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企业和产业发展将从中欧投资协定生效中获益

2022-07-18 04:53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效中欧领域

文/本刊记者 赵爱玲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的签署生效对于中欧双边投资的机遇大于挑战。”在近日由普华永道中国与欧盟中国商会(CCCEU)联合举办的网络研讨会上,普华永道中国欧洲跨国企业业务部主管合伙人Ruud Sommerhalder表示。他说:“企业对协定的签署有较高期待,认为其生效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协定能在可预见的未来签署生效,将为中欧经贸合作深入发展提供更加充沛的动力源,为中国和欧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国际化带来实质利好。”

中欧双向实质性开放蕴藏投资合作新机遇

“今年两会释放出的政策信号凸显出中国政府维持经济增长的信心,也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机遇。一直以来,中欧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尽管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中欧经贸合作展现出了强劲的韧性。展望未来,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加强经贸合作将是大势所趋。”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黄耀和在研讨会上表示。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趋势的叠加影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形势严峻,但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数据显示,202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超8,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保持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双向投资规模累计超2,700亿美元,金融、疫苗研发、新能源、电动汽车、物流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活跃,特别是中国对欧投资在2021年保持逆势增长,实现了13.4%的同比增长。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欧盟对中国货物出口总额达559亿欧元,同比增长2.4%;从中国货物进口总额达1477亿欧元,同比大增40.8%。欧盟中国商会会长徐海峰致辞时表示,当前中欧平均每天的货物贸易往来超20亿欧元;相比之下,中欧双向投资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在全球地缘政治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不确定性背景下,中欧高度重视双边经贸合作,积极推动CAI谈判完成。2021年,中国贸促会与普华永道中国共同开展专题调研,共有512家中国企业、欧盟在华企业和其他外资企业参与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的调研,共同探讨中国企业的对欧投资现状及信心,以及中欧企业对协定的实施预期。

调研结果显示,CAI签署生效对于中欧双边投资而言,机遇大于挑战。58%的在华欧盟企业和46%的受访中国企业认为CAI签署生效将为双边投资带来积极影响,企业将从中受益。从长远看,中欧制造业和服务业预计均可受益于CAI。七成受访者对协定生效后的行业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其中,74%的受访中国企业和67%的在华欧盟企业认为CAI生效将有利于本国制造业、医药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落地经营和市场准入受限是中企投资欧盟面临的主要障碍

“从企业对欧投资现状及预期来看,现阶段中国对欧盟投资规模仍较小,且多集中在制造业。展望未来,48%的受访者表示将在3年内考虑在欧盟投资,其中,18%表示将在3年内投资,30%正在评估机会。这从侧面反映出,未来中国对欧盟投资的增长空间较大,高水平经贸安排对进一步释放对欧投资潜力至关重要。”普华永道中国综合商务咨询合伙人周矞雯说。

报告发现,在现有投资中,民营企业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在已投资欧盟的受访企业中占比为67%。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是前三位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在对欧盟有投资计划的中国企业中占比分别为56%、40%和31%。而获取市场、优化产业链布局是中国企业投资欧盟的主要动力。在对欧盟已有投资或有投资计划的受访中国企业中,61%的受访者表示旨在获取欧盟市场,为已有产品或服务扩大客户群;49%则表示希望通过投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尽管欧盟市场开放程度高,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在对欧投资过程中仍然面临市场准入门槛以及准营、技术壁垒限制。在已投资欧盟的受访中国企业中,有44%的受访者表示落地经营受限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39%受市场准入限制影响,认为东道国法律法规及安全审查过严、存在技术壁垒的企业各占25%。特别是在欧盟加快调整外资安全审查领域政策的背景下,企业对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方面的诉求主要集中在合规经营的管理引导、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和风险预警服务等方面。

周矞雯表示:“从长远看,中欧企业和产业发展或均将从CAI的生效中获益,但鉴于欧盟在汽车、医药、航空、精密仪器等高端制造业以及医疗、运输、金融等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也需加速转型,以应对有可能的短期冲击。”

中欧投资合作应以绿色和数字经济领域为突破口,加强中欧在绿色和数字领域的投资合作。

中欧双向投资聚焦绿色和数字经济领域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共促中欧双向投资利好各方。中国和欧盟作为全球两大市场,深化经贸合作、共促双向投资,既是双方合作共赢的需要,也是维护全球化和多边主义、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应有之义。

“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可聚焦绿色和数字经济领域,在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尽早签署的同时,以更高水平的扩大开放谋求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投资合作。”周矞雯称。她认为,中欧投资合作应以绿色和数字经济领域为突破口,加强中欧在绿色和数字领域的投资合作,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制定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规则,在促进全球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治理良性发展的同时,为中国企业投资欧盟消除标准障碍。

此外,周矞雯建议,中欧合作应以健全的多双边投资机制为保障,共拓第三方市场。一方面,增加中欧政府和社会各层次的对话与互信,帮助消除顾虑,推进CAI尽早签署。另一方面,提前布局推动CAI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对接,为双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业合作提供更加便利条件和创造更多丰富机会。

谈到对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有何建议,黄耀和称,基于欧洲市场的特征,企业一是要加大研发投入,重视与欧盟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合作。在进一步巩固对汽车等传统重点领域投资的同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投资布局。另外,企业还需要加强日常运营中的环保和劳动合规管理,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他建议,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并监督落实有关环保和劳工保护的合规管理机制;在商业运营和核心战略中融入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理念。再者,企业要加强与欧盟当地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中国与欧盟在经济、产业和企业发展方面,优势互补特征较明显。他建议,赴欧投资的中国企业加强与东道国本土企业的合作,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赴欧投资企业如何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黄耀和称,企业需培养多样化包容性企业文化,提升当地对中国企业的认同感。深入了解欧盟市场的商业环境及运作方式,培养富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合理应对在欧投资面临的跨文化问题,获得当地政府、企业及员工对中国企业的认同。

针对目前企业赴欧投资普遍关心的投资审查问题,黄耀和建议,企业做好投资前期准备并提升投资透明度,有效应对欧盟外资审查。完善投资前调查工作,开展对欧盟外资审查制度的研究,主动向东道国披露相关的投资内容,提升东道国政府和被投资企业的信任度。

猜你喜欢
生效中欧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中欧班列运营及发展情况
建筑师行迹中欧
中冰自贸协定将于7月1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