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立足橘茶特色,打造科技支撑三产融合先行区

2022-07-19 12:34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鲟鱼科技园区柑橘

宜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湖北宜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于2015 年12 月获批建设。 2019 年通过科技部验收。 2020 年园区成功加入科技部“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成为布局湖北、对接全国的首批试点。

园区内柑橘、茶业、水产等优势产业和优势品牌逐渐显现,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2019 年核心区所在的宜都市获批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020 年“宜都蜜柑” 品牌价值达到36.84 亿元,居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17 位。先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宜红工夫茶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的工厂化循环水生态养殖鲟鱼生产繁育基地、全国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动了区域整体建设和发展。

聚焦特色产业,厚积发展动能。 近年来,园区加快发展柑橘、茶业、水产、种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柑橘、 茶叶两大产业入选国家优势产业集群。 2021年,园区核心区农业总产值达到24.02 亿元,造就了宜红工夫茶、宜都蜜柑、丰岛罐头、天然富锌茶、土老憨系列食品、清江野渔、鲟鱼鱼籽酱、康珍葛根粉等一批精品品牌。

聚焦市场主体,激发创新活力。 近年来,园区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高企总数达25 家。入驻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 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4 家。 发展速度、质量和总量均居宜都地区前列。 土老憨集团多年荣登湖北农业产业化综合十强龙头企业榜, 鲟鱼谷和九鼎牧业上榜湖北民企百强。

聚焦“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园区。通过“+互联网”“+文化”“+旅游”“+康养”等举措,精心打造了“鲟龙湾文化旅游产业园”“长江山城水都健康城”“青林康养小镇”“荆门山文化公园”“柑甜小镇”等旅游名牌。 2019-2020 年,园区共接待游客152.3 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2 亿元,带动当地农民增收20%以上,实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有效对接,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宜都实践路径。

聚焦高端资源,夯实创新基底。由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组建的“柑橘优质高效栽培与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长期开展柑橘育种、良种苗木繁育、配方施肥、栽培、保鲜与加工方面的技术研发,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 2020 年土老憨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的“柑橘全果利用与绿色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聚焦产学研协同,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近年来,核心区20 多家企业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 三峡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转化科技成果41 项。其中,在柑橘精深加工方面取得多个“第一”和“唯一”——首个柑橘自动化剥皮-榨汁-烘干生产线, 首个柑橘全汁带渣发酵工艺体系,首个橘醋发酵菌种选育,全国唯一用橘汁酿造橘醋原浆系列、 陈皮料酒系列产品,在全国首先实现柑橘全果利用。

猜你喜欢
鲟鱼科技园区柑橘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走访申能集团和捷氢科技园区
柑橘家族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陕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100岁的鲟鱼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
让鲟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