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2-07-16 05:11李井峰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能力培养初中历史

李井峰

摘要:在初中时期,学生所学的科目有所增加,这使得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学习任务繁重的压力。虽然很多学生在就读小学之前便接触过和历史相关的知识,但初中学生才第一次正式接受历史教育,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初中时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还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能力培养

初中历史学习属于一个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教师如果在教学期间只是单一的将正确的历史问题答案告知学生,省略了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环节,那么学生将很难了解到历史知识的核心含义,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以及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必要,在问题意识的支持下,学生可以自主的思考历史知识的核心内容,并产生自己的疑问,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学生必然可以全面的了解历史知识点,并强化对于该项知识点的记忆力以及理解程度。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工作极为重要。

1结合时代技术,激发学生自主性

结合当下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不断渗透,在教学领域中宣传了多年,但是在课堂中仍然存在传统教学的身影。所谓的传统教学,也可以说是教师“依书直宣”,更可以说是“灌输式”教学。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学生,无论在思维还是学习知识范围上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日常接触历史的机会较少,对历史缺乏一定的认知性,缺乏自己的主观观点。同时,在教学中,所采取的模式多是教师讲解,而很少与学生互动,缺乏交流机会,学生就算有问题,也会丧失表达兴趣。这种问题,极其不利用学生主动思考与学习,而且大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新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思考,才能不断提问,从而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认真钻研。例如,在学习《近代化的探索》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在课程开始前,教师为学生播放历史相关影片或纪录片。然后邀请学生将问题写成小纸条,教师拿一个纸箱装下所有纸条,在课堂中随机抽取问题回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得到问题的答案,还会对新奇的学习形式产生兴趣,并期待下一次课堂活动的开展。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最快方式,借助影片的直观形式,既满足学生的思维习惯,还符合学生的观影需求。在观影期间,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提问,并通过影片内容开展德育教育,正确引导学生。这样既能满足师生交流的需求,还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发育,为历史教学创造最佳的教学条件。

2构建历史教学情境,充分激发探究兴趣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极大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小先生制”教学模式,让学生做学生的教师,让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如“羊群效应”般,在学生单独处于一个集体中时,会无意识的与集体的喜好、取向等方面逐渐靠拢,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这与人们经常提到的“从众心理”。与“羊群效应”非常相近,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领头羊跳了过去,羊群中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在积极的环境中,可以让学生不断奋发向上,而在消极的环境里,学生就会出现低迷的状态。例如,在教授《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课程时,教师可以充分与学生探讨历史问题,通过历史问题来考究学生个人的思想,帮助学生纠正思维中的错误之处。通过探讨,在教学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告知学生当下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学会珍惜,从而既满足了教学目标要求,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爱国、积极的思想。所以,构建历史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如果教学氛围优质,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更高几率成长为历史水平与综合素养双高的青年,而在单一、乏味的氛围中成长的学生则反之。

3通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探究

结合部分历史课堂现状来看,在教学中已经有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了,在教学中也明确与学生交流沟通,引导学生自发提出所思所想。但是因为在具体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缺乏理论与经验的指导,导致教学效果甚微。有效的问题,可以促进教学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状况,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内容。所以想要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就要充分的结合教学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授《洋务运动》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来开展研究,在课堂中为学生布置“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成功”这一话题,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自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查找资料,通过浏览历史内容,扩大认知性,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他人的问题思维与思考习惯,从而实现高效学习。在开展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与学生产生交流,与学生交流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还能将正确答案告知学生,避免学生在讨论期间出现话题偏离或言论过激等问题,为学生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条件下,学生既能掌握历史知识,还能扩大历史的眼界,同时经过交流与探讨的锻炼,得到问题意识与表达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未来成长创造重要条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的课程,它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文学、人文和艺术等,无论是历史的记录,还是教学的思想,都需要以学生为主导。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通过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问题方法。从而构建高校课堂,让学生得到最佳的教学条件,实现历史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旦知草.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63-64.

[2]廖国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分析[J].才智,2020(17):186.

[3]米玛措姆.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題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4(28):184.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能力培养初中历史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