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强龙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7-14 02:37何玮陈雨彬张金勇
智慧健康 2022年14期
关键词:紫癜皮疹支原体

何玮,陈雨彬,张金勇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 儿科,广东 清远 511600)

0 引言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过敏性紫癜属于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发现,感染成为其越来越常见的病因,临床多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对抗呼吸道感染及皮肤组织感染[1]。由于近年临床对于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多种病原菌出现耐药性。因而患儿治疗效果较差,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甲强龙属于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广泛抗炎药物常用于皮肤炎症,对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弱、停药后免疫功能有所上升[2]。本文探讨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甲强龙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8岁,平均(4.01±0.35)岁;病程5~16d,平均(9.3±2.2)d;合并消化道出血症状者12例,合并脏器损害者15例,合并关节症状者13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9岁,平均(4.46±1.34)岁;病程6~18d,平均(10.2±1.4)d;合并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者19例,合并脏器损害者10例,合并关节症状者11例。两组患儿上述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有咳痰、气喘等临床表现;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儿;存在严重脏器疾病或合并精神病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给予大环内脂类抗感染药物阿奇霉素(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10701)20~40mg/(kg﹒d),分3~4次于饭前1 h或饭后2h服用;给予抗过敏药物扑尔敏(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259)0.35mg/(kg﹒d)kg,分3~4次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强龙注射剂(比利时PFIZER SA,国药准字:H20080285)治疗,最大剂量<1000m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于1h内静滴完毕,1次/d。根据患儿病情,逐渐减少剂量直至停药。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皮疹消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清指标。显效:用药期间无新增皮疹发作,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且无反复发作。有效:用药期间无新增皮疹发作,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无效:用药期间皮疹未消退或有新增皮疹,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反复发作。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分别在患儿治疗前及出院前1d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mL,5000r/min离心后分离血清,置-80℃冰箱保存待检,采用流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及仪器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定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11,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3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CD3+、CD4+均较治疗前提高,CD8+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血清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儿血清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一种,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式一直存在争议[4]。目前认为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式,短期使用可抑制炎症反应控制病情,但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导致患儿自身的免疫功能降低。为此探求合理的治疗方法对患儿的预后至关重要。

甲强龙是一种中效合成糖皮质激素,抗炎能力较强,同时兼有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可通过细胞膜进行有效扩散,与细胞内特殊的受体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合成不同的酶蛋白,同时甲强龙可通过酶蛋白发挥全身作用,对蛋白质以及脂肪有较为良好的代谢作用,其中药物的抗炎以及免疫抑制作用得到广泛应用[5-8]。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甲强龙辅助治疗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究其原因,甲强龙是一种中效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对气道黏膜的炎性反应有抑制作用,抑制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转录,其中较为重要的信息分子为应激反应以及免疫反应[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较强的抗菌药物能有效清除患儿体内的致病菌,对呼吸道感染症状起到缓解作用,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说明甲强龙辅助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康复。究其原因,由于合并有支原体感染,患儿需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甲强龙可有效提高血管对儿茶酚胺敏感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壁张力,改善炎性早期的毛细血管渗出,抑制炎性反应。有效减少溶酶体释放,对于溶酶体膜具有稳定作用,达到降低炎性反应的效果[10]。其次对基因转录有调节作用,抑制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同时可促进皮疹消退,减轻皮肤水肿,缩短住院时间[6]。对两组患儿血清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儿CD3+、CD4+均较治疗前提高,CD8+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甲强龙辅助治疗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这是因为甲强龙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可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鸟嘌呤经典合成途径,抑制T、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减轻炎性反应及炎性细胞渗出,且使抗体生成受阻。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甲强龙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患儿皮疹消退较快、住院时间短,可控制免疫反应、增强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紫癜皮疹支原体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慎辨麻疹与药疹
儿童出皮疹应考虑哪些疾病?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