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2-07-18 00:09张官文强木秀
高考·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新高考整本书策略

张官文 强木秀

摘 要:在新高考时代下,“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的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之一,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如此,本文以《红楼梦》为例,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策略

引导高中生阅读《红楼梦》整本书,不仅能够使其体会作者在叙写日常生活时的细腻情感,也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了解书中展现的生活习俗与社会风貌,有利于学生人生感悟与情感体验的提升。

一、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原则

(一)注重精读与略读的转换

整本书阅读作为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重点考查项目,也是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之一,对学生阅读方法的运用有着很高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单篇教学,整本书阅读篇幅巨大,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那么,何处要精读,何处又要略读,便需要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做好明确的设定。对《红楼梦》一书而言,为让学生对全书脉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宁荣两府主要人物关系图”“大观园各屋主人及丫鬟关联图”“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变化曲线”等,就书中内容做到大致浏览,了解情节的发展与当中的人物关系[1]。而针对一些关键的篇章,如“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刘姥姥进大观园”,便要针对教学需要和学生的阅读反馈进行精读,包括人物形象展开分析、学习作者的笔法、感悟书中人物的命运。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能借此做到对其他篇目的二次阅读,对整本书的全貌进行探知,实现深度学习。其间精读与略读的转换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要求教师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有重点地读、有方法地读。

(二)明确浅读与深读的主次

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快餐式阅读、碎片式阅读等浅阅读方式对高中生的阅读习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些无须思考且充满跳跃性的文章内容,只会满足人们的感官刺激,使他们做到浅表的知会,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对其鉴赏能力与感悟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如此,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无论是以篇章还是整本书的形式,都要避免引导学生“浅阅读”,还是要以深度阅读为主。就像《红楼梦》一书,若仅是探讨小说的体裁特点、诗句的分析等,就属于浅阅读。但如果从其对现实的针对性及文学价值等方面入手,通过构建情境、思维导图、任务驱动等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部,同时结合书中的注释,便能将当中的作者意图与社会背景挖掘出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蕴藏于语言背后的真挚情感,并审辨其对历史、当前,以及未来的重要意义,由此可实现深度阅读[2]。

(三)推动课堂内外的相互促进

自近现代以来,整本书阅读一直属于课外阅读,直至2017年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提出及相应课程体系的建立,才标志着整本书阅读正式进入课堂教学中。其虽属于阅读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学形式却不像篇章教学那样,主要凭借教师进行阅读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引导学生将课上的自主阅读学习与课外的自主阅读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思考与探究。同时,关于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所占比例,也似乎遵循着“二八原则”,即利用80%的时间让学生课下进行充分阅读、资料的搜集与问题的发现,20%的时间则应该留给课堂,由教师引导学生就发现的问题一起进行分析与解决。

关于课内、课外阅读活动教学方法的运用,包括可以每周设置一堂阅读课,就具体的阅读专题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课下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平台上下发任务单或是进行学习讨论等。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给予学生科学阅读指导

整本书阅读仅是依靠学生一时的兴趣与感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教师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与进程干预,这也体现了阅读指导的重要价值。如此,将阅读指導的价值总结为“激趣、指导、干预”。《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文学价值斐然,但因其中人物形象众多,人物关系复杂,语言晦涩难懂等原因,导致高中生阅读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此,教师的阅读指导便显得尤为重要[3]。

在《红楼梦》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阅读指导应主要针对阅读前与阅读中两个环节。在阅读前这一环节,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激发是关键,教师既可将《红楼梦》的意义及价值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知晓其传播的广泛性与引起的深远影响,也可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与讲评者的意见,实现对文本主题的有效掌握。并且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避免学生半途而废,教师需要提前告知这一信息,让他们做好思想准备。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涉及诸多因素,包括版本的差异、不同流派的差异、作者本意与讲评者意见的争议等,而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此难以做出一定的评断,对此,为能够坚守阅读《红楼梦》的学术性底线与整本书阅读的语文课程属性,同时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可建议学生选择一些公众认可度较高的版本进行阅读,同时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就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做到适当关注,并将其看作是小说、命运史,要求学生不必专门去鉴赏当中的诗词或是谜语,更多的是将其当作服务于理解人物命运的一些信息,最终实现“抓大放小、由浅入深”。关于阅读进程的设计,也需将阅读指导很好地渗透其中,可将前八十回作为重点阅读内容,后四十回则要有重点地挑选阅读,这也算是《红楼梦》的一种通行阅读方法。《红楼梦》的巨大篇幅可谓是“海量阅读”,不仅需要读者有很强的意志力,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耐受力。如此,教师的阅读管理作用必然不可小觑,在学生正式阅读前,教师需要做一个整体性规划,并分阶段地推进,指导学生做好记录工作。同时为让学生更加明确阅读笔记的潜在指向性,教师可在一些关键事件处,让学生画图来对事件进行梳理,进而对整件事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关于阅读进程的设计,则可按照作品顺序将内容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分部分阅读。如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主题,设计“序幕”“初始”“试探”“默契”“衰败”“结局”等主要内容,划定具体的涉及范围,并由教师就对应的学习任务进行设计,而学生则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准备在课堂上提出共同讨论与解答。

(二)帮助学生做好总体梳理

《红楼梦》的烦琐与复杂众人皆知,这对高中生而言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他们必然会有思考,也会有感悟,但这种思考与感悟毕竟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以建构与反思为主的学习,使阅读由感性向理性发展[4]。在这一过程中,总体梳理作为关键环节,要求教师基于学生认知与理解的需要,对小说中分布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与关联,如可从小说的情节、环境、任务等维度予以梳理,也可对小说的语言技巧、结构、叙事等进行整合。而学生要想对信息做到全面、详尽的吸收,就必须在鉴别与梳理上下一番苦功夫,而这时的梳理,便已经有研究的成分。像对《红楼梦》中人物的总体梳理,以林黛玉为例,学生要实现林黛玉这一人物的准确把握,就要以全书为基本,检索与梳理出当中所有与之相关的人与事,如此才能在社会结构与环境关系中对林黛玉所作所为的动机与背景予以客观的认识。总体梳理这一环节虽看似烦琐,却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度思考与专题研究的有效路径,也是当前较易下手的学习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但需强调的是,高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体验的关注度要高于学术性,因此总体梳理要因材施教且适可而止,切忌进入繁杂的误区中。另外,总体梳理还为专题学习提供了重要支持,想要分析林黛玉有“小性儿”这个特点,不是单单一两件事就可以全面展现出来的,需要通过梳理全书有关于她的人与事,就每次的“小性儿”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客观分析,从而窥探其个性心理与在贾府的微妙处境,且不能说她的“小性儿”就是贬义。总体梳理的过程也是发现专题的过程,专题学习作为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模式,关于专题的产生,除了需要教师做到精心设计,还要鼓励学生也参与到专题的设计中来。如《红楼梦》中各人物的死亡事件、贾府各男子的道德生活状况、大观园的诗社活动等进行梳理,便能发现存在于当中的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可作为专题设计的雏形,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如此,结合高中生的阅读学习特点,笔者建议要将总体梳理与专题学习相结合,其总体梳理更应以梳理书中人物为主。

(三)引导学生展开专题学习

上文已经提及,总体梳理与专题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经过梳理,学生也已经对《红楼梦》的内在脉络与整体风貌有了基本的把握。如此,指向文本的专题学习应是引导学生理解当中的关键问题及疑难问题。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展开专题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这是我国高中生所普遍缺乏的研究能力。在专题学习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搞清楚“文本中有什么”,另一方面则要明白“学生到底要什么”。前者对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后者则更加看重教师的教育眼光与教育理念,也就是要达成“在有限时间内引导学生聚焦最具价值的问题”的目的。《红楼梦》的烦琐众人皆知,对学生的耐心及智力有着很大的挑战,当中常常出现一些巧妙的构思,如一方面对“贾雨村言”“甄士隐去”进行反复强调,另一方面却又说“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也有些需要读者去自行判断的“公案”,像“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一回,對薛宝钗是否有嫁祸黛玉之嫌,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事实、因果及价值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虽然《红楼梦》中有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人物塑造可谓是最大的亮点,不仅借着对人物的塑造体现出了极强的艺术高度,还能展现文本的深刻思想内涵。从某些特定意义上来看,掌握了这些红楼人物,就相当于理解了文本。那么引导学生展开专题学习,便可将“人物论”作为主要的专题,拓宽学生的思辨空间与活力。在具体的专题学习中,教师可采取删繁就简的方法,使其发挥强大的影射作用,既推动环境分析与情节梳理工作的开展,也让阅读教学不那么凌乱与抽象,避免长时间精力的消耗而给学生带来厌倦与疲惫之感。

(四)培养学生转化运用能力

整本书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做到与其他学习的对接与融合,在相互借力下追求更高的综合学习效益。《红楼梦》一书同生活有着极高的“同构性”,当中的艺术表达与思想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关于其的转化运用,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得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此,笔者认为可借助以下三条路径进行转化运用:一是将《红楼梦》作为基础资源而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转化,如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一描写可谓十分经典,教师便可基于此种描写手法来开展写作训练。二是将《红楼梦》作为基础资源开展群文阅读,在让学生经过比较与辨析后,有效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如基于《红楼梦》描写的社会背景,可拓展出更多的文本,从而对明末清初时期的横暴权力、礼教秩序、等级制度等有进一步的了解。而在此期间,教师也要设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包括同样生活中在基于差序格局的传统社会中,研究探春理家与王熙凤理家的本质是否相同等,这种借助人物形象的辨析与讨论会更具空间与张力。三是将《红楼梦》作为基础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改写。如今的《红楼梦》有诸多版本,是因前八十回为原作者曹雪芹所写,而后四十回因遗失均为他人续写,这就为学生的思考拓宽了空间,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形成相应的续写或改写框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要求教师谨遵具体的教学原则,给予学生科学的阅读指导,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进而无论在总体梳理、专题学习还是转化运用过程中均能做到游刃有余,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怀溢.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以《红楼梦》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4.

[2]王慧中.以《红楼梦》为例谈整本书阅读教学[J].文学少年, 2021(7):357.

[3]许洁.以基点及面 由浅表入里:以《红楼梦》为例谈整本书阅读[J].语文教学之友, 2019(38):3,28-29.

[4]侯星星.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两个途径:以《红楼梦》的教学为例[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1(5):1.

本文系芜湖市2020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K20033。

猜你喜欢
新高考整本书策略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