方式。

3.3 以体教融合为引领,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思想建设

文化学习与技术实践的辩证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技术训练与文化学习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运动员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感知能力,也能提高对所属项目的理解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技术之“难”、追求技术之“新”、表现技术之“美”。此外,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能更地的理解教練员的意图,缩短练习的时间,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花样滑冰集训队在总结中国花样滑双人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双人项目的训练指导思想:“精准用刃、优美流畅、稳定轴心、突破难度、勇于创新、精雕细琢、风格鲜明、实力超群”。其中的“勇于创新”“精雕细琢”以及“风格鲜明”无一不需要运动员具有极高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合作能力,这些都需要理论学习的积淀。从长远来看,在不影响训练的前提下,应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这与花样滑冰运动员对于表现力、理解力的需求也有直接关系。为此,应处理好运动训练与必要的文化学习以及相关运动理论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教练员和领队应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工作部署,在思政、文化教育方面严格要求运动员,加强运动员理论文化学习,并监督落实好运动员完成各项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任务,在打造业务过硬运动队的同时,打造思想过硬、政治过硬、素质过硬的国家集训队。另一方面,运动员应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撰写训练总结,并养成比赛和训练后反思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3.4 重视基础体能,形成基础体能作保障、专项体能促提高的科学训练模式

从多年的训练经验来看,基础体能虽在专项动作中表现得不明显,但基础体能如同“地基”,对花样滑冰运动员来说基础体能越高,体力就越充沛,运动损伤相对就少,也更有超水平发挥的基础。为此,根据训练、比赛的实际需要,花样滑冰训练中需要加大基础体能训练的比例,有机协调好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的关系,形成基础体能作保障、专项体能促提高的科学训练模式。教练组要把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训练结合变成常态,把基础体能训练(尤其是核心力量、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等薄弱环节力量训练)贯穿到日常的训练当中,成为每一次训练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重点运动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体能训练处方,在有效提升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能力的同时,降低伤病出现。最后,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提高对基础训练重要性的学习和认识,并运用到实践当中,为运动员比赛奠定坚实的体能基础。

3.5 合理项目布局,“以一带多”促进项目整体发展

花样滑冰各项目的发展基础和现状不一,对之所提出的要求和冬奥目标定位也不相同。针对目前双人滑“一枝独秀”的现象,应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进行项目布局和定位,“以一带多”促进项目整体发展。从近期来看,双人滑项目应做“精”,以此为突破口,形成团队优势,持续发力,形成特色,争取在冬奥会上夺取金牌;男单项目应做“强”,聚集优势,快速发展,力争获得奖牌;冰舞项目应做“实”,形成优势,吸纳精华,争获冬奥会前八;女单项目应做“新”,挖掘优势,创新发展,争取入围参赛。从长远发展来看,一方面,应持续巩固和提高双人滑项目的领先优势,这将是引领和带动花样滑冰发展的持续动力;另一方面,在单人滑项目上实施重点突破,在寻求更多奖牌增长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我国花样滑冰的整体实力。此外,女单和冰舞项目应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理念,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交流,把运动员送往国外优秀团队进行训练,每天在高水平教练团队的指导下与高水平的选手一起进行高水平的强化训练,并定期回国与国内女单运动员进行训练、比赛,带动女单项目的整体提升;同时也要引进国外优秀教练员,不断优化训练模式。

3.6 重视国内模拟比赛,加强科技助力的广度和深度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需要从全局高度重视疫情对参赛备战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多组织团体内部对抗赛,以检验训练备战水平。如2021年1月20日中国花样滑冰集训队组织了内部的团体对抗赛,通过模拟比赛发现了隐藏的问题,对于下阶段的训练安排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今后应该更加重视这类形式的比赛。另一方面,应积极创设国内训练的良好氛围,建立有效队内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运动员的斗志,统筹国内外优秀教练员组建单人滑和冰舞教练组。细化分工,通过科学的体能、专项、康复、医疗的保障,加大训练强度和技术攻克力度,为花样滑冰集训队提供全方位的训练服务(图1),有效提升訓练质量和效益。教练团队应围绕着以总教练为核心的年度、月度、每周、每日专项训练计划和需求,利用多种负荷检测手段查检身体机能状态,测试疲劳恢复,及时监控和反馈运动员身体及伤病情况。坚持防伤同技战术练习同等重要的理念,利用先进科技手段,降低运动员伤病风险,实现训练在机能评定监控下进行、在疲劳恢复基础上良性循环以及在可控制范围内进行的科学训练模式。此外,运动员应积极主动尝试新科技,借鉴移植其他项目的先进训练设备器材,同时对最新训练科技要主动应用,如加压训练、视觉干预训练、不稳定界面训练等等,落实科技助力的实际效能。最后,保障团队也要充分掌握国际信息,不能因为疫情封闭出现“信息孤岛”现象,从而影响对国际局势的判断。

4 结语

花样滑冰运动在实践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矛盾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花样滑冰在2022年冬奥会的比赛成绩,也影响了花样滑冰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要辩证协调地处理好以上矛盾关系,既要尊重花样滑冰运动的自身规律,科学谋划,又要结合训练参赛的实际安排,大胆变革创新。唯有如此,中国花样滑冰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花样滑冰发展之路,在未来的冬奥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雨阳,韩贝宁.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百年回眸与未来展望[J].冰雪运动,2020,42(4):27-31.

[2]、丛文义.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冰雪运动,2017,39(4):25-28.

[3]、宋艳.冰之“动”与音之“律”:极致与美的艺术审视:花样滑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培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2):124-129.

[4]、刘静轩,赵鲁南.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瓶颈与突破:以2018年平昌冬奥会比赛为例[J].冰雪运动,2018,40(4):22-26.

[5]、王文龙,郭建.青少年体育中要处理好的几对重要关系:我国第一档冰球综艺节目《大冰小将》的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3):83-84.

[6]、樊继东.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冰雪运动,2013,35(4):38-41.

[7]、最美花滑少女背后:与厌食症相伴被抑郁症折磨![EB/OL].[2018-03-01](2020-01-21)http://k.sina.com.cn/article_6404875490_17dc2a4e2001003fjz.html?cre=tianyi&mod=pcpager_spt&loc=24&r=9&doct=0&rfunc=100&tj=none&tr=9.

[8]、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84.

[9]、李炜.少儿花样滑冰基本技术与艺术融合训练的思考[J].冰雪运动,2019,41(3):22-28,52.

[10]、王文龙,崔佳琦,米靖.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异化的复归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4):75-81,105.

[11]、王文龙,胡萍,高子璇.冰壶项目“跨界跨项”选材海选阶段关键问题分析[J].冰雪运动,2020,42(2):24-29,56.

[12]、关金林.我国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冬奥会成绩突破的对策:以2019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节目内容得分为例[J].冰雪运动,2021,43(1):4-7.

[13]、李舒雅,邱招义,米靖.中国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市场化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分析[J].体育与科学,2020,41(6):106-110.

[14]、赵会斌.高水平花样滑冰竞技人才的培养[J].冰雪运动,2019,41(1):16-19.

[15]、孙岩.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体重监控和营养干预[J].冰雪运动,2011,33(2):16-19.

猜你喜欢
花样滑冰表现力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历经坎坷 中国花滑力争再创辉煌
纤变墨画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