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体育中考新旧政策的对比分析

2022-07-14 07:16姚儒兴
考试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体育考试舟山市计分

姚儒兴 陈 司 陈 婷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小学生体质状况不断下降。为扭转这一趋势,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为顺应课改趋势、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2019年舟山市教育局发布第38 号文件,意图利用升学考试“以上促下”,促进学校加强体育教学,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1]。该文件对2012 年《体育考试办法》进行了调整与完善。本研究旨在对舟山市新旧体育中考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对调整后的体育中考实施办法与初中体育教学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舟山市新旧《体育考试办法》的对比分析

(一)新旧《体育考试办法》考试项目设置的对比

项目设置是《体育考试办法》的重要内容。它对体育教师的日常教学内容安排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学生锻炼动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如表1 所示,2019 年考试项目设置较之2012 年有以下几点不同:

1. 必考项目一将“50 米游泳”调整为“100 米游泳”,补充条件仍然为“不具备游泳条件的地区可选择1500米跑”。

2. 选考项目在分类与名称上,由之前的两类(选考项目一、选考项目二)调整为三类,调整后的名称分别为选考项目一(球类)、选考项目二(速度类)、选考项目三(力量类)。

3. 在选考项目内容上,选考项目二(速度类)调整为两个选考项目,即在原有的四个项目中保留“立定跳远”,同时增加新项目“50 米跑”,删除“1 分钟跳绳”;选考项目三由原选考项目二中的“掷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两个项目,加上“引体向上”共三个项目组成。

可以看出,改革后的《体育考试办法》项目设置呈现以下特点:必考项目一难度增加,对耐力要求有所提高;选考项目的划分与设置更加科学化、细化、多样化。另外,2019 年《体育考试办法》将原选考项目二的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全市统一选定的项目考试”删除,将所有选考项目的考试项目选择权赋予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旧《体育考试办法》考试评分标准的对比

评分标准是中考体育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不仅可以全面、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运动技能水平,还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突破自我的作用[4]。

表2 舟山市2012年与2019年体育中考项目计分设定对比

由表2 可知,《体育考试办法》改革后对各项目的计分设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调整:(1)必考项目计分设计由6 个等级调整为9 个等级,最低分由“5 分”调整为“6 分”;(2)选考项目计分设定由4 个等级调整为5个等级,最低分由“2分”调整为“3分”。

发现没产卵但已排卵的亲鱼时,看生殖孔是否堵塞,通常是卵巢组织堵在生殖孔。遇到这种情况,用剪刀剪去生殖孔外的卵巢组织,并用玻璃棒疏通生殖孔,卵粒立刻流出来。可将亲鱼卵粒全部挤空,生殖孔用碘酒消毒,再放入护理池。

表3 舟山市体育中考必考项目考试成绩最低分标准的变化

表4 舟山市体育中考选考项目考试成绩最低分标准的变化

由表3、4 汇总的最低分标准的变化可知:改革后必考项目与选考项目的最低分标准除女子“1分钟排球对墙垫球”保持不变外,其余项目均有所提高。

表5 舟山市体育中考必考项目考试成绩最高分标准的变化

表6 舟山市体育中考选考项目考试成绩最高分标准的变化

由表5、6 汇总的最高分标准的变化可知,改革后体育中考必考项目最高分标准变化是:(1)必考项目“1500 米跑”、选考项目“篮球运球上篮”、女子“1分钟排球对墙垫球”及女子“1 分钟仰卧起坐”的最高分标准保持不变;(2)选考项目男子“足球运球绕杆”、男女“掷实心球”的最高分标准略有下降;(3)其余各项目的最高分标准均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改革后各考试项目的计分等级更加细化,这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中考体育的甄选功能。但项目成绩最低分设定的提高使运动能力较好者、次好者、较差者的考试成绩无法较好地体现其实际运动能力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削弱了中考体育的甄选功能。

(三)新旧《体育考试办法》关于免考对象及其计分办法的对比

2012 年与2019 年颁布的《体育考试办法》都将免考对象分为三类:体弱学生、意外受伤学生、体育特长生,但在具体的免考计分办法、免考条件等方面,还是具有一定差异的,2019 年颁布的《体育考试办法》规定的免考计分办法、免考条件更加具体、细化、全面。

如表7 所示,2019 年的《体育考试办法》将“体弱学生”分为两类,即“严重残肢、畸形不宜进行有关体育锻炼及考试的学生”与“心、肺、肝等有严重疾病,不适宜参加体能项目等激烈运动的学生”,并对两类“体弱学生”免考的计分办法进行了不同的规定。关于“意外受伤学生”的免考规定,只细化了受伤的时间、病情及申请缓、免考的规定,对于计分办法未做出调整。关于“体育特长学生”的免考规定,细化了参加比赛的类别所对应的免考项目。

表7 舟山市体育中考免考对象及计分办法对比

二、中考体育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中考体育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师的影响

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体育考试办法》的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教学水平、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管理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5]。

第一,对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影响。2019年《体育考试办法》的改革,增加了体育成绩总分值、扩大了体育学科考试结果的甄选功能,使体育学科总分占中考总分的比例提高,直接提高了体育学科在初中各学科教育中的学科地位,使体育学科在初中学校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从而能够间接地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积极性与责任感[6]。

第二,对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教学水平的影响。新的《体育考试办法》,删除了一个选考项目,增加了两个选考项目,使原有的两大类选考项目扩展至三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教学水平的要求,促使体育教师重新学习新的运动技能以满足教学需要,进而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第三,对体育教师教学工作安排的影响。虽然体育中考改革的出发点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凡与“考试”有关联的都无法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体育分值的提高、测试项目的增多,在提高家长、学校对学校体育重视程度的同时,也使得学校体育必须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体育教师基本不能再完全按照教学大纲、学生学习需要、校本课程等来安排体育教学内容,而必定要围绕中考体育测试项目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

(二)中考体育改革对初中学生的影响

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是中考体育改革最直接的受影响者。学生对改革后的《体育考试办法》的反馈,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改革的成功与否。体育中考改革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范围、学生对选考项目的选择。

第一,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一方面,改革后体育中考分值增加、赋分域值更加细化,这些外在的压力迫使学生要比以往更加重视体育学科的考试,从而促使其更加端正体育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改革后体育测试选考项目由“两大类七选择”扩大为“三大类八选择”,同时取消了对原选项考试二“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全市统一选定的项目考试”的规定,这两项调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测试项目选择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虽然改革后体育中考分值增加,但是各个项目的最低分计分标准也有所提高。学生即使不认真学习、锻炼,只要参加了各个科目的考试就能得到21 分,而认真学习、锻炼的学生即使拿到满分,也就只有35 分,分值差异性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部分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对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范围的影响。选项考试范围的扩大意味着学生所要学习的运动项目增多,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运动技能,有利于促进对学生“一专多能”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学习时间、学习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学习的项目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有甚者,会导致学生对所有项目的学习与掌握都只是浮于表面。

第三,对学生选择测试项目的影响。“三大类八选择”的选考项目,提高了学生的选择空间。同时,也造成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各测试项目难免存在相对的测试难易之分,即有的项目较容易得高分或满分,有的项目则难以取得高分或满分。为“应试”,大部分学生必然会首选易得高分或满分的测试项目,那些不易得高分的项目就会鲜有人选择,那么该项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失去意义,例如“引体向上”。第二,若学生从一开始就不学习或不认真学校没有选择意愿的测试项目,只学习有选择意愿的测试项目,那就违背了促进学生掌握更多运动技能的宗旨。

三、总结与建议

舟山市2019 年颁布的《体育考试办法》对体育中考评分标准、项目设置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因素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但此次《体育考试办法》的改革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主要体现在体育中考的总分值过低、最低分赋值过高、缺乏过程性评价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今后舟山市体育中考改革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第一,适当提高体育中考总分值,提高体育考试甄选功能。随着体育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中考体育总分值不断增加。2020 年10 月16 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7]。而如今,云南省、大庆市已在2020 年宣布将体育中考总分值提高到100分。

第二,加入过程性评价,完善计分机制。本次《体育考试办法》与以往一样,依旧只有终结性评价,即将最终的考试结果作为评价标准,这并不利于中考体育改革目标的达成。过程性评价是指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其某一学习阶段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评价。将过程性评价融入中考体育制度中,能够有效抑制“应试”体育教育的发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够在扩大学生对选考项目的选择空间的同时,促进学生掌握更过硬的运动技能。

第三,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师在维持学校体育工作顺利进行中起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中考体育改革对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工作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学校应主动为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与机会,鼓励教师采取各种途径、方法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以更好地适应、胜任中考体育改革后的初中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

第四,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测试项目、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选考项目数量的增多,会增加学生选择考试项目的多样性。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运动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自己的选考项目,以期在得到高分的同时满足自己的身心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仅如此,还应加强对学生项目学习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体育考试舟山市计分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引导素质教育的新高考计分模式构想:线性转化计分模式
我是小画家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德国小学的语文和体育考试
舟山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计分考核表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绕口令
第一次体育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