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2022-07-14 05:20
学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课前预习习惯

管 蓉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甘肃张掖 734000)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村教育获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但是受到成长环境、教学方法、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农村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目标不明确。为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基础打得不牢固,学习动力不足,到了初中以后,学习就会感到压力,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农村小学教师要从高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创新教育模式,给小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小学生将学习习惯转化为内在动力,保持长久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现状

(一)缺乏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既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引出新知识。通过预习可以让小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就可以明确听课的方向,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实际学习中,很多高年级的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除非教师规定预习任务,否则学生不会主动进行预习。有时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只是简单翻翻书,走走过场,并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导致课前预习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实现预习的目的。

(二)缺乏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教学实际发现,很多高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注意力经常会被与学习无关的因素吸引,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还有些小学生即使能一字不落地听讲,但由于缺乏学习的兴趣,对听进去的内容也是“左耳听右耳冒”,没有掌握听课的技巧。在课堂上,小学生只对教材表面的内容进行学习,并没有做到及时反思,使得很多教材背后蕴含的知识都被遗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难以得到提高。所以,养成听课习惯至关重要,有利于拓宽小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缺乏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和补充,对于刚刚学过的知识,只有及时复习,才能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很多高年级的小学生都缺乏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认为课后学习可有可无,很少制定课后复习计划,如果教师不布置书面作业,就不会主动进行课后学习。即使教师布置了课后作业,部分小学生也不能认真对待,作业书写潦草、乱涂乱画,甚至还存在着抄袭的现象。还有一些高年级小学生在作业完成后不进行检查,导致出错率高,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二、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1.转变学生错误的思想意识。课前预习能够为听课做好准备,也是获得课堂主动权的最佳手段。农村小学教师在讲授新课前一定要让学生预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针对小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的现象,小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思路,给小学生发放预习清单,让小学生对照清单进行全面的预习,这样才能够关注到每一个知识点,提高小学生的预习效率。有些学习好的小学生认为课前预习没必要,反正教师还要讲,这时就需要小学教师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预习可以更好地获得课堂的主动权,快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有些学习不好的小学生总是逃避预习,或者敷衍了事,这时就需要小学教师给学生创设预习的时空,还要做好家访工作,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预习中,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在设计预习清单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情特点,从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预习目标和预习内容,布置有针对性的预习任务,避免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通过“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实”,在课前预习中有所收获。

2.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小学教师要教给小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小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或者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小学教师还要让小学生学会运用网络、参考书、微课视频等学习工具辅助预习,鼓励小学生自主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课前预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文字的理解和记忆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学会运用预习清单,让小学生根据教师在清单中的提示和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内容,学生可以在书中做出标记,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解,这样会记忆得更深刻,听课也更有方向性。学生还可以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预习本上,在上课时再与教师的讲解进行对比,进而优化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让学生有更多新的收获。

3.注重预习评价和检测。在课堂上,小学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明确学生的易错点,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也让小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督促小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正式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在纸上或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抽查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预习清单,从预习清单中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掌握学生的预习程度。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小问题,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同时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评价,只要学生在课前预习了,不管预习效果好坏,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并且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享受预习带来的成就感和发问的喜悦。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课堂上的倾听不是简单地听,而是全神贯注地听,不仅要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还要从听中有所思。农村小学教师在讲课时要多与小学生进行目光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艺术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通过抑扬顿挫的声音和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的重难点,让学生做好笔记。为了检验高年级学生的听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追问的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督促小学生用心思考,长此以往,小学生的倾听习惯就会形成。同时,小学教师要告诉高年级小学生,在其他人发言的时候也要认真倾听,这不仅是对同学和老师的尊重,也能够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取知识和灵感。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倾听当作一项教学常规来抓,首先要让学生细心地听,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细心听、听完整,学会抓关键词句理解语意;其次要让学生有耐心地听,当其他学生发言时,一定要让学生听完,即使学生表述有错误,也应当让其把话说完再指出。此外,还要让学生虚心地听,当其他学生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接受,从他人的意见中获得有益的想法,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美。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良好的思考习惯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前提,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为小学生精心设计具有难度层次的问题,对学生实施分层提问,让每个小学生都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同时,教师还要保证学生拥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小学生在课堂提问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小学生的思考动力。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做出及时的评价,对回答正确的学生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使学生敢于发言,调动所有高年级学生积极性,使其都能够主动回答问题。农村小学教师要教给小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采用“过电影”式的思考方法,让小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回顾教师所讲的内容,当小学生反馈有没理解的知识点时,先引导小学生去看书或查找笔记,再给予详细的讲解和释疑,加深学生的记忆。高年级小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陷入自己的思维怪圈中走不出来,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让小学生尝试着换个角度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为了让高年级小学生不盲目依赖课本和教师的权威,培养小学生的质疑习惯,农村小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故意设计一些教学错误,让小学生发现并纠正它,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吸引小学生对教师进行纠错,使课堂学习氛围高涨。当教师再提出问题时,小学生就会主动思考,甚至还会提出疑问,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小学生养成课堂质疑的习惯。在对教材进行讲解时,小学教师要适可而止,要给小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农村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发小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小学生在情境中有问题可问,活跃小学生的思维。为了锻炼小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运用激励措施,给主动提问的小学生以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鼓励小学生积极质疑,形成比、学、赶、超的好学风。农村小学教师还可以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相同或不同的探讨任务,通过合作讨论激活质疑,让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合作、质疑的成就感。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学生的思维转化为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积极动脑,用自己的思维活动主动去学习探究新知。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的课后阅读习惯。“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可以丰富阅历,也可以让人灵魂纯洁。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让小学生多读书,培养小学生爱读书的习惯,会使小学生终身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农村小学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用新鲜的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课后阅读的积极性。基于农村小学生学习资料缺乏的现象,小学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图书角,投放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图书资料,为小学生创造便利的阅读条件。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就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课后自己寻找读书的时间,全面提升自身素养。为了培养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农村小学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和收获,使小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从而让小学生乐读、善读。

2.培养学生的课后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小学生记作业的习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高年级小学生经常会忘记教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这种丢三落四的行为会影响小学生的成长。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将教师每天布置的作业记录下来,做完作业以后由家长进行核对并签字,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要培养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习惯,有的小学生做作业不专心,一会吃东西,一会看电视,使得作业经常出错,所以必须要根除小学生边做边玩的不良作业习惯,采用限时作业法,由家长进行监督检查,达到最佳的效果。再次要鼓励小学生自己检查作业,每次做完作业以后要认真检查核对,对于错题要进行重点标记,摘抄到错题本上,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小学教师还要定期开展作业检查和评比,对好的作业进行展评,使全体小学生都能够有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结语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农村小学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引导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同时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发挥家校的合力,共同助力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成就小学生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课前预习习惯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