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边界底线 寻找突破方向

2022-07-13 00:46江苏省滨海中学林进东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6期
关键词:水火修身养性相融

江苏省滨海中学 林进东

【小 引】

在紧张的考场上,同学们阅读作文题时往往只重视情境作文的材料而忽视“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等限定,轻视对“写作情境”的分析和研究,忽视情境场域中身份的转换,缺乏在真实情境中的“代入感”。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在拿到作文题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思维习惯:这则材料考查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在“今天”讨论这个问题?这则材料有怎么样的时代精神和当代意义,当代青年又该怎么做?多往这方面想,写作时就会理解命题者的意图,就有了对象感和针对性,也就明确了边界,找到了突破的方向。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尚书》中提到,要培养人,必须先陶冶其性情。所谓“直而温,宽而栗”,意思是梗直者加以温和,宽厚者加以明辨。而傅雷先生勉励他的儿子,要做这样的人: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可见,良好的性情往往是相反相成的。

对于当代青年修身养性,上述材料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一、审读材料,守住边界的底线

看情境材料:这是一道情境材料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材料。共四句话。材料中的论述,可分为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为引述,以间接引用为主,直接引用为辅。由古及今,分别引用了《尚书》和《傅雷家书》中的有关论述。第一句提及《尚书》中谈到培养人必须先陶冶真性情。第二句引用《尚书》中的语句“直而温,宽而栗”并解释其含义,强调先贤育人的理念与智慧,突出陶冶性情对培养人的价值追求:梗直与温和相融,宽厚与明辨共生。《尚书》中关于陶冶性情、培养德行的完整表达为:“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就是说人要宽宏大量而又严肃恭谨,性情温和而又有立场,态度小心谨慎而又庄重严肃,治国有才干而又办事很认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又刚毅果断,行为正直而又态度温和,旷达方正而又不拘小节,刚正不阿而又脚踏实地,坚毅勇敢而又符合道义,能在行为中表现出这九种品德,就会吉祥顺利啊!由此可见上古时期的先贤对培养人的良好性情的重视和追求。

第三句写傅雷对儿子性情养成的勉励和教育: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性格养成的美好期待。第四句得出结论:良好的性情往往是相反相成的。最后一句是对材料的总结也是理解命题者意图的关键,要紧扣关键词:良好的性情、相反相成。写作的指向无论是梗直、温和、宽厚、明辨还是热烈、恬静、深刻、朴素、温柔、高傲、微妙、率直都对接到当代青年的修身养性上,这是解读作文情境材料必需守住的边界。

“良好的性情”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性情这句话一方面凸显对良好性情的追求,另一方面提醒人们在培养性情过程中需要用积极乐观、开放包容、辩证发展的眼光和心态锻造心胸、开阔眼界,期待人们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性情,形成良好人品性格,从而成为身心和谐的真实的人。一言以蔽之:先陶冶性情,再有相反相成的良好性情,最终成为合格的公民。

看写作情境:“对于当代青年修身养性,上述材料有哪些启示?”“当代青年”切合考生身份,“修身养性”紧扣材料主题。“当代青年”可以指向自己,也可以指向他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结合材料”,规定了文章的出发点,强调材料是“感悟与思考”的原点。应立足材料,基于“良好性情的培养”去延展、深化。“写一篇文章”,意味着未规定文体,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写散文等,但写作必须“明确文体”,符合特定文体的要求。“你的感受与思考”,强调“我”的存在,应从自己的积累、视角出发思考题意,表达“我”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写出“我”对“良好性情的培养”的个性思考和真情实感。

看具体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要求是常规要求,是对写作情境的有力补充,特别是“选准角度,确定立意”体现命题希望考生在材料的多重启示中选准角度,在结合材料中确定立意,明确写作方向。再次强调了审好题目、选准角度、确定好立意对写作的重要性。

二、研读情境,寻找突破的方向

这里谈的“情境”和上文提及的“写作情境”有不同之处。上文“写作情境”指向的是考场写作的具体土壤,是为落实写作任务而创设的背景情境。而此处的“情境”范围更广,指向命题产生的大环境与大背景,即社会生活情境。这个社会生活情境是命题产生的真实生活与根本动机。为何命题要求考生从“当代青年修身养性”角度出发思考性情养成教育呢?其核心就是指向“培养人”的命题导向。而“培养人”这个话题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一直思考和追求的社会大命题。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人”的培养永远是社会生活的第一要务。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德树人”是教育基本任务,也是社会根本目标。因而,培养优秀、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如何培养人,是全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再来看命题,很多问题豁然开朗: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时代新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性情,而这些良好的性情从来不是单面、扁平,而是多面、多元且相反相成的。良好的性情是丰富、立体、饱满的,在看似矛盾对立中相互融合,呈现生命个体多元与和谐。也就是说,良好的性情实现了一个人个性的丰富与和谐。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内外和谐的人,进而创造一个内外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梦想。从上古《尚书》的“九德”目标,到傅雷对儿子的热切嘱托,再到今天命题者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中华民族对生命个体“修身养性”的执着追求,对“培养人”的赤诚之心,对和谐美好社会的追求,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源远流长、奔腾不息。

三、回归性情,思考命题的价值

这个回归“性情”的命题材料,让人心生温暖和力量。原因有三:一是在大背景下,命题者回归到对个体生命“怡情养性”的关注上,这是对生命个体“人性”的真诚观照。二是此命题与当下众多社会热门备考“大”话题相映成趣,让考生暂时放下其承担的各种社会角色,回到生命个体的自然成长状态,让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舒缓,实现对考生心理的有效疏导。三是命题指向考生“良好性情”的本能追求,创造了一个让考生回归自我的真实通道,让学生思考本心,不忘初心,形成锻造性情的良好契机。用硬性的考试命题引导学生思考切身相关的个人核心软实力,可谓用心良苦又高瞻远瞩,令人心生敬意。

回归性情的命题考量既关注考生的终身幸福,又立足于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更着眼于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所以说,此次命题切口很小,立意高远。既立足学生自身实际又贴近时代生活,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和温暖的力量。

水火相融以铸利剑

一把利剑的铸成,需要火的熔炼,烧掉杂质;需要水的淬炼,赤红的剑身入水,出水后闪现的便是剑锋的冷光。火的热烈与水的冷静成就了一把好剑。

人如剑,养成良好性情也好比铸剑,在水火不融的对立中往往才会走向一种新境界。“一个伟人,往往善于把两种水火不相融的品质相融合。”

儒家强调中庸之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却极易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泥沼,成为人们口中的那个“二极管”。

有人说我们身处一个“极端社会”。勤奋上进走向极端便成了“内卷”,淡然平静走向极端便成了颓然的“躺平”。若内心只有热情很难不扭曲为激进分子,同样冷静被固化便只有冷漠了。如此看来,这又怎能被认为是一个拥有良好性情的人呢?

鲁迅既可以是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酷的鲁迅,也可以是那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顺和的鲁迅;既可以是那个质问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的斗士,也可以是那个教你胖子不要穿横格子衬衫的幽默大师。冷酷与温和,平易近人与严肃深沉,水与火的交融,才铸就了这样一位伟人。而陶冶性情的良方也由此可窥见一角。

在一个“扁平快”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困在“信息茧房”之中,大数据看似比你更了解自己,但我们终究只是流量收割下而存活的一把韭菜。被重复、只贴合自己口味的信息固化,自己原有的认知也会被固化。长此以往,就会变成一个“二极管”,扁平而单调,只有跳出这个圈子,开阔眼界,接纳承担,调和融通,才能在水火不断的冲击中,茁壮成长。

傅雷先生勉励儿子要做: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社会不该千面一人,多元一体。一个人应是立体化的,不该只是一个面。面是扁平的,难以立起来,相反相成的性格才会赋予一个人多面立体的特点,让人立起来。

水火相融以铸利剑, 水火相融以成良好性情,火的热烈与水的冷静,如火如水,恰如阴阳相合,以成太极的圆。

点评

标题方面: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巧的立意、妙的构思才会拟写出精致的标题。

内容方面:文章以“水火相融以铸利剑”类比说理,从而提出观点:一个伟人,往往善于把两种水火不相融的品质相融合。围绕这一观点,作者先从反面论证极端性情的危害,再从正面论证相反相成的性情才是好性情,接着紧扣时代强调当代青年修身养性应当跳出“扁平单调”的性情和圈子,去开阔眼界,接纳承担,调和融通,只有这样才能在水火不断的冲击中,茁壮成长。最后回归材料,得出了相反相成的性情可以让人站立起来的结论。文章层次清晰,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表达方面:论述深刻、顺畅,在审题、立意、论证等方面均独树一帜、别具匠心。

发展方面:文章最大的亮点是思想深邃——思考有针对性,深刻性,思辨性,时代性。

猜你喜欢
水火修身养性相融
水火大比拼
心相融
Analogies and Analogical Reasonings in the Mencius
从“相加”迈向“相融”——上虞日报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水火人生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Chinese calligraphy:the landscape beyond comparison
修身养性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水火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