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荀子的知行观

2022-07-16 11:52杨圣
民族文汇 2022年47期
关键词:荀子事物思想

杨圣

荀子,是先秦继孔孟而起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中国古代思想之集大成者。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页只是提到他的政治思想、民本思想和人性论等,寥寥106字,无法使学生获得更多关于荀子的思想。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搜集和阅读相关论文、专著和历史文献,我对荀子的知行观进行一些粗浅的探析。

一、天人相分的天道观

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自我与自我面对的自然界被区分开来,形成了思维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于是便产生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孔子主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1][p212],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p80],而荀子继承和发展孔孟的思想,提出“天人之分”的观点,他强调天和地个有职分,天职属于自然,而人职属于社会,是有意志的人在活动。在天人关系上,他所强调的是人能认识天即认识自然规律,人能利用规律。他又说:“列星随旋,日月递召,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是之谓天。[3][p189

针对庄子的消极无为观点,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天行有常”“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3][p189],“制天命而用之”[3][p197]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颁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有物之所以成。”[3][p197]

二、学而知之的知识来源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5][p320]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人的认识来源的阐述。荀子认为:“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3][p1]这种在知识的来源上独到的见解,体现了他坚持从亲身体验和学习前人经验中得来的。

人的认识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呢?荀子对此有以下认识:

一是,认为人要获得知识必须具备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3][p222]在他看来,人天生具有认识(知)事物的能力,或者说认识和感觉能力是人的本性,而事物也有可知可识之理,即认识的主体,而可以知的事物,就是认识的客体(认识的对象)。荀子主张把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认识对象相结合,这是他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现在认识论上的运用和表现。

二是,认为人要获得知识必须做到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客观世界千差万别,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也丰富多彩。多样性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呢?荀子认为,人对客观对象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天官”(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荀子说:“形、体、色、理以目异;声音、清浊、调节、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疾、养、凉、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3][p229]荀子肯定人的认识是从感觉经验开始的,他认为要认识外部客观世界,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接触,人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得到关于对象的不同的感觉,感知事物的不同的属性。荀子认为第一步必须凭借感觉器官,即他所谓“缘天官”,来反映事物,因此,必须发挥心的作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获得知识,所以他说: “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3][p229] “心有征知”指思维器官(“心”)对感性认识的辨别、验证,所以叫“天君”。他又说:“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3][p190]心(思维)如果不进行活动,就不能有认识,因而荀子认为心之分析、辨别、验证的作用是在感官接触各类事物而形成感觉的基础上发生的,强调感性经验是理性思维的前提,故说“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别人莫不然谓之不知。”[4][p468]

由于受到某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荀子认为这就是“蔽”。他说:“欲为蔽,恶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3][p213]他认为要解“蔽”就须“知道”,他又说:“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之谓虚。”[4][p447]这样他提出“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则要发挥心的作用,精力专一,以达到主观上的大清明境界。他又说:“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4][p447]他还说:“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4][p447]从另一方面来看,要深刻认识一种事物、精通一门学问,就必须专心一意、集中思想,这就是“壹”。荀子强调:“心枝则无知,侧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美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4][p451]

三、行高于知的知行统一观

㈠、行高于知

1、知识从实践来。他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3][p1]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p2]这里可以看出荀子认为知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从亲身体验和学习自然界和前人经验中得来。

2、重视实践、重视学以致用。荀子把人们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就在于“行”。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然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4][p12]在荀子认为,无论是间接知识“闻”,或者是直接的感性知识“见”和理性知识“知”,都没有比“行”更重要的。

㈡、知指導行

荀子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3][p1]这里的意思是木材经过加工就能变直,刀剑在砺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一个人在于拥有广博的知识用来指导行动将减少过错,成为有用人才。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清楚地说明知对行有中要指导作用。

㈢、知行辨证统一改造世界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知行统一。荀子说“其於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4][p245]这如哲学家门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是在于改变世界。[6][p17]

荀子继承和吸收他人的思想观点,融汇贯通于他自己博大的思想体系,正如清代学者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在知行观上,他强调了“知”“行”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两个重要环节。他提出关于认识论方面上的独特见解,对今天人们的认识世界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权、文晖注译.白话论语[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2]李双译注.孟子白话今译[M].北京:中国图书出版社,1992年。

[3]孙安邦、马银华.荀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

[4]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荀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5] 毛泽东文集[M],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5月。

猜你喜欢
荀子事物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单独中的洞见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