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是为了更紧地拥抱

2022-07-21 05:54马海英
大学生 2022年7期
关键词:宁夏家乡贫困户

马海英

四年前新生入学,我从西部的小山村来到北京大都市,我和父亲一路上风尘仆仆到达北京西站,一时间竟在车站里迷了路。走了好久,好不容易找到了出口,赶忙拦了一辆出租车就带着大包小包往学校去。终于,我和父亲拖着行李来到了当时还不知道名字的惠中大道上。

考出去

虽然9月已是将要入秋的节气了,但北京的天气仿佛毫不知情似的,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炙烤着脚下这片水泥地。我和父亲来到学校虹远楼宿舍的时候已经出了一身一脸的汗,脚底板也烫得发痛。

两天后父亲就准备回家去了,我送父亲去北京西站。我们是坐地铁去的,那还是我第一次坐地铁。到车站后我目送父亲排队安检进入候车室,父亲悄悄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随后又很快转过头去,我分明瞧见了父亲眼中晶莹剔透的泪光。那一刻,我脑子里浮现出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开始读懂了曾经中学课本上从未读懂过的《背影》。

我出生在西北地区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父母都是农民。农民靠天吃饭,辛辛苦苦种庄稼每年却也得不到多少收益。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好好读书,将来可以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要像他们一样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我想父亲的泪光中,除了对我的不舍,也有送我上理想大学的欣慰。我也赶快转过了头,免得眼泪掉下来。我知道父亲和我都怕让对方看到。

拥抱家乡

几个月前,我和同班的许多同学一样努力备战国家公务员考试,可是不久之后,我却毅然放弃了,转而选择了宁夏的选调生项目。

我是在国考笔试两个星期后,收到宁夏选调生笔试公告的。当时距离选调生报名时间,仅过去了不到一个月。但由于我之前已经准备了两个月国考,因此在笔试阶段的表现比较好,取得了岗位第三,同岗位女生组第一名的成绩。

几个月前,我和同班的许多同学一样努力备战国家公务员考试,可是不久之后,我却毅然放弃了,转而选择了宁夏的选调生项目 

我报考宁夏的选调生项目,也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国考备考间隙,我在学院求职信息群中看到了宁夏招录选调生的公告,那是我第一次了解到选调生。没过几天,我又在求职信息群中看到了宁夏组织部举办招录选调生线上宣讲会的公告。我记得那同样是一个晴朗的午后,我坐在图书馆里插上耳机准时收听,在那个普通又平静的午后,我内心的目标却已悄悄改变。

宣讲会上,我看到很多优秀的高校学子,现在已经在宁夏当地成为优秀的青年干部。其中一位学长的一句话久久萦绕在我脑海:”读书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小时候,父母经常告诉我要努力读书才能有出息,才能摆脱贫困的农村和农民的身份,我直到高中毕业都从未动摇过想要走出去的念头。因此高考之后填报志愿时,我不顾父母的劝阻选择了遥远的北京,而不是离家近的城市。那个时候我的想法是,“走出去”,去越远越大的城市越好。

我终于如愿了,却又开始犹豫了。我看到了大城市的繁华与忙碌,也看到了繁华背后的压力与疲惫,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同龄人,也看到了优秀背后的迷茫,我还看到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我曾经一度陷入了怀疑,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但是又找不到新的方向。

更多了解更多爱

可能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原因,我常常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变化。

在专业学习之余,我经常在网上和图书馆看一些课外的学习资料,比如在B站上观看很多优秀的学者和教授的课程视频,了解他们的观点。其中,温铁军老师的相关讲座和书籍带给我很大影响,包括《十次危机》《去依附》《解构现代化》《一个村庄的奋斗》等。从前的我因自己出身农村而感到自卑,更多地了解到中国农民的伟大与辛酸,中国农村的美丽和无奈之后,我改变了。

大二的暑假,我和其他四位同学组成小组,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主题展开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疫情,我们各自在自己所在地区独立展开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三个实践地点,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内县市、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以及我所在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之后,我们在线上交流互动。

新疆喀什地区亚贝希村曾是深度贫困村。在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了解到,亚贝希村发展当地果蔬种植业,依靠其日照时间长、光照强等自然条件的优势,通过流转土地集中建设成“果蔬采摘基地”,种植效益相当不错,成为了亚贝希村脱贫和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并于2019年退出贫困。

与鲁湾下社社长夫妇访谈后合影

高塬村苏家山自然风光

同时,我还了解到,河南上蔡县贫困户在危房改造中,曾经摇摇欲坠的残垣断壁现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红墙绿瓦的整齐平房。当地扶贫工作人员介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能修就修,该建就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C级、D级危房改造率达到100%,兜底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我实地走访了我的家乡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村以及附近几个村,与村支书、村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民交谈。在实地走访的时候,我看到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是通过肉牛养殖实现了脱贫增收。村民开心地讲着,牛舍改造、肉牛品种和饲料、养牛方面的相关补贴、培训等情况。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以及个人努力之下,建档立卡貧困户成功脱贫,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现了农民稳定增收。

看着那些依靠养牛、养羊等养殖业实现脱贫,甚至富起来的家庭,看着一些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还徘徊在脱贫与返贫边缘的家庭,看着那些 “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干部忙碌的身影,我触动很大。

现在,我对家乡越来越留恋了。我想念农村的山水和空气,我喜欢农村的悠闲和安静,这与大城市的忙碌和浮躁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农村给不了我想要的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但我觉得应该回来了。

责任编辑:朴添勤

猜你喜欢
宁夏家乡贫困户
宁夏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宁夏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