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重大事件中调查性报道的趋势研究

2022-07-22 04:47何文霞罗祎文
新闻世界 2022年7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内容分析南方周末

何文霞 罗祎文

【摘    要】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中调查性报道的框架路径为问题向导, 通过对《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呈现的部分调查性报道文本进行定量的内容分析和定性的话语分析,观察《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报道如何呈现,探索在重大事件中调查性报道的趋势。研究发现,在报道样本中,文本的话语侧重事件梳理,表达相对简洁质朴。但也存在对部分报道要素过度聚集的弊端,应该防止负面情绪的过度表达所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

当前,人们对外在环境的认知越发依靠媒体,新闻媒体也极大影响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史蒂夫·史密斯表示:“为新闻选择框架是记者所做的最重要的选择”。[1]所以,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重构”。如果把新闻事件作为一种符号,那么新闻框架承担的就是符号的传递,它对于人们的思想、行动具有重大意义。在重大事件发生以后,传统媒体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南方周末》与《南方人物周刊》的调查性报道为样本,以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为研究方法,探索其在疫情下的新闻框架以及报道趋势。

一、框架与话语合流:调查性报道路径

关于框架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同甘姆森的定义。他认为,框架分为“界限”与“架构”两部分,“界限”表示的是范围,“架构”指的是解释、评价外在世界的活动。[2]吉特林(Gitlin)将新闻框架界定为“认知、阐释和呈现的稳定模式,选择、强调和排除的穩定模式”。[3]甘姆森(Gamson)认为新闻框架是“一个核心的组织思想或是一条故事线,它赋予一系列事件意义”。[4]坦卡德(Tankard)延续甘姆森观点,认为“新闻框架是一种经过选择之后的呈现,他能通过选择、强调、细节化等方式提供事件的语境并解释事件本身。”[5]根据以上定义也衍生出了三种常见的框架分析途径:坦卡德的“框架清单”;甘姆森的“诠释包裹”;潘忠党和科斯基的“论述框架”。

当代的调查性报道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与概念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社会价值研究三个领域。其中,我国新闻传播学对于框架理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我国台湾学者继承发展西方学者前沿的理论成果并形成了一批专著和文章。如臧国仁的《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新闻报道与真实建构:新闻框架的理论与观点》。之后大陆学者也开始做了尝试,对新闻文本的研究成为国内学者验证框架理论的核心路径,代表性研究有陆晔的《香港中文报纸中的中国内地新闻:新闻文本的框架研究》。

可以说,我国学界重在揭示不同媒介不同框架特点,试图将文本框架与传者框架相结合。缺憾在于所选题材与受众接近性较弱,框架覆盖不全,对框架下调查性报道的趋势研究更少。本研究基于甘姆森的框架思想维度,即:新闻话题、外在取向、认知属性、感性属性。借助坦卡德的“框架清单”分析取向来设立类目,再通过“论述结构”的话语分析来进一步思考调查性报道的框架意义和趋势。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6]本文先对所选样本进行宏观的内容分析,再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微观的话语分析,试图更加全面地展示疫情下深度报道的特点。同时,在数据分析上和资料整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是统计分析法。

(二)研究对象

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发,次年1月23日,武汉市实行了“封城”策略,疫情严重程度可见一斑。做好重大疫情报道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举措之一。《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响应政府的号召,不仅设置专题对疫情做详细跟踪,也对这次重大事件做了较为密集的调查性报道。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5日至2月2日《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的24篇深度报道,其中《南方周末》16篇,《南方人物周刊》8篇(见表1)。

(三)类目构建

本文综合国际学界新闻报道内容分析研究的普遍思路以及框架理论研究思路,结合实际的报道情况,设置5个变量。[7]将研究文本按照报道对象、报道倾向、报道话题、报道地域、消息源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8]一级指标设为:报道对象;报道倾向;报道话题;报道地域;消息源。二级指标设置为人物、组织;正面、负面、中性;物资紧缺、物资运输、物资宣传、物资捐赠、春节团聚、新冠治疗、疫情管理、交通住宿、医院建设、滞留游客;武汉、湖北、云南、北京、全国、国内外;匿名、非匿名。三级指标设置为普通民众、医生与群众、设计师、官员与群众;医院与政府、科教机构、粉丝群体。

三、研究发现

(一)对象:聚焦普通民众与社会问题

坦卡德“框架清单”中搭建框架的各个要素包括报道对象、新闻体裁等,这是量化分析的线路之一。在报道对象中,本文把这种对象分为“个体”、“组织”两类。不管是《南方周末》还是《南方人物周刊》,都是人物报道偏多。这也符合《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以人物命运作为切口,以小见大来反映社会情况的报道风格。在人物报道中,对普通民众的报道数量最多,医生与群众其次。值得注意的是,组织报道中,医院与政府较多。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报道风格,也符合这次疫情中受众对医院和政府方面的关注。

可以说,两家媒体更多倾向从个人和“底层”的视角来反映社会问题。笔者发现在人物报道中,多数以普通群众口述的方式,讲述个体的经历和烦忧。比如《南方周末》中《武汉“难忘今宵”:一个年味杂陈的除夕夜》中讲述的是三个家庭过年的情况。《南方人物周刊》的《回不了家的武汉人》讲述滞留的游客的心路历程。

(二)倾向:注重负面警示与中立态度

甘姆森指出,显意手法作为框架三种元素之一,使得与议题有关的事件具有了意义体系。本文将24篇报道倾向划分为正面、负面和中性三个维度。发现24篇报道中,负面报道较多,同时注重保持一种中立态度。

在疫情期间,除了必要的正面宣传报道,受众也需要了解一些被“忽视”的真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更注重报道的负面警示作用。比如《南方周末》的《“有强烈无力感,在为定点医院床位不够买单” ——武汉社区医院主任自述》,聚焦的是社区医院的压力,切实反映了这次疫情中床位不足的突出问题。

(三)话题:侧重疫情管理与舆论监督

潘忠党和柯斯基在《框架分析:一个关于新闻话语的取向》一文中,把框架视为“主题”的同义词,即报道话题反映媒介的议程设置。本文將报道话题分为10个指标。总体来看,《南方周末》报道的话题较为集中,《南方人物周刊》报道话题则呈现均匀分布的状态。显而易见的是,集中在“新冠治疗”和“疫情管理”方面的报道更多,关注在疫情期间浮现的突出问题,聚焦政府部门的管理以及医院救治方面的情况。可以说,《南方周末》对于真相的呈现以及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依然很大,如其刊发的《防控疫情不力,全国至少33名干部受处分 》,曝光了疫情期间管理失职的干部。

(四)地域:正视武汉疫情与全国情况

“诠释包裹”的分析方法特别关注“显而易见”或“符合逻辑”的处理对策。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报道范围涉及国内外,是一场全球共同的“战役”。本文在报道地域中设置了6个变量,目的在于考察在此次“风险”事件下是否有“倾向性”和“选择性”。显然,《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关注武汉最多,重点关注武汉的物资运输、交通住宿及疫情期间的管理、治疗等核心问题。如《南方周末》的“武汉一线医生眼中的困难:‘最主要是供氧问题’”,讲述了治疗方面面临的难题。

(五)来源:讲究报道严谨与信息保护

为了避免文本分析的主观性,坦卡德和同事们在“框架列表”中加进了消息源头、新闻照片这两个要素。消息源是“新闻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记者接近事件和话题提供可能,对建构和形成新闻产生重要影响”。[ 9]本研究将消息源分为匿名和非匿名两大类。本次疫情报道中,《南方周末》匿名性消息源较多,《南方人物周刊》非匿名性较多。值得注意的是,匿名主要是出于对一些群众以及医生个人隐私的保护,而采用化名的形式,也体现了风险社会下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四、研究讨论

为更进一步明白调查性报道框架,文章采用梵·迪克提出的新闻图式的基本范畴,即概述(标题和导语)、情节(主要新闻事件)、背景(历史情况)、评价(讨论)。选取《南方周末》与《南方人物周刊》微信公众号中阅读量与讨论数最多的3篇报道,即:《疫袭黄冈:从确诊到住院,短缺不止武汉》《湖北有很多鸡,怕撑不过正月十五了》《买票都实名制了,为何还借媒体找密切接触者》,对其进行具体的文本拆分,并进一步分析报道的微观结构以及风格和修辞手法。

(一)文本拆分:突出主体与详细细节

第一篇文章《疫袭黄冈:从确诊到住院,短缺不止武汉》,刊发于1月25日,作者为李玉楼。主要新闻事件是黄冈市区和县乡医院物资紧缺,背景为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出现后无法确诊,核酸检测试剂数量非常有限。

第二篇文章《湖北有很多鸡,怕撑不过正月十五了》,刊发于2月1日,作者为汪韬。主要新闻事件是养殖户面临资金链断裂,背景为疫情期间活禽交易暂停,饲料等运输困难,预测是养殖户们无人愿意养活禽。

第三篇文章《买票都实名制了,为何还借媒体找密切接触者?》,刊发于1月30日,作者为崔慧莹。主要新闻事件是用媒体网络寻找确诊患者同行乘客,背景是移动路线寻人难,讨论信息公开程度、个人隐私保护等。

(二)微观结构:模式清晰与逻辑严密

从对第一篇文章的简单拆分来看,它属于平行和跳跃模式。从黄冈市物资紧缺到县乡医院承担的压力,再贯穿主人公张庆的就诊经历,语义成分和新闻范畴在新闻报道的各部分中完成。这不仅仅是事件的平行叙述,还包含细节、言语的穿插。

第二篇文章的主要结构是总分模式。新闻报道开头主要对整体事件进行描述,再描述饲料匮乏和鸡卖不出两个方面,是新闻报道的典型陈述模式。

第三篇文章的主要结构为时间和并列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时间逻辑也包含着细节等要素的穿插。在这篇报道中,从实名制找人到地毯式追踪、接触者范围以及公众的权利,大致都是按时空的顺序展开。

(三)修辞风格:文风质朴与阐述事实

第一篇文章主要采用陈述的方式,对大量的细节进行了白描,比如文章的开头:“2020年1月20日,出现咳嗽、乏力等症状后的第五天,80后患者张庆住进了黄冈市中医院,此前他进行了两轮血栓和CT检查,其间,他一直住在医院附近的酒店里,自行和家人隔离”。用细节来引出所要阐述的事实。

第二篇文章的主要风格是口语化的呈现。措辞风格“不仅仅是风格分析的中心问题,还是风格和语义内容分析之间的联结点” 。[10]新闻报道为了突出现场感和个人情感,也往往会用口语化的表达来呈现事件。

第三篇文章采用引语较多。在进行叙事的过程中,文本经常采用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当地工作人员说”等等。

结语

通过对《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调查性报道的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两家媒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利用新媒体积极反映个体与社会的矛盾。[11]

除此之外,瑟曼特克和沃肯伯格曾提出人情味框架、经济后果框架、道德框架、责任框架,结合本文研究的具体情况,笔者将《南方周末》与《南方人物周刊》调查性报道的新闻框架总结为:人文关怀框架、权力监督框架、问题探讨框架、事实陈述框架。不论是哪一种框架,大众在接触这些新闻报道之时,感受到了不同的意义和媒介偏向性。在具体的文本研究中,《南方周末》与《南方人物周刊》在报道对象上,对于个体、医院的相关报道占据了样本较大部分。一方面,这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南方周末》主编向熹认为,仅凭批评性报道这个单一的新闻品种实在不足以支撑一份报纸。

完整的框架分析也包括框架化和框架效果,但是本次研究还是较为局限于文本所存在的“框架”。在具体的分析中,类目的构建也经过了多次检验,但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改正和发展。

注释:

[1]杜涛.框中世界:媒介框架理论的起源、争议与发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2]金苗,熊永新.美国 25家日报要闻版伊拉克战争报道新闻构架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03).

[3]Gitlin,T.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Un)making of the New Left[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4]Gamson.W.A.&A.Modigliani.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in R.G.Braungart(ed.)[J].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1987.

[5]Tankard,J.w.Media Frames: Approaches to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J].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EJMC convention,Boston,1991.

[6]彭增軍.媒介内容分析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常江,文家宝.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困境——基于场域理论对央视《新闻调查》(2009~2014)的内容分析[J].新闻记者,2015(11).

[8]吴慧娟.我国调查性报道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5(04).

[9]Leccese,M.,“Online Information Sources of Political Blogs,”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86,no.3,2009.

[10]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1]胡小纯,程颖.浅谈调查性报道的“失衡”现象[J].新闻世界,2012(07).

(作者:何文霞,江西科技学院教师;罗祎文,深圳大学博士生)

责编:项贤勇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内容分析南方周末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