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六方禅定》紫砂壶艺术表现中的文化精神

2022-07-20 10:03王晟康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禅定方器泥料

王晟康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影响甚广的茶道文化,促使茶壶在中国成为了一种极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各种精美的陶瓷茶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紫砂壶,其是中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匠人精神结合而成的“奇作”,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手工制壶的水准和茶文化精神。在《六方禅定》这件作品之中,泥料与造型首先代表了紫砂泥的特质和中国古典审美的范式;其次则反射出中国的文化精神,尤其是主题中的“禅定”更包含有深邃的哲学境界,从而使作品获得了更为丰富和深层的内在审美空间,彰显了作品的重要价值,能够体现紫砂壶艺术的优秀品质。

一、紫砂泥的古典特色

紫砂壶的古典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泥料所决定的。紫砂泥是一种与中国颇有缘分的泥料,在全世界范围内,仅中国有丰富的紫砂泥矿藏,且种类也非常丰富,除此之外,紫砂泥的性质也非常适合用来泡茶,恰好合乎中国人饮茶的需求。紫砂泥赋予了紫砂壶生命,它的美丽与神奇也要依靠紫砂壶得到展示。

紫檀色是紫砂壶的标志性颜色,生成原因在于紫砂泥中包含着丰富的铁元素。紫檀色也是中国古典美的代表颜色,因此能够使作品形成高贵、大气和内敛的古典美特色。作品的颜色相当醇厚,紫红色调交织,给予了作品以东方的神秘,蕴含着深厚、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气息。壶体的表面是光滑的,柔和的,没有张扬的光泽,沉静而内敛,散发出从容不迫的气质。创作者更注重展现的是紫砂泥本身的美感,不需要任何的夸张,回归纯粹,再现古典魅力,便能触动人们的审美心灵。

二、工致的“六方”造型

中国传统陶瓷茶壶通常都是圆形和方形的,紫砂壶也是如此,其中方形还可以分为四方、六方与八方三类,气质、风格也不同。此壶采用的是六方造型,并结合了一定的圆形元素,这是紫砂壶创作的一个特点,也可看出紫砂壶创作的开放性。圆器与方器的造型从来都不是完全割裂开的,巧妙的融合更能展现中国所崇尚的刚柔兼济的审美特征。

此壶的壶身部分首先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六方特征。筒身由六个完全一样的面镶嵌围成,每一个面都是经由创作者纯手工打造而成,再镶嵌起来,也就是紫砂壶方器制作常用的“镶身筒”技法。由于紫砂泥在经过高温烧制后会发生一定的收缩,且每种泥料的收缩率都不同,要想打造出一件端正且气韵不散的完美方器,创作者必须充分了解泥料特性,在制壶时有精准的预留,可见方器制作的复杂性。

此壶的上下并不是等宽的,上部要明显宽于底部,这样壶身就有了一个纵向收缩的过程,看起来就像是带有一定的弧度,消解了方器的冷峻感,在气质上更加温和。壶身的棱、面、角清晰,则凸显了六方的特征,做到了刚柔兼济。

短促的六方壶颈承接着六方壶盖,可见创作者将六方特征是贯彻到底了。壶钮也是六方的造型,顶面中央部分微微凸出一个小尖,可使作品不至于太过扁平,没有起伏,对作品的节奏进行了调整。此壶若从顶面看,可见非常清楚的六边形层次结构,所以壶钮、壶盖以及壶身之间是存在比例配合的,这样才能保证作品从每个角度看都是完美的。四方弯流与把手对称镶嵌在壶身左右两侧,这两个部分再一次强调了刚柔兼济的美学风格,并保证了作品的使用效果。此壶的造型完美诠释了六方造型之美,体现了紫砂壶方器制作的复杂性,也揭示了中国传统审美中对均衡、和谐格局的追求。

三、“禅定”的文化精神

“禅定”源于佛教,是指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也可引申为一种极为宁静与和谐的状态,是人生的境界。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其中的一些内容与中国传统所崇尚的真与善有契合之处,故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人生哲学。

此壶从整体上看,一个最鲜明的特征便是“静”,作品相当踏实,正象征那“不散乱”的状态,让人们的内心随之沉静下来,也启发人们要脚踏实地、摒弃浮华。那明快、利落的棱角则象征“净”,指内心的纯净与清净,如何去保持这种“净”,则要像那棱线一般曲直清晰,坚持原则,才能达到“禅定”的境界,更好地体悟人生。

结语:此件《六方禅定》紫砂壶的艺术设计是比较简约的,这是紫砂壶艺术的典型风格之一,但在其泥料、造型之中可见非常明显的中国文化精神因子。文化对于紫砂壶创作具有潜在的影响力,紫砂壶艺术也对传承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紫砂壶艺术的重要价值之一。

猜你喜欢
禅定方器泥料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坛经》中“人”的生存意义
平天湖,禅意的水
论佛教禅定与儒家静坐工夫之异同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
浅谈紫砂《六方水平壶》的传承及创新
练功解“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