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亦谐谈传记

2022-07-19 09:43夏玉桥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朵夫阿长罗曼

夏玉桥

写作不能“板着脸说话”,有时需要幽默一些,在文中展现出自己的风趣,比较容易受到读者喜爱。

老舍在写自传时,说自己的子女“均狡猾可喜”;说自己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说自己未来“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可以看出,老舍无论是用词还是选材,皆把自己诙谐幽默的情趣融入了其中。

再听一个故事——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写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三位人物的传记时,开始时感到极为困难,这并不在于他没有材料,而是他感到自己所塑造的形象难以被读者接受。为此,他一度停笔。原因在哪里呢?他一时想不明白。一天,他无意间瞥见书名,顿时豁然开朗,原来是初拟的书名出了问题。当时初拟的书名是《英雄传》,正是因为这个书名,罗曼·罗兰一直在用仰望的目光看待写作对象,很容易就把写作对象放在了神坛上,导致传记的写作范围狭窄且内容生硬了。这样写出来的人物严肃、理性、智慧,但缺少情趣,不像是生活中的真实人物。

传记文学强调真实性,只有平视着看待写作对象,实事求是地写出一个平凡生活中的真实的人,才能使笔下人物与读者产生共鸣。之后,罗曼·罗兰把书名改为《名人传》。在笔法上,不仅写了人物成功、偉大的一面,也写了人物幼稚、可爱的一面。如写贝多芬时,他既写了贝多芬的交响乐获得了极大成功的场景,又写了贝多芬抱着自己单相思的女子的肖像画哭,并说“你像天使一样美丽和伟大”的画面。这样,一个成功而又有人情味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罗曼·罗兰在谈关于《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写作时说:“我毫不隐藏地暴露了他的缺点与德行。”的确如此,他在此传记中,既写了克利斯朵夫真诚、执着、刚强等“庄”的一面,以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又写了克利斯朵夫鲁莽、乖僻易怒且容易轻信他人的一面,展现出一种滑稽幽默的谐趣。

这种亦庄亦谐的笔法,鲁迅也屡屡用之。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不仅写了一个令自己厌恶嫌弃的阿长,又用诙谐的笔法写了一个善良的阿长。如写她粗俗,说话“切切察察”,用手指指点点,睡觉摆成“大”字;写她“规矩”多,说正月初一清早,“我”不说“恭喜”,她就按住“我”不让“我”起来……这种笔法,使得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丰腴饱满,同时又会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又如《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既写了藤野先生的正直高尚、没有民族偏见,又写了他穿着不讲究,给人以寒碜的印象,以至于他乘坐公交车时被疑为小偷,展现出一个品格高尚、专注学术而又不拘生活小节的学者形象,这一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以看出,亦庄亦谐的笔法从不是写作者刻意为之,而是作者为展现真实生活而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因为只有表现一个人多方面、多层次的生活,才能塑造出一个真实的人。

雨果说:“把真实和伟大这两种特性调和、汇集、结合起来,就能创造出高于但又和我们一同生活的人物。”这里的“真实”是指那种平凡而又充满谐趣的生活,这句话从方法与目的两个角度道出了亦庄亦谐笔法的真谛。

猜你喜欢
朵夫阿长罗曼
微言大义
用善良的情感写出的好书
《约翰·克利斯朵夫》故事梗概
《约翰·克利斯朵夫》选文精读
阿长最看重的是“福”
想象的空间与经验的几何
阿长与沙县小吃
阿长买《山海经》
你到底错在哪儿
A Warrior as well as Ide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