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规”而批,张扬阅读个性

2022-07-18 07:58张欣黄学章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特质语句文体

张欣 黄学章

摘要

批注式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教师要重视批注式阅读的规则,引导学生依“规”而批。依单元要求而批,帮助学生形成能力训练序列;依文体特点而批,增强学生的文体阅读能力;依文本特质而批,促进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依言语形式而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与建构。

关键词

批注式阅读 初中语文 阅读规则

批注式阅读是学生自主阅读时在文章的重难点及精妙处用符号或文字标注所思所感。批注式阅读能让学生自主迁移,提升体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但教材中的批注示例,多呈散点,缺乏具体训练体系。批注式阅读要依“规”而行,要有形式关照、内容约定、系列要求,形成个性化批注,丰富批注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批注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一、依单元要求而批,形成能力训练序列

统编教材各单元编排体系遵循的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在语文能力培养方面,不同年级和具体单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七年级各单元的学习目标以整体感知、品味语句、概括提炼、厘清思路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一般阅读能力;八年级各单元重在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九年级各单元以典型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阅读为主,八、九年级重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系列性、层级性、渐进性,它启发教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系列训练,特别是在单元教学中要贯彻单元目标及训练要求,以此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每个单元有不同的训练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单元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第一单元要求在语言的揣摩和品味上下功夫,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精彩语句批注,实现语言的积累和建构,从中领略景物之美。第二单元重在把握抒情特点,教師要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通过对这些语句的批注,体味文章的情感内涵和抒情特点,以此丰富情感体验,提升朗读和感悟能力。第三单元要求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要特别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及文中的关键语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语句进行批注,以提升其提取信息、概括和理解能力,等等。批注阅读遵循六个单元的不同设计要求,既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揣摩品味—感知体会—把握关键—理清思路—联想想象”的序列训练中循序渐进。

二、依文体特点而批,增强文体阅读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批注阅读时要关注文体特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篇所涉及的文体十分丰富,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征和语言风格,因此也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和关照重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文体意识,引导学生遵循文体特征进行批注,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提高阅读教学的质效。例如,阅读童话要关注语言的想象和夸张;阅读小说要关注人物、情节、语言,特别是对文章中典型性人物的言行、心理进行揣摩、评析;阅读散文要关注作者独特的情感历程、言说方式、言说对象;阅读说明文要对其中的关键语句多加关注,弄清楚关键语句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整体与局部的逻辑关系,以及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对说明对象的表达作用等;阅读诗歌要关注字词的内涵,体会其思想、情感、意趣,以及深藏的哲理。依文体而批,学生可以把握文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升文体阅读能力。

三、依文本特质而批,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文本特质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能够被学习者感知和迁移的性质、品质和特色等。它体现了作者写作时的匠心独运,折射出作者的智慧,代表了文本的价值。不同文本有不同的特质,具体表现在内容、写法、结构、主题、情感、思想、精神、知识、审美、技法等方面。针对文本特质有选择地进行批注,学生可以领略文本的丰富多样,拓宽阅读视野,增强审美情趣。

例如,哲理散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活着》都是谈生命的意义,但是二者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细微区别。教师为学生设置的批注规则是:以批注探究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表达方式。关于《永久的生命》,学生可以针对“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一句进行批注,理解“凋谢”的具体含义、“不朽”蕴含的人生哲理;关于《我为什么而活着》,学生可以针对“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乐意再活一次”这两句话进行批注,并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进行点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式点评。二文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从生活的现象出发,基于个人独特的感受挖掘现象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揭示生活和生命的哲理。不同点是:一个是谈生命的奇迹,一个倾向于生命的意义;一个是先抑后扬,歌颂生命的永恒,一个是直抒胸臆,赞赏了人生价值。依据文本特质进行批注,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文本的丰富多彩,也在此过程中丰富了对语言、情感、哲理的体悟。

四、依言语形式而批,丰富语言积累与建构

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关键。关注文本的语言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

以说明文为例,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平实,有的生动活泼,有的颇具文学色彩。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蝉》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语言生动有趣。在这一课的自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作者是怎样把蝉介绍得如此有趣的,请结合相关文句,做批注”的规则要求。如“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一句可做批注:快看,它溜了,很快为自己找到一个宝地。真是个机灵鬼。再如“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鼓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一句可做批注:观众朋友们,选手开始表演。快看,它开始腾跃、翻转……现在是慢镜头,它在尽力翻。它能成功吗?好,太棒了,它成功了!针对有趣的语言写有趣的批注,学生掌握了方法,也张扬了个性。

依规而批,并不是教师对学生批注阅读的限制与束缚,而是进行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培养个性表达,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三中云龙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特质语句文体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另类文体巧谋篇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你看见了什么
基本算法语句
我喜欢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作文语句实录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