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数智临平 绘新区胜景
——杭州市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访谈

2022-07-19 05:35章先清施安南罗瑞斌
浙江共产党员 2022年6期
关键词:临平

本刊记者/章先清 施安南 罗瑞斌

一阵急促而厚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陈书记来了。”工作人员低声告诉记者。

手里拿着笔记本,无疑,结束采访后,还有会议等着陈如根。

一坐下,陈如根便放下材料,娓娓讲述临平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2021年4月9日,杭州官宣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都市新区——临平应运而生。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扎实的产业基础、深厚的历史底蕴、完善的城市功能,崭新的临平大地蕴藏着无限的可能。

主政一方,关键在于找准火候、拿捏分寸、调配得当。陈如根深谙此理,对于如何锚定发展方向,打造“数智临平·品质城区”,他有着清晰的思路。

整体推动“共富”,拳头产业是核心。制造业便是临平区域产业中的强区之基。

临床护理:膝关节有胀痛感,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消炎止痛治疗,以控制症状[3、4],如注射完后给予患处冷敷以消除先期的胀痛,还要嘱患者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保持关节活动度。注意观察膝关节有无肿胀、疼痛、膝关节围皮肤有无红肿及皮温增高,观察膝关节是否存在关节功能障碍及僵硬,如有,了解其发生原因,关节肿胀患者,给予抬高患肢,冰块冷敷,卧床休息等措施缓解症状,待症状消退后指导患者下床行康复锻炼。

“临平的制造业规模不小,并且质量比较高。”陈如根如数家珍。近年来,临平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培育了老板电器、春风动力、西奥电梯、贝达药业等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拥有省级“未来工厂”4 家,今年新增省级“未来工厂”试点2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2021年,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9.99 亿元,比上年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0%。说到兴起,陈如根满脸笑意。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一个小时的采访中,陈如根反复提到了“人才”二字,在临平,人才工作始终是处于“C位”的。今年,依托“人才大脑临云系统”,临平区锚定“未来智造城”建设目标,成立全国首个未来智造工程师联盟,打造具有临平辨识度的未来智造工程师队伍,目前已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转化35项,集聚1.1万余名优质工程师人才。

“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也好,示范区也好,我觉得最终还是要老百姓说了算,老百姓的获得感很重要。”这是陈如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了共同富裕的赛道上不落下一人,临平卯足了劲儿奔跑,后进村的蝶变也始终牵动陈如根的心。临平有6个后进村,有土地近1 万亩,“后进村还是要设专班,你们要赶紧抽人去。”在现场,陈如根给组织部门出了题。接下来,临平将考虑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农业,走出一条“农、文、旅”相融合的特色路子,开辟临平乡村蝶变的新路径。

时间虽短,但一番对话下来,敢想敢为、雷厉风行的陈如根对创造临平美好未来的强烈信心,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道路上,临平新区必将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本次党代会吹响了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嘹亮号角。临平区如何牢记嘱托勇担重任,在新征程上奋力推进“两个先行”?

陈如根:临平区将围绕“两个先行”总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发展“制造+服务”新业态,走出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陈如根(右二)在走访中/杭州市临平区委办供图

人物名片

陈如根,1966年6月出生,浙江绍兴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3月起任杭州市临平区委书记。曾任杭州市西湖区古荡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留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留下镇党委书记,西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杭州市余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杭州市余杭区委副书记、区长。

二是“内外兼修”共同富裕先行。一年多来,我区开展“强村富农”三年行动,深化大运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实施农民住房解困工程。接下来,我们将全力擦亮临平共富品牌。

三是改革助推现代化先行。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破除体制障碍、促进政务提速、回应民生期待。比如,在今年以来多轮疫情防控中,创新研发了“网格疫管通”应用,在全省率先设立流调溯源智控中心,织密“最后一公里”精密智控网。

党代会报告提出到2027年打造“8个高地”的具体目标,并把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和清廉建设高地作为首要目标,临平区如何全力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

陈如根:我们将始终坚持政治建设统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政治过硬保证各项事业顺利推进、健康发展。

一是党建统领夯实基层基础。加强“141”体系下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推广社区“5+5”力量储备机制;制定出台“高质量推进‘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二十条意见”。

二是全面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五步考察法”;创新“大科室”运行机制,实施重点专项工作“项目化+专班化”机制;持续实施“领雁工程”,对村社党组织书记实行提级管理;建立区镇两级兴村治社导师团。

三是推动组织优势辐射全域。持续推进“双建争先”系统迭代升级,建立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参与急难险重任务快速响应机制。同时,全域建强党建联盟。

历史在继往开来中续写,事业在接续奋斗中升华。未来五年,临平区将如何瞄准新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工作落实?

陈如根:未来五年,我区将锚定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总目标,具体将从六个方面着手:

一是精心重塑区域发展新空间。坚持规划引领,实施“南融、北创、东靓、西优、中兴”的区域发展战略。

二是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聚力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八百亿级生命健康产业、五百亿级时尚产业三大产业集群;做强做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大运河科创城三大产业主平台;实施“菁英”赋能、“临商”提质、“精匠”锤炼人才结构创优计划。

三是持续放大改革开放新优势。高质量推进“1612+N”体系建设;推动“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重塑基层治理流程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创建;深入推进区域合作,加速推进长三角G60浙江(临平)科创基地建设等。

四是积极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实施交通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靓城行动”;启动新一轮美丽乡村提质升级行动。

五是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新典范。持续攻坚污染防治,加快推进临平自来水厂、临平北净水厂等项目建设,加强丁山湖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等。

六是加快建设共同富裕新家园。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

猜你喜欢
临平
凝聚幸福感 共绘“夕阳红” 临平街道打造全周期养老服务体系
奇妙的傍晚
临平街道:创新发展 智慧治理 提升城市能级
临平①道中
墨印银元勾起古镇往事
台风
做红糖面包
沈千越??《古诗两首》
家乡的“细沙羊尾”
我家有个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