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分析与优化研究

2022-07-19 01:32叶壁瑶
商场现代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税务风险风险管理

叶壁瑶

摘 要: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与财税信息建立了线上互动,使税务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当前的税收相关工作进行智能分析,推动企业税收体制改革升级。为了避免企业涉入税收风险,给企业带来名誉和经济损失,企业应加强税务风险管控。税收管理风险不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也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因素。了解税务风险及其成因,合理有效地进行规避和防范,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走向成功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企业税务风险展开分析,通过组织架构、专业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展开分析,针对当前企业存在的税收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为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税企协作关系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税务风险;风险管理;监督考核

引言: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经营过程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虽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严格监管,但由于业务范围较广,涉税类型较多,有些企业财务人员缺乏政策敏感性,对政策解读不深入,导致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容易发生涉税风险。随着市场经济形式的多元发展,及企业经营来自内外部的不确定因素,内控管理的水平及税务风险直接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本文从企业内部管理、税务风险应对措施等进行分析,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强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税收相关工作稳步运行。

一、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1.税务风险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决策,每一种决策都会涉及到企业的效益和成本,进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税务问题,若处理不当则容易引发税务风险。企业税务风险,一方面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收法律规定,具体表现为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没有充分解读相关税收政策,不能利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导致多缴纳了税款,增加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企业需要具备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在运营过程中避免因政策解读不到位而受到经济处罚,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将税务风险因素降到

最低。

2.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由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产生。

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主要有税收政策及纳税环境的变化等。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税收政策、法规等也在不断调整和更新,在对财务、税收知识进行理解、认知、掌握和运用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难免因为对新出台的政策理解出现偏差而给企业带来风险;经济环境、政策和法规环境、执法环境发生变化,以及社会意识、税务执法等都会造成一定的税务风险。

企业内部环境税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对经营状况了解有限以及对税务筹划理解扭曲,导致企业涉税行为出现偏差;企业人员税务风险意识淡薄、专业水平不高、不能充分解读税收政策;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做税务筹划不当时可能会违反税法政策;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也会给企业带来深层次的涉税缺陷;内部审计工作失效会增加企业税务风险,同时容易造成企业非蓄意的税收违规行为。

3.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全员参与、全过程的管理。只有经过不断完善优化、改进,建立符合要求的税务管理制度,科学实施内部控制,才能达到税负合理、风险可控的目的,更好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特征,构建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与税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关注国家及行业最新法律政策,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税收工作进行科学筹划,为企业节约税费成本。税务风险管理应结合企业当前税收实际状况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计划,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等级。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还应加强税收筹划,引入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潜在风险量化评估,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审核制度,提高各职能部门税务风险管控能力,尽可能地降低税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

4.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是企业顶层管理人员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对企业潜在的风险实施的管理,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企业风险管理主要是对当前风险量化,根据可承受能力划分等级,对于情况紧急,风险发生影响力大的风险应优先处理,企业可承受范围内,发生风险几率较小的风险可以延后,企业应对企业潜在风险做出精准预判,对不同风险等级进行准确估计,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目标设定、识别、评估、应对及控制。

5.内部控制理论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经营活动有序开展,包括内部控制环境、内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其中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组织架构、制度体系、人员配置及企业文化等。内部风险评估包括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应全面分析风险演变规律和发生概率,提前做出风险管控措施。内部控制活动是企业风险发生前通过管理措施,控制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降低经济损失。

二、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税务风险意识不强

企业缺乏对税务风险的重视,不少管理者认为纳税筹划不如日常工作重要,将注意力落在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忽视对税务风险的防控,也是导致税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部分管理者在利益驱使下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选择承担适当的税收违法成本。企业对财务管理投入資源不足,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监督及激励制度不健全,对潜在风险不能建立预警机制,税务风险管理效果不佳。

2.企业税务组织管理不完善

企业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税收管理工作仅由财务部门委派一名税务会计负责企业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收优惠备案等工作。由于税务相关工作内容繁杂,一个人负责发票领取、开票、纳税筹划、核算等,还要对税务相关工作审批、资料保管等,导致不相容职位不能分离,内部控制存在漏洞,税收管理问题难以有效识别,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独立性,税收管理缺乏约束激励机制,从而制约了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发展。另外,企业缺乏内部风险管控制度,对潜在风险不能建立预警机制,税务风险管理效果不佳。由于会计制度不健全,涉税数据缺乏,税务风险预警监控系统缺乏依据,不能有效建立完善税收信息沟通机制,导致信息传输效率不高,不能及时掌控税务风险,只能被动地接受风险。而在税务风险发生后,又不能从内控角度查找税务风险诱发因素,对风险的起因、经过、结果缺乏认知。税务风险评估缺乏规范标准,风险评估人才缺乏专业素养,专业化税收筹划团队难以构建,影响税务风险管控效果。

3.经营过程的税务管理不健全

企业涉税活动包括企业的投资、采购、生产及销售等环节,实际工作中涉税数据过于分散,大部分企业没有将业务流程与税收政策融合起来,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权责分配不明确。各部门涉税业务缺乏有效衔接,不能严格按照税务筹划方案执行,税务筹划执行不力,在进行税务工作的过程中违反了税务机关的相关规定,就需要额外缴纳罚款、滞纳金等,造成了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企业经营业务繁杂,涉税业务范围广税种复杂,不同会计核算方式对税务处理影响较大,加上对经营活动的税务政策缺乏详细的理解,缺乏对各环节的税收筹划,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导致应支付的税金很容易计算错误,在与对方的交易环节中未能优先考虑税收因素以及正确认识和使用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企业多缴纳了部分税款,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4.税务管理流程不规范

由于企业内部税务管理松散,专职税务人员较少,专业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能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及时调整,造成企业税款缴纳和申报不及时,税款计算不精准导致税务管理问题频发,不仅被税务机构多次征收滞纳金,还对企业信用评级造成影响,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企业税务流程管理不规范,比如发票监督考核职能界限不清晰,会计主管负责税务分析,由出纳兼任增值税发票的领用和保管,其可能对发票真伪核验缺乏专业性,统筹计算不精确,导致不同税种款项申报出现错误。另外,企业税务风险评估体系缺失,税务风险管理一般由财务人员主观臆断评估,风险应对方案不具体,对市场发展规律不能做出准确预判,不能参考同类型企业发展情况灵活做出决策。税务风险存在管理人员的经验主义,随着国家税制改革,财务人员依靠个人主观判断,很难全面掌握各种不确定风险,税务风险管理流于形式。

5.税务信息沟通机制不协调

当前企业涉税业务借助信息化系统开展,例如金税、金蝶等软件,可以将企业涉税模块整合,实现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税务申报等管理模块统一结合,帮助企业税务筹划人员客观掌握的企业相关运营数据,税款核算及申报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但由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缺乏对企业当前税务风险的预警模块设计,数据搜集仍采用人工获取方法,信息即时性差,企业各涉税部门税务风险意识淡薄,税务相关知识掌握不深入,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税务管理存在一定盲区。

企业最高管理层虽然按照企业财务部门要求,设置了单独的审计部门,并且提出税务风险自查,以应对企业税务风险全面管控,但由于企业对生产运营各环节税务工作全面监管,弱化了监管机制的有效性,不能及时反馈问题,导致税务风险难以通过自查形式体现,影响税务风险管理有效性。另外,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税务人员应深入到企业各业务环节,整理税收数据,但由于部门负责人数据采购和上报不规范,不能展开深入交流,导致税务管理相关制度缺乏执行力,加剧了税务风险。

6.税务监督考核机制不全面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缺乏对税务管理的明确规定,税务风险管理考核指标不健全,在没有约束机制的前提下很容易影响决策的精准性,加剧了人为操作风险,影响税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升。虽然有些企业财务部单独设置了审计岗位,对税务筹划执行情况定期监控,但在落实过程中不能有效实施,税务监督不能发挥实效。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缺乏专业人才,风险识别能力欠缺,对企业经营风险难以准确识别,增加了税务风险发生概率。企业管理层应对税务筹划执行工作建立审计监督,提高企业涉税环节的税务风险管控效果。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

1.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针对当前企业税务风险意识淡薄现象,应对企业涉税业务相关人员及管理层进行专项教育,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每个企业的义务。要从思想上提高企业税务风险意识,加强对税收法律和政策的理解,面对税务风险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尤其是金税四期、大数据稽查下,企业税务负担越来越重,税务人员在准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精神的同时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严格遵循税法的规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正确利用国家税收政策,有效地规避防范税务风险和降低不必要的税务成本。

2.优化税务组织管理

企业管理层及税务人员应提高税务风险常态化管理,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开展有针对性的节税方案,从被动地接受税务风险转化为主动预防。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纵向延伸,企业税务风险应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管控,鼓励企业各层面人员参与风险管理活动,完善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明确专职风险管理机构和岗位职责权限。另外,企业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税务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帮助相关人员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及各项税收业优惠政策的学习,了解、更新和掌握税务新知识;开展税收风险典型案例分析,对风险分析理念、思路和共性问题探究、财务报表、发票流向等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涉税疑点信息的比对分析,共同查找日常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照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防控措施,从源头堵塞存在的漏洞。通过学习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避企業税务风险的能力,确保税务筹划目标与战略发展目标相统一,使税务风险管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税务管理与经营业务的融合

税务风险与许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每月缴纳多少税款是由业务部门如采购、生产、营销、管理等部门实际经营业务决定的,所以要加强各业务部门的有效衔接。

针对企业日常的业务流程,成立专门的税务复核与风险管控小组。比如,采购环节的税务风险管理,需要严格审查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发票,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发票类型,避免加重赋税成本。避免发票不规范产生进项税转出风险。生产环节的税务风险管理,应了解产品研发是否符合税收优惠条件,加计扣除项准确计算,加强费用的核算管理。销售环节的税务风险管理,在对外签订各种经济合同时,要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纳税主体资格和纳税资信情况,防止对方当事人转嫁税务风险;对合同条款要认真推敲,应根据不同纳税方式、纳税时间做好销售收入确认,防止产生涉税歧义和误解,了解最新税务法规,确保销售活动相关税务管理科学、有序。

4.健全税务管理流程

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流程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纳税工作机制,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首先,企业应全面分析企业地理位置、政策环境等,应对企业纳税行为实时监管,不得拖延缴纳税款而带来加收滞纳金的风险。其次,企业财务、业务和法务等各个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税务筹划,充分考虑涉税事项和税务成本,合理合法设计纳税方案。企业税务筹划人员应与税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建立税务档案制度,加强税务风险控制,随时掌握风险应对情况,积极研究解决应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风险应对工作经验。另外,企业应对涉税要素做出全面管控,确保涉税要素清晰明确,税务筹划部门及其他各部门应做好账务处理,保证日常纳税申报、税务登记、税款缴纳、税务資料报备及发票管理等工作必须符合国家税收法律的规定,严格管控每一笔经济业务。

5.完善税务信息沟通机制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各种信息沟通不及时的情况,容易导致税收核算错误、税收优惠掌握不准确等。所以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互融互通。企业应积极应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采集技术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监控,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数据交流,针对获取的涉税情况,对疑点信息进行深入细致整理,对管理台账实时跟踪,对相关数据进行清查、梳理、比对、分析,过滤清除垃圾数据,进一步细化明确涉税风险点,切实提高风险数据质量。另外,企业应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沟通机制,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帮助税收管理机关更为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的税收处理方面,要能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避免信息不匹配引发的矛盾,从而能够促进企业有效进行预先防范和风险控制,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企业相关部门之间应积极配合,提高部门间交流协作,构建税务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与税务机构建立沟通机制,优化企业税务制度。

6.完善税务监督考核机制

首先,建立内部监察机制。企业监察部门主要针对涉税相关账目核算是否计算有误,政策解读是否严格,税务风险管理机构是否有效,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反馈意见。同时要注意事前防范税收风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为了更好地了解相关税务风险,企业应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要在重要工作流程中设置关键监测人员,同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促进相关税务工作的平稳进行。其次,建立外部监察机制,与第三方服务机构联合开展税务监察工作,帮助企业提升税务处理能力,促进企业相关税务管理部门更加合理和有效地进行税务规划和管理。最后,建立税务绩效考核机制。应建立税务风险绩效考核标准,完善税务考核激励政策,进行定期的评估检查,运用税务风险追责机制对相关人员实施奖罚。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不断深化税制改革、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的政策。税费改革的深入,税务机构征管监察能力显著提升,税务管理体系与征信体系建立了信息互联,企业在面临巨大税收压力下,应不断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优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环境。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不只是财务部或几个单一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企业各业务流程和各部门的整体风险管控。企业针对当前纳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与不足应快速识别,结合实际生产运营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确立有效的税务风险预防和处理机制,加强企业税收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文武康,王玉涛.内部控制、税收征管与企业税务风险[J].当代财经,2021(08):41-52.

[2]杨肖.物流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21.

[3]夏李波.基于内控视角下的制造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21.

[4]谭光荣,黄保聪.税务风险、税收规避与企业资本结构调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1,42(02):82-89.

[5]张英娇,徐元玲,张乐.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营销界,2020(51):158-159.

猜你喜欢
税务风险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新时期企业的税务风险与规避之道
浅议企业税收筹划与税务风险管理
“营改增”对电气安装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影响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