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对T2DM 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炎症反应的疗效观察

2022-07-14 02:37黄海丹朱琳胡泓
智慧健康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列汀西格胰岛

黄海丹,朱琳,胡泓

(揭阳市慈云医院 内二科,广东 揭阳 522031)

0 引言

2型糖尿病(T2DM)作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且发病率正逐年升高,国外有文献预计到2040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将上升50%,总数将达到6.42亿[1]。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机体有多少抵抗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减少为T2DM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且有研究发现慢性炎症反应参与T2DM病程进展[2]。基于此观点,改善胰岛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为治疗T2DM患者的重要方向。胰岛素属于治疗T2DM的重要药物之一,可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但无法改善胰岛功能,更无法有效延缓病程的进展。西格列汀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可促进肠促胰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有报道称西格列汀可改善胰岛功能[3],但国内应用该药物实践经验尚不足。本研究选取16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西格列汀的临床价值,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揭阳市慈云医院收治的自2020年1月-2020年10月的16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1)、研究组(n=81)。对照组男45例,女36例;年龄38~71岁,平均(53.98±3.34)岁;病程1~8年,平均(3.43±0.38)年;体重指数18.23~27.12kg/m2,平均(21.43±2.38)kg/m2。研究组男49例,女32例;年龄39~71岁,平均(54.11±3.41)岁;病程1~10年,平均(3.39±0.42)年;体重指数19.02~26.78kg/m2,平均体重指数(21.65±2.23)kg/m2。组间资料比较(P>0.05),提示结果具有可比性。162例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适当锻炼,定期门诊随访,动态复查血糖、血脂水平。对照组予以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Eli Lilly Italia S.P.A,国药准字:J20140145,优泌乐25,3mL/300U)皮下注射,0.25U/Kg剂量每次,1日/2次,根据血糖进行调整。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西格列汀(Merck Sharp Dohme Ltd,国药准字:J20140094,捷诺维,100mg/片)口服,100mg/次/日。两组总疗程3个月,两组患者接受3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在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并记录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②检测并记录胰岛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③检测并记录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采用SPSS 22.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表示;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血糖水平

两组间FBG、2hPBG、HbA1c水平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血糖水平()

表1 比较血糖水平()

注:较治疗前,&P<0.05;较对照组,*P<0.05

2.2 比较胰岛功能

两组间HOMA-IR、FINS、HOMA-β水平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胰岛功能()

表2 比较胰岛功能()

注:较治疗前,&P<0.05;较对照组,*P<0.05

2.3 比较炎性因子水平

两组间INF-γ、IL-22、IL-6水平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比较炎性因子水平()

表3 比较炎性因子水平()

注:较治疗前,&P<0.05;较对照组,*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糖尿病的本质是患者的血糖升高。一般而言糖尿病临床可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指胰岛功能衰退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升高[4]。2型糖尿病主要是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血糖升高。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肥胖率明显提升,患者体重在短时间内增加过快,因此更加容易引起血糖升高[5]。T2DM是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类型,同时也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该疾病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该类患者需要及时找到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T2DM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不仅可一定延缓病情进展,还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胰岛素的应用是目前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但其操作不便引起依从性较低,另外应用不当可造成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危害;而且胰岛素无法延缓胰岛功能的衰退。因此,临床寻找一种能改善胰岛功能的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由于胰岛素相对、绝对分泌不足,T2DM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T2DM患者病情、预后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因此有效控制血糖极为关键。本研究示研究组患者HbA1c、FBG、2hP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西格列汀的应用可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与国内汪琴等研究基本一致[6]。另外研究组患者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而FINS、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西格列汀的应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与国内王婷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分析原因:西格列汀属于DPP-4抑制剂,是近年来用于治疗T2DM的新型药物,主要通过竞争性的结合DPP-4,对GLP-1的降解具有抑制作用,使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最终发挥降血糖作用。通过上述机制,亦可减少机体对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此外相关的研究表明,西格列汀可以有效的延长内源性肠促胰素活性,从而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紊乱情况,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降低血糖水平,更加利于患者的预后[8-9]。

炎症反应存在于T2DM的发生、发展,炎性因子水平的提高导致巨噬细胞的浸润,引起胰岛素信号传导的中断,从而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10]。炎性因子IFN-γ可增加黏附分子的表达,加速细胞凋亡,使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IL-22、IL-6的过度释放,可迅速地激活机体炎症反应,影响细胞信号传导,同样可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IL-4为活化T细胞分泌的抗炎因子,可以干预T细胞以及B细胞的增殖,刺激巨噬细胞体抗原等路径发挥免疫调节功能,IL-4可以明显降低单核细胞活性,抑制生成的IL-6,以及IFN-γ等炎性因子,从而化解炎性反应[11]。本研究示研究组患者INF-γ、IL-22、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西格列汀可有效的减轻T2DM患者炎症反应,该机制可能为西格列汀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重要途径。

T2DM为临床常见的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对于该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只能通过药物控血糖水平,延缓疾病的发展。虽然目前临床用于治疗T2DM的药物比较多,但是药物治疗效果参差不齐,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治疗模式。西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可以有效提升活性肠促胰岛素的水平,并且可以调整胰腺α以及β细胞功能异常紊乱状况,以利于胰腺β细胞功能获得修复,使得胰岛素合成与稀释能力获得强化,提升胰岛素利用葡萄糖的水平,最终发挥降糖效果。此外该药物还能够降低患者机体内的炎性物质水平,对于改善机体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最后,在本次的临床用药治疗中我们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该种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西格列汀可更好地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炎症反应,提高患者胰岛功能,可临床推广,为更多患者提供健康福利。

猜你喜欢
列汀西格胰岛
治疗糖尿病的新技术:胰岛细胞移植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Nrf2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命悬一线
DPP-4抑制剂单药、联合使用注意事项
2014西格—绍尔公司新品赏析
ATP在大鼠胰岛分离中的保护作用研究
自信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