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女艺人的缘起

2022-07-19 22:37杨柳
民族文汇 2022年49期
关键词:书场弹词女艺人

杨柳

苏州评弹从出现至19世纪中期,其的表演形式非常单一,基本都以男性单档形式呈现于书台。光绪年间,曾有一段谈及清末光裕社男艺人垄断市场现象的记载“清朝末年,书场是东一家,西一家,那些好的场子,都在光裕社的男响档手里。”还有在《说书小史》里也有所记载:“今海上说书一业,几乎全为男性所垄断……”可见当时的男档是演出市场的主体。随着苏州评弹艺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演出形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双档表演的兴起,更加生动地展现了苏州评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多为男双档,他们大都皆是幼时喜好听书,后拜师学习长篇,学成后有父子双档、师生双档、弟兄双档等。

直至十九世纪末,苏州评弹的活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女说书行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晚清时期的一道亮丽风景。

民国初年,女说书艺人以职业女性的身份重新亮相书台,而且势不可挡,对当时的光裕社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其实就我们现在人看来,男女拼档在舞台上更具表现力,有益于苏州评弹的传承发展!

但是在当时的时代,据记载旧时的光裕社资料记载,有一条社规“光裕社社员不得收授女徒弟;凡同业者与女档为伍,传授女徒,私自经手生意,察出议罚”!这一行规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甚至一度通过当时政府法令来禁止男女档演出,展开了一场十多年没有硝烟的战争。

苏州评弹的女艺人,早在在曹雪芹笔下就有描述。《红楼梦》中描写的“女先儿”,就是指女说书艺人。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中有一段章节,写的是贾府元宵夜宴,听完戏的贾母意犹未尽,书中写道:“一时歇了戏,便有婆子带了两个门下常走的女先儿进来,放两张杌子在那一边命他坐了,将弦子琵琶递过去。”这里的“女先儿”指的就是女说书艺人。而“女先儿”做为女艺人的形象屡屡出现在《红楼梦》中,是《红楼梦》中各大场合不可或缺的角色。众所周知《红楼梦》是曹雪芹以自家为原型而创作,曹雪芹生于清朝中期,由此可见,清朝女弹词在民间便已流行。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俗语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当时社会禁止女性抛头露面,登台说书那更是不允许的!只有生活在最底层的女子,迫于生活压力,无奈才走上这条路,因此当时的女说书艺人,也被认为是社会最底层的职业,业内外称之为“妖档!”

相传最早的弹词女艺人,起初都是盲女,她们在勾栏瓦舍、茶楼酒肆等场所,以小曲小调卖唱为生,生活很是凄苦,称为“盲女弹词”。马如飞有一支开篇《世间何事》中描述了当时的盲女艺人:“世间何事最伤心,美女可怜瞎眼睛。长成少幼成婚配,只好南词学唱女先生。” 这里的“南词”指的就是“苏州弹词”。

到了清咸丰年间,苏州妓院盛行,随之“盲女弹词”被“妓女弹词”取而代之,她们以弹唱为主,多数不会说唱整部书,只会说整书中的某一段。《瀛孺杂志》中记载当时弹词女子弹唱“其声如百转春莺,醉心荡魄,曲终人远,犹觉余音绕梁”,因而“每一登场,满座倾倒”。苏州弹词艺人马如飞在开篇《阴盛阳衰》中有较为具体的描述:“苏州花样年年换,书场都用女先生”。一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女弹词的受欢迎程度非同一般,另一方面也道出了男艺人对女艺人的强烈不满。

太平天国运动以后,1868年时任江苏巡抚丁日昌为了整顿风化,颁发了三条禁令:禁淫词、禁淫书、禁女性入茶馆。这批女弹词艺人被迫迁移到了上海租界,租界属于西方人管辖,禁令在这里是行不通的,而且当时上海租界新兴的消费文化环境为女性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西方资本主义休闲方式的传入也刺激并加速了上海娱乐业的发展。上海租界的繁荣为女弹词的出现提供了非常宽松的社会环境。当时书场事业红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学习弹词的女子日渐增多,多以能说一口吴侬软语的苏州话为荣,而她们的居所名为“书寓”,因此又称为“书寓女弹词”。据记载,当时上海福州路一带的“书寓女弹词”五步一家,十步一处!

这些女弹词艺人虽然学艺原因各有不同,且皆有师承。拜师学艺规矩与当时以苏州“光裕公所”为中心的男弹词艺人有所不同,她们需更改姓氏,随师姓。学艺期满,书寓女弹词也需通过相应考核,方能进入正归书场演出,被称为“先生”!规定每年会书一次,须说传奇一段,不能说或不参加者,皆不得称“先生”!所以“先生”这个名字,本来是称呼男子,但在书寓女弹词群体内部,却是一种得到社会赏识的标志!清晚期书寓女弹词则成为了一种时尚,成为了当时一些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呢?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女弹词艺人们呈现出了一种“文人化”的趋势,大多能“略通文墨”,甚至“博学多才”,能弹善唱,能说会道,符合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品味。为了丰富演出形式,有的会采取“女双档、三个档”的表演形式,角色的分配可按需转换。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在新旧政权的交替之时,随着传统文人学士阶层的消失,书寓女弹词职业日渐衰落,据记载当时上海福州路上已无“书寓”,女书场随之消亡。

民国初年,受女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女子弹词演艺又重新兴起;女弹词艺人成为了职业女性群体的一员!金孟远在《吴门新竹枝词》中曾提到:“针线无心苦索居,盈盈十五小银鱼。儿家自有新生活,斜抱琵琶学说书。”其中的“新生活”,就是指女性从师学习弹词,以谋经济独立。

女弹词艺人的传承对象也逐渐扩展到兄长、丈夫、以及其他男性弹词艺人,并成立了以男女档为特色“普余社”。但当时苏州“光裕社”为了维护男性弹词艺人的垄断地位,依旧禁止女弹词登台,直至当时震惊评弹界的一场官司的爆发,命运才真正得以改变,后人称为“光普之争”!当时官司在民国政府南京最高法院开庭,双方的代理律师各执一词,辩论相当激烈。突然,有人送上一张纸条,法官接过一看,原来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有话要讲,就当庭宣告:现在有宋美龄女士发言,大家欢迎。只看见审席间一位贵妇面带微笑,缓缓起身,站立在座位前发言道:“今朝我来参加旁听,觉得非常有意义,一方讲说书这个行业应当是男人的职业,还有一方讲,勿管男人女人,是人全好说。”她指了指当时法庭上的孙中山遗像说:“中山先生遗像上有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这四个字,大家全晓得的,还有四个字,法庭上没有,但是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的,这四个字就是男女平等。勿管双档、单档、男档、女档,都可以说书。拿女档说成妖檔,拿女人说成妖怪,是很不妥当的。请讲这句话的人回去问一问侬家中的姆妈、阿姐、妹子,伊拉同意吗?”

最终,法庭宣布光裕社败诉,且批示了四条解决原则 :

1.社员应不分性别,不得有性别歧视 ;

2.光裕社不得对非本社社员进行限制,并取消对外道只能在平台演出的不合理做法;

3.非光裕社社员可自行组织行业团体;

4.弹词演出脚本,事先需送至吴县公审会审查无碍后方准演出。

这场官司以男女档艺人大胜落幕。

1935年3月,以男女档为特色的“普裕社”正式成立!普裕社的成立,打破了当时男艺人一统天下的局面,重新划分了评弹界的演出市场,使评弹界出现了光裕社、润余社、普裕社这三大评弹社团。普裕社一方面以男女档为号召,改变了苏州评弹传统的表演形式,使评弹表演艺术更趋多样化 ;另一方面也挑战了当时男性在评弹职业中的权威,对苏州弹词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1945年,当局因管理之便,要求光裕社、润裕社、普裕社三社合并。自普裕社成立以来,光 、普两社一直是竞争对手,合并成一家又谈何容易!但大势所趋也只得顺势而为。双方协定一切照光裕社的规章,只是在社规中加入“男女一律平等 ”一条 。1945年11月,光裕社、润裕社、普裕社主要成员在苏州召开记者会,宣布三社合并为“苏州评话弹词研究会”,从此女性评弹演员正式走向了舞台。

男女拼档加速了苏州评弹的发展,更好的丰富了舞台表现力,展现了苏州评弹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

猜你喜欢
书场弹词女艺人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千万直拍
简论江南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文化公益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评弹书场
民国时期弹词的电台传播
公益型书场生存困境与出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