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研究

2022-07-14 17:43吴兴兴黄炫畅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

吴兴兴 黄炫畅

【摘要】本文基于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思政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从建立健全校内育人机制、校际育人机制、校外育人机制三个层面论述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做法。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5-0044-04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职院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围绕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全面部署和系统规划了“三全育人”的目标、原则、内容、要求、方法和举措,为高校厘清新时代思想政治育人思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从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构建四个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使高校增强教书育人的政治使命感,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内涵

“协同”又称“协调、合作”,是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部门共同完成或处理好某一件或者多件事情,经过各方的互动互助使事情的处理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机制”是一个体系在各要素之间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彼此影响下形成的良性运转体例;“协同机制”是协同规则和协同程序的总和,它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协同的运作功能,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实现系统功能最大化、效益最高化、实效最强化的特殊运转方式。从这个定义出发,高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要从理论联系实践出发,由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牵头,协同作为局部要素的基层组织与作为整体系统管理職能部门的组织部、学工处、党政办等,开展全校意识形态建设、舆论舆情监测等工作,构建一个由表(日常教与学的行为表现)及里(思想政治意识)、从外(外部环境影响)到内(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选择)、由局部要素到整体系统相协调的结构,从而发挥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特征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是促进思政教育顺利开展、推动“三全育人”目标落实的制度保障,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系统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由多个要素构成。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对各构成主体进行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使体系内的各种资源达到最优布局,进而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整体方案最优化。二是互动性。高职院校实施思想政治协同育人,各个主体之间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联系的、互动的。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育人主体通过互动沟通,将各个育人要素整合起来,优化教育内容资源配置,实现多层次、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协同优势,又能相互补位,共同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三是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不断发展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形成后也要随着工作需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完善,才能与时俱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四是长期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素养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统一作用的长期结果。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也存在长期性的特征,需要不断完善、改进,才能匹配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主体要素

主体要素是教育过程中的施教者或教育者,按区域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教育主体。

1.校内教育主体

校内教育主体中,思政课教师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能力水平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程思政”及“三全育人”的要求下,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专业课教师常常被学生被视为权威,专业课教师对待人生、价值和世界的态度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亦师亦友,是校内教育主体中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最了解学生需要和困惑的要素。

2.校外教育主体

校外教育主体分为校际教育主体与非校际教育主体两类。校际教育主体指为共享各高职院校的教育主体优势、实现协同育人目标,校际进行学术交流和理论宣讲的成员,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各学科学术带头人,以及各专业专家学者、相关管理人员等。专家、名师的教学、讲座和报告,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关键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也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有斗志。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专家和名师有限,为此加强校际教育主体的交流、发挥校际教育主体协同育人的作用十分有必要。

非校际教育主体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家庭所处的街道社区、相关的科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家庭是学生教育启蒙的地方,家风以及父母、家人的言行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暑假见习、教学实习、毕业工作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客体要素

客体要素主要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本文研究的客体要素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中,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主体来说,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但是整个教育教学是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的好坏。因此,要结合教育客体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通过恰当且有效的方式对客体实施教育和激励,以充分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配合、教学相长,共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良性互动。

(三)介体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要素中有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还需要一个连接两者的媒介,即介体要素。介体要素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知识、红色文化、法律知识、公民道德素养、职业素养等;思政教育的方法也形式多样,包括网络学习、聆听讲座报告、暑期“三下乡”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校园文化环境熏陶以及前辈与同辈群体榜样激励等。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因素灵活选择恰当的教育介体开展教育,因材施教,有利于协同机制真正发挥作用。

(四)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分为校内环境、校外环境。校内环境又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建筑、教学场所、体育娱乐休闲设施、文化宣传长廊、校园规划绿化等;精神文化环境则指班级氛围、校园风气、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态度等。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促使全校思想政治大系统朝有序的方向发展,形成系统内部的协同效应,产生良性循环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校外环境相对宏观,就是教育教学所处的整个社会大环境,包括国际国内环境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国事、家事、天下事,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提高学生了解和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的能力,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四、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

(一)建立健全校内育人机制

学校领导、思政课教师、非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人员,作为高职院校的校内教育主体,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与任务,学校应该健全校内育人机制,促进各教育主体形成教育合力。

1.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坚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由党总揽全局,组织、协调各方因素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领导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逐渐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全校紧密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

2.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要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要求任课教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培训学习,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理论水平及政治素养,筑牢学生思想防线,巩固意识形态阵地。二要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三全育人”的要求下,全员都要参与思政,因此各学科专业课教师要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自觉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思政一分钟”环节,综合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混合式等教学方法,做到每一堂专业课都包含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使学生通过课程思政将思政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引导作用。班主任、辅导员是日常生活中與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主体,涉及的教育内容不限于学习,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比较轻松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如面对面谈心、线上一对一交流,或者通过学生党员和班干部及时了解、掌握每名学生的第一手信息,从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及管理。

(二)建立健全校际育人机制

校际合作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可以实现校际的优势互补,也可以带动相对落后院校改变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促进区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提高区域高校整体办学质量。

一是高职院校申请加入高校思政治课教学联盟,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联盟等,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提供重要交流平台。二是开设“名师讲堂”,搭建高水平的思政教学研究及教学交流平台,邀请区内外名师、知名教授、教育专家到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座,让教师、学生感受名师大家的风采、感受思政课堂的魅力,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引领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三)建立健全校外育人机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形成合力,以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技能型人才。

1.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团体联动育人机制

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高职院校要协同家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转变家长“教育是学校的责任”的观念,让家长意识到家长也是教师,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家委会联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如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进课堂、假期教师家访等,由此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有利于家校间传递学生的相关信息,家校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同时,联动家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在家期间思想政治教育也不缺位。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与红十字会、敬老院、福利院、社区等一些社会团体合作,形成学校、社会联动育人机制,这对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服务精神、职业素养、文明礼仪等优秀品质均有益处。可见,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团体联动育人机制,有利于高职院校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

2.构建乡村振兴引领下的校外实践育人机制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隶属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乡村振兴是当下该校校外实践育人机制建构的重要落脚点,乡村是学生校外实践的广阔天地。通过构建乡村振兴引领下的校外实践育人机制,把思政小课堂同乡村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能够在实践环节更好地渗透思政教育。一是打造精品社会实践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爱心支教、公益帮扶等实践活动,通过服务社区、服务群众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二是发挥乡村创新创业平台的思政教育作用。以乡村创新创业平台为载体,指导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组建创业团队,建立“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创业比赛等,增强学生的创业技能,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中的带动作用。三是积极搭建校外实践基地,如在街道老年福利院搭建敬老爱老基地、在东兰县等革命老区烈士纪念碑搭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乡村振兴大方向的指引下,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外育人资源,增强校内外教育互补的实效。

总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指导多部门联合协同研究与实践,鼓励各教育主体形成合力,引导家庭与社会积极参与,以提升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金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发展的内生逻辑与实践指向[J].思想理论教育,2021(8).

[2]韩露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1.

[3]金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有效协同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6).

[4]张益国.试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J].文教资料,2021(17).

[5]成巍,李卉.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机制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7).

[6]柳立敏.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1).

[7]孙戬.当前我国大学生自律意识培养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7.

[8]李晓莉.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

[9]范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7.

[10]肖薇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注:本文系2020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2020LSZ04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兴兴(1969— ),广西罗城人,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教授,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院长、书记,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管理、区域经济;黄炫畅(1994— ),广西宜州人,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桂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水利工程。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
探析“三网联动”品牌传播机制
协同机制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