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

2022-07-15 05:16夏天添王慧阙明坤张振铎
现代管理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业学科

夏天添 王慧 阙明坤 张振铎

[摘要]“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质量与效率”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目标。基于技术转移理论,通过连续5个学期的经验取样调查,检视了“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深层影响机制。“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会提升高校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而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而企业参与可以显著调节这一间接提升作用。研究认为相关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坚持推动“学科-产业”融合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学科建设,促进学生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进而为我国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高校资源转化能力;企业参与

一、 引言

创新型人才是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力量,培养与塑造创新型人才对推动创新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与创新水平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1]。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与知识成果,并作用于产品开发、生产流程与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实践创新[2-3]。因此,“如何为我国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与挑战。目前,“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两种主要方式;但“学科、专业与产业之间的‘泾渭分明’”“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教学资源”等问题,始终抑制着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4-6]。

就高校人才培养的绩效,国内外学者普遍聚焦于对比研究,如“学科建设与产业人才供给之间的关系研究”“教学与产业融合之间的影响机制探索”“教师能力与人才培养绩效之间的作用强度”等[7-11]。其中,王凯等人的研究发现,基于“学科-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有效载体,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了一个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12]。

“学科-产业”融合机制是基于知识、组织与人才的动态组合视角,以服务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嵌入来自“学科(专业)和产业链”的异质性知识,使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实现产业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相融合的一种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化,“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亦成为我国政府与学者的关注焦点,然而,“在‘学科-产业’人才培养机制中的过程性因素为何?”“什么样的因素亦会干扰该机制的运行?”等问题,却鲜有学者讨论[13-14]。

为此,本研究将基于技术转移理论,以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为对象,通过连续5个学期的经验取样调查,揭示“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深层影响“黑箱”,并同时检视高校资源转化能力与企业参与的有调节的中介机制,为我国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启示。

二、 研究假设

1. “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

自熊彼得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具有历史价值的创造性实践行为”之后,“创新”一词得到了丰富的拓展,衍生出一系列如技术创新、生产环节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与组织创新等内涵维度与结构[15]。从个体角度而言,创新型人才应是同时具备坚韧创新精神、丰富创新思维与较强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8];其培养机制含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養体系与质量评价,培养过程尤为重要[1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推动产业发展、科学研究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一体化,为我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供给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14]。

“学科-产业”融合的概念源自1905年洪堡所提出的“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7,14]。虽然,现代高等院校的核心内涵是“教学”与“科研”,但如何开展契合于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于培养人才的教学资源,依旧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8]。由此可知,产业发展与科学研究应是现代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与产业、科研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塑造,进而为培养大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提供实现的可能。由此而言,本研究认为“学科-产业”融合机制有助于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故本研究提出了如下假设:

H1:“学科-产业”融合机制能够正向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

2. 高校资源转化能力的中介作用

资源转化能力是组织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内部资源,并应用于产品(服务)开发与组织创新的组织内在能力[16]。而高校资源转化能力则是指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各种合作,获取企业资源与产业情报(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能力。因此,从“学科-产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角度而言,高校立足产业需求所开展的科学研究与成果,有助于推动产业资源与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并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力量与人才培养体系,进而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17-18]。由此而言,基于高校“学科-产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会因其自身的外部资源转化能力,而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故本研究提出了如下假设:

H2:高校资源转化能力将在“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3. 企业参与的调节作用

根据技术转移理论的观点,高校与企业之间所开展的合作创新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与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19]。其中,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是指高校利用知识单向流动,换取企业资源的过程,如技术转化、专利授权、委托研发与合办企业等,这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传统模式[11]。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则是指企业与高校基于知识双向流动模式,展开的资源与知识的循环式转移过程,如科研项目合作开发、订单式产业人才培养等;该模式亦同时被相关学者与业界认为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从校园化向产业化转型的重要渠道,能够帮助高校借助外部资源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提高适合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14]。

相较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不但能让高校汲取外部资源,更能够通过企业方了解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进而从“需求”端入手调整学科专业建设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机制[14]。由此而言,本研究认为在“学科-产业”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中,企业参与的广度、深度与强度将直接影响其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与效果。故本研究提出了如下假设:

H3:企业参与在“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将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即企业参与程度越高,“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提升作用便越强,反之亦然。

本研究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三、 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与计划安排

本研究以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样本,以其计算机类专业的师生为对象,探讨“学科-产业”融合机制、高校资源转化能力与企业参与,在其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本研究借助计算机协会、MBA联盟、校友会等途径,得到了来自104所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支持,以开展经验取样调查。经验取样法是一种基于日记法的连续性取样范式,可以有效规避人的动态心理,并可通过对比观测不同时点的数据偏差幅度,提高取样精度,故本研究将采用经验取样法展开研究。具体调查计划与安排如下:

(1)基础资料收集与调查安排说明。本研究在具体调查开始前,向被试者(教师)告知完整的调查过程、标准及要求,并收集相关组织信息和填答企业参与量表。

(2)正式调查。在正式调查开始后,要求被试者(教师)依据所在高校的实际产学研人才培养情况,于每个学期末填答高校知识吸收能量表,而“学科-专业”融合机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量表,则由被试者(教师)安排其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填答。

历时5个学期的经验取样调查,本研究剔除了间断性样本、未开展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的样本和无效样本后,共收集了63所高校的研究数据(包括234名教师与10763名学生的问卷数据)。在总样本中,师资队伍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样本高校占总样本的73.93%,办学规模在2万人以上的占比88.46%,專业数量在20个以上的占比97.01%;而在被试者(教师)样本中,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者约占98.72%,具备讲师及以上职业资历者约占84.62%,而教学经验超过5年及以上者占比76.07%;最后,在被试者(学生)样本中,平均年龄约为19岁,大二及以上年级的学生占比83.40%,学习成绩(综合总评)在80分(百分制)及以上者占比72.94%。由此而言,本次调查所回收的样本数据具备较好的数据结构分布,适合进行更进一步的检验。

在样本信度、效度方面。首先,各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在0.069~0.475水平呈现显著,说明各主要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干扰较小,适合开展更进一步的检验。其次,首因子旋转后所得出的子方差解释率为28.76%,远低于50%的标准值,同时,四因子模型的拟合优度最佳(χ2(74)=135.747,GFI=0.957,CFI=0.966,SRMR=0.043,RMSEA=0.043),说明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模型的确是由4个变量构成,且不存在较高的共同方法偏差干扰。

2. 测量工具

“学科-产业”融合机制。本研究参考相关学者的做法[17],编制了“我们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普遍源自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的学科平台,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实训场所),有助于开拓新思维和发现新问题”“我们学校的课程建设完善,有助于强化研究基础”“我们学校的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有助于实现科研指导教学,完善教学体系”在内的共计5个题项的观测量表(Cronbach’s α=0.80)。

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本研究参考相关学者的做法[18],编制了“本学期内,我的学习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共同性的提升”“本学期内,我的基础知识储备得到了提升”“本学期内,我的专业知识储备得到了增长”“本学期内,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本学期内,我的问题发现与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本学期内,我的三商(IQ、EQ、AQ)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等在内的共计6个题项的观测量表(Cronbach’s α=0.82)。

高校资源转化能力。本研究参考相关学者的做法[19],编制了“我们学校能够很快地融合来自产业的新知识(技术),并为其实践转换和教学提供支持”“我们学校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很好地转化为教学内容”“我们学校在新旧知识融合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我们学校具备较好的知识管理体系”在内的共计4个题项的观测量表(Cronbach’s α=0.90)。

企业参与。本研究参考相关学者的做法[20],从“企业资源投入”“实践场所(设备)提供”“培养过程参与时间”3个角度进行观测。观测内容为:(1)“企业资源投入”按照企业投入的科研经费,在学校总科研经费的占比进行观测;(2)“实践场所(设备)提供”按照企业提供实践场所或设备仪器的教学时长,在学校总实践实训教学用时的占比进行观测;(3)“培养过程参与时间”按照企业安排相关人员参与教学的时长,在学校教学总用时的占比进行观测。观测方式为李克特7点量表(“1”=低于10%、“2”=10%至30%、“3”=30%至50%、“4”=50%至75%、“5”=75%至100%、“6”=100%至150%、“7”=150%以上)(Cronbach’s α=0.90)。

控制变量。本研究参考相关学者的做法[17],将师资队伍、学校规模、专业数量作为组织层面的控制变量,将学生年龄、学习成绩与家庭收入作为个体层面的控制变量。

四、 数据分析

本研究参考相关学者的做法[21],采用多层嵌套模型进行检验。具体检验结果如下:

(1)直接效应检验。如表1的M1列的结果可知,“学科-产业”融合机制能够显著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γ=0.328,p<0.001)。故H1的假设得到了检验。

(2)中介效應检验。本研究按照相关学者的做法[22],进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表1的M2列):高校资源转化能力的中介作用显著(γ=0.193,p<0.001,95%,CI=[0.160,0.233])。故H2的假设得到了检验。

(3)调节效应检验。本研究按照相关学者的做法进行调节效应检验[20],结果显示(表1的M3列和图2)交互项呈现显著相关(γ=0.149,p<0.01),且在差异水平下(∆γ=0.096,p<0.001,95%,CI=[0.097,0.103]),企业参与均可显著调节“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高校资源转化能力的影响,且该效应会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由此说明,H3的假设得到了检验。

为进一步揭示企业参与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情境边界作用,本研究参考温忠麟等人的作法[21],以企业参与的3个维度作为工具变量,分别代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1)“企业资源投入”的调节作用。从图3的结果可知,企业资源投入作为企业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够显著调节“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高校资源转化能力的影响关系,并间接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γ=0.077,p<0.001,95%,CI=[0.070,0.078])。

(2)“实践场所(设备)提供”的调节作用。从图4的结果可知,实践场所(设备)提供能够显著调节“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间接影响关系(∆γ=0.060,p<0.001,95%,CI=[0.055,0.062])。

(3)“培养过程参与时间”的调节作用。从图5的结果可知,培养过程参与时间能够显著调节“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间接影响作用,且影响幅度远高于企业资源投入(∆γ=0.082,p<0.001,95%,CI=[0.074,0.089])。

五、 结论与启示

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师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5个学期经验取样法的动态研究范式,检视了“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影响机制,揭示了高校资源转化能力的内化机制与企业参与的情境边界。结果显示:(1)“学科-产业”融合机制能够通过高校资源转化能力的中介作用,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2)企业参与在此影响过程中,能够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培养过程参与时间维度的调节效果最佳,且显著优于实践场所(设备)提供与企业资源投入。该结论既是对周光礼等人观点的呼应[1],也揭示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深层内涵,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 理论贡献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有以下3点:

(1)揭示了“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内化机制。以往研究多驻足讨论应用型高校与企业的各类产学研育人合作及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作用,但在相关研究中,却鲜有学者关注其中的内化机制,尤其是高校与企业展开相关合作后,“高校是否能将企业所投入的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如何将其作用于人才培养”等问题仍有待厘清。本研究基于技术转移理论,证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会通过高校资源吸收能力中介机制,间接影响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该结论的证实不仅厘清了“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过程路径,为规避以往研究中的内化机制不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更是对周光礼等人呼吁的响应,对进一步探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2)发现了企业参与的情境边界。以往研究多立足高校或校企合作的宏观视角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而以学生或教师为主体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即现有研究缺乏来自教学反馈层面的情境解释。故而,本研究立足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产业”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从师生视角探讨了企业实际参与教学的涉入程度、类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情境影响作用。该结果的得出,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方向,也为后续的多层面、多视角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经验的借鉴。

(3)设计了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动态研究框架。以往研究普遍采用截面取样的宏观政策研究,或是小样本的案例研究,其结论与对策建议的推广性与科学性势必存在一定的局限。本研究则基于经验取样法的动态调查研究范式,从校企合作的组织层面与师生体验的个体层面出发,探讨了我国63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情况,其结论与建议具备一定的推广性与科学性。该做法亦可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3. 对策建议

基于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坚持推动“学科-产业”融合的机制创新。一是坚持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建设机制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以促进优势(特色)学科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目标,在职务(职称)晋升、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管理等影响教学质量与过程的关键制度上,实行“学科-产业”融合创新改革,平衡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冲突等问题,实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科-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坚持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需不断完善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以应用技能与理论知识兼具的复合型人才为用人理念,通过引进、选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以充分发挥其学科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师资优势,强化“学科-产业”深度融合的协同效应。

(2)大力构建“学科-产业”融合的教学体系。一是构建产业需求导向型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逐步构建“学科-产业”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在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深度融合学科知识与产业需求,突破传统“授课”理念瓶颈,突出“实践育人”功能,以在“既定学科的问题解决”向“特定应用的问题解决”转移的知识生产情境下,为学生知识认知能力与实践模仿能力养成提供一个高效率的机制保障。二是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考核体系。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学科-产业”融合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以专业证照、成绩、业绩等方式,拓宽创新型人才的学业考核方式、标准及替代方案以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学业考核体系。

參考文献:

[1]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37(5):72-76.

[2] 肖兴政,肖凯,文洋.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4(6):52-73.

[3] 孙健慧,张海波.考虑知识共享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创新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0,40(7):1806-1820.

[4] 刘维民,陈明,郑旭.新时代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路径研究与实践——以大连交通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80-82.

[5] 马廷奇,李蓉芳.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35(5):8-16.

[6] 仇新明.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9(6):70-74.

[7] Sanchez-Barrioluengo M.Articulating the “Three-missions” in Spanish Universities[J].Research Policy,2014,14(10):87-92.

[8] Artés J, Francisco P, Mar S.Research Performance and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Spanish Higher Education System:Evidence from a Medium-sized University[J].Research Policy, 2017,17(1):95-101.

[9] 王晓红,张奔.校企合作与高校科研绩效:高校类型的调节作用[J].科研管理,2018,39(2):135-142.

[10] Wang Y, Hu R, Li W, et al.Does Teaching Benefit from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Academic Commercialization and Engagement[J].Scientometrics,2016,16(3):25-32.

[11] 刘振天.教学与科研内在属性差异及高校回归教学本位之可能[J].中国高教研究,2017(6):18-25.

[12] 王凯,胡赤弟.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以学科-专业-产业链为视角[J].教育研究,2019,40(2):85-93.

[13] 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等.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64-74.

[14] 周光礼,周详,秦惠民,等.科教融合 学术育人——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本科教学的行动框架[J].中国高教研究,2018(8):11-16.

[15] 约瑟夫·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详,张军扩,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6] 夏天添,张振铎,万鹏宇. “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来自经验取样法的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9):105-112.

[17] 王凯,胡赤弟,陈艾华.大学网络能力对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9,40(8):166-178.

[18] 王凯,胡赤弟,吴伟.基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创新创业型大学:概念内涵与现实路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5):110-117.

[19] 罗琳,魏奇锋,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7,35(10):1567-1577.

[20] 陈恒,初国刚,侯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影响机理[J].科研管理,2018,39(4):124-133.

[21] 方杰,温忠麟.三类多层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比较[J].心理科学,2018,41(4):962-967.

[22] 马勇,王慧,夏天添.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0):48-5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税务实训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02013004);“基于虚拟仿真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102348008);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省区域发展研究院专项课题“数字金融对我国知识密集型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QYFZ2104);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驱动机制、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GL51);南昌市社科规划项目“民办高校贫困大学生获得感的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Y201804)。

作者简介:夏天添(1989-),男,博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区域发展研究院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商业分析技术;王慧(1985-),女,江西省区域发展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阙明坤(1983-),男,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宏观教育政策;张振铎(1988-),男,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学。

(收稿日期:2022-02-15  责任编辑:顾碧言)

猜你喜欢
产业学科
初中历史学科阶段性复习课形式的探讨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更正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