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网红化”

2022-07-18 08:39于爽
商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老城区城市更新业态

文 本刊记者 于爽

从2021年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至今,曾日渐落寞的青岛老城迎来了复兴际遇。如今,广兴里、上街里·银鱼巷等城市更新项目陆续完工启用,成为城市中推动产业升级的新载体、旅游发展的新名片,在网络的推动下,老城区更是一度“蹿红”。

“网红化”成关键词

在青岛的上街里·银鱼巷、广兴里等地,随处可见穿着时尚的潮流青年、网红博主,他们在镜头前大方地介绍着这条百年老街的新样貌,“这里是青岛老城区,广兴里作为青岛最大的传统里院建筑,承载着青岛人的记忆。”带着天生的“网红基因”,更新后的历史城区吸引了大批创业者、年轻人走进它、探寻它;另一边,在青岛市市北区海泊河路43号的洛川家美术馆前门庭若市,不断飘出的咖啡香气与古色古香的老院落交叠着,催生出格外浓郁的艺术气息,正是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充满艺术气息的摄影展……

近年来,“网红化”成为城市更新的一个关键词。上海的“上生·新所”、广东广州百年老街永庆坊都先后开展了城市更新。2022年初,青岛全市全面拉开城市更新三年攻坚行动。随着历史城区更新工作日趋完善,四方路、海泊河路、银鱼巷等老城竞相成为新晋打卡地。

可以看到,在网络的驱动下“网红经济”带动了老城区的新业态、新消费。在抖音、小红书等各媒体平台,以城市更新为主题的视频、文案等关注度普遍较高。从咖啡店、酒吧到复古舞会、艺术展览、古着店、主题市集等各种时尚、潮流的业态聚集于老街区。据统计,约有45个特色餐饮、文创艺术、休闲体验等型类项目相继落户。

街区网红化,是城市更新的必然趋势吗?

随着产业的导入,业态的发展,许多历史城区成了咖啡、酒吧、文创店“经典三件套”的集合。有业内人士表示,有的咖啡店仅在视觉上存在着“打卡”潜质,如摆盘是否好看、色调是否适合拍摄等,而至于咖啡师的单品味觉、原创故事、社区情怀……更为重要的“打卡背景”,都被抛诸脑后。因此,街区的网红化为老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有存在着一些问题。

“网红化”的背后

目前,城市更新项目的口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网络传播形象。因此,如何辩证看待城市更新“网红化”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更新“网红化”的背后,体现着当下流量为王、颜值即正义的传播逻辑,其在内容上热衷于公共空间美化运动,在形式上大量制造视觉奇观或采用鲜亮的色彩和材质,并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大量城市空间正在逐渐沦为拍照基地,“网红化”也成为不少城市更新项目的一种标配式要求。

当城市更新以网红化作为目标,我们很容易在各个街区看到手作咖啡、异国美食、精酿酒吧、古着旧物等“经典网红业态套装”。诚然,老城区的振兴需要年轻人的进入,咖啡、美食等业态本身也是激发社区活力、重建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但从城市生态的角度而言,过量的网红业态将导致对本地社区型业态的挤压,长此以往,城市更新便失去了适应社区居民日常生活诉求的能力。

产业升级影响城市内在肌理

受网红化机制影响,一方面更新后的老城区部分业态的确能够契合年轻人对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却因过度蔓延和同质化复制,具有被诟病的风险。

城市更新网红化,究其本质,是形式上对城市空间优质资源的整合、空间要素的组织,而产业升级作为城市更新的内在肌理,才是城市更新成败的关键。

“城市更新后装载什么样的产业,是决定城市更新成败的关键。成功的城市更新通过打造新空间,引入新产业、创造新生态、带来新消费,取得长久的运营收益和投资回报,产业的迭代升级能够为更新带入最具影响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以及最具活力的人群。同时,城市更新是在老城区,这就涉及了城市中的居民,因此社区的公众参与是投资的重要内容。在补短板问题上,老城区必然存在着各种瑕疵,那么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也要提供精细化引导。”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高级研究员、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分析表示。

猜你喜欢
老城区城市更新业态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TOD/城市更新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老城区科技企业上市的促进政策探讨
新业态 新模式
调蓄池在新老城区雨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