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伦理在图像时代的演变研究

2022-07-16 08:40唐顺郭友南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唐顺 郭友南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变得越来越普及,整个世界也不可避免地迎来图像时代。文章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在图像时代的影响下传统人伦关系逐步演变为新型和谐的人伦关系,选取人伦关系下的婚育特征进行分析提炼,探究其发展的演变规律,并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探讨在不可逆转的图像时代下当今社会环境的人伦关系该如何正确处理。

关键词:婚育关系;人伦关系;可持续发展;图像时代

一、图像时代前中国传统人伦关系

(一)生育伦理历史演变

1、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孝”文化

根据人类生育演进的历程可以发现,生育伦理文化是始终相伴人类的文化,人类对生育行为选择中所暗含的道德、责任和伦理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永恒的思考。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长期推崇儒文化,因此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和民族传统逐步以“孝”为核心。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重要体现就是“孝”,几千年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发挥了极大的影响力。血亲、农耕文化氛围使中国人的生育观要求血脉流延不衰,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躁动着生殖精神。家族、社会的固有观念会迫使其子女从小就有传宗接代、继承香火的劣根性责任感,对子女内心形成桎梏,若逆之则会受到外界和自身的谴责。

2、中西方生育伦理中的“权力”与“义务”

纵观世界历史,生殖崇拜、重男轻女、早婚早育、多生多育等观念在中西生育伦理都出现过。观其而这差异,不难分为生育的权力和义务上,当然也包括国家政府对生育的相关政策。聚焦于中国文化,“生”是义务的一种,“育”则是权力的一种,其内涵是“为了......你们应当生育”,这是生育观里典型的一种生育义务论;聚焦于西方文化,则反之,“生”是权力的一种,“育”则是义务的一種,其内涵是“我想生育就生育,这是我的权力”,这主要体现了生育自由论伦理观的诉求。从政府的生育政策来看,现代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生育政策,而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是鼓励生育政策。

3、中西方在生育观方面形成差异的原因

进一步分析中西方在生育观方面差异的重要原因可分为三点。其一为家庭重视度不同,中方家庭结构特点是大家庭,包括核心家庭和延伸家庭,所以较为重视血亲关系。而大部分西方家庭为核心家庭,很少有延伸家庭,基本以一对年轻的夫妻开始,以一对年老的夫妻结束,已婚子女再与父母同居的延伸家少之又少,所以西方家庭不像中国人那么重视血亲关系;其二为家族意识不同,奉行敬老是中方家庭一直的传统,老人们的家庭地位很高,也受到社会的尊敬。且家族意识在脑中根深蒂固,亲情伦理表达更为强烈。而西方社会根基在个人,个人主义为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所以整体家族意识会比较单薄。父母与子女基本为平等关系,提倡人的尊严和个性自由发展,赞扬人的价值;其三为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同,依赖父母是大部分子女年幼时的表现,父母则要为家庭牺牲掉很多的个人价值,那么也要求了子女对其要有更多服从。甚至子女年长后仍会在某些情况下依靠父母,尽不到赡养的责任。而西方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责任,父母年老后不会依赖子女,年轻人以独立自主为荣,两者处于一种轻松自由的关系,没有这么多义务与责任。

(二)当前我国婚姻的变化

1、爱情伦理与婚姻伦理的关系

在传统社会大多以父母操办为主,婚姻自由对于男女双方少之又少。当今社会男女双方自愿成为婚姻缔结或解体的前提,且子女多会主动与父母商量自己的婚姻。现代婚姻注重追求婚姻关系中的爱情,评判婚姻质量优劣取决于双方爱情。虽然婚姻不是爱情的必然结果,但想要获得婚姻的长久幸福就必须要有爱情作为基础。婚姻离不开爱情也侧面说明了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和精神层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爱情、婚姻与道德这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人们才开始用爱情来评判一段婚姻也是人类发展的一大进步。与此同时,过度追求婚姻自由,盲目崇拜“爱情”,极易造成婚姻中双方责任缺失,忽视婚姻在社会中的伦理意义。

2、婚姻伦理与性伦理的关系

研究婚姻伦理就离不开讨论性伦理的问题。以前,男女间发生性行为其目的性主要为繁衍后代,保证血脉延续,性价值基本等同于生育。性欢乐和性欢愉等同于淫念邪恶,经过长时间的压抑,使人们对性避之不及。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生育观念兴起,人们逐渐注重对下一代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精神需要成为生育的重要因素。加上社会的不断全面改革,个体意识逐渐苏醒,具有个人感受色彩的性意识被迅速启蒙。人们对性的态度从固步自封到思想开放。当今图像时代的到来,社会舆论早已对非婚性行为持包容态度,社会对性的态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开放。但是畸形性行为导致的道德失范事件层出不穷,使很多人步入性行为和性道德的迷途沼泽,尤其是网络的虚拟性,疯狂滋生了两性关系中性混乱的现象

3、性伦理与爱情伦理的关系

性是人作为两性生物繁殖的产物,是一把双刃剑。性产生爱情,性也是爱情的奖励。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就在于我们会追求更高级的东西,而不是专注于求偶繁殖。爱情无法摆脱性,社会也默许性行为和性取向。那么性如果是繁殖的衍生,那么爱情自然就是性的产物。

4、如何达到三者关系的平衡

社会无意间会约束爱情,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由法律将婚姻变成爱情的契约,因为婚姻能使爱情正式化、形式化,便于更加稳定地处理问题。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就像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不断磨合适应中生长。显然,爱情和婚姻的关系不如性与繁殖。爱情与性可紧密相连,也可分离。爱情嬗变为婚姻的同时,性和繁殖已从形式代替了实质,成为实现目的的手段。爱情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抛给婚姻处理,但实质是为了性和繁殖亦或其他目的变得合乎其然。

(三)婚育习俗演变折射中国发展之变

1、古代婚育习俗演变

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这样的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在民间口口相传。成双的鹿皮是婚礼的经典聘礼之一。夏商盛行的是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礼节。周代有着三书六礼的婚姻礼仪,可成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2、近代婚育习俗演变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婚礼形式一般采取了中西合璧。新娘穿长裙,新郎穿西服。之后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基督教婚礼带来了女着婚纱的社会风潮。1935年后,民国政府倡导新生活运动,时尚主流为集团婚礼,又让婚纱更加深入人心。

3、现代婚育习俗演变

新中国成立前后,物质基础较差,婚礼形式较为朴素,如贴喜字、挂红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了现代婚礼的雏形,婚礼程序逐渐清晰明确。90年代,婚礼主导者由男女双方家庭变为婚庆公司,新人结婚形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现代婚禮结合中西特点,删繁就简,到政府结婚登记,喜酒大小因人而异。

4、从婚姻习俗演变探其本质原因

(1)政治因素

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中西文化发生碰撞,清末民初的婚俗演变,一方面源于历史积淀的传统婚俗延续,另一方面则是社会过渡性运动带动进步。在民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时期均有相关婚姻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出现,妇女地位也得到显著提高。

(2)经济因素

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产生新的婚姻观,变得更加自由民主。物质快速更新后,人们消费观也随之改变,婚俗礼仪相应也会变动。加上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传播媒介发展,婚俗形式及其观念传播速度更加广泛便利。

(3)文化因素

甲午战争打响思想文化变革的第一炮,国外先进思想喷涌而出。随之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都深刻影响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婚姻观在社会驱动和思想浪潮中寻找新生力量,逐步发展为群众运动。所以古今婚礼演变不仅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更是一场思想的演变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二、图像时代前中国传统人伦关系

(一)图像时代影响生育的可能机制

1、图像传播打通信息交流全球化

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经历了农业时期的“由说而听”形式、工业时期的“由写而读”形式,如今进入了科技时期的“由制而看”形式。摄像机、电脑、互联网、V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先后出现为图像传播打下技术基础,图像视觉让全球信息传递与交流变得无障碍。

2、科学常识透明化造成生育率的提高

互联网图像的便利性、快捷性可能会间接提高生育率。首先,避孕常识在互联网中普及,人们可以知道自己成为父母后的理想状态。透过屏幕也可以明确养育成本,理清现实状况。“生育的成本-效用理论”让育龄女性对生育的选择趋向现实、理性化,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发挥着作用,让人对生育行为产生深刻的思考;其次,互联网中的图像快速搜索与筛选能使部分群体寻找配偶的目的性实现效率更高,但虚拟世界也会侵占情侣相处时间,造成不利影响。电子图像技术的穿透性和广泛性潜在地影响着个体劳动意愿和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加生育率。假设某些高学历女性不愿生育原因是工作占有她们时间,那么图像时代的到来,让居家办公成为可能性,不必对家庭与工作抱有顾虑,最终生育率可能有所提高。

3、图像娱乐化造成生育率的降低

微信、抖音、微博、小红书等互联网娱乐软件,使我们生活变得图像可视化,大家沉浸在虚拟世界里,与现实渐行渐远,花在家人或小孩身上的时间逐渐减少。每个人变得更加独立,独占自己的一隅空间,虚拟文化领域的消费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二)图像时代对现行婚育制度造成的结果

1、图像时代间接破坏一夫一妻制

近现代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的共同生产和其他一些古老的功能已经部分消失或转化,但同时又注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内容,使其内容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在图像时代,婚姻作为两人的小组织,其被分配资源的作用在下降,成为“去组织化”的打击对象。

人机智能化使个人在社会上的行为活动变得方便快捷,妇女得到行为解放和地位提升。随着性别机器人的出现,打翻了传统的性爱方式、婚姻模式、生育方式等结构,这都在向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发起挑战。那么亘古不变的伦理关系、性别对立、家庭婚配等都会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图像时代让婚育形式多元化

网络婚姻造就了婚姻形式不同的可能,使不同婚姻去向的人可以自由配对,包括同性婚姻。虽然现实社会中法律并不允许,大多数人也对此产生鄙夷。但图像时代的到来给这类人群提供一方“净土”,使其另类性关系的需求得到满足。长期网络上的虚拟感情,可能会使双方的心理防线崩塌,转而现实中也突破界限,发生真实肉体交流。图像化对于网络情感来说,大部分都是加以美化而虚拟失实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年轻人的真实感情问题。

图像时代使性行为来得更加随意。一方面已婚者可将其作为婚外性关系的纽带,另一方面,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会逐渐下降,对其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图像时代对性观念的冲击比改革开放初期西方“性自由”观念理论形态所产生的影响,对我国社会造成的冲击更大。

3、图像时代让择偶标准畸形化

图像时代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每个人的择偶范围却在无限放大。长久以来,基于女性视角,她们是在一个个“同心圆”中择偶——这里“同心圆”是指与个人生活环境有交集的村落、学校、公司,或者是社会......选择范围和有效目标都可想而知。但图像时代的择偶半径,“下一个永远是最好的”,每个人都离自己忽远忽近,取决于自身对择偶欲望的强烈程度。“再等等”成为了普遍的择偶心声。

4、图像时代导致的年轻男女倾向“去婚育化”及其后果

正统亲密关系一般是男女双方从相知相识到相恋相守,共进退,共欢喜。可图像时代扭转了传统婚恋叙事的顺序,年轻人更加会被网络情感产品所打动,找到属于自己舒服的“亲密关系”。“付费陪聊”、“虚拟恋人”、恋爱类网络游戏等图像产品无不充斥着年轻人的世界,他们渴望从中获取缺失的陪伴和慰藉。这种省力、省时、省钱的伪亲密关系间接导致了部分年轻人的“去婚育化”倾向。

“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年轻男女的婚恋观念,造成了婚恋动机的随机化、婚恋观念的多元化、婚恋行为的开放化和婚恋道德意识的薄弱化等问题。”情感在现实中永远无法得到滿足,因为现实本就是不完美的。开发虚拟情感产品的人起初其实并不知道其市场如何,那么尝鲜的年轻人得到快感后,双方同时推动发展,互为受益。

虽然部分年轻人依赖于虚拟情感产品,出现婚育化倾向,但我们不可否认传统婚恋制度在当今社会仍占主导地位且在过去做出了巨大贡献。婚姻成本日趋上升,年轻人对婚姻的期待日益下降。目前独生子女占处于婚育年龄的人群中的主体,从小习惯性被呵护,长大后经济压力也影响了对婚姻的信心,恐婚现象成为常态。当今有相当比例的婚龄男女完全沉浸在虚拟情感产品中,恋爱变成程式化,社交媒体告诉你关于爱情一系列的“标准”答案,加上社会关于两性关系的负面舆论,人们对于爱情的需求变得不再那么强烈了。

虚拟恋爱平台使年轻人的情感得到倾诉,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求。但他们模糊了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的区别,他们习惯于通过电子产品进行交流表达,而在现实社交中往往会感觉到深深的无力感、孤独感。这也造成了这部分群体抑郁症高发,生活遭受强烈的困扰。家庭矛盾往往也随之爆发,因为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考虑结婚生育的问题。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晚婚晚育、不婚不育势必不利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合理化。

三、婚育伦理关系在图像时代变革之决策

人们思想观念很容易受到某些新媒体观念的影响。所以主流新媒体平台如百度、小红书、知乎、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以及传统媒体如纸媒、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在推送有关婚恋类的内容时,需要做出重大变革,认真审核,重点突出表达正向观念,避免出现对一些负面择偶观念如拜金主义、外貌主义等的推崇。而作为新媒体平台的上级主管部门如文化部门、广电管理部门,更需谨慎对待,三思而后行,加强对相关内容的正向引导和约束,共同帮助当下年轻群体树立正确的婚育伦理关系。

在图像时代,性别平等需要显得格外重要。女权意识觉醒,要求二人世界得到更多的权力,但在男权社会的大背景下,想要迅速实现则显得及其困难。那么这种来自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在生活上表现为离婚率日渐上升,恐婚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因为我们很难为别人放弃自由,即使那个人是自己深爱的人。那么新型婚育关系出现,用图像的力量深度塑造和改变家庭生活,女性不再为婚后家庭地位下降而担忧,新型婚育关系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人伦关系在图像时代下的前后变化得出一系列结果,并聚焦于智能图像下的婚育伦理关系展开研究。图像时代已经不可避免的到来,那么对于图像时代与人伦关系的设计重建来说,人们都希望达到与自身精神的呼应。图像时代是一把双刃剑,它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人性变迁,深刻地变革了婚育关系。我们要通过图像语境中的人伦关系研究分析人的生存现状、婚育关系,对照人的全面发展,为在图像时代中迷失的人提供一点思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王晓燕,《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独特的生育观》[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44;

刘晓玲,《生育伦理的历史演进》——《生育伦理的发展走向》成果简介[N],《光明日报》.2010年09月24日(04版);

史雅静,张灵聪,《生育价值观探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6年,32(1):62;

曲宏莹,《社会网络与生育意愿:基于中俄大学生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20;

李姗姗,杨静,《浅议一夫一妻制》[J],《社科纵横》,2009年,24:95;

刘伟杰,闫文辉,《当代青年婚姻观和生育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年,38(1):96;

作者简介:

唐顺,嘉兴学院2020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

郭友南,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嘉兴学院2021年度校级SRT计划项目(生命礼俗图像与伦理转换的设计可能)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