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治疗重度复杂上睑倒睫的临床研究

2022-07-22 13:26徐学东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倒睫上睑重度

缪 晟 徐学东 曹 丽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眼科,江苏江阴 214400

复杂上睑倒睫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因倒睫手术效果不佳而复发或因沙眼、外伤等瘢痕化严重引起的倒睫,患者睫毛向后生长导致眼部发红、流泪、疼痛、畏光等症状,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能会诱发多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失明[1-3]。对于重度倒睫患者,临床主要通过常规楔形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治疗后容易复发,且容易产生眼球出血、感染等并发症[4-5]。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通过扩大上睑和眼球之间的距离,增强睫毛外翻力量,进而恢复睫毛正常生长方向[6]。然而,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用于重度复杂上睑倒睫的治疗效果报道较少,且研究结果并不一致[7-8]。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76 例(76 眼)重度复杂上睑倒睫患者,探究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的具体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76 例(76 眼)重度复杂上睑倒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8 例,38 眼)和对照组(38 例,38 眼)。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实用眼科学》[9]中重度复杂上睑倒睫诊断标准;②年龄25~78 岁;③均符合手术指征;④均为单眼患病;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麻醉或手术禁忌证;②伴眼部其他疾病;③瘢痕体质;④伴活动性眼睑皮肤炎症;⑤伴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⑥伴精神疾病;⑦无麻醉和手术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楔形手术治疗,术前观察倒睫位置,采用0.4%盐酸奥不卡因(厂家:沈阳绿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H150457)局部表面麻醉,采用2%利多卡因(厂家: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40516)和0.75%布比卡因(厂家: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406)于上睑皮下和结膜穹隆下行局部浸润麻醉。确定切除范围,沿画线切除,剪掉部分眼轮匝肌,使睑板暴露,楔形切除部分睑板,缝合并矫正倒睫。

研究组采用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治疗,术前麻醉和画线同对照组,在颞侧切口距离眼睑3 mm 处分离带蒂薄层眼轮匝肌瓣,剪开眼睑并梳理最内侧睫毛至睑缘前侧,修剪杂乱睫毛,游离隧道,填充至灰线劈开处,固定眼轮匝肌断端,最后缝合切口。两组患者均由同一手术小组医师完成,术后采用红霉素眼膏涂抹结膜囊内,加压包扎24 h,每日换药,7 d 后拆线。

1.3 研究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2 周视力,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患眼最佳矫正视力,并换算成LogMAR 视力表数值;③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 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包括吃饭、活动、穿衣等内容,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高)[10]、外形美观(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11],总分1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恢复越好)、舒适度评分(Likert 5 级评分法);④比较两组术后6 个月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若理论频数为1~5 则需校正。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37.19±6.11)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8.55±6.34)min,研究组住院时间为(5.68±0.92)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5.73±0.96)d。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952,P =0.344;t=0.232,P=0.817)。

2.2 两组术前及术后2 周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术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 周,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2 周最佳矫正视力比较(logMAR,)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2 周最佳矫正视力比较(logMAR,)

2.3 两组术前及术后6 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外形美观及舒适度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外形美观及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 个月,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外形美观、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6 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外形美观及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6 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外形美观及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术后6 个月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6 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6 个月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复杂上睑倒睫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常见于多次拔出倒睫致再生乱睫,或长期结膜和睑缘炎症导致睫毛根部方向异常[12-14]。患者眼球有较强的异物感,容易引发角膜炎、结膜炎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5]。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然而,常规手术对患者上睑睫毛外翻力量不足,导致术后复发,同时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16-17]。因此,临床亟须寻找治疗重度复杂上睑倒睫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显示,术后2 周,研究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对照组;术后6 个月,研究组外形美观、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对于患者视力恢复效果较好,且美观性和舒适性更好。常规楔形手术治疗重度复杂上睑倒睫患者,术后拆线容易发生瘢痕粘连不牢固,增加复发风险,影响术后恢复[18]。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通过组织填充,隔离睑缘前后唇,防止前唇睫毛接近眼球,使睫毛的生长方向恢复正常[19-20]。此外,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通过组织填充,促进组织瓣血运恢复,进而使睑缘更好地修复[21]。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说明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治疗重度复杂上睑倒睫患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能够充分恢复眼睑前后层解剖结构,保持眼睑前后层之间的力量平衡,避免眼轮匝肌穿越隧道时发生扭转,降低术后肌瓣坏死、瘢痕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22]。有研究报道,对于重度复杂上睑倒睫患者,术后容易发生眼干涩,可能与睑板腺功能障碍有关[23-24]。因此,临床进行手术时应避免损伤睑板腺,防止分泌和排出功能受到影响,同时制作皮瓣时需带少许眼轮匝肌,避免收缩严重,同时注意检查皮瓣表面是否存在毛发生长,防止术后皮瓣毛发生长刺激眼球,引发不适症状[25]。此外,保护泪膜的完整性有助于更好地修复角膜,制作眼轮匝肌瓣时需要适宜的宽度,皮瓣较窄可能会离断成游离状,影响血供[26]。

综上,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治疗重度复杂上睑倒睫患者能够改善修复效果,提高美观性,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然而,本研究选取病例样本较少,且随访时间有限,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仍需扩大样本进行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该手术方案效果。

猜你喜欢
倒睫上睑重度
射频消融治疗倒睫的临床疗效观察
倒睫,要不要剪掉呢?
眼睫毛倒着长,怎么回事?
切开联合埋线重睑法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浅析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术的护理
睑黄瘤切除联合上睑松弛成型术修复睑黄瘤的效果观察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试论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方法的选择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