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怀旧情感的城市家具融合地域文化符号方式研究

2022-07-13 06:43LiLia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6期
关键词:家具符号历史

■李 亮 Li Liang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1620)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怀旧是一种既忧伤又美好的情感,留下了“月是故乡明”“天涯共此时”等众多思念故乡、思念朋友的千古绝句。相关研究表明,怀旧情感既非思乡,也非回忆,是一种普遍性的对过去的渴望,渴望的对象也许是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地方,这大多与过去经历的生活有关[1]。除此之外也包含历史怀旧,是一种想要回到过去时代的情怀,认为过去优于现在,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2],例如盛行的穿越历史剧便是一种浪漫的情怀。

目前研究公认怀旧情感是历史遗迹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怀旧情感对旅游目的地具有积极影响[3]。从旅游动机上看,去历史文化场景旅游,是人们一种对现代日常生活的逃离,是对历史的、文化的、自然的事务进行寻找,是一种怀旧情感的内在冲动[4],因此怀旧正是历史遗迹的独特魅力所在。从旅游体验上看,怀旧情感能够提升人们的体验愉悦度。很多学者认为人们在历史遗迹的游览中拥有的怀旧情感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与价值,在未来将持续存在访问意愿。因此,怀旧情感是人们与历史遗迹旅游的重要情感联结媒介,是增强人地情感联结的基础。城市家具是除了真实的历史遗迹之外,最重要的历史环境构建者。一般来说,文化与历史记忆的记录与传播经常与相关主题的各种尺度城市家具相关联。众多学者们都意识到城市家具对城市具有重要作用[5],通过城市家具与建筑遗存的融合,能构建具有地域文化与独特历史记忆的叙事性场景空间,引发人们对场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城市家具需要融入地域与历史文化符号的同时,以何种融合形式才能创建具有历史记忆和场所精神的环境,唤醒人们的怀旧情感,提升人们的情感体验正是本文关注的议题。

1 相关理论研究

1.1 怀旧情感释义

怀旧在新牛津词典上被定义为“作为感伤的渴望或对过去渴望的感情”,Davis认为“怀旧是个体对过去的渴望,渴望对象是事件、人或地方,更多地与温暖的过去、快乐的童年等联系在一起”,所以怀旧会在任何人的心理上产生。由于怀旧情感一度被认为是一种生理疾病,因此在脱离了疾病的范畴之后,也常被认为是一种负面情绪。Wildschut和Sedikides等认为怀旧涉及个人过去的痛苦经历,因此是一种消极的情绪[6]。无论是积极的情绪,还是负面的情绪,怀旧被认为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体验到的一种与过去相关的喜忧参半的快乐情绪[7]。

1.2 历史遗迹旅游用户对城市家具的情感诉求

怀旧情感与现代旅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Rojek认为旅游能够弥补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落感[8]。怀旧情感与现代旅游都是一种对现代日常生活的逃离。我们一般认为,怀旧情感是在某种特定情境下产生的,伴随着感官的刺激,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接收到外界的刺激要求[9],从而触发这种情绪。在历史环境的旅游中,历史场景的再现构建了真实的情境,场景中设置的主题雕塑、地域特色的城市时家具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情境的真实性,短暂脱离现代生活,引发人们对旅游地的情感认同,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

携带地域文化符号的城市家具,成为向人们传递环境信息的重要媒介,一方面发挥其原有的功能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展现了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传递场所精神[10]。很多拥有独特历史的城市,将地域的历史场景以信息传播的方式展现出来,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貌,激发人们的怀旧情感。如成都宽窄巷子的一系列城市家具、武汉江汉路的旧时场景雕塑,以及英国南安普顿老城区的城墙遗址,都艺术地呈现了真实的历史情境,将历史与意义传达给新的体验者,构建了人们的情感认同与归属感。

2 地域文化符号融入方式的影响

根据实践经验,城市家具融入地域文化符号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共融的历史环境、文化视觉符号的感知、知识性的文化传播、具有审美价值的地方色彩与材料。

■图1 研究模型

■图2 杨浦滨江城市家具

■图3 受访人群的性别

■图4 受访人群的年龄

共融性的设计方法被认为是地域文化符号融入的重要方式,因为整体效果的控制与把握是历史环境氛围塑造的前提,否则城市家具成为环境中支离破碎或自相矛盾的局部,割裂了历史片断。并且城市家具作为新的设计,与真实的历史遗迹之间存在融合与统一的课题,因此,地域文化符号的融入首先保证城市家具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场所精神需要借助空间内的建筑、雕塑、城市家具等展开[11],这些分散的道具只有与场所文化、历史建构关系,才能构成统一和谐的视觉交响乐,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因而本研究认为共融性设计能够塑造主题明确的真实怀旧情境,更容易唤起人们的怀旧情感。故提出假设1:H1共融性设计对怀旧情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旅游体验被认为是一个文化事物符号的解读过程[11]。人们对周围的客体进行解释和定义,有选择的解读符号,被人们感知的符号更容易被捕捉,如具有创意和艺术性的符号可识别性更强,有效缩短人们对信息的搜索和分辨过程,易于快速发现目标信息[12],进而探寻符号的意义,构成完整的旅游体验。怀旧情感的产生往往是受到了视觉感官的外界刺激,如“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因此,本研究认为具有容易被感知的视觉符号家具能够受到人们的关注,进而引发怀旧情感。故提出假设2:H2 视觉符号感知对怀旧情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知识对情感依恋的作用目前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助于产生地方依恋,促进积极的情感发生[13],也有学者提出知识传播会削弱体验的真实感受。然而,上海提出并实施的“建筑可阅读”,推出327处建筑遗迹,便是通过手机移动端快速了解场所的历史故事,符合当前年轻人的旅游习惯。也有学者认为这类知识性的提升会增强人们对科技的信心,反而降低人们自身情感和行为的意愿。本研究将对这一议题提出假设3:H3 知识传播对怀旧情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记忆的传承拥有很多要素,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色彩记忆,外在色彩在人们心中的体验、感受和联想,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14]。人们在回忆旧时的某种情感时,通常与色彩具有强烈的关联性,如季羡林认为少年时代是“红色”的,家乡是“绿色”和“黄色”的。具有显著地域特点的场所也往往与色彩有关,如提起故宫,人们脑海中会呈现红色与灰色;提起江南园林,人们会联想起白色、绿色、灰色。有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典型的怀旧情感——乡愁,与色彩息息相关,人们对记录以往生活的色彩存在特殊的情感[15]。因此,本研究认为色彩与怀旧情感具有正相关关系,故提出假设4:H4 色彩设计对怀旧情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每个场所都有自己的特质,这些特质表现在石头、沙砾、砖瓦、草木等等具有显著肌理的材质中,彰显出独有的魅力,就如江浙一带的石头墙,由圆润而又巨大的石头堆叠而成,质朴且宽厚。城市家具的形态与环境空间的相互包容便是尊重材料特性[16]。怀旧情感的诱发情境一般分为3类:社会方面、感官摄入和事件,地方材料正是感官摄入的一种,通过刺激人们的视觉和触觉,从而诱发人们产生积极的怀旧情感。因此,本研究认为地方材料和怀旧情感具有正相关关系,故提出假设5:H5 地方材料对怀旧情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基于以上假设,本研究构建了地域历史文化符号融入方式与怀旧情感之间的关系模型,融入方式包括共融性设计、视觉符号感知、知识传播、色彩设计和地方材料(图1)。

3 研究设计

3.1 场所概况

■图5 受访人群的受教育程度

■图6 地域历史文化符号融入方式对怀旧情感的影响机制

杨浦滨江位于黄浦江岸线东端,岸线长15.5km,沿线分布着近代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包括中造船厂、上机电厂、电缆厂、纱厂、水厂、柴油机厂等,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构成了特殊的城市肌理,与上海的居民生活空间相隔绝[17]。随着工厂大量的迁出,留下了20世纪40年代建造的老厂房和里弄建筑,形成了独特又壮观的工业遗迹[18]。20世纪90年代,政府开始提出对复兴岛和运河的开发。2010年针对上海造船厂和杨浦大桥区域展开工业遗产保护和产业开发。之后陆续对沿线空间进行设计,形成全线贯通的滨江景观空间。作为拥有2处国家级、4处市级、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35处文物保护点,杨浦滨江展现了具有工业气息的历史风貌[19]。作为未来“世界级滨水区”,杨浦滨江又是一个供市民活动的开放空间,并具有生态旅游的功能。经过近几年的保护性开发,杨浦滨江成为具有工业美学的水岸空间。

杨浦滨江采取了成片保护的原则,复原了场所的原有肌理,特色的历史工业制造元素给予保留、增补、拼接,形成历史场所记忆的重要载体[20]。如原有的防汛墙保留近300米,钢质栓船桩以列阵的形式排列在广场上。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的城市家具设计遵循了原有的工业历史意象,栏杆、灯柱以及垃圾桶的设计模拟了老工厂的管道,粗细不一、形态各异,采用自然铁锈色的金属材料,既还原了老工厂独有的历史样貌,又展现出厚重、质朴的质感。花坛和座椅组合在一起,被称为“工业之舟”,像一艘运输沙石的货船,运行在原有码头的车轨上,再现了码头工厂运货小车的场景。还有一组钢板镂空雕塑,还原了工人劳作的历史场景,向每一位来此的人们述说着上海近代工业的繁荣(图2)。

3.2 问卷设计

对于视觉符号感知水平量表,借鉴琼P·普尔(Joan P.Poor)[21]的研究;对于色彩设计和地方材料量表,借鉴了吴姝婷[22]和李文明[23]的研究;对于怀旧情感量表,借鉴江金波和尼古拉斯(Nicholas)[24]的研究。除了涉及到5个指标的问题之外,对受访人的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信息进行调查,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25-26]。

本调查在杨浦滨江进行。于2021年9月分3次实施,共计发布问卷400份,回收336份,回收率84%。调查中男性197人,女性139人(图3);54%的受访人年纪在26岁-35岁之间,36岁-45岁区间和18岁-25岁区间各占17%和20%(图4);大部分的受访人的受教育程度是大专或本科(63%)(图5)。

4 调查结果

本研究发现共融性设计、视觉符号感知、知识传播、色彩设计、地方材料和怀旧情感的Cronbach’sα指标和组合信度基本都大于0.7,只有地方材料为0.698,根据Nunnally和Berntein研究,量表测量项目数小于5个,系数大于0.6也是可以接受的,平均方差大于0.5,表明聚合效度也达到了要求(表1)。通过SPSS软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考察5个变量对怀旧情感的影响。由于建立回归模型是为了考察各变量是否能够作为影响怀旧情感的直接要素,所以在回归模型中,不考虑交互效应,仅考虑各要素的主效应。

表1 模型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共融性设计、视觉符号感知、色彩设计和地方材料对怀旧情感具有正向影响,而知识传播对怀旧情感并不显著(表2)。这说明城市家具融入地域文化知识并不能直接引发怀旧情感的发生。

表2 各变量对怀旧情感的回归模型检验结果

5 主要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上海杨浦滨江为例,对城市家具的地域历史文化符号融入方式和怀旧情感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图6):

(1)共融性设计、色彩设计和地方材料对怀旧情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假设相符,与以往研究中强调利用地方色彩、地方材料,进行与历史环境相统一的系统化设计相一致。人们置身于理想化的历史场景中,被完整的历史氛围所包围,色彩、材料、视觉符号等元素通过刺激人们的感官,焕发出人们的怀旧情感,这种怀旧情感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怀旧,对未体验过的历史生活的一种憧憬与感伤。

(2)视觉符号感知对怀旧情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以往的城市家具设计中,虽然有学者认为容易识别的城市家具能够与其他要素一起构成叙事的历史空间,但是强调城市家具视觉符号感知的并不多,视觉符号往往和造型特色混淆在一起。视觉符号感知包含了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造型,强调其视觉元素具有可识别性。一方面作为城市家具的基本职能,与人存在直接接触,易感知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历史环境与现实生活的差异,使得城市家具体现出独特性,该独特性需要容易被人们捕捉,在人们充满好奇心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引发怀旧情感。就如杨浦滨江的“工业之舟”花坛座椅,人们很容易被奇特的造型所吸引,再注意到脚下的铁轨和文字“吊轨花车”,依稀猜测到原有的工人运输的场景,唤醒了内心的怀旧情绪。

(3)知识传播对怀旧情感无显著影响。在城市家具中融入相关知识的设计并不多,如网易云音乐将文案刻画在沿街墙体上,更像是一种广告传播,当前城市家具传播场所文化和精神,往往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根据地方依恋理论:对场所认识得更完整,将对场所产生更深入的情感。然而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探寻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主动去扫描二维码进行解读的人并不多,因此该项目影响力有限;另一方面运用手机获取历史资料更容易脱离原本沉浸的历史环境,破坏了怀旧情感的发生。因此,城市家具是否传播了场所的历史和文化,对人们的怀旧情感无影响。

6 结语

本文是针对历史环境考察城市家具与怀旧情感之间关系的研究,验证了城市家具以何种方式融入地域文化符号,将显著焕发人们的怀旧情感。本研究对历史环境中城市家具的设计给予了一定的帮助和启示,也对以往的设计手法给予了验证,通过合理运用系统化设计、视觉符号感知、色彩设计和地方材料是搭建场所与人们之间情感的桥梁,也是提升人们旅游体验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家具符号历史
学符号,比多少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符号的由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