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君子文化与绅士文化的异同

2022-07-21 11:52胡璇段怡彭淋黄思越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绅士君子文化

□胡璇 段怡 彭淋 黄思越/文

君子文化与绅士文化作为中英两国不同社会文化土壤下的代表性产物,在强调对社会的贡献、重视礼仪、尊重适当的社交距离、对广博知识的渴求等方面高度一致,而于其对女性的态度、精神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抱负等方面又各有特点。探究两种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于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促进中英文化交流与沟通,思考现代中国应如何对优良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并将其发展成为适用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理念、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1 君子文化与绅士文化的共同点

1.1 二者从阶级、身份标识转化为一种精神高标

何为君子?据记载,“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君”指代的是奴隶社会中的国君,而“子”则是对古代男子的尊称。起初,“君子”一词有着非常明显的政治倾向。从孔子时期开始,任何品行高尚、德才兼备的有德行有修养的人,君子更成为了一种人格象征,文学家余秋雨认为,中国文化因为有了君子就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是徒劳。君子,在舍弃了其最初的阶级、身份标识以后,更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一种精神高标。

而同样在西方有着重要地位的绅士文化,更是早已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影响着西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绅士文化的起源受多方面的影响,但最初英国绅士精神的主要起源是英国历史上脉脉相传的骑士精神。基于贵族阶层所衍生出来的绅士,随着贵族文化的盛行,英国社会各阶层也开始逐渐向贵族阶级不断看齐,不同阶级之间不断交汇融合,向贵族阶级中优秀的宝贵品质学习的同时对其他阶层的文化进行优化升级,就是在这样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另一种精神文化——绅士文化,并成为了英国文化的一个独特标识。

1.2 两种文化对“君子”和“绅士”的界定都具有阶段性

“君子”概念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理想人格概念之一。“君子”的定义一直处在不断变化融合的过程中,直到孔子时才基本定型。在《尚书·周书》中,“君子”一词指在位统治者,如大小官员、大臣或将士等。在《诗经》中“君子”的内涵逐渐具有道德色彩。在《论语》中,孔子把“君子”的内涵由“身份地位”转化为“道德人格”。他描述的君子“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技艺、能力、身体素质、文化修养都非常出色,是志向远大、道德良好、精通六艺的完人。”

与之相同,绅士文化作为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化,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内涵。英语中的 “绅士”一词最早出现于1413年,用于代表在上诉或控告的过程中,骑士和男爵家庭中的年轻成员,以区别于那些有头衔的兄弟姐妹们。18世纪,爱尔兰作家、政治家理查德·斯蒂尔曾写道:“绅士的称号从来不取决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而是取决于他的行为。”这一观点可看作维多利亚时期绅士标准的萌芽。相较于以往对硬性条件(如血统、军功徽章和经济实力等)的要求,维多利亚时期对绅士定义的阶级观念淡化,主要集中于个人软实力,即仪容举止得体、富有教养、受过高等教育等。

1.3 都兼具人文主义思想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 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贲卦·彖传》)在周易中,提到了人文的概念,但是在这个语境下人文和当代人文不一样,传统儒家的人文是六艺。但是儒学中最早的人文仍然来自最基本的和思想。和的思想不仅是关于环境与人与自然,广义上的人文主义是关于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探讨。

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是以科学为核心的,用人的精神状况做神经分析,而本质上,西方的善恶和道德是关联的是科学,然而西方的人本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的觉醒源于对于人和科学,以及人和神学的探讨,从蒙昧到理性仍然是一种人和自然关系意识的觉醒,类似于儒家的天人神的位置的探讨,而无论在任何时期,人是社会的主宰,不否定人的价值和人的贡献就是最基本意义上的人文主义。

2 君子文化与绅士文化的不同点

2.1 君子文化重视内在修养,绅士文化更外显

君子修德,绅士修礼。君子注重内在,绅士看重外在。“君子”是孔子希望培养的道德典范,他对君子的定义很抽象:“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在孔子眼里,君子要具备仁、智和勇三种品格,对于君子的外在孔子并未有明确的说明。他们可以是任何人,是乞丐,是学生,是君主,是学者,只要拥有好的品德,那就是君子。

而洛克的“绅士”则更多地需要外在的金钱地位,衣着举止来体现。英国早期的绅士借鉴了一些古希腊罗马有钱贵族的生活方式,他们对于内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而对于服装,礼仪等则制定了一些比较浮于形式的准则。绅士风度不仅指文化教养,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之上。绅士们需要着装得体大方,这使得我们印象中的绅士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的西装革履,这种易于模仿的特点也使得绅士变得越来越形式化,所以有时外表看似是绅士,实则也可能是金玉其外的伪君子。

2.2 对女性的态度

在对待女性的态度方面,君子和绅士区别尤为明显。在古代,君子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他们严格遵守着三纲五常,对女性持歧视态度,儒家所主张的妇德观念和男尊女卑的女性观使得妇女的地位逐渐低下。在《论语》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女性在社会中逐渐卑微,寡妇改嫁或者女性有不忠行为会受到社会及伦理的极度鞭挞。

反观绅士,绅士最为人知名而且称道的一点就是他对女士的敬重有礼。英国绅士对女性的尊重可追溯到骑士时代的情人崇拜,每一个骑士必须寻找一个情人作为自己的保护对象,有时甚至可以为其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崇拜后来被绅士所继承,并将范围扩大到所有女性,发展为了绅士对女性的尊敬。总的来说,绅士是对女性的保护与尊敬大多数时候是为了体现他们作为男性的英勇气质,但他们对女性的态度确实要胜过中国古代的君子。

2.3 君子尚“仁”,绅士尚“勇”

尽管“君子”和“绅士”逐渐成为一种对拥有高尚道德品格的人们的统称,他们处世的内核却是不同的。君子尚“仁”,上至治国理政,下至举战边疆都讲求一个“以仁为本”。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前来帮助郑国的楚兵展开泓水之战。楚兵强大,宋襄公仍然坚持“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这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君子能战却并不“好战”,他们明白,只有顺应民意,遵循仁义的价值观,战争才能达到目的,令人服气。同时,君子推崇“慎战”和“以战止战”的思想,他们心怀天下,所以明白战争对两国的损耗,不轻易言战。从这点出发,君子的确不怕战,但是统战内核却在于“仁”,因“仁”而生“勇”。

绅士尚“勇”,军功之下必有勇夫。之前提到过,传统的绅士概念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骑士”精神,由充满侠气与英雄气概的“骑士”发展而来。而骑士作为当时平民能晋升的唯一爵位,军功是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在骑士的世界里,不允许懦夫的存在。14世纪的英格兰不再注重绅士的门第,而是将他的行为作为考量标准,当时有一首歌的歌词为:“城市、慈爱、自由和勇气,四项之中缺三项,不能称之为绅士。”充分地体现了英格兰人对绅士必“勇”这一内核的深刻要求。

2.4 社会抱负的侧重点不同

君子的社会抱负侧重于政治方面,极具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意在精神层面的满足感。《礼记:大学》中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视作是古代君子实现自我的最高追求,也是其心忧天下的情感表达。屈原,因君主无能,自己遭贵族排挤毁谤,一腔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在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范仲淹,因主张“庆历新政”失败被贬,落魄之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自身的悲伤郁结以及经济拮据抛之脑后,登岳阳楼不忘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决心,力求百姓安康。

绅士的社会抱负则侧重于经济方面。以唐顿庄园中的格兰瑟姆伯爵为例,虽然他早已继承爵位,却不得不通过迎娶美国富商的女儿来缓解庄园的经济危机;而后要求大女儿一定要与下一任继承人结婚,以免爵位不保。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失去庄园撑腰的小散户要么沦为圈地运动的牺牲品,要么因为无法完成经济任务而破产最终以乞讨或抢劫为生,只有庄园稳定,社会才能安定。换言之,绅士对社会的责任感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支撑,这也是绅士侧重于现实获益的重要原因。

3 结语

君子与绅士作为从中英两种不同文化土壤中萌芽并发展成熟的两种人格代表,凸显了两国对理想人格模式的构建与期盼,两种文化世代传承,时至今日仍在东西方社会文化中散发着熠熠生辉的光芒,成为后世所向往的精神典范。在互联网飞跃式发展、利己主义盛行、社会责任感淡漠的今天,这两种文化相得益彰,为我们的自省与成长提供了优秀的借鉴和榜样。■

引用

[1] [英]爱德华·伯曼.像绅士一样生活[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2] [英]斯蒂文生.化身博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3] Jintarat Florey. Food Imagery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and the Kitchen God's Wife. [D]. Published by ProQuest LLC, 2012.

[4] 埃尔温·薛定谔.自然与希腊人科学与人文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 董安林.莫尔特曼生态神学思想初探[D].北京:清华大学,2005.

[6] 付道彬.中国文学的君子形象与“君子日”的思想话语[J].文学评论,2018(4):27-38.

[7] 高丽,顾军.先秦儒家“君子”与洛克“绅士”人格之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69-71.

[8] 黃胜江.论中国古代文人剧作中的君子形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5):91-100.

[9] 黄泽龙.孔子君子与洛克绅士人格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6.

[10]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

[11] 李潇.君子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绅士君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君子无所争
谁远谁近?
国风·卫风·淇奥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绅士的衣橱(A)
像绅士一样等4则
A Gentleman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