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舱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2022-07-14 02:37盛艳荣刘桂玉
智慧健康 2022年14期
关键词:高压氧颅脑有效率

盛艳荣,刘桂玉

(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0 引言

颅脑损伤[1]为临床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高处坠落、斗殴等外力间接或直接作用于脑部,造成脑组织、神经功能严重损伤,可同时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2]。颅脑损伤患者多有头痛、呕吐、休克、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紊乱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3]。目前,临床上颅脑损伤患者多采用脑神经保护药物、抗菌药物、高压氧治疗等非手术治疗为主[4]。高压氧舱[5]为载人压力容器,可用于在高压下为患者供给氧气,临床研究发现,高压氧供氧量为常压吸氧量的3倍,可有效增强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增加颅脑损伤患者脑部供氧量[6],缓解脑组织缺血症状,改善患者的昏迷状况,提高治愈率[7]。本研究通过对本院自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高压氧舱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2例,所有患者经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35~65岁,平均(51.2±2.3)岁;发病至救治时间0.5~22h。观察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28~68岁,平均(48.5±2.5)岁,发病至救治时间0.5~24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或患者家属清楚本研究内容。

1.2 纳入标准

①经脑部MRI检查或CT确诊为颅脑损伤;②病程在24h内来医院诊治;③首次患颅脑损伤病症。

1.3 排除标准

①存在高压氧治疗不良反应者;②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史者,重要脏器功能存在障碍;③合并急慢性感染、免疫系统病变者;④患者病史资料不全;⑤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针对性实施止血、输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复苏治疗,护理人员负责记录患者的生理状况;治疗周期结束后,需要保证环境温度,夏季按时通风,冬季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暖护理,保证患者的体温正常,防止发生咳嗽、发热等症状,对于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以免影响患者后续恢复;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身体指标检测,为后续的高压氧舱治疗进行准备工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使机体获得营养,增强自我恢复能力。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舱治疗综合护理,高压氧治疗压为2~2.5ATA,氧舱温度夏季设置为24℃~28℃,冬季设置为18℃~22℃[8],面罩吸氧30min,休息10min,然后再吸氧30min,1次/d。入舱前,护理人员应清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存在窒息危险,同时详细向患者或患者家属告知入舱注意事项,让患者清楚高压氧舱护理的优势,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提高患者接受度和依从性。进舱后,调整好患者在高压氧舱的仰卧角度,开始供氧时应当缓慢加压,并在此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状态,指导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调压,对于昏迷患者协助其咽鼓管张开,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干预,治疗完成进行减压时,应当保证匀速减压;出舱后,护理人员应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检测各项生理指标,指导患者注意合理饮食,补充葡萄糖、维生素、蛋白质等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指标

(1)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9]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昏迷状态进行统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GCS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意识改善效果越好。

(2)采用Barthel(BI)指数[10]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100分表示日常生活可以自理;75~95分为轻度功能障碍;50~74分为中度功能障碍;20~49分为严重功能障碍;0~19分为极严重功能障碍,Barthel指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机体恢复效果越好。

(3)通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总分数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4)对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进行评估,患者颅脑损伤症状消失,可正常行动、思考即痊愈;患者生活基本自理,行动未完全恢复,即显效;患者症状部分消失,生活不能自理,即进步;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即无效;护理有效率=(痊愈+显效+进步)/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及分析,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内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样品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CS评分

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7d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升高,对照组为(6.3±0.6)分,观察组为(7.3±0.8)分(P<0.05);护理14d后,两组患者评分继续升高,且观察组(9.6±0.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1±0.4)分(P<0.05),见表1。

表1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

表1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

2.2 Barthel指数

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7d后,两组患者得分均有升高,对照组为(40.06±2.83)分,观察组为(50.34±4.63)分(P<0.05);护理14d后,两组患者评分继续升高,且观察组(48.67±3.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3.44±2.83)分(P<0.05),见表2。

表2 Barthel指数(分)()

表2 Barthel指数(分)()

2.3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别,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评分()

表3 生活质量评分()

2.4 护理有效率

护理人员护理结束后,记录判断患者的生理指标,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63.8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4 护理有效率[n(%)]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属神经系统外科疾病范畴。医学诊断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其中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裂伤、撕脱伤等;颅骨骨折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等;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干损伤等。近年来,临床报告颅脑损伤患者有上升趋势,颅脑损伤发生后,病人常表现为长时间无意识、颅内压升高、缺氧等症状,若患者未得到及时医学处理,常会引发病人机体代谢异常,情况严重的还可导致死亡[11],由于临床预后较差,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高压氧舱属于特殊的载人压力容器,随着医疗健康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医疗设备的不断进步,高压氧医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医学研究方向[12]。在医院治疗护理中,以医用高压氧舱为基础的高压氧治疗护理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逐渐广泛。高压氧舱治疗使得患者在高于标准大气压的舱体中,进行纯氧吸入。研究发现[13],人体在0.3Mpa高压氧舱环境中,物理溶解氧是常压下吸纯氧的3倍多,因此高压氧可以提高红细胞携氧效率,增加血氧含量,脑组织含氧量升高,组织代谢加快,进而有助于脑功能恢复,脑水肿症状缓解,患者从昏迷状态苏醒,促进机体代谢状态回归正常。

本研究选取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舱治疗综合护理。数据表明,高压氧舱综合护理的患者GCS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同时高压氧舱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有效率,研究为高压氧舱治疗为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高压氧颅脑有效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很有效率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