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2022-07-17 13:19李维锐赵国祥
热带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初加工天然橡胶橡胶

李维锐,赵国祥,候 丹

(1.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昆明 650041;2.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 650000)

截至2020 年底,云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56.56 万hm2,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开割胶园面积39.88 万hm2,占全国的47.71%;年总产干胶47.21 万t,占全国的57.13%;年产值49.81 亿元,占全国的55.20%;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年产值均稳居国内第一。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已成为云南一项集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于一身的特色绿色朝阳产业,也是当地边疆少数民族巩固脱贫成果奔小康、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重要产业。经过近70 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断探索发展,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创造了世界植胶史上引人注目的奇迹,建成了我国第一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橡胶生产经营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笔者就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初步探讨并提出实现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1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现状

1.1 种植面积及分布

云南省于1904 年引种橡胶树,是我国最早引种橡胶树的地区,至今已有100 余年的历史,而天然橡胶的大规模种植和发展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从1951 年开展资源调查开始,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橡胶树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稳步增长[1]。至2021 年底,全省天然橡胶种植总面积达56.24 万hm2,其中农垦13.19 万hm2,民营43.05 万hm2,分别占全省橡胶总面积的23.45%和76.55%;全省天然橡胶投产面积36.63 万hm2,干胶总产量49.10 万t,产值73.65 亿元(15 000元/t计,下同),平均产干胶1 340.25 kg/hm2。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及西南部的6 个州(市),31 个县(市)。最大的种植地区为西双版纳州,其次为普洱、临沧、红河、德宏4个州(市),文山州仅有少量种植(表1)。西双版纳州是云南植胶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橡胶种植面积最大,2021 年达30.08 万hm2,占全省植胶总面积的53.48%;当年干胶总产量33.38 万t,占全省干胶总产量的67.98%,平均1 476.3 kg/hm2。西双版纳州不仅是云南省也是我国难得的一块植胶宝地。

表1 2021年云南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及产量

1.2 初加工

1.2.1 初加工厂产能及布局

截至2021 年底,全省橡胶加工厂共计179个。其中,西双版纳州97 个(正常生产经营82个),临沧市23 个,德宏州16 个,普洱市22 个,红河州14 个,文山州2 个,玉溪市1 个,昆明市4个。全省橡胶初加工生产能力179.99 万t。其中,西双版纳126.64 万t,临沧市14.20 万t,德宏州8.30万t,普洱市13.80 万t,红河州6.95 万t,文山州0.30 万t,玉溪市0.30 万t,昆明市9.50 万t(表2)。

表2 2021年云南省天然橡胶初加工厂分布情况

整体而言,云南植胶区天然橡胶加工厂的分布(产能)与资源状况严重不匹配,尤其是在云南农垦集团、海胶集团、广垦集团、中石化、中石油等涉胶大企业集团云集的西双版纳州,由于竞争激烈,产能与资源状况不匹配更为突出。西双版纳州2021 年产干胶仅33.38 万t,但全州有大小橡胶加工厂97 个,产能达126.64 万t;临沧市现有大小橡胶加工厂23 个,产能14.20 万t,而2021 年临沧市干胶产量仅5.16 万t,产能与资源也是严重不匹配;德宏州的情况更为突出,2021 年德宏州有橡胶加工厂16 个,产能达到8.30 万t,但2021 年德宏州干胶产量仅0.60 万t;普洱、红河和文山等州市情况稍好一些,但产能还是远远大于实际产量。

1.2.2 初加工产品结构

2021 年云南天然橡胶干胶总产量49.10 万t。据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运营中心统计,2021 年的49.10 万t 总产量中,SCR WF 约25.53 万t,占总产量52.00%;SCR 5 约3.44 万t,占总产量7.00%;SCR10 和SCR20 约8.35 万t,占总产量17%;TSR9710、TSR20 约10.31 万t,占总产量21.00%;其他产品(浓缩胶乳、烟胶片等)约1.47万t,占总产量3.00%。

2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1 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产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2011 年3 月以后,受欧债危机及美元持续走强的影响,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挫,加上天然橡胶供大于求矛盾加剧,国际天然橡胶市场价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持续下跌。2021 年6 月份,国内市场全乳胶上海、山东市场均价12 472 元/t,环比跌6.0%,同比涨23.0%;混合胶山东市场均价12 025 元/t,环比跌2.9%,同比涨22.0%。东南亚市场,泰国RSS3 均价2 319 美元/t(折合人民币14 881 元/t),环比跌1.3%,同比涨65.8%;印尼SIR20 均价1 638 美元/t(折合人民币10 511 元/t),环比跌3.0%,同比涨36.3%;马来西亚SMR20 均价1 665 美元/t(折合人民币10 684元/t),环比跌2.5%,同比涨37.4%。天然橡胶价格长期在低价位徘徊,创历史纪录,橡胶生产经营到了无利可图的境地。橡胶生产企业严重亏损,职工收入大幅下降,日常生活举步维艰。在此情况下,割胶工弃割现象严重,胶园普遍弃管,更新改种其它经济作物苗头初现,云南的天然橡胶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2.2 产品批次量小,质量一致性差,不能满足下游市场需求

对天然橡胶性能一致性问题,国际橡胶研究小组(IRSG)总干事Sekhar BC(原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院长)在国际质量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天然橡胶已进入质量时代,若不提高质量,尤其是改进和提高质量一致性,就会丧失市场,陷入不可挽回的困境[2]。目前,云南省生产的原料胶产品主要为SCRWF、SCR5、SCR10、SCR20 标准胶。SCRWF 工艺技术采用鲜胶乳加酸凝固工艺生产,因产量批次小,理化性能一致性差,不能满足目前市场多元化的需求。而采用鲜胶乳自然凝固或生物凝固为原料生产的SCR10、20 号胶,其粘度和强度等理化性能均可满足子午线轮胎生产要求,是轮胎生产企业的主导原料。但是,一般具有一定规模的轮胎生产企业生产过程单次生胶投料混炼少则50 t,多则上百吨,而国内橡胶初加工产品批次量小,批次与批次产品间质量差异大,质量一致性差,是制约SCR10、20 号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生产产品批次量小,产品质量一致性差是我国天然橡胶初加工生产的重要缺陷。

2.3 橡胶产品的深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十分薄弱

云南省干胶总产量约占全国的六成,但省内天然橡胶深加工企业生产规模不大,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弱,全省橡胶制品的深加工(轮胎、力车胎、胶管带、胶鞋、乳胶制品等)年耗胶不到1 万t,与我省作为原料生产大省形成巨大反差。云南的天然橡胶产品多为原料销售,产业深加工增值的效益尚未发挥。此外,我省天然橡胶产业综合利用程度也不高,虽然开发了橡胶木材及制品,但规模较小,产品档次不高,原木利用率有待提高;橡胶籽的综合开发利用尚未形成产业和规模。因此,积极开展横向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合作伙伴及新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人才,提升发展橡胶深加工及橡胶产业的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是做强做大云南天然橡胶产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4 初加工企业环保、安全生产等执法监管有待优化

按照目前的橡胶初加工工艺技术,每加工1 t天然橡胶产生15~20 t 废水,废水中主要是蛋白类物质和少量橡胶烃、橡胶微粒子等,均属有机无毒物质,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可以灌溉农用地,与其它化工或工业企业生产的有毒废水有本质区别。若简单粗暴地按照一般化工企业或工业企业的执法监管标准对天然橡胶初加工企业进行监管和执法,既不科学、严肃,也不合理,不利于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此外,环保、安全生产等部门缺乏沟通协调,各自为政,要求购置安装相关监控设施设备,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不利于减轻橡胶生产企业的负担。

2.5 国发〔2017〕24 号和云政发〔2017〕85 号《意见》落实不到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 号)精神,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聚焦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实行精准化管理,我省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7〕85 号)。按照意见,在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红河州和德宏州等主要植胶州市划定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60 万hm2。但是,由于种种复杂原因,该项重要产业政策举措落实不到位。按照《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落实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农计〔2018〕2号)任务分解,我省划定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60万hm2,其中西双版纳州33.33 万hm2,普洱市12.67万hm2,临沧市6.67 万hm2,红河州6 万hm2,德宏州1.33 万hm2。截至2021 年底,全省天然橡胶面积仅有56.242 万hm2。其中,西双版纳州30.077 万hm2;普洱市12.172 万hm2;临沧市6.615 万hm2;红河州6.006 万hm2;德宏州1.333 万hm2;文山州0.039 万hm2。除红河州外,其它主要植胶州市均未能按照任务分解要求完成指标任务。

3 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3.1 加快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步伐

近年来,天然橡胶市场价格长期在低价位运行,涉胶生产经营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低,胶农收入不高,严重影响了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和广大胶农对产业前景的信心,胶园放弃管理、胶农放弃割胶等情况时有发生。对此,我省天然橡胶产业要按照省委九届八次会议提出的加快推进云南产业转型升级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云南”的总体要求,加快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步伐,通过建设生态胶园,开展胶园间套种,在提升胶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的同时,又可有效规避胶园单一产出的市场风险,进而巩固和提高胶园的经济效益,逐步实现胶农增收、企业增效,促进我省天然橡胶产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

3.2 科学规划布局初加工产能,改革制胶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满足下游市场需求

TSR9710、TSR20 号胶因其对不同来源的胶园原料进行充分混合,产品批量大和产品一致性好,深受轮胎企业的认可。目前世界天然橡胶产量超过1 200 万t,约70%用于轮胎制造业。其中,TSR20 号胶约占80%。由此可见,TSR20 号胶已发展成为轮胎产业的重要基础原料,是当今全球天然橡胶生产、消费和贸易中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生胶原料品种。TSR20 号标胶已成为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主要产胶国在产品结构调整中的主要产品。

我省天然橡胶初加工制胶生产要紧盯国内天然橡胶产品需求,学习借鉴马来西亚、泰国等植胶大国原料胶生产经验,认真研究现有橡胶原料收集、组织生产方式、工艺技术及产品标准的弊端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优化我省原料胶收集及组织生产方式,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研发集成初加工工艺技术,根据国内橡胶主流下游市场需求,紧盯产品销售目标客户动态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适当压缩SCR5 号标准胶的生产,扩大SCR10、SCR20、TSR9710、TSR20 等市场需求量大的橡胶初加工产品生产。此外,还要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对全省初加工厂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逐步解决天然橡胶初加工厂的分布与产能与植胶资源状况严重不匹配的问题。按照《云南省天然橡胶初加工厂布局调整总体规划》,支持建设或扩改建年产1 万t 以上甚至年产3 万t以上的大型橡胶初加工厂,逐年关闭淘汰年产5 000 t 以下的小胶厂,降低橡胶初加工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提高企业规模效益,从根本上逐步解决我省天然橡胶初加工产品批次量小,产品质量一致性差等重大市场缺陷。

3.3 大力扶持精深加工产业

云南是我国天然橡胶第一大生产基地,2020年干胶总产量达47.21 万t,但省内橡胶制品深加工(轮胎、力车胎、胶管带、胶鞋、乳胶制品等)年耗胶不到1 万t,产值仅约1.8 亿元。今后要在巩固和发展现有橡胶制品工业的基础上,依托工业园区积极开展横向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合作伙伴、新技术及新设备,强化橡胶制品深加工,拓展深加工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3.4 切实做好生产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工作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 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7〕85 号)和《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落实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农计〔2018〕2 号)等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创新金融保险支持,切实做好我省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工作。

3.5 进一步抓好橡胶树的综合开发利用

橡胶树有较高的利用价植,搞好综合开发利用对提高天然橡胶产业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一是橡胶树木材深加工产品开发。我省老胶园更新每公顷可得橡胶木材75~90 m3,木材经防虫、防腐处理后是制作木地板、高档家具及装饰的优质材料,枝桠材是生产碎粒板和纸浆的原料。随着每年胶园更新数量的增加,特别是胶木兼优新品种推广使用后,木材量将不断增多。要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加工厂及设备,以及引进新的设备,开发系列产品,抓好木材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3]。二是抓好橡胶种子的综合开发利用。成龄胶园每公顷可产橡胶种子约0.45 t,榨油后可提炼精油500 多kg。精炼橡胶种子油含饱和脂肪酸17.2%,不饱和脂肪酸82.8%,其中亚油酸占36.1%,亚麻酸占20.4%,可食用,其营养价值与大豆油和花生油相当。经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昆明医学院合作研究,通过对大白鼠和家兔喂养,证实橡胶种子油有明显降血脂的作用,并在临床上试用证实,对高脂血症患者有明显疗效。以后又进行正常猕猴喂养试验,结果显示其精炼油有一定的降胆固醇作用,可使血清甘油三脂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对动脉粥样病变有明显消退作用,在医药上有重要开发价值。此外,橡胶种子油还可作工业用油及提炼生物柴油;橡胶种子油饼的蛋白质含量达21%~24%,粗脂肪含量12%~14%,是高蛋白饲料,也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今后如能进一步做好综合开发利用这篇文章,将大大提高我省天然橡胶产业的经营效益。

3.6 加强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废气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在经济建设中必须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目前我省天然橡胶加工废水、废气综合治理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今后建立大型橡胶加工厂必须同时做好相关环保配套设施建设。要下大力气组织力量研究或引进废水厌氧、好氧、生物技术等多种途径处理的工艺与设备,以及标准胶、胶清胶干燥设计大型的去除废气的反应塔及脱除臭气装置等工艺与设备,确保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7 积极争取橡胶树碳排放指标补偿政策

橡胶树为多年生大型乔木作物,与其它森林树种一样,能够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泰国、马来西亚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橡胶树年固定二氧化碳33 t 和38 t,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研究结果是27 t 和29 t,我国的研究结果是35~36 t。因此,天然橡胶种植业理应分享碳排放补偿。为确保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国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指标限制后,建议积极争取将橡胶树列为碳排放指标补偿树种,进入碳汇市场进行交易,通过出售橡胶树的碳汇指标增加胶农的收入,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或个人继续从事天然橡胶生产,确保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初加工天然橡胶橡胶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自制橡胶骨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板桥党参初加工技术探析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印度橡胶进口量减少,国内橡胶供需不平衡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
天然橡胶行情(2016.01.11—2016.01.22)
印度橡胶产业要求撤销进口橡胶税
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范围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