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教师专业发展,为“双减”赋能续源

2022-07-15 02:41高传利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常态课题

高传利

为扎实推进“双减”,学校结合青年教师占比较大的实情,从理解、关爱、引领、服务等方面着手,以谋划教师的發展为切入点,以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教育改革为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双减”工作赋能续源。

1.加强岗位练兵,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基在课堂。常态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学校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通过集体备课,使任课教师把握常态课教学的特点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规范教学行为。为加强对常态课的研究,学校重点抓新入职教师和骨干教师两个群体的工作。对入职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加大“师徒结对”力度,如“徒弟”每学期听“师傅”的课不少于20节,学期初要上达标课,学期末要上汇报课,整个过程要有“师傅”的跟踪指导。对骨干教师,加大观摩课展示活动力度。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从起始年级到毕业年级,各个学科都根据实际情况推出骨干教师观摩课,深入研讨课型,供教师们研习交流。

2.组织实战演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了一系列的教师实战演练活动,作业试做、教学设计大赛、单元作业设计比赛、说课比赛、解题比赛等。例如,为使作业更适合学生的需求,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作业试做活动。教师对设计出的作业先行试做,明确作业题目与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关联性,明确作业中的难点、易错点,预测学生会采用的解法以及可能遇到的障碍,预估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不同表现。这一做法既促进了教师科学施教能力的提升,也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3.打造书香校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水平

为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水平和专业能力,学校在已有“读书氧吧”系列阅读分享的基础上推进全员阅读。例如,学校曾先后举办三期“读书氧吧”阅读分享活动,主题分别是“人生·书香”“为人生涂抹底色”“从优秀到卓越”。阅读交流的书籍采用学校统一购买和教师自行购买两种方式。阅读交流的内容涉及社会人生、哲学艺术、班级管理和教育教研等。发言交流的教师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或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认识感受或提升收获,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受到启迪。

4.鼓励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鼓励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学、提高效率,是学校进行的一项重要探索。为了鼓励教师做课题研究,学校首先通过科研年会进行部署和引导,邀请专家作引领讲座,推出课题研究展示课,在交流研讨中,明确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然后由教研组长牵头,教师根据个人实际自愿参加,在全校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局面。例如,大单元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开发研究、高阶思维助力常态课提质增效研究、以优化作业撬动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研究等,既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基。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常态课题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