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问题研究
——基于网络社交平台的大数据分析

2022-07-15 06:25徐用祺钟志勇
中国青年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减家长服务

□ 徐用祺 钟志勇

一、问题提出

自2017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小学课后服务在我国全面铺开。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并进一步强调“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1]。在此背景下,如何保障课后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课后服务,以及如何丰富、多样化课后服务,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反观当前学术研究领域,关于课后服务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对国内课后服务发展历程的梳理。如晋银峰等按照课后服务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课后服务的发展变迁分为起始萌芽期、独立探索期、整合规范期三个阶段[2];又如屈璐对我国课后服务进行历史回溯,发现课后服务政策的发展经历了需求导向的初创阶段、地方先行的发展阶段和政策统合的繁荣阶段[3]。二是对课后服务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如杨清溪、邬志辉等针对课后服务实践中服务人员的模糊性、教育收费的敏感性、服务时间的复杂性、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等问题,提出及时更新国家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政策,对课后服务实施分类管理,探索建立开放多元的课后发展服务体系等对策[4]。三是对国外课后服务的经验研究。如史自词等对澳大利亚课后服务的发展历程、法律定位、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为我国课后服务工作提供了一定经验[5];又如张亚飞对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认识定位、保障机制、场所供给、内容设计、师资配置、质量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6]。然而,这些研究往往只是站在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的角度对课后服务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讨,却忽视了从老师、家长、学生等参与主体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事实上,公众作为课后服务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他们在课后服务工作中的体验、感知和评价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正是在此意义上,如果没有对公众,尤其是对教师、家长、学生关于课后服务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深入分析,课后服务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将无所凭靠。为此,本研究基于微博这一网络社交媒体,采用Python爬虫技术抓取涉及中小学课后服务评价观点的相关数据,通过情感分析、可视化呈现、人工编码等环节,深入挖掘和分析课后服务问题的所在。需要说明的是,在高度网络化的今天,丰富的社交媒体涌现大量的关于课后服务的讨论,而不同于半结构化或结构化的访谈和问卷,这些感性或理性的原始材料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普通公众的看法和态度。通过挖掘网络数据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对推动课后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分析

1.研究方法与工具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NLP方法在政策文本研究领域也逐渐得到关注,主要应用于舆情检测、自动摘要、观点提取、文本分类、语义对比等方面[7]。本研究借助Python爬虫和情感分析技术,对微博网络平台的数据进行相关挖掘。同时,基于扎根理论对网络评论内容展开具体分析,主要通过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3个环节[8],对原始资料进行不断比对、修改和概念化,逐步形成不同层级的概念范畴和类属关系。

2.数据来源与处理

首先,以“课后服务”为关键词,初步爬取了微博上的109812条网络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官方媒体的用户留言,另一方面来自用户在微博平台上关于课后服务的观点评论。时间限定在2021年7月24日后,主要目的是想收集“双减”政策正式颁布后的评论数据。其次,将得到的初始数据进行人工清洗,删除无效内容、重复文本、人名、表情符号等,进一步筛选出涉及中小学课后服务评价观点的数据47184条。最后,通过情感分析、可视化、聚类编码等环节,呈现出课后服务问题的现实表征,同时对问题发生的深层根源进行学理性分析和探讨。

3.整体分析

(1)情感分析。借助Python情感分析技术对网络评论数据进行情感分析发现,相较于积极情感(Positive),消极情感(Negative)和中性情感(Neutral)在课后服务网络评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说明公众对于课后服务持保留意见的居多。具体来看,47184条网络评论中,消极情感评论有23780条,占总体的50.4%;中性情感评论有13117条,占比27.8%;积极情感评论有10287条,占比21.8%。

(2)词频分析。针对情感分析结果,研究进一步对具体评论内容进行词频统计。首先,通过对网络评论进行关键词提取,经过剔除、清洗、合并同义词等,形成了词频前200名的词云(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服务、学生、教师、教育、学校、家长、工作、时间、质量、负担、建议等热词,是公众对课后服务关注的重点内容。进一步对词汇进行统计发现(见表1),“服务”是排名第一的词汇,频数为1935次,加权百分比为2.82%,其次是教师、教育、学校、学生等。

表1 排名前18位的词汇频数统计

图1 “课后服务”网络评论的词云图

三、课后服务问题的现实表征

本研究阶段收集到的课后服务问题资料共涉及1095个参考点,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通过逐句阅读进行概念范畴提取,此过程主要遵循“本土化”原则,尽可能还原评论者的思想观点本质。其次,通过轴心式编码,在初步形成概念感知的基础上,不断阅读、归纳、比对和修改,建立起范畴和范畴之间的交互关系。最后,通过选择式编码,形成了课后服务问题表征的3大主范畴和14个副范畴(见表2)。编码过程是一个回旋往复的过程,不同环节相互印证和检验,整体按照A(现象)-B(因果条件)-C(原因)-D(介入条件)-E(策略)的逻辑线索进行。因此,研究主要从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个层面出发,揭示不同层面下课后服务问题的现实表征。

表2 课后服务问题表征的编码结果

1.教师层面:各类关切有待进一步回应

研究发现,在教师层面,主要存在工作时间延长、心理压力增大、身体负担加重、权益缺乏保障、角色可能加码等5类问题。具体而言,“双减”政策落地,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负担问题也更加突出。本已承担教学负担之重的教师,课后服务又挤占了他们备课、学习、休息的时间,工作时间的延长和工作量的增多令众多教师苦不堪言[9]。有些教师认为课后服务被安排在本应放学后的时间,这种工作的“延伸”不属于日常教学活动内涵,甚至产生了抵触的情绪。正如有些教师表示的那样:“做梦都梦见课后服务选课”“每次课后服务结束,回家真是累得只想躺下”。可见,课后服务给教师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教师也面临着角色负担的加码,有些学校老师往往是“身兼数职”,一方面担任学科课程的老师,另一方面需进行课后服务工作,同时还要作为学校和家庭双方联系的“中间人”。毋庸置疑,多重任务下的多元角色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由于课后服务教师报酬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明确的法律规定等原因,导致部分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额外劳动收入较少或无偿,合法权益也未能得到有效保障。

2.家长层面:多方焦虑有待进一步减轻

在家长层面,主要存在自主选择受限、服务实效怀疑、学业成绩担忧、服务需求不一、经济负担考量等问题。课后服务具有“自由自愿”原则[10],家长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弹性选择是否参加。但是,在课后服务开展过程中,为方便安排和管理,部分学校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统一加入课后服务,忽视了家长自主选择的权利,甚至出现“不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孩子,老师不断打电话给家长,一天我都接到3个电话了”的现象。对于学校课后服务的实际效果,许多家长也持怀疑态度,课后服务的内容是什么?课后服务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吗?课后服务是否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成为家长关切的话题。“双减”背景下,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有着多种期待,部分家长希望课后服务能够发挥课后辅导、查缺补漏的作用,而有的家长则希望课后服务能够培养孩子兴趣特长、进行体育锻炼等。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期望与现实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匹配是家长产生焦虑的主要来源之一。另外,由于课后服务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家长需支付相应的课后服务费,对于部分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调研组的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省会城市,中小学课后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县(区)课后服务的费用全部由学生家庭承担[11],这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3.学生层面: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凸显

研究发现,需求难以满足、服务期望落空、自主学习僵化、学业负担加重等是学生层面上呈现的主要问题。“双减”政策指出,“课后服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目前,学校在实施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形式化、机械化的倾向,将服务功能、内容、过程简单化,学生多元需求难以满足。又由于人民对获得优质教育的高期望与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种矛盾在一定时期内也难以消弭。课后服务的初衷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消解家长焦虑,但在教育“内卷化”“唯分数”“升学论”“超前教育”等观念的影响下,家长们开始担忧孩子“过度减负”,甚至让孩子五点半放学后进行一对一的私补,课后服务反而使得学生参与校外辅导时间延后,陷入“负担过重-减负-负担过重-再减负”的怪圈。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以及社会更好的发展[12],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充满活力的第二课堂,有的学生希望能够参加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但实际上却只能在教室上课或者自习,而长期以来处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严格管理下的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老师给予的“绝对自由”的时间里,只能机械性地完成作业,课后服务也沦为了形式主义的空谈。

四、课后服务问题的深层根源

本研究阶段收集到的课后服务问题根源资料共涉及492个参考点,通过开放式编码从中抽取45个初始概念,在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的过程中,经过不断调整、归纳和合并,将其归纳为4个主范畴和12个副范畴。因此,研究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课后服务问题的深层根源。

表3 课后服务问题根源的编码结果

(续表)

1.相关主体权责边界不清

(1)政府作为主导者,角色功能不完全。政府作为监管主体,应不断规范课后服务制度环境,完善课后服务制度。健全完备的课后服务制度应包括主体资格制度、对象限定制度、服务内容与形式制度、过程监督制度、质量评估制度、服务收费制度和统筹管理配套制度[13]。然而,目前课后服务制度缺失,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则体系,课后服务目标、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也并不明确。另外,政府作为提供主体,在财政补贴、师资经费、设施维护等方面力度不够。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需要一定经费支持,师资引进、课后服务场地和设备的维护与修缮都需要相应的补贴。

(2)学校作为责任主体,忽视课后服务育人本质。一方面,学校将课后服务简单化、形式化,仅安排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里自习、写作业或者让教师进行补课,这一做法增加了学生学业负担,异化了课后服务的育人理念。另一方面,由于课后服务涉及场地、设备、人员等的管理,部分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在校的安全,把课后服务简单地作为对孩子的看护服务,不愿意进行其他的教育服务活动,课后服务质量得不到相应保证。

(3)社会组织作为课后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弥补学校课后服务力量不足。为了丰富课后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学校引入了社会组织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但由于相关政策的缺乏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等,社会组织有效参与不足,与学校、家庭方面缺乏协作。

2.课后服务教育功效发挥不全

(1)课后服务覆盖面不广。课后服务各地收费标准不一,多数采用政府拨款、学生分摊的收费模式,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能会被动放弃参加课后服务,而对于身体或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群体,学校则可能缺少专业化的教师进行专门服务。除此之外,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基本没有条件开展课后服务,这些学生也成为被“遗忘”的对象。课后服务覆盖面不广的问题,其本质上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2)课后服务实效性不强。由于受到升学和应试教育的价值导向,部分学校片面追求成绩和分数,课后服务流于形式,有的学校甚至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体补课,造成学生学业压力过重,身心极不健康发展。另外,在课外辅导机构和家长的消极影响下,学校的主体地位被逐渐动摇,学校职能被削弱,课后服务质量保障难以为继。

(3)管理制度执行有偏差。在顶层设计的规章制度方面,“双减”的重心是“减负增效”,但不同地区、学校错误理解和执行了相关政策,未能意识到“双减”的根本意图,甚至出现了“增负减效”的情况。另外,以家长为主导的社会监督力量也较为薄弱,难以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3.监督评价体系约束乏力

(1)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督不足。目前,政府对校外培训机构课后服务的监督主要是对其办学资质的审查,课后服务内容是否适切、师资力量是否达标等方面审查不足。有的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升学论”“分数论”,使其课后服务内容成为提前教学、变相进行课外辅导。尽管“双减”强调了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但由于政府机构部门联通不足、监管人员数量和精力有限,未能对校外各类型培训机构进行有效监督。

(2)缺乏校外培训机构入校标准。部分学校为了突破课后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的制约,引入了校外第三方机构,极大地丰富了课后服务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然而,校外第三方机构入校标准相应缺乏,社会培训机构入校资质条件有哪些、在哪些方面可以与学校形成合作、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是否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这些问题未能较好解决,造成课后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3)缺乏课后服务评价体系。有的学校未将课后服务纳入教学质量考核范围,学校及教师将之视为额外的、支持性的服务,思想认识不足。而对于课后服务本身,内容上缺乏课程设计,功能上狭窄化为看护服务,丰富化、实际化、价值化的教育实践无法开展。此外,课后服务实施过程缺乏标准,亦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致使部分学校存在低年级课后服务自由活动、高年级课后服务以做作业为主的现象。

4.保障机制动力不足

(1)在人力财力方面,多数学校课后服务工作主要由本校教师承担,导致这些教师出现工作时间过长、精神压力过大、生活负担加重等问题,而由于政府对教师编制的严格把控,配备相应的课后服务专职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城乡学校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政府能够单独拨付学校课后服务的经费有限,学校无法聘请校外人员开展课后服务教学活动,甚至对于本校教师的课后服务费未能给予及时补偿。

(2)在基础设施方面,相较于校外培训机构而言,学校在场地、设施方面虽然有优势,但全校学生在固定时间段集体使用,可能会造成场地拥挤、设备不够的现象发生[14]。加之学校承载能力有限,专项经费不足,在人员配备与培训、器材修缮与维护等方面弥补力量不足。

(3)在制度支持方面,缺乏规范课后服务的相应法律法规,难以惩戒懒政问题。同时,相关政策缺乏明确的细则依据,课后服务由谁保障、提供哪些保障等问题未能较好解决。在具体实施层面,学校则缺乏专职的课后服务老师,只能依靠较少音、体、美老师,丰富学生课后服务课堂,而引入的校外第三方机构也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形成学校、市场、家长三方互不依赖和孤立面对的局面。

五、“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的实践向度

1.明晰相关主体权责,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多方合力

课后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政府、社会、学校某一方或两方的独角戏,每一个相关主体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课后服务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形成协同共进的联动机制。

(1)政府应从适应公共教育服务纵深发展的社会需要,来确定课后服务的重点、范围和类型,主动承担课后服务工作中的政府责任,将课后服务纳入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同时,从法律的层面确立课后服务隶属于公共服务体系,在政策提供、制度设计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者、监督者、提供者的角色功能。

(2)社会组织应积极弥补学校承担课后服务力量的不足,均衡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社会组织作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参与力量,应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谋求与政府、学校合作机制的建立,突破学校课后服务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的掣肘,促进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丰富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过程制度化发展。

(3)学校应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课后服务并不是简单的看护服务,而是一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应充分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借助校内外资源,致力于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知行结合的高质量课后服务。

2.切实提质增效,发挥课后服务功能实效

课后服务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种延伸性服务,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是有效减轻教师负担、消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

(1)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地区政府应当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确保各地课后服务全覆盖。一是各地打造出德、智、体、美、劳一应俱全的课后服务体系。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基础上,扩展课后服务形式,在各种各类的教育活动中促进孩子潜能发展、塑造孩子美好品格。二是因地制宜,利用好当地文化特色。例如引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进校园,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容。另外,对于偏远农村地区学生、家庭困难学生或者特殊群体青少年,根据所需相应减免课后服务费,或引进课后服务专职老师等。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课后服务实效发展。由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后服务理念被学校“应试教育”整体规约,家长“揠苗助长”的过分干预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的营销绑架[15],学生面临着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严重失衡。一方面,学校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扭转“唯分数、唯成绩、唯升学”的异化价值理念,强化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另一方面,家长要正视儿童健康成长问题,理性看待学生教育与发展,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

3.健全监督评价体系,筑牢课后服务治理长效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后服务监督和评价体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是保证学校按照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促进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1)划定教育领域中国家、学校与市场的边界,严控资本介入教育领域进行逐利。政府应当科学设置市场课后服务机构成立标准,有效管理和监督市场课后服务机构审批及运行,同时严格把关校外第三方机构入校标准,确保课后服务师资力量和课后服务内容质量。

(2)对学校课后服务过程应定时监督并进行相应评估。包括不定期抽查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的整体情况、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并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此外,还应当设置课后服务教育活动具体评估指标,并依据此指标体系合理评估学校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对于工作不达标、质量不过关的学校及时纠错整改,将课后服务工作落实、落细。

(3)推动社会、学校、家长等多元参与监督,构建协同监督评价机制。一方面,促进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学校则坚持公开的原则,虚心接受各方监督,形成多方合力。另一方面,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监督评价不能只着眼于课后服务本身,还应关注教师合法诉求是否得到回应、家长自主选择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学生负担是否切实减轻等,而对于“明减暗增”“选择性执行”“替代性执行”等现象需进行重点监督。

4.完善制度支持,夯实课后服务保障基础

学校课后服务供给保障的制度建设,决定了课后服务能否真正实现“全覆盖、高质量”的政策目标[16]。完善制度保障和支持,是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助推“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基础。

(1)保障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一方面,对于校内教师,在遵循“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广泛选取具备课后服务能力和时间精力的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教学工作,同时由政府牵头、学校主导,向校外招聘具备相关教学培训资质的课后服务专职教师。另一方面,广泛吸纳社会公益志愿者、具有相应专业背景的家长、大学生社团等群体参与课后服务,与高校、社会组织加强沟通交流并建立联动机制。

(2)建立政府补贴、学校补助、社会赞助的薪酬制度。一是政府根据地区工资水平差异,提供相应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同时在广泛调查民意的基础上,与家长协商并鼓励其合理分担运行成本。二是学校依据生源数量,做好资金统筹安排,并根据课后服务时长和内容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劳务补助,保障教师劳动所得。三是鼓励和支持学校与社会公益组织、研学机构等联系与交流,争取获得相关组织的赞助,提高教师所得,促进教师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3)扩展课后服务优质资源。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过程中,除了购买社会服务外,还应充分利用当地优质资源。比如,与当地党政机关、司法机关、消防机关合作,邀请相关人员入校开展讲座,丰富学生法律知识、消防知识,同时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再如,支持学生参观当地科技旅游文化馆、博物馆、革命遗址等,既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了当地历史人文的概貌,又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开阔眼界等。

六、结 语

“双减”政策的颁布,直击当下义务教育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把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潜能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从教师、家长、学生不同层面审视现有的问题并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对推动课后服务理论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课后服务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我们应当立足于社会、学校、家庭的整体结构,从相关主体权责、课后服务实效、监督评价体系、制度保障基础等方面出发,认清各方面是一个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完整过程。课后服务工作其关键在于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在实践中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不断扭转异化的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家长服务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