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下融合式校本研修让教师教研更有效

2022-07-15 02:41管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视野学段研修

管杰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开展了大视野下融合式校本研修,以满足教研主体的多元化需求,让教师教研更为有效。大视野下融合式校本研修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内容包括跨越学科教师和学段教师的主体融合,跨越教育集团各校区、教育集群各成员校的空间融合,跨越校内、校外边界的资源融合,跨越线上、线下的时空融合,跨越党政、教研、科研的过程融合等。

1.实现了教研活动的汇聚、互通、共生

大视野下融合式研修活动因其平等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特点,能激发教师在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时,与自己原有的经验发生关联和整合,通过一个个触发事件引起兴趣、激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反思,从而进行自主知识建构。

以学校举行的一次项目学习大视野下融合式校本研修活动为例。该研修活动由教学处和教科研室牵头组织,来自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语文、数学和高中物理、历史以及音乐学科的教师们,结合本学科的项目学习具体案例,分享了自己在项目学习探索过程中的认识和收获。会上,先由部分教师对本学科的典型项目学习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解读,然后大家分享自己对项目学习的理解、认识和收获,进而总结出本学科项目学习设计和实施的策略。最后,在校长的主持下,提炼出大家在项目学习设计和实施方面的通识性经验,并在教育集团和教育集群内进行推广。这次大视野下融合式校本研修的过程,成为教师们升华思维、启迪智慧的过程,使教师们在汇聚中实现了互通,在互通中达成了共生,深化了对项目学习设计和实施的理解。

2.打破了学段、学科和校区的界限,促进了教学改革

新课程强化学科间和学段间的相互关联,倡导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大视野下融合式校本研修就是要打破学科和学段的界限,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学习的通道,把将来学生要进行的创新实践活动提前到学校学习阶段中,让学生能够在学校模拟从事创新活动,为未来走入社会进行创新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项目学习进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通过大视野下融合式校本研修活动,建立了跨年级、跨学段和跨校区的学习共同体,在不同的学习项目之间进行相互连接,开发出了一批跨学科、跨学段的精品学习项目,实现了混龄学习。例如,生物学科的“急救利器AED的应用与推广——校园篇”学习项目,除了与数学学科的“校园寻宝”学習项目相结合外,还将急救利器AED的使用方法在学校所在的社区进行推广,将项目学习课堂搬到教室外,使项目研究成果为社区服务,体现出实际应用价值。

3.推动了“融合课堂”建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课堂,而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融合课堂”,是教室内课堂与教室外课堂的深度融合。它包括与相关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与全面育人的深度融合,与教育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的学习手段的深度融合,以及与学习共同体、项目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学习模式的深度融合。显然,单一的教师校本研修不能满足“融合课堂”建设,大视野下融合式校本研修就是要打破学科、学段、时空、主体等界限,有时还需要学生直接参与。这种研修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项目学习,能够使教师们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鉴赏中感悟、在互动中反思、在比较中升华、在升华中融合,最终实现知识和思维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融合课堂”的建设。反之,“融合课堂”建设又会不断地对教师的校本研修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推动大视野下融合式校本研修的不断拓展。

猜你喜欢
大视野学段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看待现代诗词入史问题要有大格局大视野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大视野
大视野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