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2022-07-20 14:02张明媚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6期
关键词:主题品质文本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和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立足学情,紧扣主题,点燃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通过深挖文本,引导学生捕捉插图细节、着眼问题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主动理解、分析并推断、评价,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为学生的语用输出服务;借助绘制个性化理解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品质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英语;主题;文本;品质;思维

作者简介:张明媚(1984-),女,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SMART课堂的构建。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在教学中,广大教师对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之一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和重视程度不容忽视。

当前,部分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侧重记忆、理解以及一部分的知识应用,对分析、反思、批判、创新等思维着力少,优质思维较为稀缺;英语知识学习呈现碎片化、僵硬化,缺乏系统性、条理性;喜欢运用固有的汉语思维方式,导致学生的英语交流表达生硬。鉴于上述问题,我们强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提升英语教学品质。

什么是优质思维呢?优质的思维是能在具象中抽象、在分析中推理、在比较中质疑、在联想中创新的思维;能恰当地表达感情和情绪的思维,能以平等互动方式开展文化理解的思维,能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并保持开放心态的思维。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关注“品质思维”的提升呢?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案例分析指向品质思维培养的小学英語课堂教学实践。

一、紧扣主题——点燃思维的积极性

热身活动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有效的热身能快速把学生带入学习状态,促进积极思维的发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引领学生紧扣主题开展头脑风暴、自由交谈等热身活动,激活学生头脑中与该主题相关的知识图式,点燃学生积极的思维,刺激学生开口的欲望,为接下来理解和获取文本信息做铺垫。

例如,人教版PEP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4“What can you do?”Part C“Who can be my friend?”写作课,该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我,主题意义是充分发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认识自我,乐于主动结交朋友。而该部分文本内容以邮件的形式呈现主人公Robin的自我介绍内容。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本课时将进一步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句型“I can/ I can't...”正确描述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介绍,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课程开始,笔者将动词和can的句式融为关于机器人Robin的歌谣中,带领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律动中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紧接着,借助信息技术Word Art制作机器人形的文字云图(如图1),结合30秒计时竞赛制,刺激学生运用“Robin can...”这类语句介绍Robin的能力。融入已学动词或动词词组cook, dance, swim, play football等的文字云图信息量丰富、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预热了学生相关主题词图式。

不论是轻松愉悦的chant还是信息饱满的文字云图,都是围绕该主题的有意义热身活动,能有效驱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活基于该主题的已有知识储备,为后续的文本学习奠定基础。

二、深挖文本—— 增强思维的逻辑性

语言学习既有感知、体验的过程,也有比较、分析、探究、领悟的过程,语言现象背后的理据和逻辑关系有利于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当前语言学习的教材均包含了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其中标题、图片、词句、语法、文体结构等为显性信息;而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为隐性信息。在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教师应深度解读文本,抓住其显性或隐性信息,启发学生的思维,增进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一)捕捉插图细节,预测推理

插图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文本信息相辅相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捕捉插图显性信息,将文本内容化模糊为清晰,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分析与推理;也可以对插图的部分信息进行遮掩,创设信息沟,帮助学生降低文本理解难度,引导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四册Module 10 Unit 1“Did you fall off your bike?”一课,其文本内容Lingling和Amy看到Daming 头上缠着绷带,主动关心Daming头部受伤的情况。文本插图丰富,每副插图中的小图巧妙地组合成Daming和Sam发生意外的小事故。首先,笔者呈现单独的Daming|、Sam头像,引导学生运用 “Did they...?”句型猜测“What did they do yesterday?”,再呈现文本小插图——昨天大明和萨姆骑自行车,导入小事故的开端;紧接着利用信息技术制造黑屏,加上刹车音效,引发悬念,刺激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What happened?”,致力于分析、判断思维的培养;教师不急于把结果告知学生,而是直接来到事故的结局插图——他们受伤在医院,让学生推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图2);最后,师生同步走进文本的深度学习。

通过提取文本的情境图或截取部分图片内容或增添音效的方式,设置信息差,吸引学生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文本学习,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着眼于学生观察力和内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着眼问题策略,互动思辨

思维发散的关键点是起因,或者说“引发事件”来激活学生“迁移类比”的潜能,而问题就起到这个起因的作用。因此,有效的问题能促使学生产生困惑、质疑、探究的心理,继而驱使其深度思维,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要设计从感知到理解,从分析到评价的具有系统性、梯度化的问题,引领学生梳理、分析、概括、评价文本,启迪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从纵向和横向勤思、深思。只有思维从表层走向深刻,才能在意会主题意义的同时,增进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始)第六册Module 9 Unit 2“Mum bought new T-shirts for you.”一课,文本语境是堂兄Simon写信给即将前往美国的Daming,告知一家人为迎接他到来所作的准备和期待。基于文本,借问题提取家人所做的事情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托板书的关键词提炼梳理:

T: How did Simon's family do the preparations for Daming's visit? Can you classify them?

S1:他们是从Living(住)—put another bed/Clothes(衣服)—bought new T-shirts /Transportation(出行)—borrowed a bike.

S2:还从Culture(文化)—read Chinese history/listen to Chinese songs.

在略读之后,学生根据理解,尝试梳理、归纳文本中接待所做的准备信息,并进行有机分类,师生梳理成表格。(如图3)

T: Great! These are about material preparation and spiritual preparation. Then what do you think of Simon's family?

Ss: They're nice./They're considerate./They're interested in Chinese history./...

T: Can you find out the facts for your comments?

S1: They are nice because they prepare well for Daming's visit.

S2: They are considerate because Simon said Dad put another bed in his room and Mum bought new T-shirt for you...

在師生互动中,学生在理解基于文本的知识信息层面上,根据问题提炼要点,评价人物行为。同时,教师及时的追问,更是激励学生不断用事实验证自己的观点,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同时,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

基于文本,以问导学,以问导思。抓住教材的隐性或显性信息,提出有层次的问题,并适时追问,可以有效地锤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跳出文本、超越文本,形成思维高潮,促进个性和智力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导图——发展思维的创新性

创新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力中层次较高的一种能力。课堂上,教师常借线条、图片、关键词等将文本的散点信息进行逻辑性关联,构建思维导图,让思维逐步变得有序。而让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让语用输出变得更有条理。同时,还能助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绘制个性化的思维导图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六册 Module 4 Unit 2“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一课,其主题是人与社会的节日话题,文本内容围绕Simon向Daming介绍美国节日和自己最喜欢的节日。立足文体,提炼关于节日的信息(what/how);深入文本,拓展节日时间When和由来Why,由此构建四个矩阵的节日导图(如图4);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向Simon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节日,让学生在老师提供的语言支架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节日体验,完成最喜爱节日的思维导图或重新设计节日导图(如图5)。联系生活的真实任务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极大地发挥其想象创新能力,提升了思维的创造性,落实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最后,通过文化意识的渗透,鼓励学生谈谈如何为传承中国文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将学习推向更高的深度,体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

思维导图是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外化为图像的方式,也是将隐性知识结构显性化的思维过程。学生能根据主题绘制便于自己记忆、思考的语用输出方式,不仅是高阶思维的体现,更是学生创造力的有力展示。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和文化本身,更是人的发展,是人对于语言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是人的文化解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而这一切需要思维作为发展的桥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应逐渐从单一知识点的学习过渡到单元统整知识面的构建,紧扣主题,深挖文本,构建导图,关注思维的积极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从思维品质到品质思维,将语言教学和思维训练合二为一,使其更全面、更具整体性、更有序、更敏捷、更深刻和富有创造力,更具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徐洁,屈凌云.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2]朱浦.小学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73-79,127.

猜你喜欢
主题品质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