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2-07-13 22:44于程程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育者中华法治

于程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点亮心灯、启迪心智、引人向善、存真、向美的智慧之学,是中华文化与华夏文明的精粹,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命脉和精神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华夏人民的共同使命。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目标在于培育小学生思想品质、守法意识、行为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源泉和文化资源渗入该学科教学中,可强化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和处世能力,推动其身心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因此,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始末,是小学教育者必须深究的时代课题之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价值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的核心内容,是培育小学生道德品质、推动其健康发展的关键路径。小学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融合作为前提,凭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理与思想指引小学生成长,助力其塑造端正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之道,提高其文化素养、文化自信和思想品质,为其未来发展奠基。

(一)丰富教学内容

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性,二者的融合极具可行性,例如,《论语》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传递诸多做人道理,《道德经》以简练言语阐述人间至理……都可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础内容,丰富课堂内容,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可靠论据或参考,从而调动小学生的探究热情,丰富其知识储备,拓宽其视野,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二)助推现代教育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辈智慧之精华,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向的呈现,是历经实践和时间检验的契合实际生活诉求的文化内容,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可促进现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民众生活诸多可靠参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诸多有关教育的内容,可有效提高教育质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知识储备、个人见识、生活经历等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关键影响;孔子的教育经验、私学和人生经历宣扬生活与教育的密切关联、因材施教的教育优势等。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会优秀传统文化,可凭借对古代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和实践,取长补短,创新教育模式和活动方式,从而提高教育质效,助推现代教育之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原则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参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高度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紧密关联,强调相关弘扬工作的并列性。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深度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参考,合理选择并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国家、社会和个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修身、齐家、治国相映衬。因此,小学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可以此为宗旨,从而助力小学生树立端正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其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二)统一文化的传承性与时代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久不衰,其思想内核和价值观念可满足各个时代的价值诉求和发展诉求,但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其教育价值的发挥需进行转化、整合、总结与归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中,在新旧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既要彰显时代特征,又要准确、完整地继承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与育人思想。

(三)融合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

纵观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教材内容,其彰显强大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摒弃了《道德与生活》《思想品德》等教材概念、理论过度繁复的缺陷,系统而全面地从“法治”与“道德”两个维度阐述相关知识,彰显思想契合时代发展、知识深入浅出、应用与实际紧密相关等特征。因此,教育者需以小学生实际生活为参考,以小学生可体验、可参与、可接触为前提,合理选择并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其在生活实践中验证、践行课堂内容,从而实现育人目标。

(四)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受生活环境、自身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普遍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就五年级小学生而言,其普遍处于童年到少年的关键转型期,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悟能力与感知能力循序提升,对外界事物的批判意识循序提高,但受自身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等的制约,极易对教材标准、概念、知识等生成混乱、错误的认知。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育者必须以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据,选择契合小学生发展诉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从而避免逾越小学生建构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内容出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的课程教材指南》颁布以来,小学教育者以此为立足点,积极钻研相关教育诉求,转变教育思维,深度钻研传统文化,并以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差异化学习诉求等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参考,选择契合教育诉求的传统文化,创新渗透方式和活动形式,并将其全面践行于课堂活动中,结合实践结果和经验,持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效,从而实现思政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但教育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干扰教学质效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资源运用不当

教學资源应用的适宜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育质效,影响学习者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完善性。小学教育者立足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诉求和时代育人诉求,在课堂活动中以教材内容为参考合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活动形式,但其中存在运用办法过于单调、运用办法不适宜等缺陷,比如,部分教育者以图片、视频、范例等碎片化、嵌入式的方式在课堂活动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导入教学内容、拓展教材知识、设计课堂活动等,但存在背离小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兴趣等问题,难以引发其探究欲,从而妨碍了其文化创造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

(二)教育者的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较低

教育者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是决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质效的关键因素。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关键科目之一,具备极强的综合性特征,其教学活动要求教育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丰富的常识和深厚的国学素养。但在小学教育中,由行政工作者或其他科目教育者兼任道德与法治教育者已成为常态,致使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国学素养较低,缺乏创新教学模式的意识,缺乏学科研究的精力,缺乏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意识,难以满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诉求。此外,部分教育者欠缺教育敏锐度和学科责任感,难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渗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之始末,从而妨碍了学科教育目标与文化传承目标的实现。

(三)多方协同缺失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渗透,要求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主体协同效力,为小学生建构优良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氛围和全员性的文化传承氛围,从而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始末灵活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其在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中领略文化之意蕴和内涵,进而提高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欲和认同感,提高其文化自信,并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社会与家长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普遍缺席,课堂教学活动以教育者为核心,以灌输式讲解模式为主,致使教育模式过于单一,课堂气氛过于沉闷,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难以助力小学生深度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思想意蕴,从而妨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基于素质教育和相关教育政策,小学教育者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立足点,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渗透方式,并结合实践经验、实践结果和教育现状,钻研相关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个性与特性

华夏文明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文化体系,在于其在时间的流转中持续完善与发展,并留存鲜明特性。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者可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资源,如有别于其他世界文明、仅存于华夏文明中的“风俗礼仪”“神话传说”“四大发明”“文化典籍”等资源,从而在课堂活动中,以中国文化语境诠释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内核,助力小学生深度领略其思想,提高其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以“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人教版)为例,教育者可以以华夏特有的“汉字”为切入点,将汉字艺术、汉字内涵、汉字意义、汉字结构等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将篆刻、书法等作为延伸拓展知识,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比如,“法”源于“灋”,具备“去除坏人、公平如水”的意义;“德”在古语中的意义是“所行之路”,意指“有德行的人”,顺乎自然、遵从本心,可达到“本无我、本性善”的理想人生境界。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育者可借助信息软件、古汉语工具书等资源,引领小学生自主探究“法”与“德”的古义与演变流程,从中领略“法”与“德”蕴含的文化意蕴,引发其探究中华文字意蕴的热情,促使其从中领略诸多处世之道和思想观念,从而实现思想品质培育和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

(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

史料表明,华夏文明已傳承5000余年,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迭、时光的流转,华夏文明日渐多元、丰富;且华夏文明兼收并蓄,具备强大的融合性与包容性,最终汇集先贤的诸多法治观念和道德理念,凸显强大的广博性。因此,小学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可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地运用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并凭借其中隐含的生动故事和多元教育模式,引发小学生的探究热情,指引其从多维度探索道德与法治的思想内涵和深刻意蕴。以“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为例,小学生在电视剧中会看到喝酒、吸毒、抽烟等群体,但对其危害的认知较片面、浅薄,因此,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可借助“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等文献资料和影视片段,将教学目标的高度升华至国家民族的存亡,并以“林则徐为何要销烟?清政府为何要禁烟?”“如果没有察觉毒品危害,没有虎门销烟,任由毒品泛滥,中国会如何?”等问题为驱动,引发小学生思考。同时,教育者可提供或要求小学生自主搜索有关“毒品泛滥的国家现状”的影视资料和文献资料,促使其在反思与对比中提高对禁毒法律的认同度,并将其践行于实际行动中,自觉抵制烟、酒、毒,并督促亲人戒烟、戒酒。此外,教育者可以以小组探究、情境创设等模式,给予小学生必要的参考材料,指引其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领略教育的情感价值目标,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式、要求和标准等为依据,建构拒绝毒品与烟酒的防御机制。

(三)立足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宣扬目标和继承对象。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教育起点。在“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的教学中,教育者可以以家庭—社会—国家为脉络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确保教学活动的跨越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比如,以家庭传统美德——自力更生、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为切入点,蔓延至社会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舍己为人、推己及人、立己达人的仁爱之心等,再上升至国家层面——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忧国忧民、领土完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契合《宪法》和有关法律诉求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完成从“道德”到“法治”的转变。此外,教育者可组织家长、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社会活动,指引家长认识践行传统美德价值,引发其配合热情,促使其在生活中践行传统美德,以言行熏陶小学生,从而发挥多方协同效应,提高育人质效。

一言以蔽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素质教育诉求,可兼顾思政教育和文化传承诉求,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因此,在新的教育态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者必须密切关注教育政策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深度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抓其中蕴含的永不过时的价值内核,摒弃其中糟粕,并以其内容拓宽课堂内容,以其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小学生的差异化诉求为依据,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教育质效,提高其道德修养,促使其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教育者中华法治
品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